书城励志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
37987800000005

第5章 阳光心态——积极进取、创新求实(1)

阳光心态,是一种神秘的牵引力。它会牵引着我们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它不允许我们懈怠,它让我们永不停步,每当我们达到一个高度,它就会召唤我们向更高的境界努力。

我的青春我做主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的春天,它像春光那样明媚,像春风那样多情,又像春花那样绚丽。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然而,古往今来,流传着“美景不长,青春难再”的感慨,满含惋惜与哀伤,犹如秋天的悲吟。那些人生的落伍者,对于韶华易逝,痛心疾首,徒唤无奈“流水落花春去也”。可是人世间更有千千万万的人,深深记得“生命之树长绿”的警策,记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浩歌。雷锋就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他说:“青春呵!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从没有停止过进击的步伐。他以蓬勃旺盛的精力,纯洁美丽的心灵,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顽强不屈的进取和追求,告诉了我们怎样度过人生的春天,怎样永葆我们的青春,怎样解答这个十分迷人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课题。

当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有过失落和茫然,感觉现实不尽如人意,感觉离曾经的梦想总是有一些距离,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是一把刚铸好的刀,不容你有片刻的等待和迟疑。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泽,随即斑驳、锈蚀、风化,最后成为一块废铁。我们要告诉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发光,只要你斗志昂扬地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你就会有所获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青春是学习的季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不要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青春的路正长。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个规划,把自己的理想铭刻在心中,做一个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年轻人。

我们中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西部,当我们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选择了奉献。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城市的喧嚣,沉淀了心情,在那里驻足、扎根、守望。我们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们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我们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我们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在那片原本苍凉的盐碱地上,一批又一批的新同志变成了老同志,一座又一座新厂房是他们创造的新生命,闪亮着青春之花的人们在那里绽放,永不凋零。因为那些花儿已经变成了果实,成为了历史永恒的记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如果你的心灵很年轻,你就会常常保持许多梦想,在浓云密布的日子里,依然会抓住瞬间闪过的金色阳光。我们虽出生于不同的年代,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写下同样的奉献承诺,拥有同样的壮美青春。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梦想,那么现在就是我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时候。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追求卓越,真诚回报,释放青春能量,点燃青春梦想。或许我们成不了伟人,纵使我们平淡一生,但这都不要紧,群星闪烁时我们同样灿烂,这样的平凡其实是一种伟大。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清楚,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的付出,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付出。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为我们的奉献变得充实、久远。

征服自己就是拯救自己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扮演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也许你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许你是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许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者,可是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本色,那就是一个攀登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攀上自己心中的巅峰,渴望有一天——征服自己。

一个不懂得、不敢于尝试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当今世界,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凭借自己不凡的胆量和无止息的尝试、探索才铸就了自己今日的辉煌。1997年,年销售额达5000亿日元的跨国公司八佰伴宣告破产,但68岁的八佰伴前总裁和田一夫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征服了胆怯,征服了失败。他又设立了经营顾问公司,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经历告之后人,被传媒称为“不屈之人”,绝路逢生的“不死鸟”。

征服自己就要征服自己的惰性。

惰性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凡有所建树的人,大多数都是能征服自己惰性的人。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每天坚持记录天气情况,几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竺老是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离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毅力,才能征服自己的惰性,从而征服学术上的座座高峰,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征服自己就要征服自己的虚荣。

虚荣如一条毒蛇,吞噬着那些沉迷于鲜花和光环之中的人。它消磨了人的意志,消耗了人的青春,而我们只有征服了虚荣,才能自由地去攀登下一座高峰。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说:“声誉也很容易成为使才能枯竭凝滞的根源……我希望从所有的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都有力量战胜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领悟就增添一分;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就成熟一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征服自己是件易事,却又是件难事。许多人因为征服了自己,才走上人生最辉煌的顶点。征服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追求的目标。朋友,就让我们打起背包,踏上这条漫长的征途吧!

相信自己——我能行

如果说人生是航行的船,那么,自信就是那船上的帆。船在浩瀚的海洋中航行不可以没有帆,人生在泥泞的路上走过,不可以缺少自信。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从古至今的发明创造者,无不经受艰难挫折。如果没有自信,就不会有科学上的今天。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曾是一个成绩很差又顽皮的孩子,小伙伴们都看不起他。有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精美的风车拿到了学校,迎来的却是大家的冷嘲热讽。但是,牛顿没有在别人的轻视中沉沦下去,而是看清自己,发愤图强,最终走向了成功。试想,如果牛顿不是从对自己的欣赏中找到了自信,那么,还会有以后的发明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在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中走向成功呢?其实,任何人都可能成功,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因为缺少了自信,才出现了不同的结局,与成功失之交臂。

大自然既然造就了每一个人,就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容貌、身材、气质、聪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普通,但是,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所能做的事将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著名运动员刘翔在每次决赛起跑前,总在镜头前表现得镇定自若,信心满满,不时做个鬼脸,偶尔竟嚼着口香糖,一副满不在乎、舍我其谁的表情。无论是国际田联大奖赛、世锦赛、奥运会或全运会,一如既往地表现,一贯的轻松自如,究其原因便是对自身实力的正确评估和对比赛充满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对手。

正是基于这种自信和不满足现状的心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力挫群雄夺冠,在2006年以12秒88创新的世界记录,在国内外大赛中数次折桂。

人生之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长的峡谷;既有横阻的高山,也有断路的激流。生活本身并不只有成功的微笑,还会有苦涩的泪,断肠的酒。但是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满怀激情地对自己说一声:我行,我能行。即使你是凡夫俗子,无过人的才华,也无美丽的容颜,你也不可以缺少自信。

在人类历史跨入21世纪的今天,欣赏自己几乎成了一种必要的素质。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去欣赏别人,却忘记了自己,那么,只能陷进自卑的泥潭,而自卑是成功的最大天敌呀!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发现自身美的眼睛。要相信:你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你却是最坚强的。要知道:失败虽不可免,但只要有信心,成功也不是偶然。

站在镜前,好好地看看自己,你其实并不比别人差。张开你那已积蓄了搏击力量的翅膀,等到“雄鹰展翅冲霄汉”时,你会发现:我能行。勇敢地向前走吧,也许正是你,最终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

只要承受住压力,勇于调整自我,不懈地努力,压力就会变为动力。有挑战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超越。

铁人王进喜生前有一句名言:“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是他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结。的确,如果没有足够的大气压力的驱动,哪怕地下有再多的石油,也无法上升到地面,被开采利用。同样的道理,人活着也需要有压力驱动,当一个人没有压力时,他就会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处于一种漂浮、焦躁的状态。脚底不实,“轻飘飘”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压力是进步的动力。要做好工作,必须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

实际上,对于每个人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感情家庭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等等,应有尽有。

压力当前,有的人叹息抱怨,一味回避压力,期望自己没有任何压力的生活。有的勇敢面对,自我加压。对待压力的态度不同,所出现的结果大不一样。生活当中,有些人承受不了种种巨大压力,悲观沮丧,不但不积极进取,反而无知地沦落。在他们的眼里,压力是阻力,是一种负担和包袱。因此,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

大家都知道弹簧,如果你不给它施加压力,他就没有任何弹力,就没有一点张力。人缺乏压力,就会容易满足现状,萎靡不振,就不会有进步。有的随着条件的变好,失去了自我加压的动力。在我们身边,常常看到一些人随着年龄、职务的提升,生活待遇变了,交际应酬多了,放松了自我要求,失去了以前的紧张感和压力,变得浮躁起来,静不下心来,不愿学习,工作马马虎虎,应付支差;有的人稍微有点压力就喊受不了,觉得干不了,就想要逃。有的人感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产生混日子、熬年头的想法,缺乏上进心,工作失去激情,没有紧迫感,成天浑浑噩噩。一个承受不了压力的人,怎么能踏征途、行远路、过急流、跨沟壑呢?“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只要承受住一时的压力,“大雪”就会融化,成为滋润根须的甘泉。

在这个意义上说,压力和动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要承受住压力,勇于调整自我,不懈地努力,压力就会变为动力。有挑战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超越。

在农村,人们腌咸菜的时候,把缸装满后,需要在菜上面放一块大石头,把菜压得紧实,目的就是增加压力。据说这样腌制出来的咸菜鲜嫩味美,色泽光亮。如果不加石头的话,菜就可能会烂掉。压力转化为动力,靠的是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靠的是锲而不舍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只要这样,才能不断自我加压,把压力转化为责任,转化为进步不竭的动力。所以,对于求进步的人来说,如同弹簧,只有压得更紧,弹得就会越远一样,承受的压力越大,进步就可能越快。

“生命要经过磨炼才真实”,若说压力正是一种磨难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面对,正确解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何不把压力化为一种使人进步的不竭动力呢?有了动力,付诸于实践中,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年轻不相信眼泪

年轻人拥有青春的活力,拥有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既然这样,为何不多给自己些信心呢?

大器晚成的羽毛球运动员张宁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可你否知道,张宁经历的重创和遭遇的坎坷,比起她身边的任何人都要多得多。1994年的尤伯杯决赛,年仅19岁的她出任第3女单,在决赛盘发挥失常,败给了印度尼西亚队的张海丽。那一战,张海丽一夜成名,却摧垮了张宁的自信。此后的数年时间里,这场球如噩梦般缠绕着张宁。几年中,她一直成绩平平。为了从那场噩梦中走出,年轻的张宁刻苦训练,用一点一点的胜利,慢慢重建着自己的信心。饱经磨砺的张宁如今站在了领奖台上,她说:“那时我很年轻,经得起失败,现在我依然渴望胜利、渴望冠军,我对自己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