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延缓衰老您也能做到
37568600000017

第17章 坚持运动是法宝(1)

我国有句古语叫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世界各地的养生学家也从实践中总结出“生命在于运动”。关于体力活动可以延寿的研究,国内和国外学者也都有过报道,如美国曾对哈佛大学1936名35~74岁的校友进行问卷调查后证明增加体力活动的死亡率只有不活动的46%。芬兰有人调查表明,经常运动的人死亡的危险比不运动者低56%。研究证明:坚持经常、有规律运动的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可年轻3~10年,我们通过对长寿老人的长期调查研究后深刻体会到,不论是长期坚持适量锻炼还是体力活动,都能保持身体的代谢平衡,延缓衰老进程,从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运动抗衰老的效果推迟动脉老化年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前三位,也是衰老的最早标志之一。有人发现,如果喂养不当,婴幼儿时期即可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近些年来30岁就出现高血压、冠心病,40岁发生脑中风的已屡见不鲜。长寿老人调查显示,他们中70%的高血压发病年龄在70~80岁,其中有60%属轻中度高血压,这说明动脉硬化进程在他们身上已明显推迟。

评判标准:以上各项符合内容越多血管年龄越大。符合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

血管年龄高于生理年龄10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极大。

运动锻炼可以防止肥胖,降低血压、血脂,特别是能使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长期适量运动,可使早期的脂纹及斑块消退、缩小,斑块可由不稳定趋向稳定。长期坚持锻炼还可以使心肌纤维变得粗大有力,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排血量增加,特别是使冠状动脉的侧枝血管增多,管腔增大,管壁弹性增强,从而使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使整个循环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调查表明,长期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可使心血管的衰退过程推迟10~20年。

保持高龄期智力正常用脑是锻炼大脑的一种方式。统计表明,65岁以后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明显上升,80岁后达到高峰期。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万老年痴呆患者。而我们检测观察的长寿老人痴呆患病率只有27%,发病高峰期落在百岁前后。这就说明运动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有助于休息和睡眠。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使人反应灵敏,动作准确、迅速,不易疲劳。脑细胞有“用进废退”的特征,勤奋用脑,输入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充足,脑细胞发育就好,活力就强,衰老和递减的速度就慢。受到的信息刺激愈多,脑细胞就愈发达,全身细胞的老化过程也相应延缓。

延缓运动系统衰退俗话说:“人老足先老”。说明衰老常首先出现运动系统功能的减退。体力活动少的人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较坚持体力活动者衰退速度明显加快。我们分析在百岁左右仍能独立生活的长寿老人中,71.4%是长期坚持体力活动者,而那些90岁左右即丧失生活能力者,有83.3%未能一辈子坚持运动。经常运动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力量增强,还会使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改善,骨密度增加,从而增强抗骨折能力,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经常运动还能提高关节的韧性、弹性、灵活性和稳定性,防治老年人的骨关节病。

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长期考察证明,体力活动不仅能防治高血压病、老年期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症,推迟了动脉老化年龄,降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患病率,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他们中癌症的患病率极低,因而能够健康地活到应有岁数。例如:86%以上体质消瘦,不存在超重肥胖体型。他们一辈子都不缺少体力活动,90岁以上仍有60%的人坚持每天体力活动2小时。

我国的长寿老人大都出生在90~100年以前的旧中国,其工种比较简单。在城市以家务(占62.9%)为主,手工业者(15.2%)、菜农(7.3%)、职员(6.0%)次之;在山区农民(80.8%)为主,手工业工人(13.6%)次之。其劳动性质多接近于体育锻炼项目。此外,家务劳动体力负担不重,无精神压力,步行较多。经用计步器计算10名家务劳动者一天的行程,平均为4000~5000米,相当于散步2小时或中速步行1小时的运动量,其中上市场买菜一般往返常在1小时以上。农业劳动者,不论是种菜或种粮,每天行程都在5000米以上。

他们耕种项目多,由四肢带动了全身各系统的活动,劳动强度在中等以上,每天都要出汗。

由此可见,长寿老人体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活动量适中,有一定持续时间和强度,多数为有氧性全身运动;坚持终身,每天都要流汗,新陈代谢旺盛而平衡,没有超重肥胖体型。长寿地区且多在山区,接触大自然,每天都沐浴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水,有益于健康。不是运动胜似运动,为长寿创造了重要条件。

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有氧运动

指在有氧代谢状态下的运动。是运动强度低、有节律、持续时间较长(大于15分钟,最好是30~60分钟)和身体大肌群参加的耐力运动。运动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得到有效刺激,提高了心肺功能,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维持最佳的功能状态。有氧运动方式分两种:一种是运动强度不大、心率变化不大的运动,如散步、快速步行、有氧健身操、太极拳、慢跑和骑自行车等;另一种是运动强度较大、心率变化大的运动,如舞蹈、游泳等。

无氧运动

指静力训练。举重或健身器械、短跑(如100米,200米冲刺赛跑)等运动。尽管它们能够增强人的肌力及爆发力,但不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这些运动不适应老年人练习。

在有氧运动中,最好的运动首推步行。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2年提出的。因为步行最易普及,有利健康又饶有趣味。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又一次强调:步行是最简便、最有效的体育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英国和美国曾对8.4万人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步行运动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83%;步行加其他健康生活方式使冠心病、脑卒中减少50%。还有其他一些类似报道,都肯定了步行在抗衰防病中的独特作用。步行热正方兴未艾。

怎样运动最理想每当清晨,到处可以看到运动锻炼的人群,其中又以中老年人最多。通过坚持运动,很多人提高了体质,控制了慢性病病程进展,改变了精神面貌。但是,从总的情况分析,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某些大中城市中的中老年人50%超重肥胖,常见老年病患病率相当高,真正健康的老年人不到30%。在70%的不太健康的老年人中,除一部分人本来就不从事运动外,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体育锻炼而效果不明显者。

为什么运动锻炼的效果如此悬殊?怎样取得理想效果呢?现结合对长寿老人的调查提出以下看法。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