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
37987800000028

第28章 感恩心态——饮水思源、感恩惜福(1)

感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它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它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恩吧!感恩上天,是它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感恩父母,是他们哺育我们成长;感恩老师们,是他们教育我们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感恩朋友,是他们让我们不孤独:感恩恩人,是他们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一个摄影师到山里采风。他遇到一个穷苦孩子,他的家里穷到四壁透风。摄影师立即慷慨解囊,帮助他家建了一座房子。房子盖好时,摄影师从城里特地打来电话询问那孩子搬进新房高不高兴。那孩子却说了一句让这位捐资者心寒的话,他说:“房子不错,就是还缺个电视。”

虽然这个捐资者多少有一点儿“施恩图报”之心,但把施恩者当摇钱树,不停对其榨取,其冷漠与欲望结合的回馈,实在是对关爱之心的一种襄津。

在汉语文字中,“恩”字有这样的解释: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给他人的某种情谊。

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惠的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

弥缝在《生活中的定律——贝勃定律》说过:当我们自己处在父母和朋友的关爱中时,就往往对他们的这些关爱习以为常,不再察觉。我们总是期望他们能对自己付出更多的关爱,一旦他们稍有欠妥就恶言相向。可是陌生人给予些许帮助时,却让我们感激不已。不知道你是否也意识到了这种错觉。诚然,对于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感谢。可是对于亲友的帮助,我们是否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呢?

人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雪冰;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和爱情;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收获、感谢和平、感谢这一切一切的所有。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你对世间的诸多事情改变看法,让你少一些怨天尤人和一味索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亲友之间的知遇之恩,同事之间共同工作的缘分等等。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感恩,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美德。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可是罗斯福却从中找出感恩的理由,他的优秀人格和处世哲学,不正是提醒我们要学会感恩吗?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失败。如果我们不敢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而是一味地埋怨生活,这只会使自己变得消沉、萎靡不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像罗斯福那样换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和不幸,你就会总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坚强,我们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只要你有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让我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让我们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们都以一颗感动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我感谢……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

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

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

感谢朋友给了我友谊和支持;

感谢完美给了我信任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感谢邻家的小女孩给我以纯真无邪的笑脸;

感谢周围所有的人给了我与他人交流勾通时的快乐;

感谢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

感谢天空,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感谢大地,给我无穷的支持与力量;

感谢太阳,给我提供光和热;

感谢天上所有的星,与我一起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感谢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单;

感谢我的敌人,让我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

感谢鲜花的绽放,绿草的如茵,鸟儿的歌唱,让我拥有了美丽,充满生机的世界;

感谢日升,让我在白日的光辉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谢日落,让我在喧嚣疲惫过后有静夜可依。

感谢快乐,让我幸福地绽开笑容,在美好生活着;

感谢伤痛,让我学会了坚忍,也练就了我释怀生命之起落的本能;

感谢生活,让我在漫长岁月的季节里拈起生命的美丽;

感谢有你,尽管远隔千里,可你寒冬里也给我温暖的心怀;

感谢关怀,生命因你而多了充实与清新;

感谢所有的一切……

感谢身边每一位好友,为你祝福,为的敲起祈祷钟!伴你走过每一天。

感恩是根治抱怨的良药

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甚至将灾祸变成福分,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缘,福气也可能会变成祸患。

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里那没完没了的抱怨。这个新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没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像新和尚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怨气冲天,牢骚满腹。而几乎在每一个企业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企业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而且,从上到下,很少有人能幸免。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处处是毛病,因而时时都能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批评和怒气。这种人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为他所做的一切一切。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当然更不会感到快乐了。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第三位。

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所以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不逢时,抱怨造化弄人,抱怨人微言轻,抱怨薪水微薄……但在抱怨中,我们却对拥有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并且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因此,把感恩的心态越抛越远。

其实,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依赖其他生命的馈赠。人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已经沉浸在了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感恩大自然的赐予,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就连自己的敌人,也不忘感恩。因为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变得机智勇敢、豁达大度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自己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和对立面。

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就连自己的敌人,也不忘感恩,因为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变得机智勇敢、豁达大度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自己于死地的打击和挫折。

海伦·凯勒从小又盲、又聋、又哑,但是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抱怨父母没让她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了她生命,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学会了多种外语,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她用笔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回报社会和父母。正因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海伦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是感恩,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与海伦比我们能够自由地看,能够痛快地听,能够放声地唱,谁说这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谁说这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感恩是没有抱怨,心存感恩的人永远不会抱怨。

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易卜生把自己对立面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桌子上,一边写作,一边看着画像,从而激励自己。易卜生说:“他是我的死对头,但我不去伤害他,把他放在桌子上,让他看着我写作。”据说,易卜生正是在对立面目光的关注下,完成了《培尔·金特》、《社会支持》、《玩偶之家》等世界戏剧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感恩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有了不忘感恩的心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之心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学会感激你的对手

学会感激对手。对手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斗争,同时还能激发我们求胜的动力。因为他们的存在,你才会永远做一个威风凛凛的王者,过程演绎得精彩,收获也沉甸甸的。

一只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美洲虎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国家森林公园精心设计和建造的豪华虎房。那里森林茂密、白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之尽情享用。如此美妙若天堂的环境却让它遗失了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茫茫丛林的王者霸气,终日无精打采,吃了睡、睡了吃。后来管理员们听取了动物学家的意见放进去几只狼,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重新唤醒,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然的咆哮,就是犹如飓风办俯冲下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的巡视……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去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儿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闻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倒把满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