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家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认为,理性并不是组织的最重要特征,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生命。在正式结构中,非理性是不可杜绝的。非理性的根源有:(1)个体,他们参与组织活动,但不仅仅是为了组织的目的。(2)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结构,也包括复杂的非正式结构。个人将一定的特性带入组织,而且作为组织成员发展出其他的责任,这些限制了他们理性行为的能力。对组织而言,有价值的是组织的过程,组织努力与环境讨价还价,以实现生存目标,并尽量限制环境对未来的约束。通过各种过程,组织“呈现出特殊的特征”,并“获得独特的能力甚或后天或先天的不足”。这一过程就是“制度化”。
塞尔兹尼克认为,研究组织的日常决策并不能告诉我们组织获得特性的过程,而只有研究那些关键性的决策、那些引起组织结构变化的决策,考察这些决策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才能理解组织的个性。对组织而言,制度化是在组织面对外在约束、环境压力、内在人事变动、兴趣和非正式结构的变迁中发展的。尽管组织的制度化会因为组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任何组织都会面临制度化问题,没有哪个组织能够完全对付内外的压力。
帕森斯的AGIL模型指明了所有的社会体系为生存所必须满足的四个基本的功能需求:(1)适应,即获取充足的资源。(2)目标达成,即确定和实施目标。(3)整合,即在系统子部门中维持团结或协调。(4)维模,即创造、保持和传播该体系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帕森斯认为,每个正式的组织都可以凭其自身的资格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来分析,而且,每个组织都必须形成各不相同的亚系统以满足这四个基本功能需要。每个组织都必须发展自己的结构,使其能适应环境,并调动资源以满足持续运作的需要。为了使组织能够制定和达到目标,需要特定的安排。组织必须找到方法来控制其成员的忠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同时,组织必须发展出一套机制来应对维模问题,以此提高成员的价值认同。
帕森斯并不坚持认为组织会发展出具体的结构单位来管理这些功能需求,但他认为,功能需求的分化会导致结构的分化,随着结构的分化,又会出现功能需求满足的障碍。各种功能需求或多或少是相互抵触的,为解决某一功能需求的努力常常会妨碍解决其他功能需求的努力,如组织适应环境的努力部分地与目标达成相冲突,并且还与整合的努力相冲突。对于这些紧张关系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出应对每个问题领域的角色和亚系统。在更为微小或社会心理的层次上,帕森斯再一次采用了AGIL模型,他认为,每个存在于组织中的亚系统自身都包含了更精细的分化,且可以在功能需求的意义上进行区分。
社会冲突模型强调组织是为了获取和维护权力的结构,是为了对他者实施控制的结构。他们认为,组织的结构并不是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的理性系统,而是用以使控制和利润达到最大限度的权力系统。将劳动分工、再分工,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使劳动者“失去技能”,为了将处理权从劳动者转移到管理者,为了在劳动力内部制造人为的分隔。劳动的分割将劳动者同他们的产品分隔开来,将工匠变成了工人,增加劳动力的潜在储备,削弱了每个工人的工作保障,分裂了他们共同的经历,降低了他们的阶级觉悟,最终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被管理者———资本家攫取了。
四、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
理性模型和自然模型建立在将组织视为封闭系统的基础上,着眼点在组织内部,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组织而言,环境可以包括所有与组织发生社会经济关系的环节,如对企业而言,环境包括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企业联盟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组织、社会制度、文化和法律等。持开放系统的视角的研究者认为组织总是处于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并在互动中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动态平衡中保持其能量的转换。他们将组织行为视为“集体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权变理论、种群生态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
1.权变理论
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多克(Tom Burnsand George M.Stalker)曾经对英国20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研究,包括传统的纺织厂、工程公司和刚刚起步但市场变化极快的电子企业。他们发现:在稳定的环境下,企业管理专注于程式化的活动,技术方法、任务和权力都与职位相对应,互动的方式是垂直的,就像机器一样,并因此产生高效率。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当问题和要求出现的时候,没有时间像传统的组织那样将问题和要求分解到专家,然后再从专家那里得到答案,当事人必须尽己所能,运用自己的训练和知识在组织利益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组织中,职位职责和传统组织比较,已经变得模糊和更加富有弹性,组织的效率不再依靠专门化的分工,而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形的快速决断,即权衡和变通。
美国学者劳伦斯和骆奇(Paul R.Lawrence and Jay.W.Lorsch)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权变理论。他们认为,不同的环境对组织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市场条件下或技术中以不确定性及快速变化为特征的环境,相对那些稳定环境而言,更会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限制和机会。环境特征在于其对组织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组织与环境的适应至少发生在两个层面上:(1)组织中每个子单位的结构特性都应当与其自身相关的特定环境相适应;(2)组织的分化和整合模式应当与其所处的整体环境相适应。
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Jay Galbraith)指出,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影响组织的运作而进入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组织重视信息加工,以便获得“协调”。对沟通的要求决定了组织的结构,不存在最佳的组织结构,任何组织结构之间都不等效。组织结构有赖于组织环境的特质,不同的结构设置,包括规章、等级制和分散化,都是组织处理信息的机制。
2.种群生态理论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的美国学者汉南和弗里曼(M.T.Hannanand J.H.Freeman)创立了组织研究中的种群生态学理论。借用生物种群生态学的方法,种群生态学理论强调从作为群体的组织层面探讨问题,而不是把组织个体当作分析单位。种群生态学试图解释为什么一些类型的(或形态的)组织生存了,而另一些则消亡了。其基本假设是分享相同资源的组织之间会因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这样的竞争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类型(或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组织的存亡。
在分析中,种群生态学理论强调三个过程:变异、选择和存留。变异指组织的创新,选择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而存留则指组织的生存。这也是自然选择的三个阶段,其中,环境对组织的选择是最重要的,通过选择,组织就获得了生存的基本要素。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汉南和弗里曼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把目标转向探讨组织类型和环境依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组织的种群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组织群体,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指标在于组织对外在的物质和环境的依附模式。同时,研究的主题还扩展到了与生物种群生态学相对应的另一些方面,譬如组织生命周期、组织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生命周期阶段模型,以及技术发展和组织环境的关系等。
3.资源依附理论
较早强调资源依附的有美国的汤普森(James D.Thompson)和扎尔德(M.N.Zald)。美国学者菲弗尔和萨兰奇克(Jefery Pfeffer and Gerald Salancik) 综合早期的研究,使其成为组织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
资源依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没有组织是自给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与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稀缺资源),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附程度,进而使得权力成为显像,如经济依附常常造成政治问题,并只能通过政治途径获得解决。
资源依附论分析的起点是确定组织的需要和可以满足需要的来源,方法是首先确定资源的关键性,特别是其对组织的稀缺性,接着寻求关键性资源的获得途径,如建立多渠道的资源依附途径,包括资源的水平集成和垂直集成。比如,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雇用人才来解决。在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组织通过参与(特别是管理者的参与)和考察环境,进而发现机会和威胁,并由此趋利避害。虽然所有组织都依赖于供应商、消费者,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交换模式和交换条件,组织可以做出选择和决定。对资源依附的管理就是要对环境进行仔细的定义和监视。
资源依附理论认为组织有能力与环境交换,并有能力对环境做出反应。它表现在管理人员对环境和组织的管理,特别是在对环境的管理上。资源依附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让人们看到了组织采用各种战略来改变自己、选择环境和适应环境。
4.新制度主义理论
美国学者梅耶和罗文(John Meyer and Brian Rowan)在1977年发表了《作为制度的教育的效力》和《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和庆典的正式结构》两篇文章,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的一些核心思想,代表了以塞尔兹尼克为代表的旧制度主义的结束和新制度主义的开始。美国学者鲍威尔和迪马鸠(Walter W.Powell and PaulJ.D.Maggio)对其进行了扩展。
这些研究者认为,理性化的组织,特别是民族国家和许多科学家组织以及职业性行会,提供了日益详尽的观念和规范,以构建组织的基础及构建组织的形态。社会生活的一个又一个领域都处在一个不断合理化的过程中,只要有了手段—目标的构建方法,行为才能被规范化、正式化和组织化。
新制度理论强调组织是开放系统,组织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并不只是理性或效率的因素。社会性构建的观念体系和规范制度对组织产生了巨大的控制性影响,它们提供了效率标准和理性标准得以构建的环境和框架,既控制组织的构架又控制组织的运作。
本章小结
1.社会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在具体的运行环境中将其参与者行为协调和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相对持续的社会结构系统。
2.社会组织是人类追求理性、追求效率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使人类可以追求重大的社会目标;提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增强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承担和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
3.社会组织是为追求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组织目标作为某种有待实现的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组织的灵魂,影响着组织的基本结构特征;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4.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组织确认和维护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5.组织运行是社会组织自身的运动过程,它是一个输入输出或投入产出过程。组织管理是对组织运行的操纵过程,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以最小成本实现组织目标。
6.泰勒认为,组织效率的源泉主要是管理者,工人只是执行者。韦伯认为,只有传统权威和法理权威,才能为组织的长期稳定提供基础。西蒙认为,组织既简化了决策,又支持了参与者做出必须做的决策。威廉姆森认为组织的发展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7.梅约认为,组织的效率取决于成员的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满足程度。巴纳德认为,组织效率的关键是在成员的贡献和得到的满足之间寻求均衡。塞尔兹尼克认为,理性并不是组织的最重要特征,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生命。
8.劳伦斯和骆奇认为,不同的环境对组织有不同的要求。组织与环境的适应至少发生在两个层面上:(1)组织每个子单位的结构特性都应当与其自身相关的特定环境相适应;(2)组织的分化和整合模式应当与其所处的整体环境相适应。资源依附理论认为组织有能力与环境交换,并有能力对环境做出反应。新制度主义理论进一步地强调,组织还有能力通过改变环境使组织获得生存和发展。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它对人类社会有何作用?
2.什么是组织目标?试述组织目标的功能和分类。
3.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有何特点,怎样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家长制和科层制的优劣。
5.试分析组织研究中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视角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