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效能人士的7个心态
37987800000011

第11章 包容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

人生在世,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过“群我”的社会生活。传说有一个非洲部落把宽恕作为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了过错,就会被带到村子中央,接受众人的赞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将罪人团团围住,轮流列举他做过的好事。他的善行和美德被尽情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仪式最终发展成一个欢乐的庆典,大家欢迎他回到集体当中。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把惩罚化为温暖,把伤害变成祥和。犯错的人没有被遗弃,没有受打击,整个村子重新成为团结的整体。实践证明,包容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

包容不仅是创业之道,也是待人处世的良方。只有心怀包容,生命才会充满春天的绿意与亮色。因此,心中多一份包容,让自己生活在自然祥和的氛围中,如此,你才能找到真爱,升华自我,让未来变得开阔。

容己,方能容人

包容自己,才能宽待他人。尽量吸收人家的好,人家的强。看到幼稚,想到他会成长;看到假博,想到他要流量;看到大话、骗人话,想到他要“做事”吃饭……

也许是为人处世之道,也许是人们太多的讲求着奉献,生活中我们不时地包容着别人:当别人踩着自己的脚道歉时,我们说:“没关系”;当别人历尽千辛万苦而最终失败时,我们给他的一句安慰和鼓励……为了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我们考虑到一切,可唯独忘记了最不该忘记的自己,忘记了包容自己。

包容别人,首先要学会包容自己。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你不小心跌倒了,不要趴在地上懊悔,应该站起来擦亮眼镜继续往前走;路走错方向了,不要停留在原地转圈,要迎着日月星辰,明辨方向不动摇。人不理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高山不理解流泉,设置了许多路障,泉水却永不停歇,饶过顽石,跳下断崖,变成了飞瀑,变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总要离去,但岸总是等待着,永远张开宽大的臂膀。太阳不理解月亮,不喜欢她惨白的光,月亮却永远追随着太阳,当太阳落山后,她却用淡淡的柔光照亮整个黑夜。

为什么要包容自己呢?

那是因为我们勇敢的承认自己有弱点。那么当别人看到你的弱点,进而有意或无意利用你的弱点用言语来伤害你的时候,你自己都包容了你自己,所以你很开心,理都懒得理他们。

那是因为我们勇敢地承认自己会犯错误。当你真的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到你自己满意的程度的时候。你照样会很开心,因为你只是一个很平凡,很平常的人。你包容你自己,顺便对自己说:下次我努力嘛!下次不行,还有下次嘛!

包容自己,就是要敢于忽略自己的缺陷,发扬自己的优点。有人老是抱怨自己个子太矮,打不起精神。请不要悲观,想想自己的长处,想想历史上那许许多多的矮个子伟人: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哲学大家康得,还有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们包容了自己身体上的缺憾,把个子矮的自卑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终成一代伟人。难怪菲律宾前外交部长曾大声高呼:“我愿生生世世都做矮人。”

包容自己,就是要敢于忘记过去的失误,踏上新的征程。人生道路到处都有坑坑洼洼,摔倒了,爬起来,打打灰尘,吸取教训。过去的磕磕碰碰尽可忘记,为什么要给人生旅途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呢?关键是不要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包容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更不是故意放纵自己的错误,而是面对人生保持的一种冷静与理智;是面对人生不如意的一种豁达大度,是面对人生挫折超然处之、坦然视之的一种良好心态。没有这种心态,没有这种冷静和理智,我们很难想像他能取得成功;没有这种豁达大度,我们也很难想像他会包容别人。

普希金曾经说过:“不会包容别人的人,算不上真正的英雄。”我想,一个不懂得包容别人的人,则根本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要说是英雄了。朋友,让我们学会包容自己,放下人生的包袱,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奋勇前进吧!

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

人在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然而,传统观念使人们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注意对成功的研究,所以失败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的印痕更深。倘若一个人失败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著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联系到自己,便一生长叹:“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而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大多人看问题是以自己为圆心向外辐射,根据光学原理距离自己越远的越渺小;同时,大多数人还是往往回避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甚至是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看到往往是别人的瑕疵,这样就拿着自己的优点或长处来比较他人的缺点或不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在自己的长处上表现的非常积极,工作效率也非常高,但是你的长处能否给你所处的企业性质或者项目特征是否吻合,比如一个非常专业建筑工程师如果来到公路行业施工恐怕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有点难了,如果一个专业的路面工程师到了一个纯粹的桥梁项目上也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当你所处的位置点正好是你的价值坐标点时,你就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但是如果错了,你就怀才难遇知音了。

张莉是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上大学时,作为出色的演员、教师、业余教练而出名,参加过各种专业和业余比赛以及音乐会。虽然她并没有雄心勃勃地在事业上向上爬,但由于她热爱音乐教师职业,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省内任何一个学校里找到工作。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这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识应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部分,自卑者一旦把视野拓宽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请记住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的下面这段话:“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他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

送人星光,同样可以照亮自己

学会付出,你才能笑到最后,你才能锋芒毕露,你才能拥有机会。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付出时,人生便已准备好了相应的回报。

大地因给了树木生存的土壤而得到了生机,天空因给了鸟儿翱翔的空间而变得广阔,人生在世就要尽可能的给别人以帮助,使自己的生活因彼此之间的关爱而充满幸福和快乐。事实上我们在给予别人真诚帮助的时候,总会收获人们由衷的赞美、善意的祝福,而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收获了双份的快乐。可见,即便那些不留名的助人者,也并不是空手而归的,他们在助人的同时,也得到了无限的快乐。

刘靖禹是东北农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志愿者生涯也有两年了。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生活对他们来说,显得那样的简单:他所要关心的,无非是考试考得怎么样、放假去哪里旅行、能不能买到最新的游戏光盘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自从做了志愿者,他的生活完全变了,为社区和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扫地、擦窗,给老人梳头、剪指甲,并陪老人聊天、谈心。刘靖禹发现在他付出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人间最珍贵的真情,平凡的生活让他真正的体会到了关心他人真的是一种快乐,一种充实。

刘靖禹最喜欢的活动是去慰问退伍的老红军和退休的老党员。他说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在这个活动中他能学到很多知识,每一位老人都是他的榜样,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十分喜欢听老人们讲述他们年轻时的事迹,和他们的交谈会让他得到很大启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然而,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见义勇为,却常常让我们为见义勇为者感到叹息。我们常常看到长篇累牍关于奢侈淫逸的报道,而乡下的孩子们却连一张像样的课桌都没有,我们不得不再次叹息。当我们看到麻木不仁的围观者的时候,当我们听到被救者隐而不见的时候,当我们知道正义屡遭报复而得不到及时伸张的时候,我们无语,并为道德的缺失感到悲哀。

道德的缺失对一个社会来说其影响是暂时的,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则是长远的。它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对人性的信守、对未来的信心。当人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时,当自私和冷漠成为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时,人们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就必然缺失,很难想像,一个“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社会,会有多少富有同情与怜悯之心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但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你却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人性在蜕变。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成了他们的人生信条。其实人生便是一场赌局,你想赢便要下注。只有付出,你才会有赢的机会,或许你会因此血本无归,但做一个旁观者,只想不劳而获,那么你没有开始赌便已输得一穷二白。

助人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放新绿;助人是一场春雨,让沉睡的大地恢复生机;助人是一泓清泉,让绝望的沙漠重放光彩……助人是高尚者的行为,就像阳光一样,无私地普照着大地,它让每一个受助者的心中都能感受到灿烂的阳光。别人伤心,为之动容;别人苦难,心有不忍;别人不幸,为之动情……然后你再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用你的同情心去帮助他们。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美好。

助人也是一种利己行为。一句格言也说:“予人玫瑰的手上,常有一缕芳香,就像香水倒在别人的身上,自己无法不沾染上一些。”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一份助人后的快乐。送人星光,同样也可以照亮我们自己。

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

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者,必是人中之佛。

包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包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包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包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包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包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包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包容是一剂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包容朋友、家人,还要包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包容敌手,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淳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只有包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包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分流畅、一分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摩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包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一个人能否以包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是一种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包容和谅解,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总是把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在心里。所以,带给自己的就只能是烦恼和怨恨。包容是一种美,当你做到了你就是美的化身。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包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包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包容应该是一种人类精神。包容是一种善,包容是一种美,包容是一种人性,包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这种修养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相反是力量,是魅力。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