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37498300000019

第19章 时尚与生活(3)

根本原因,在于女性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倾向,为免误会,这儿要先声明一下,我们这并不是说女性是利己主义。恰恰相反,利己主义是只要自己,别人一概不管,自己与别人分得一清二楚。“自我中心主义”则是自己与别人的界限模糊不清。唯其如此才会以为“我以为这样,别人也一样吧”。

这样的想法,在孩童们身上颇为普遍。有个典型的例子,玩捉迷藏时时只藏在头部,以为自己看不见人,人也就看不见他。

女性便常犯类似的错误。“不可能的!”也许你要反对,但事实确实如此。

“我赚到了一笔外块,好高兴。A小姐,B小姐,我要请客,请你们6点到某某餐厅。”

这是一位大学女生,也不先问问人家方便与否,就这么决定了。

“在百货店里看到这东西,太好了,所以把你的份儿也买回来了。”

有伙伴才是真实的享受

我们之所以说女人像蝌蚪,是因为她们经常成群结队出现的缘故。所以说“一夫当关”这也仅限于男性而言,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未曾听过“匹妇”的话吧!

很奇怪!善良而又爱好和平的蝌蚪,早就有群居的习惯,我们不妨稍加注意:女人经常三两好友聚在一起逛街、购物、看电影、旅行等等;你大概很少见过一个女人独自旅行的吧?一般来说,女人都是二三人一起集体行动的。她们自然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习惯性。譬如,你对一个女人说:“请你带朋友一起来!”她一定会找几个亲密的朋友一同前往。

所以,在“组成消费者系统化”或是“购物团体的组织化”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点特性。例如,社团或俱乐部的组织中,女人也都是三、两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每一个小团体都在人群中走动、交际,甚至传播她们所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推销机会。

千万记住:不能贪心!别想把小团体扩大成为10个甚至20个为一组的大团体。因为小团体易于行动,大团体在一致的行动上比较困难。

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有两三位知己朋友就够了。由于彼此都很了解,所以在这小团体里,几乎没有纠纷发生,或是意见分歧的时候。小团体的每一分子,为迈向同一目标而采取一致的步调,因此也就是说,由于彼此的同感,而采取同样的行动。除了上述所分析的以外,最好是让她们知道这种小团体会有很大的好处——譬如,赠送礼物、纪念品或抽奖活动。

你不必对女人解释将来会怎么样或是将会有什么好处,最好是当场赠送,即使是不值钱的东西,女人拿了以后也会很高兴。这样她们会认为,自己并没有白跑一趟,别人的介绍也不假,而不再做其他过分的要求——在这方面,男性的欲望倒是不高的。你如果是一个聪明的推销员,就该懂得好好利用她们这种蝌蚪的习性。

不过你要注意一点,当你能够让她们得到很大的利益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小抹布、手帕、火柴盒等问题都容易解决这些都是小利益。一旦能够得到较大的利益时,女人的做法和想法就不同了。也就是说,在利益优厚的时候,女人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独占的欲望——不把你或者你的产品介绍给别人,而含有独占的念头。这时候,她便不会邀同伴来参加了,你的推销工作就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前卫的时髦生活

“您真有眼光,这是公认的不久就要流行的款式,像您这身段,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听了这话,女性们大多会喜笑颜开。但对男性来说,却只能起到反作用,因为男人对即将流行的是多持怀疑态度的。如果对他说“这是高级绅士服,现在很多人都穿这个”,那他马上就会说“我也来一套”。

赶时髦的心理,归结果起来不外有三:一是出于好奇;二是希望出人头地,三是不甘落于人后。

第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男女差别反而不显著,但男人多属第三种。第二种与第三种看起来有点矛盾,但两者女性都占全了。某种款式一经公认,不少人便趋之若鹜,哪管合身不合身,穿起来再说,反正是时髦得很,这样,就有权去嘲笑那些穿着不时髦的人“土老冒”。紧接着,更多的“土老冒”们马上仿效,于是,大街上款式类同者居多。

就这样流行、设计、再流行,无止境地循环下去。好比裙子的长短,多少年来就像升降不息的电梯。

几年前,日本东京有一家新闻杂志社的妇女专栏刊登了一则女读者来信: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流行‘迷你’裙。几乎大多数的年轻女子都穿上了这种裸露大腿的短裙,而我不想赶时髦,照样穿着长裙上街。没想到,我丈夫却认为我穿长裙不好看。我又发现,每当我穿着长裙走在街上时,常常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为此,我只好下决心,把长裙剪成‘迷你’裙。不料,没过多外,长裙又流行了,而剪短的‘迷你’裙却不能再接长,害得我不得不掏钱再去买新裙子。”

像这种“悲喜剧”,在生活中并不是特殊的例子,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经验。

再说“出人头地”。男人则可以通过地位、进取来满足,而女人却少有这种专利,因此,也就难怪她们要在服装上面一展风姿了,这也是她们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

人人都希望逃避现实,男人有烟草、酒精和麻将,女人只好赶时髦,即使穿不上,欣赏一下也不错嘛!

可能说,这是女性的一大弱点。所以,男人们建议:赶时髦也未尝不可,但最好要适合自己的个性,千万不要让人见了大吃一惊。

优雅地享用你的美食

既是诗人又是广受女性崇拜的英国人拜伦常这么说:“我不喜欢看女人吃饭时的样子”。我们似乎能明白他的意思,这一定是因为他虽然一心想赞颂女性的美丽动人之处,而女人们吃东西的样子却总是令他的幻想破灭。

失望的不止拜伦一个人。即使在现代也有不少的男士看到自己的恋人、妻子毫无气质可言的进餐模样就感到莫名的厌恶且满腹怨言。可是对自己的吃相充分拥有自信的绅士又有几个呢?就连演技精湛的明星们也都异口同声地说:“再也没有比表演吃东西更难的了。”

不管怎样,饮食只是一种极动物性的行为,人在受到文化的训练和薰陶之后才能脱离与生俱来的野性。自古就有“看吃相、知家乡”的说法,进餐的姿态是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人品和生活环境的。

有一次十个日本人和欧美人一起去吃日本料理,最后一道菜上的是“加碎紫菜的茶泡饭”。日本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不到一眨眼工夫就把自己碗里的东西吃个一干二净。又不是挨了几顿饿的大狗熊,难道就不能再优雅点、再安静点地用餐吗?随行的几个外国人都目瞪口呆地盯着他们看。

日本料理的礼仪也和西餐一样,并不强行要求有多么烦琐的程序。但用餐者仍需漂亮地、优雅地进餐以免带给同席者不快、厌恶、轻蔑或者滑稽可笑的感觉。

吃饭的速度、饭桌上的谈话都应该与一起用餐的人保持一致。蜷缩着身子趴在桌边、嘴不离碗地吃饭都是相当难看的姿势。这种模样叫做“狗吃食”,是古今中外的人都极其鄙弃的。

用筷子在桌上的碗碟里东挑西捡、乱翻乱动是一种粗鲁的行为,随意把筷子搁在碗碟上也是不成体统的。要放下筷子时如果身边没有筷垫,你可以把筷子装进筷袋扎好或者放在自己碗具的左侧。

动过筷子的料理也不能零落散乱,实在不得已有剩余的时候也应该稍作整理,至于自己取用的碗具当然应该照原样恢复原状。

减肥不如打扮得性感

正如“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人只要穿上什么衣服就能变成什么样已经是毋需多言的事了。

既然一定要穿衣服,与其穿得难看不如尽可能穿出自己的品味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与其四处翻看时装杂志,还不如先以评论家的眼光,对你身边女性的衣着逐一品评,通过观察和批评来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因为在街头巷尾不太可能出现时装杂志上登的那种美女,所以品味大有琢磨的余地。

肤色白皙、个子高挑的纤细女子无论穿什么衣服都很匀称好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并非皆有标准身材,所以我们才能亲眼看到皮肤不够白皙的人所该避免的颜色、个子不高的人不应穿着的颜色、不苗条的人应避免的颜色及式样,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你还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脸形、肤色,寻求与之协调的衣着方法。有时候你十分喜爱的颜色与样式并不适合你,你却还在自我陶醉。比如大多数女士都钟爱的紫色就只适合用在肌肤雪白若凝脂的人身上,一旦皮肤偏黄或偏黑的人也使用紫色就会显得浑浊黯淡了。

另外对于礼服襟领处的设计样式也马虎不得。先照照镜子,仔细端详一下自己脖颈的长短、面孔的大小及礼服与身高的比例、颚部的轮廓线,再决定适合你的襟领样式。譬如脖颈短、脸形大、颚骨圆的人如果再穿高领或圆领的衣服,看起来就好像没脖子一样,这种长相的人如果不穿v字型线条明显的领子则不易好看。

无论世界上哪个地方的男人;也不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更尊崇肉感的、富有性魅力的女人,而并不喜欢枯瘦的女子。因此为了减肥而节食、费尽心思地求苗条的举动可说是个大错误。女人们之所以以瘦为美是来自女人之间的相互比较。然而若只求能得到男性的赞美,则你应尽量打扮得肉感些。

“所有衣着华丽的女人都是以取悦男性、迷惑男人为目的。她们为了男人——当然,得排除已经没必要去征服的丈夫们——穿得漂漂亮亮;为了过去或将来的恋人、为了自己已邂逅或无意中瞥见的甚至等待中的未知男性……而穿得婀娜多姿。不管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所有女人都是一样的……”(摘自莫泊桑的《一串项链》)

爱情是永葆青春的良策

我们认为,能够从心底去爱人的女性,将永不衰老。

世上有很多与生就具美貌的,却不能爱人,也不被人所爱,所以,并非所有的美女都是幸福的,终于成为孤独的女性。这种人的表情总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陡然地衰老下去。

一位具有热心的人的身边,永远流淌着温情,蕴藏着进步,也许这正是使他们过得青春不老的原因。

诚然,一位具有真正的美,有一份深沉的美的女性,总会在别的妇女身上发现出某种美来。

有些漂亮的女人往往容不得别的美女。

擦身而过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漂亮女人故意用对方可能听到的声音,说一些听起来使人一怔的“损言”:

“瞧那张脸吧,自认为很漂亮,其实啊,就跟一块豆腐装上鼻子眼睛一样。”

“哼,看她那副打扮,真臭美,简直跟敲锣鼓卖膏药的一样。”

通常,喜欢评论别的女性的面孔和打扮的人,似乎多半是长得不错的女性。

一个有心而聪慧的女性,是懂得用“察人省己”这句话来告诫自己的。当看到别的女性穿着不好看、举动不雅观;那么,自己留意不要步其后尘就行了。

“那人是不是也有优点?”只要你客观地抱着这种心理去仔细观察的话,会在每一位女性身上找出优点来的。不妨把别人的长处拿过来学习。如能从每个妇女身上学习一种长处的话,你将得到莫大的收获。一个人若能从各种的女性身上学来各种各样的优点,那将成为何其完美的美人啊!

有一位美容专家说过:“要美化自己,首先要使心灵富饶,而心灵富饶,就能使自己幸福。”

这是带给我们温馨和让我们渐渐步向幸福的一句美好的良言。

然而,现在的年轻女性们,似乎只对别的女性的外在美特别敏感,总是将羡慕、妒嫉和憎恨表露无遗。她们把山本富士子的照片撕得粉碎;或者拿着外国影星照片的杂志封面,到美容院要求塑造成类似的面孔;有的身为公司的女职员,却学着酒女的样子浓妆艳抹;有的则故意模仿电视里和周刊杂志上那种流里流气的言辞,将原来的纯朴可爱破坏得一干二净。目前,这类女性居多。

也有巧妙地利用流行,把自己装扮得抢眼而出色的美女,那种轻飘飘缺乏深度的美,在男女交往上,只能派上一时的用场,无法持久。

真正的美,是具有深度的美,是从内在发出的一种美,是随着年岁而更能闪出光辉来的美。她的魅力表现在;

“20而美,30而强,40而贤,50而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