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重点了解日常生活的几种解释理论:现象学的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以及交换理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开规范与隐蔽规范及其区分,公开规范与隐蔽规范的形成原因和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探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与角色、非语言交流,理解现实的社会构想和虚拟社会的拓展。通过本章学习,可以了解社会学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的,有助于科学地对待日常生活的诸多现象。
米尔斯在他的名著《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说:“现在,人们经常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和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模糊——就觉得似乎陷得越深……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如何理解日常生活,从而解决好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困扰”,是社会学微观研究的领域之一,众多的社会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的规律。
第一节日常生活的几种解释理论
一、现象学的社会学
自19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在作为社会学理论基础的方法论领域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舒茨(Alfred Schutz)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借用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概念与方法,精辟地论述了现象学的社会学。
1.生活世界
舒茨曾借用多种术语来概括“生活世界”、“社会世界”、“常识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以及“日常世界”,它们都是对个体进行多种日常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的概括。具体地讲,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度过其日常生活的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其特点是“预先给定性” (pergivenne ),即它存在于社会个体对它进行任何反思和理论研究之前。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着,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并且是以一种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它首先是我们进行多种行动的场所,是我们对行动作出反应的场所。其次人们在这个世界中,用常识解释着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事实都是交织在自然态度的结构之中。
2.自然态度
自然态度在舒茨的理论中是指人们在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态度,即人们对生活最初的、朴素的未经批判反思的态度。舒茨认为仅通过单一的社会个体来考察生活世界表现出来的各种类型化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通过共同生活和他人来理解这个世界。“生活世界之所以是主体间性的,是因为我们作为其他之中的一群人生活在其中,通过共同生活和工作与这些人连接一起,理解他们且被他们理解。”舒茨认为个体在生活世界中共享社会实在的先决条件是“视角互易性”,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应该改变我的位置并且由“此在”移动到“彼在”。舒茨把这种认识对象的他人主观世界称为“变形自我”。
二、符号互动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是最早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之一。他非常重视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行动的研究,他把行动看成是人在一定处境下的全部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包括人们的意向或动作,同时也包括人们对于环境中特定物体的思想和感情。
米德认为,人类的各种日常生活都是为文化的意义所规定的,而众多的文化意义又都是象征性的。比如,旗杆上一块带有某几种颜色和图案的布象征着一个国家;而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或是交通警察的手势则意味着“是否可以通行”。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理论指出,人们行动时,往往必须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正在做或正在想的保持一致。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各种行动的象征意义。比如,如果一个年轻的公司职员当着一位前来办事的顾客的面,向值班的经理大谈特谈他们几个年轻职员最近几天在办公室里发生的恶作剧时,值班经理往往会严厉地瞪他一眼。这就是一种符号,意味着“到此为止”。如果这位年轻的职员不能理解这严厉的一眼所象征的意义,或者不顾及这种意义的话,他也许很快会被这个公司解雇。再比如,老师讲课时有时会突然停下来,或突然改变他的声调。这是由于他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注意听讲,或在下面讲话。他的行动有一种象征意义:注意听讲!尽管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这几个字,但听课的学生们还是会从中体会出这种提醒的。
符号互动理论还认为,人们往往是在对各种象征性的符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环境赋予同样意义的前提下,从事大多数日常活动的。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交往,大部分都是在交往双方对各自的角色、对共同的环境、对相互作用的过程都有某种共同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然,在有些情况下,社会环境的定义并不清楚,人们便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形成他们所需要的定义。
符号互动理论具有明显的微观心理学特征。第一,肯定人类同低等动物不同,他们具有思维能力;第二,社会的交往决定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形式,特别是人类早期和成年期的社会化过程;第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逐渐掌握了能使他们实践自己所独具的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符号;第四,意义和符号反过来促进人们能够进行独特的人类行为和交往的能力;第五,在对具体情境解释的基础上,人们能够修正和改变他们在行动和交往中所使用的意义和符号;第六,人们之所以能做出这种修正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相互交往的能力;第七,行动和交往的形式相混杂构成了社会。
有人批评符号互动理论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作用的方式上,因而它不能解释那些超越我们控制能力的社会力量是怎样决定我们的行为。他们认为,符号互动理论忽视了社会结构对人们生活的许多影响,否认了历史、社会以及经济对人们的各种限制,给人一种个人自由的假象。但符号互动论者争辩说,无论宏观的社会力量有多么大的影响,我们总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相互作用着的人而体验着它们。因此,如果不首先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作用的方式,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社会。
三、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符号互动理论流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戈夫曼(Eving Goffman)在研究人类的日常生活时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世界就好比剧院,而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这个剧院里的演员。他们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表演在不同的场次。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照剧本表演;如果剧本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他们就随机应变,临时发挥,即兴创作。
1.印象处理
戈夫曼认为,在日常生活表演中,人们通常都非常关心并总是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他们往往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别人形成他们所希望的印象。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作“印象处理”。他论证说,人们在处理他们的印象时,往往会运用一些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建造好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比如,在自己的房间里贴上几张著名歌星的大幅画像,使用样式考究的公文包,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等,这些都有助于控制留给他人的印象。
在戈夫曼看来,人是印象的经纪人,所有印象是以我们给面貌、姿势、服装、用具和言辞所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就在于此。去掉这些东西,人们就兽化了,相反靠这些脆弱的东西把人装扮起来就能够使自己在别人面前保持印象,正因为这样,戈夫曼把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说成是表演。
2.前台和后台
戈夫曼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而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与后台的行为举止是不一样的。比如,饭店的服务员在招待顾客时,举止文雅、服务热情、彬彬有礼;而当他回到自己的后台———厨房去的时候,便立刻变得松松垮垮、随随便便了。然而,当他再回到顾客面前时,他又恢复了原来的行为表现。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表演的行为叫做前台行为,而人们在后台的所作所为则只有熟人或关系密切的人才能看到。一个十分常见的例子是:一个顾客在商店里买一件商品,营业员给他拿了一件,他看后觉得不满意,又让营业员给他拿了一件,他看后觉得还是不满意,又让营业员给他拿第三件、第四件。左挑右选,结果还是买下了最初的那一件。在这位顾客面前,营业员表现得耐心、礼貌,可当这位顾客一走,营业员转身对着同一柜台的同事们说了一句:“没事找事,神经病!”
3.校直行为
当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或者看来有可能违反了大家默认的行动准则时,自觉内疚的表演者常常试图通过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轻描淡写来“挽回面子”。这种做法就叫作“校直行为”。
校直行为的一种方式是解释,即用来为已经发生的不恰当的行为找理由或进行辩护。典型的解释一开始是这样的,“我知道我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可是……”、“你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是说……”、“我知道当时我给人造成了一种很不好的印象,不过……”。另一种校直行为的方式是否认,用来为即将发生的不恰当的行为找理由或进行辩护。典型的否认一开始是这样的,“我知道这听起来会显得很蠢,可是……”、“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反驳我……”、“这听起来很古怪,不过我想我看到了……”。这些校直行为可以使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顺利地进行,因为有些行为虽然有损于表演者试图给人留下的印象,本来可以被解释为破坏性的行为,但如果通过校直行为并且观众愿意,就可以不予计较。
四、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又称民俗方法论或日常生活方法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分析人们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理论。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我们与别人之间有着无数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无论是熟人、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相互之间的日常生活常常是顺利进行的。这是因为,我们与那些同处在一个相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熟人、朋友和陌生人对社会现实的性质有着完全同样的基本了解。而这种同样的认识又是人们非常熟悉、并早已司空见惯到人们意识不到的地步。然而,尽管人们注意不到,但在最近三四十年间发展起来的本土方法论却向人们揭示出这种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的规律。
本土方法论与符号互动理论和拟剧理论有关,但在方法上和重点上又与它们不同。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相互作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在本土方法论者看来,一个群体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各种日常生活,都受着某些“民间”的规则所支配。群体中的成员都具有某种对现实世界的共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构成了“民间”规则的基础。
为了揭示和说明这些客观存在的理解和规则,本土方法论的创始人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提出了一种以打破常规来揭示常规、以违反共同的理解来表明这些理解的特殊方法。他带领他的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到了十分明确的结果。加芬克尔在实验中让他的学生们表现根本不懂得那些调节日常生活的基本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故意不遵守那些人人皆知的、司空见惯的“民间”规则,比如,在超级市场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在与别人谈话时身体向对方越靠越近等。结果,在这些情况下,对方都表现出惊讶、奇怪、愤怒和窘迫,说明他们的行为违反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共同理解。
在一次实验中,加芬克尔让他的学生们在各自的家中表现出外来住宿者的行为,而不是作为儿女的行为。学生们在家中抛开了通常与家人交往所依据的各种熟悉的规则和假定,他称自己的父母为“先生”、“夫人”,吃饭时彬彬有礼,兴致高雅,使用电冰箱时先礼貌地请求许可,如此等等。结果,家里人都被惊呆了。他们竭力想明白学生们的这些奇怪的举动是怎么回事,并力图恢复正常的情况。学生们的实验报告中通篇都写着家里的人如何惊讶、茫然不知所措、震惊、焦虑、窘迫和愤怒,而且家里有的人责备学生讨厌、不体谅人、别扭、没礼貌。家里人要求学生解释: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中邪了?你是不是被学校开除了?你是不是得了病?你为什么这么发疯?你是心不在焉还是傻了?
加芬克尔原来想让学生表演15分钟至一个小时,可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受到严重破坏,只进行了短短几分钟谈话就中断了,家庭成员的烦恼和气愤使得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坚持这么长时间扮演这种角色。尽管最后学生们通过解释缓和了家庭成员的神经紧张,平息了他们的怒气,但家里人仍对这种行为和现象十分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