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6节职业素质课(下)
37487300000005

第5章 恪守商业机密(1)

守口如瓶,不泄露公司的秘密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每家公司都很看重自己的商业机密。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保证其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保守秘密。现实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员工泄露自己公司商业秘密的情况。有的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失密,有的是因为员工缺乏商业机密的相关知识而在无意中泄密,有的则是员工由于经不住各种诱惑而恶意出卖公司的机密。如果说是前两种情况导致公司机密泄露,还有情可原的话,那出于个人私利而恶意出卖公司的商业机密,则关系到员工的品德问题。任何企业和老板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员工出现在自己的公司。

鉴于种种惨痛教训的屡屡发生,现在的企业用人,已经将道德放到了和才能一样重要的地位。不论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诚实,人品不好,那也是万万不能用的。保守秘密,是身为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事业的需要。商业机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身为员工一定要牢记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做到守口如瓶。

如果你思想松懈,说话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则会使公司的工作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是员工对公司的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企业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状态。这样的事,即使发生一桩,也会让公司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关系到公司机密的事,一定要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守住公司的秘密,就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和饭碗。

中国人最忌讳的是“吃里扒外”、“吃张家饭,干李家活”。在一个公司里,很多信息都是有商业价值的,必须严防固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士的一条基本素质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决不在不适当的时间、场合对外人透露公司需要保密的信息。如果泄露了机密,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会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张平在一家大公司供职,能说会道,才华出众,所以他很快被提拔为技术部经理,他认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着他。

有一天,一位港商请张平喝酒。席间,港商说:“最近我的公司和你们公司正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你手头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这将使我们公司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什么?你是说,让我做泄露机密的事?”张平皱着眉道。

港商小声说:“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不会影响你。”说着,将15万元的支票递给张平。张平心动了。

在谈判中,张平的公司损失很大。事后,公司查明真相,辞退了张平。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本可大展鸿图的张平因此不但失去了工作,就连那15万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他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因此,身在职场,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公司的各种事情都不可以随便张扬,绝对守口如瓶。一个泄露公司秘密的员工即使才华横溢也不会成功,因为他无法得到老板的信任。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这样的人。这同时也表明:忠于公司、老板,也就是忠于自己;背叛公司、老板,也就是背叛自己,最终必定走向失败。

泄露秘密就是为自己抹黑

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为公司争取利益,而不仅仅是为你自己争利益。只有公司“发达”了,你才会跟着“发达”,万万不可越位。有时,公司与你个人在利益上也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把公司利益置之度外,使自己糊涂一时。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心里要有一条准则:可为与不可为。需要坚守的信条是:绝不选择良心的堕落。

假如为了一己私利,泄露公司机密,就是一种背叛公司、背叛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污点,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笼罩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可以说,在诱惑众多的今天,人们很容易背叛自己的忠诚去出卖别人或公司,而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规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有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我们再来看一个我们中国的事例:

有两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同学甲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同学乙在另外一家同类公司做市场营销,多年没有联系了。两家公司都在开发同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同学乙知道同学甲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时,心中大喜,计上心来。

在接到同学乙的饭局邀请后,同学甲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两人几年没有见,异常惊喜,又是吃饭,又是喝酒,正应了中国食文化中的那几句酒谚:“要想抓住别人的心,首先抓住别人的胃”、“酒是一副药,喝了跑不掉”。被灌得找不着北的同学甲像黄河决堤一样将公司的绝密资料和盘托出。后来,原本遥遥领先于对手的甲公司被对手捷足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巨额研发费用化为肥皂泡。看着满商场的同类产品,同学甲气得浑身发抖,羞愧难当地离开了公司,还差点受到法律制裁。

同样是企业里的员工,一个因为不出卖公司的机密而得到更大的成功,而另一个出卖公司的机密的人却因此而失去了工作。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不扩散公司内部信息,谨防无意泄露。现在,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应聘者的人品。一家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说:“我们会要求应聘者懂得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譬如,不允许他们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如果应聘者原来是同行业公司跳槽过来的,他们所掌握的原公司的商业机密也不能向我们泄露。”

因此,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才,那么,请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泄露公司的机密。

出卖公司机密等于出卖自己

泄露公司机密者,表面上看来虽然可以使自己暂时从中受益,但一旦事情败露,受伤的只能是自己。通过调查发现,泄密者的下场没有一个不是站在被告席上的。不但所得的好处要全数充公以赔偿公司的损失,而且还使自己在身败名裂的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常会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一些员工由于泄露公司商业秘密,而导致与企业对簿公堂,甚至有一些员工因此锒铛入狱。由此可见,泄露公司机密最终只能是祸及自身。

2006年7月5日,美国联邦检察官指控3名嫌疑人窃取可口可乐公司机密信息,其中包括一种新饮料的样品,而后试图将这些机密信息卖给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公司。

据美联社报道,这三名嫌疑人包括可口可乐执行官的行政助手何亚·威廉斯。她被控暗地里搜查公司文件,而后将有关信息以及一个可口可乐新产品的样品塞进自己的包里。

另外两名嫌疑人和威廉斯一道因为涉嫌非法偷窃和贩卖可口可乐的商业机密被捕。

百事可乐发言人戴夫称,他们将会像一个负责任的公司那样,与可口可乐合作调查该事件。他说:“竞争有时会很激烈,但必须公平合法。我们很高兴当局和联邦调查局已经找出了应该对非法竞争负责的人。”

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内维尔在一份写给公司员工的备忘录中称,可口可乐正在与联邦调查局合作。他说:“令人悲哀的是,今天被捕的人当中包括我们公司内部的人。虽然我们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但这强调了我们每个人在保护我们的商业机密方面的责任。这种商业机密是公司的血液。”

我们在应聘一份工作时,对方通常会要求我们签署一份合约,合约内容中一定会有一条是要求我们不得泄漏公司机密。由此可知,不论你的工作绩效如何,保密是公司希望我们能做到的一项基本责任。毕竟许多机密关乎公司发展前景。有规模的公司竞争对手也越多,对手一定希望能多知道公司内部的一些情况,以期寻找进攻的路径或改进竞争的策略。不过身为公司的职员,我们有义务维护公司权益。如果让对手知道公司的一切,优缺点完全暴露出来,那我们有何竞争优势可言?公司没有前途,那我们的前途岂不也跟着葬送了吗?

在现实社会中,走到哪里都遭人憎恨的人就是背叛他人的人。这当然包括那些出卖自己公司的秘密,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家伙。因此,作为一名员工,无论面对多么大的诱惑,都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永远会被人们所不齿。而公司所器重、相信的员工,往往都是那些可信赖的维护公司利益的人。

忠诚于公司,保守公司机密,对于每一位员工都是第一重要的。要想求得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就应该懂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道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公司机密,出卖公司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一种职业习惯,不随便在朋友或亲人面前透露公司商业机密,更不能因利益驱动而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