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52

第52章 社会文化(3)

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复杂。在一般情况下,亚文化被主文化所抑制。以性生活领域的主文化与亚文化为例,在西方性社会学的理论中,性的亚文化主要是指青少年的、少数种族的、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性产业从业者的、变性者和采用性的其他替代方式者的性文化。性的亚文化一般是由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所接受,它们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比较小,甚至非常小。性的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3种不同的形式。一些性的亚文化会被性的主文化改造、吸收进去,甚至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时尚,如某些原来仅在底层青少年当中流行的性感和袒露的服装式样,逐渐被主文化接受和推广。但也有一些性的亚文化经常与主文化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状态之中,经常因此而造成社会问题和社会斗争,如同性恋亚文化与异性恋主文化。还有一些性的亚文化则是基本上与主文化互相隔绝,永不来往。主文化一般很少知道这些亚文化的存在,或者对它们不屑一顾,往往既不吸收它们,也不去清除它们,如易装者的和变性者的亚文化。

在文化与反文化的分类中,文化是指对特定社会生活领域的现存秩序起维护、支撑作用的一系列观念、制度和社会心理倾向。反文化则指对某种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现存秩序起破坏、颠覆作用的一系列观念、制度和社会心理倾向。它一般采取激烈的对抗和抵制方式,来反对与之相对的主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文化与反文化本身的性质取决于其所代表的文化群体的进步性。历史上,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往往被统治者视为反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在当时就是反文化;而封建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文化,则处于主文化的地位。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文化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渐由反文化变成了主文化。

在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分类中,评比性文化是指在文化内部各部分比较或文化间整体比较中,容易鉴别其价值好坏、高下的文化。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重独立轻依附、崇尚创造性和个人奋斗、反墨守成规与不思进取,是美国文化中的精华;而吸毒、赌博、****、高犯罪率则是美国文化中的糟粕。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价值没有明显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一般与人们的内部各部分或整体行为方式、习惯和信仰相联系,如美国人信仰基督教,印度人信仰佛教。非评比性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民族分野的标志。

三、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个人的功能,二是对社会整体的功能。

1.文化对个人的功能

文化塑造个人的人格。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1)世界观、价值观、理想等思想意识;(2)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3)习惯、态度、动机等内在行为趋向。人格受到文化的决定性影响。各民族在性格方面的明显差异,男女两性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只能从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得到解释。

文化为个人提供了一整套行为模式。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实际上是生活在社会的文化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式到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方式,无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个社会成员只有很好地了解、掌握社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

2.文化对社会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文化将生产活动过程中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环境和作为劳动者的人口结合起来。正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人类才获得征服自然界的能力,从而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条件;也只有在文化的基础上,人类相互结合、共同生产。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充分展示了其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社会的发展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语言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交往的纽带,精神文化为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情操等方面的追求提供了共同的准则,物质文化为社会各部分的联系、为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保障了社会成员社会互动的正常进行。从纵向看,文化的世代传承保证了代与代的连接;从横向看,文化的共享性使各个群体、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能够相互交流,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文化是社会、民族、群体分野的标志。在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最为深刻。疆界、地域、规模只能划出国家、民族、群体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内在的本质的区别。表1以中美文化为例,说明文化所表现出的深刻差异。

第四节文化的运行

一、文化积累与传递

文化积累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这一过程,不仅有量的增加,还有质的飞跃。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象征符号系统,将自己创造的文化成果保留下来,经过汰芜存精,发扬光大。

文化积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遗失。由于人类保存文化的物质手段有限,加上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历史上许多古建筑、艺术作品人为或自然的毁灭便是文化遗失的表现。文化积累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选择过程,没有筛选,谈不上真正的积累。当人类有了电灯的时候,煤油灯就永远成为了过去。

从整体上看,文化积累多于文化遗失。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光辉成就,是与文化积累分不开的。如果每一代人都抛弃原有文化,一切从头做起,并且也不把自己创造的文化积累起来,传递下去,那么人类将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人类高于动物的地方,不仅在于能创造文化,而且在于能将其创造的文化不断地积累起来,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由此不断地推动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文化不仅能世代相传,而且能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群体之间传播与交流。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在一种文化与外部文化的接触中产生并实现的。文化接触的方式很多,如贸易、旅游、战争和移民等。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常常发生大规模的“文化采借”现象。所谓文化采借,是指各种异质文化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借用。文化采借是人类文化共享性最突出的表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被欧洲各民族直接借用,极大地加速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进程。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距离通讯和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更快更广了。学习外来文化已成为加快自身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个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较为健全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促使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接触,将外来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有机地纳入本民族文化之中,使本民族文化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传播与交流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共生现象。它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进行重新估价、反省、扬弃的结果。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会出现“同化”现象。文化同化一般并不指整个民族全盘接受融合后共生的文化,而是指一个群体从一种文化融进另一种文化之中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如中国人移民到美国,逐渐按照美国文化所塑造的方式生活。同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文化的差异。在文化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同化比较艰难,如移民一般不会完全被同化,通常是他们的子女或再下一代子女才会被同化。一个较小民族被一个较大民族同化的特例也是存在的,如中国东北的满族,如今基本上融入了汉文化之中。

文化冲突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当这些方面接触时,有可能发生冲突。文化冲突在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实行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一时间,金钱至上与道义至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竞争与谦让等价值观念发生严重撞击与冲突,并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上反映出来。

文化冲突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彻底拒绝外来文化。伊朗前国王巴列维试图在伊朗推行全盘西化,遭到伊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导致******革命爆发,上台的新政权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二是逐步“适应”外来文化。在冲突与对抗中,外来文化逐渐被接受,并被融入本民族文化中,冲突慢慢趋于缓和。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就曾经历这一过程。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的积累近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主要是在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中得到最集中地体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礼”或“礼治”。它强调社会人格,其主题是伦理道德,在富于人情的关系中,巧妙地取消人的独立性,把人变为道德工具。也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善”连在一起,凡符合道德原则的就是好的,而西方人的价值判断是与“真”连在一起,只有符合真的原则才是好的。还有学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点的是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它的理想境界是“小国寡民”。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身上一般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1)因循守旧;(2)要面子,重形式;(3)伦理至上,恪守道德;(4)知足常乐,安于命运;(5)调和妥协,中庸之道;(6)重人情,讲宽容;(7)重家庭关系;(8)崇拜权力,惧怕权威。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现代化的推进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决定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改变了存在的价值,社会发展必须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现代科学技术不可能在农业社会中发展,现代工业不可能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同本质上与农业经济相联系的传统文化发生矛盾和冲突。传统文化喜静不喜动、喜闭不喜开、喜和不喜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搞活、开放、竞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传统文化中各种旧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重重阻力,只有勇于改革传统文化中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东西,才能使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使其生生不息。

其次,现代化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有其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会有力地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及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某些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健康的成果,可以成为推动本民族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如勤劳、节俭、刻苦与互助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品质,完全可以成为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逐渐积淀的结果,很大一部分作为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人们的无意识结构中,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证明自己的存在。任何现代化措施,如果与人们的原有观念和社会心理习惯严重对立,就很难取得成功。任何企图过激地变革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做法,只会有害无益。只有在继承、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本章小结

1.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2.生态学派将文化的产生归结于环境的影响。进化学派认为,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同质到异质逐渐进化的,工艺的发展是文化进化的基础。传播学派认为,所有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其他社会传播。历史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的文化现象实际上都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功能学派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工具。冲突学派指出,文化体系是一个冲突与矛盾的集合,文化是统治阶级与强势群体巩固其地位,控制被统治阶级与弱势群体的工具。结构学派认为,文化是人类心灵中普遍性结构的反映。

3.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或基本要素。文化丛是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是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构成的总体的文化“形貌”。体现出特定文化的主题,构成某个地区、民族、国家特定生活方式的基础。

4.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文化是社会、民族、群体分野的标志。

5.文化积累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传播与交流以后产生的一种文化共生现象。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2.试述各学派对文化的研究侧重点。

3.根据本章对文化模式的介绍,分析中国的文化模式。

4.文化有哪些功能?

5.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