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延缓衰老您也能做到
37568600000036

第36章 莫让老年病侵吞寿命(7)

急性期常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心脏损害;关节疼痛呈对称性、游走性,关节范围为多个关节受累及;而痛风无心脏损害,关节病变局限,累及单个关节常见,病人多在夜间突然关节疼痛而惊醒,疼痛可剧烈似刀割,活动后加剧。疼痛部位怕热,喜欢冷敷。劳累、受凉、精神创伤或饮酒会促使痛风关节疼痛加剧。

慢性痛风还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女性多见,好发于双手指关节,呈梭型改变,但血尿酸正常。

此外,老年人骨质增生症或骨质疏松症都可引起关节痛,但血尿酸均正常,有别于痛风。

除关节痛外还有什么危害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疾病,人们吃了肉类、家禽及动物内脏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最后生成尿酸。在正常情况下,约2/3的尿酸经肾随尿排出,当进食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后,或某些疾病(如白血病)生成的尿酸过多时,超过了肾清除的能力,引起血尿酸增高。其结果是尿酸盐的结晶便沉积于体内,如沉积于关节就会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沉积于肾脏则引起肾结石、肾绞痛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沉积于其他部位就形成痛风石。

痛风性关节炎经过10~20年演变,病变常累及上下肢关节,可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痛风引起的肾脏病变可表现为肾结石、肾绞痛,其发生率为6%~30%。并且尿酸含量越高,结石发生率也越高,当尿量减少,尿液呈酸性时更易发生,所以碱化尿液(比如服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和多喝水可减少结石的发生。很多肥胖患者经常是体检发现有肾结石后才查出有血尿酸升高的。痛风病还可引起肾脏本身的病变,表现为肾炎及肾功能衰竭。

痛风石是由于血尿酸沉积于体内逐渐形成,过程隐蔽,小的仅能触及,大的肉眼可看见,平均出现时间为11年,一半病人产生10年后痛风石,以后逐渐增多。与肾结石一样,痛风石的形成发生率与血尿酸的高低及严重程度直接相关,血尿酸越高,痛风石发生率也越高。痛风石出现的部位常为耳轮,早期较软,后期形成坚硬痛风石。

怎样治疗痛风急性痛风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忌酒。应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一旦诊断明确尽早给予药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控制急性痛风的常见药物有秋水仙碱、消炎痛、保泰松等。

慢性痛风的治疗可服用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很多慢性痛风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服用阿司匹林可抵消丙磺舒的作用,会影响到痛风的治疗。此外,选择中药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痛风病人的日常保健由于痛风的发生和饮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故治疗痛风除了药物之外,仍以饮食治疗控制最为有效。

维持理想体重研究表明,肥胖者血液中尿酸含量较正常人为高,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重应慢慢来,以每月减1公斤体重为宜,如减体重过快,容易造成痛风的急性发作。

补充水分帮助尿酸排出体外,也可避免痛风引起的肾结石。

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从尿液中排出,诱发痛风发作。尤其是啤酒因含嘌呤高,宜少饮。咖啡和茶则可适量饮用。

少吃高脂食物

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过多进食脂肪都会致血液中尿酸过高,减少痛风复发。

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5克以内,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服维生素要先请教医师,过量的维生素可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无法根治,但我们只要从饮食和药物控制双管齐下,就能有效预防,减缓其发作时间及疼痛,也能预防其的复发。

食物按嘌呤含量可分为:一类是富含嘌呤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以及浓鸡汤、肉汤、啤酒等。

二类是多含嘌呤的食品,如:大部分鱼类、贝类、肉食及禽类。

三类是较多含嘌呤食品,如:青鱼、牛、羊、鸡肉类、虾、蟹及蔬菜中的四季豆、菠菜、蘑菇、花生、菜花等。

四类是少含或不合嘌呤的食品,主要有奶、蛋、米及面制品及大部分蔬菜。

痛风病人应不吃第一类食物,多吃第四类食品,补充二、三类食品要适当控制总量。这也是为什么吃肉、鱼、内脏会加重痛风发作而吃牛奶、鸡蛋却无妨碍的原因。

留心伴发的痛风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种综合征。

痛风患者肥胖常见,平均超过标准体重10%~30%;糖耐量减退者占7%~74%,很大一部分是Ⅱ型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病人中,痛风的发生率为2%~12%,22%~38%有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甘油三酯超标的达75%~84%。

在动脉硬化病人中,痛风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痛风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密切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将上述病症统一命名为“代谢综合征”又称“X综合征”,其主要内容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中央型肥胖、早期动脉硬化等。

如体检发现了血脂高、有脂肪肝时,提醒您要注意是否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上这些病症就像一家人,所以不要只注意一个病而忘记了町能还自’其他病伴随。国外有学者已建议将糖尿病改为“糖胖病”、“糖脂病”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现代科研表明,出现上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病征均源于胰岛素抵抗,而检验是否胰岛素抵抗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腰围。如: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因此,减肥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共同的目标。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病,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表层致密而坚硬,称为骨密质。由骨密质往里,其骨的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由许多骨小梁构成,称为骨松质。在人体整个骨骼系统中,骨密质约占全部骨骼的75%,骨松质占25%,骨的微结构退化(骨小梁变细、变薄、甚至断裂),可使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目前,世界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的第6位。并于1997年确定每年的6月24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每年约有150万人因此症而导致骨折,其中50多万人为椎骨压缩性骨折。脆性骨折常致老年人残疾。据统计,约60%的脆性骨折可致局部机能丧失,约30%需长期护理,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同时,老年人骨折长期卧床,极易诱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炎等并发症,增加死亡率。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支出的治疗和照料费用在全球超过400亿美元,同时还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目前,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65岁以上达15%~50%,男女之比为1:2。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100%有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骨形成在生命早期,18~20岁时骨量已达峰值,遗传性、激紊I生、营养性、机械性疾患和其他药物都可造成骨量峰值低于最佳水平。低骨量峰值的危险性是应重视的,因为在生命早期形成的骨质在进入老年后,将逐渐被消耗。从50岁起,每年有0.5%~1.0%的骨量属生理范围的丢失;绝经期后的妇女,骨量丢失每年平均达3%~5%以上,持续10~20年。绝经期后,首先骨小梁受影响,此后骨皮质也被累及。妇女终身可能丢失骨量峰值的30%~40%,男性为20%~30%。

钙占体内骨骼总量的99%,1%分布在软组织中,骨钙中99%是稳定性钙,其中一部分可以自由地与细胞外液交换,称可溶性钙。当血液中的游离钙不足以维持人体的需求时,就会动用骨钙来满足生理需求,因此,又称骨钙为“钙库”。

家族性、遗传性导致的骨质疏松症骨钙密度的遗传基因是父母决定的,骨量的丢失与遗传因子有关。有证据说明,白种人、黄种人比黑人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多,且症状重;身体矮小的较身体高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多。

此外,过量饮用咖啡所致的骨质疏松症与妇女髋骨骨折发生率成正比。过量摄入咖啡导致骨量丢失。程度受摄入量的调节,低于450mg/日,有骨密度改变,所以要减少咖啡摄入量,每天<450mg,并补充钙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由于血中胰岛素不足,使糖、蛋白质、脂肪、钙、磷、镁代谢异常,骨矿物质减少,骨钙密度下降。

过量吸烟、过量饮酒,肠胃疾病及甲亢、糖尿病等都可以影响钙质的吸收。

患者常有周身骨痛,以脊柱和骨盆区多见,疼痛常可持续数周,疼痛一般与骨质疏松程度平行。腰背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疲劳,发生肌肉或肌筋膜性腰背痛。

除疼痛外,还有肢体酸麻、乏力;身高缩短,弯腰驼背;下肢肌肉萎缩;指甲变软、脆;病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压缩性骨折。

治疗骨质疏松症为什么要补钙钙是使骨组织矿化的主要元素。对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功能维持是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钙摄人是指:使成人骨量峰值达到最大值;维持成人骨量峰值;骨峰值过后,使骨量丢失能得到必需的钙补充。

人体中钙的99%存在于骨骼中,骨质的30%由钙组成。

当钙摄入低时,为维护血浆钙水平,钙就会从骨骼中逸出,持续的逸出而没有适量的钙补充,就会导致骨量减少,骨小梁减少,骨持重功能降低,而致骨质疏松。

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补磷,老年人每日的磷需求量一般在1300mg左右。

人体每天需要多少钙根据营养学专家的建议,每天需要钙摄人量:成人需要钙为400~500mg。

绝经期妇女为1200~1500mg。

老年人为1000~1200mg。

骨质疏松者1200mg以上。

含钙丰富的食物包括牛奶、干酪、小麦、大豆粉、杏仁、鱼类、干无花果、绿叶菜、龙虾、蟹肉。每天饮牛奶250ml,可补钙300mg左右;每日吃豆制品200克,可补钙150mg左右,并能补充较为充足的动、植物蛋白质。一般消化功能正常,膳食结构合理的老人,均可以从膳食中摄人足够的钙。

如何使用钙制剂

如果推荐的钙量不能单纯由食物获取,应提倡补充钙制剂。专家推荐的钙制剂为碳酸钙(含40%的元素钙)和枸椽酸钙(含30%元素钙)。建议使用合成形式的碳酸钙。钙制剂作为一种营养成分,可在就餐时服用,如折算剂量较大,可分次服用。由于夜间排尿量减少,故睡前服用钙剂效果可能更好。对于老年人,钙制剂可考虑与镁联合应用,以避免某些钙剂所致的便秘。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配餐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搭配。

副食应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每日500~750ml)

及奶制品、虾皮、豆类、鸡蛋、海藻类等,蔬菜以绿叶菜、花菜为主。水果以杏仁、干无花果及鲜果为好。瓜果最好不要去皮。

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50~90克,正常为钙、磷的比例2:1~1:2之间。面食以发酵的面包和馒头为好,因为酵母能合成植物酸,避免钙、磷、锌的损失。

此外,黄豆含有类似雌激素(异黄酮)又称植物雌缴素,主张多吃豆类食品或豆浆等代替雌激素。

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临床表现除骨折外,其他都是缓慢出现、逐步加重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越早越好。在防治中还要特别强调年龄段,因为女性在35岁以前为骨量增长期,此后逐渐丢失。50岁以后呈快速丢失;男性在45岁以前为骨量增长期,以后逐渐丢失;60岁以后呈快速丢失。在骨量增长年龄阶段,应尽量使骨峰值加大,并使骨峰维持较长时间。在骨量丢失年龄段,应延缓其骨量丢失速度。合理搭配饮食,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所以预防骨折的发生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中最重要的,除尽早治疗骨质疏松外,改善居住条件,预防跌倒,改变膳食结构,祛除不良习惯等都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慢性腰腿疼痛、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肉萎缩及关节活动度受限等症状。同时,运动疗法还能通过增加血液循环量,使骨骼承受支撑和负荷,使骨量增加,身体机能正常,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患者适于比较舒缓的有氧活动,如乒乓球、门球、游泳、太极拳、跳舞、气功、步行等。

老年肥胖症人到老年为什么会发胖全球老年肥胖症患病率逐年上升。例如美国老年肥胖症(BMI≥30)1991年时60~69岁组为14.7%;70岁以上组为11.4%;1998年分别上升到21.3%及14.6%。我国部分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率(BMI≥24)已由90年代的25.6%上升到2002年的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