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力量的天空
37581600000064

第64章 后记之——思故乡(2)

我的家乡斌溪村位于罗源与古田交界处,地理位置险要、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空气好、属于无污染原生态、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古村庄。这个美丽的山间小村,古名文武溪,后改斌溪。其实文武二字更能体现村子的地理特征,因为临文武溪流,依两岸青山,村中子民居坐落于沿溪两旁,左为文,右为武,隔溪相望相亲,靠两条桥梁来往,形成“一条廊桥连今古,两溪流水分文武的独特景观。”来自北面古田的文溪纵贯村庄与来自东边的“谢坑”武溪在村尾交汇朝西向福州奔流而去,两条廊桥扼守水口,把一个文武溪村包围成“山清水秀”之地。由于这里的海拔从GT县的近千米一下子降到二百米,所以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是个物产丰富,宜耕、宜读、宜居、宜游玩的好地方。山清水秀,美不胜收;真的是“日出东山照文武,四面环山溪中流;夜月追溪水中漂,清山绿水向西游”。“麒麟巍峨坐北疆,骏马雄姿卫南山,飞鹰展翅宏图展,溪狮学堂报佳音”。

整个文武溪村近三千多人口,大多数姓余。五代时期,FJ古田杉洋余姓第六代出了个睿智的能人余仁椿,当时就任永贞令(即罗源第一县令),文武溪与杉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余仁椿的长子余仕璟之子余从龟,从小跟随祖父、父亲往来于古田杉洋与罗源斌溪之间,喜爱上罗源的山水,于是迁居罗源文武溪畔,建村立业。纵观文武斌溪的历史,的确是个风水宝地,“物华籍天宝,地灵育人杰”。余氏后裔在罗源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余府巷、余家塘让余深宰相至今留名罗邑;罗源第一个县令余仁春,县破元之后科举之荒的明朝开科进士余玱;更有迁居罗源南岸的“秀茂先达”余席珍……。

八世祖“从龟公”由古田杉洋迁居古邑国本,后在北宋初期(约960至985年)由国本复迁罗源斌溪为开基祖。随后遂地宅居,不断开疆辟壤,繁衍子孙。子孙后代,钟灵慜秀,民淳俗美,英才济济,代不乏人。厥后发展人文昌盛,繁衍为旺族。“从龟公”生二男,长子余傋,次子余伉。长子傋生余寿、余京,次子伉生余擅、余高。余氏后裔发祥,赓绳其后,子孙瓜瓞绵延。按《斌溪余氏族谱》记载,本支世系,“从龟公”始传有傋、寿、蓝、猎、源、构、煖、城、钟、真人诸公凡十一世。从“真人公”起传有胜、祯官、侃、傭、伟、海、葉艳、恒、淮、季和、景冠、学才、振邦、其柔、珣弓、绍骔诸公三十四世,三十四世至今四十有余,余氏宗族祠堂在“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始建,三进土木结构建筑,做北朝南,背山面溪,占地面积741.8平方米,主体面积355平方米。前后依次是门楼、下天井、回廊、前厅、上天井、和主厅。门桉中间为棂星门。左右夹强为国公帽墙,前后厅均为硬山式燕尾脊;祠内建“稼园”一处,占地一亩;天井种植花草,清雅古朴。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建四扇前厅与后厅,民国二十五年(1946年)建戏台,重修大门楼。公元1997年丁丑岁重修,正厅坐塑像始祖“从龟公”与祖奶“高氏”,大厅张挂余氏先祖图像81张,主柱楹联临摹宋代理学家朱熹诗词手迹:“忠孝家声远,诗书处世长”。另附诗一首:“祠堂养浩凝清气,月明观空静我神;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宏图新。”

祖宗历尽千辛万苦修建宗族祠堂是前人给予后人的一种信仰,这一信仰支撑着一个宗族存在的根本性,有了这一宗族信仰,宗族才能延续并发展壮大。这一信仰,追宗溯源足以使一个宗族充满力量、勇气、激情……,也可以使一个宗族团结友爱,奋发向上,众志成城走向名门旺族。”仅以两篇《思故乡》来激励后人,人生在世,我们的后人,无论迎面而来的笑脸多于哭脸,或哭脸多于笑脸,顺境多于逆境,或逆境多于顺境,都不该让懦弱与忧愁主宰,而该笑着坚强的走向生活,并为家人及社会多做贡献。当在世时,我们应完成生命,完成理想,完成从无到有的创造,完成先人给予光宗耀祖的使命。当谢世时,我们把精神留下,让社会各界认可我们存在的价值。谢谢各位读者的厚爱,希望《力量的天空》能给有缘人带来力量。更多的《力量的天空》信息,请关注“力量的天空”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