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思考篇
37468300000058

第58章 无德之人难立足

自己良好的品行,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背负坏的名声,自己难行千里。德为先,所以要先做人,后做事,最后才是做官。自己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够做好其他事情呢?孔子认为,德是个人立身之本。孟子也认为,有德始能成事。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因为其某天做了一件好事,就认为他是一个有德的人。积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自己必须从小做起。自己有上上善,才能成大事业。历史上许多“有德者昌,无德者亡”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案例分析

西晋大贤士周处,过去是一个众乡亲都痛恨的无德之人。人们把他比喻为“南山上的白额虎,长桥下的鳄鱼,无恶不作周处”这“三害”之一。一个人的德行如此,人生还能有什么出息?后来,周处意识到自己的缺德之恶,决心痛改前非。他以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除掉南山上的白额虎,长桥下的鳄鱼,就可以得到众乡亲的谅解。可是当他筋疲力尽回来时,却听到别人这样的议论:“怎么周处也没有一起死掉?”这时候他才感觉自己的恶名,在乡里是多么的臭名昭著。于是,周处发奋改过,从此一心向善。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脱胎换骨。后来“升任吴国东观右丞,晋平升后,迁御史中丞,直至将兵西征,以身殉国。”周处为什么能够从一个横行乡里的恶少,最后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关键在于自己能够立志发奋悔过自新。

思考题之一

为什么一个无德的人,不仅人们会唾弃他,而且他自己也会寸步难行?

自己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反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题之二

为什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过去有过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去改进?

自己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反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程提醒千万不要忽视自己人品的培养。爱护自己的名声,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恶小而为之。

自我检查(是的,用“△”;不是的,用“〇”)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很注意品德修养?

□自己是否对小事很不检点,并且毫不在乎?

□自己是否很爱惜自己的名誉?

□自己是否经常有善心,做善事?

□是否意识到“有一个好名声,就拥有一笔大财富”?

□自己是否每天检查有无损害名誉的言行?

自我改进的措施(一个月检查一次,年底总检查)

需要反复朗诵的人生格言

1.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候起。

——普希金

2.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

——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