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现代化的特质
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涵盖了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一切生活过程。虽然每个国家、民族由于历史境遇和客观条件的不同会经历各自相异的现代化历程,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化的共同特质清晰地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知识特质
12世纪至19世纪短短数百年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的一瞬,然而知识革命的光辉却迅速照亮了人类前进的行程,创造出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更加辉煌的文明。知识特质直接推动了现代化的世界演进。正如布莱克所言,“现代化最为普遍认可的方面是知识的积累以及获得它的理性解释方法,这一内容处于现代化过程的核心位置,正像灵魂内在于人体那样”。 知识革命将科学以技术的形式运用于人类实际事务中,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一,知识的理性化:为宇宙万物求取理性的解答。认为自然的、社会的以及心理的现象都受法则的支配,有规律可寻,具有统一性和因果关系,并能被人们认识,可由人们的理性来调节和支配。科学的求知态度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价值。基于世界本质早期概念上的神学体系和宗教信仰受到了来自科学信仰和理性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挑战。
第二,科学的实用化:在价值评估方面,人类的幸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科学的实用化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挖掘出巨大的潜能。社会的发展正日益专注于经济和社会事务,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刺激下,科学研究的趋向转向实用化和功利化,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第三,科学知识无限扩张: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无限扩张。无论是在制造、交通、通讯、农业还是医药方面,科学知识改变了人们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生活的方式。科学书刊大量印刷发行,公司研究机构或个人积极推进各种研究计划,发表各种研究成果。人们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方式更加便捷化。
第四,知识的权威性增加:政治、经济、社会各部门,都由专家主持,即培根所谓的知识即权力。知识的权威性在现代社会空前提高,专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倡导者。源于对知识创造生产力的深切认同,整个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意识氛围。
二、政治特质
第一,中央集权:政府成为国家统治的合法集团,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政府以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名义直接统治人民,管理各项社会事务,行使统治权利,甚至包办教育、大众传播、交通、社会治安、工业生产等事业。
第二,统治权力的合法化:国家权力建立在对公民承担责任的基础上,不是自然的神意而是来自世俗人民的批准。现代国家从地方权威的统一中兴起,进一步在职能基础上将统治权力以合法的形式扩大到更多活动领域,甚至是某些在封建时代从属于私人或地方管辖的范围。家庭、村落、教会以及各种其他机构所发挥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全部通过法律认可的方式集中到国家手中。
第三,法治精神:由法律代替世俗裁决,如果没有通过高度有机的科层体制维持的法律章程,没有国家同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密切联系,现代国家职能的集中化和管理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以法治精神统治社会代替个人独断专行是政治领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律规章一致,应用方法一样,适用对象相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代社会逐渐从追求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转变到强调实质的平等一致。
第四,官僚制度:在现代社会行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凭借合法的制度体系保证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由于行政机构的日益庞大,需要终身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来分层负责。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必须服从上级的裁决。广泛适用于各种官僚组织的组织原则获得了充分发展,现代治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成为复杂的官僚统治的有效工具。
第五,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大量参与:现代社会高度依赖公民各种形式的承认和合作,以至于国家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这种承认的能力。为此,社会与每一个社会成员之间保持了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公民的普遍理解并接受统治,国家便不可能在税收、对外政策、教育、社会治安以及无数其他事务中顺利行使自己的职能。反之,公民为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对各种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也在提高。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全体公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公共政策,并且个人的选择权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即使在政治控制很严厉的国家,也需要依靠宣传和经济刺激赢得公民必要的政治承认和合作,通过思想控制、公民投票和计划代议体制获得公众的支持与参与。
第六,福利国家:由于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大量参与,政府没有办法仅用武力来统治,必须注意人民的福利,通过推行福利政策、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赢得公民对现有统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增进与公民间的关系,维持统治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三、经济特质
现代化的经济特质十分引人注目,以致许多人把它看做是现代化过程决定性的中心力量。然而事实上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过程的知识和政治方面,特别是知识的积累增长。
第一,机械化: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及珍妮纺纱机的广泛使用开始,非生物性动力替代劳力的机械化浪潮逐渐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促进了生产、分配、运输和通讯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纺织机革命率先达到了高潮。在英国的机械化过程中,第一个先导部门是棉纺织业,其后是冶铁业、铁路业和机械制造业。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英国正是依靠一系列的重要的技术发明进入了工业化。
第二,专业化:现在的发达国家在两个或三个世纪以前处于高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人均农业土地及人均利润方面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西欧社会的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时至今日,从整体上看,它们的发展水平也数倍于今天的不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过程,严密的社会分工使经济领域的专业化程度逐渐加深,促进了生产的精细化。
第三,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与专业化过程并进的是国内外贸易的扩大,能够把广泛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成一个相对密切合作的经济体系。传统农业社区事实上是自给自足的,它利用本地的现有资源生产大多数的食物、衣物和用具,仅仅是偶然从流动商贩那里购买商品。而现代社会则尽力生产某些产品,并从外地获得大部分必需品。生产能力的扩张,人口的不断膨胀,为现代社会国内外贸易的扩大奠定了物质基础与需求基础。
第四,产业部门的增多:作为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也在扩大,国内外旅行和贸易的屏障逐渐打破,这又促进了供应大众商品的大众市场的形成。需求的多元化促进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数量意义上超过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第五,技术科学化:即不断以科学新知识提高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劳动机械化使生产的巨大增长成为可能。科学技术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数提高。
四、社会特质
第一,城市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迁。那些世世代代主要由农民构成,从事管理、制造与贸易的人也许超不过10% 的社会,在短短数百年当中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土地束缚中脱离出来的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转移。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更多人口定居于城市,生活在都市。城市化浪潮席卷了每一个现代化国家。
第二,小家庭制度:城市化常常使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与农业生活相连的大家族逐渐转变为只包括夫妇和未成年子女的核心家庭。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社会化的趋势同时存在于现代家庭结构的演化当中。
第三,人口的流动性增大:现代化过程还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地理性流动。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5的人口由于职业需要从一地迁往另一地。人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都不再固定不变,由乡村到城市,由此城到彼城,职业的变动率很高。
第四,社会分层的变化:知识、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趋向使人们在收入、教育和机会方面的差别不断缩小。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作用也能达到基本一致,但至少相对于传统社会的钢性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更多社会流动的机会。社会地位升降变化很快,不再终身固定于某一个阶层。
第五,普遍主义:现代化也是文化普及的过程,由传统社会的少数人拥有文化转变为普遍具备读写能力。与之相连的教育发展达到了相当程度,某些社会全部居民实际上都接受了中等教育,同时有1/3的适龄者接受高水平的正规教育。这一切导致了传播信息的革命,使每个人获得了机会均等、教育平等、男女平等、接触大众传播的机会,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由其成就决定。
五、心理特质
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具有基础的性质,因为归根结底,所有事情都依赖于人类个体的感知。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受早期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深刻影响,后者将潜移默化地对个体思维模式的形成起作用。
第一,在一个典型稳定的经济社会中,儿童自己能模仿成人们所合理预知的行为模式,孩子们在地方社区内学习他们今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方法。长大成人后,多数人就会按照既定模式去应对各种生活问题。环境会严格限制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尤其在传统社会中,刻板的社会结构会倾向于抑制个人主义,大多数农民从不指望改变自己的职业,相对少数的大地主、商人、武士和统治者们在社会中构成了狭小的阶层,他们极力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结果使超越或获得新权力的愿望及成就感受到了限制。当社会进行现代化的时候,人类本性未曾改变,但处理各种问题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同以前。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变和外来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也在不断改变。适应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成就欲望的增强渐渐成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大大加快,年轻人不再重视信服长辈的意见,他们更倾向于模仿同辈而不是双亲,行为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愿意接受新经验,乐于更新与变迁,以更大的能力去适应日益宽广的社会范围的种种特征与特性,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三,在传统社会中,个人一般主要与家庭、地方社区以及所属的职能团体发生联系,倾向于用狭隘的观点看待他人,人人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圈内,由此得到人身安全感,几乎没有能力了解其他观点或评价不同的行为方式。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社会的流动性和互动的日益频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重要,社会成员间的依赖性增强,人们必须在相互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由此培养起尊重他人,顾及他人尊严,关切同胞尊严的共同社会情感。
第四,强调个性发展的价值观,增强对自我发展和变动能力的评价。个人见解具有比较民主的倾向,对周围各种不同的态度和观点有较多的了解。承认观念的差异性,但不会就此轻易动摇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不会自发地接受在权力层次上比自己高的人的观点,也不会明显拒绝在他之下的人的观点,对不同观点可以做出积极的评价。
第三节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现代化研究历时50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1.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到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德,1966),《现代化:增长的动力》(维纳,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