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37461700000027

第27章 佛与修身(4)

假如你要与周围的人们融洽相处,必须慢慢培养两种气质。第一种气质是善于听人诉说。第二种气质是想像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善解人意,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便发现对方的想法如何?感受如何?尽量了解对方的个性和好恶,他所生长扎根的土壤,以及塑造他性格的习俗,信仰和观念。谅解对方的弱点,顾及对方的自尊心。假如你肯这样下功夫,则原来和我们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人,也可以与你建立起彼此谅解的良好关系。和周围的人相处,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节度,如果一不小心,在言语和行为上冒犯或伤害了对方,就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损及彼此的感情。我们立身处世在这个社会上,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视太高,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最了不起,别人都不算什么。这种想法是十分浅陋的。假如你能怀着一种谦虚的精神去接近每一个初次见面的新朋友,你会不断惊讶地看到他们都有新的想法、新的经历、新的人格。这不一定是指世上的名人,生活在社会上各阶层,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人莫不如此。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他的价值,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大家互相帮助,各自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才会进步。譬如盖房子,虽然需要栋梁,但也不可忽视小小的螺丝钉。没有螺丝钉,房子就造不起来。佛教主张以平等心对待众生,众生都是平等的,都具有佛性。在佛教史上,不但没有宗教迫害和异端裁判,相反各宗各派都有绝对的自由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它宗派的主张。甚至可以“佛之一学,我不喜闻。”这种平等和民王的精神是何等彻底,何等豪放!这在其他任何宗教里是不可思议的,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容置疑的。上帝的话,对也好,错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则不然,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话可接受可不接受。《妙法花莲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讲上乘难懂的佛法时,竞有五千听众,自以为已经得到解脱了,不愿听讲,离席而去。释迦牟尼不但没有发怒,追究或责罚,而是说:“他们机缘还没有成熟,与其听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业,还不如让他们离开更好。”这是何等的宽容、平等和民主。

如果别人伤害了我们,也不要立即予反击,应该冷静的探究其中原因,也许他是不小心,也许是我们的错。凡事应该反求诸己,不要和别人起对待心,应以宽恕、忍让、悲悯、仁慈来对待他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和谐、愉快。人世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扰攘纷争呢?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常常不能和平相处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好争,斤斤计较,互不相让,于是才造成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人与人之间的龃龉甚于毒蛇猛兽的侵袭,给人类带来莫大的不幸。人与人之间些许的误会,也能滋长蔓延成无法抗拒的灾祸。人类有自私的一面,有些人禀性恶劣,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假如别人欲思报复,于是你争我夺,使整个人间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因此《法句经》上说:“在这世上,决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惟独无怨恨才可止息,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曾经救治提婆达多,这个提婆达多曾经背叛和暗害过释迦牟尼,但释迦牟尼不记其怨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拨其苦,以其病愈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这就是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我们虽然做不到释迦牟尼那样的以德报怨,但至少可以做到以直报怨,千万不可以怨报怨。否则怨怨相报,何时了结?如果生生世世在恩怨的漩涡中翻滚,必然两败俱伤。就像蜜蜂刺人那样,它身上的那根刺拔出来后,自己的生命也就完了。冤家可解不可结,假如嗔、嫉、怨结,执意报复,对己对人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愚痴无知的表现。假如对方继续作恶,也要相信作恶之人必有恶报,将来他必自食恶果。佛经上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已。”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一个人因嫉忌他的声誉便恶意中伤。释迦牟尼始终保持冷静,不予理会。等他骂累了,释迦牟尼便问他:“朋友,如果有人送你东西,你不愿接受,那么这礼物应该归谁呢?”那人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物归原主呀!”释迦牟尼立刻笑着对他说:“对了,刚才你中伤我的话,我并不想接受,那么这赠礼又该归谁呢?”这一问,使那个人无言以对。恶语伤人者就像对空吐痰、逆风扬尘,不但伤害不到对方,反而自取其辱,伤害了自己的尊严。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一段偈语:“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去宽恕他人的过错,放下过去的仇恨,缓和对立的的紧张气氛,创造一个宽容、宽厚和宽松的人际关系。

和你周围的人相处,如果说要与每个人都成为朋友,那就等于一个朋友也没有了。因为友谊是对某一个特定人物的情感,你对这个人的情感是与其他任何人截然不同的。朋友是极美、极亲切、极接近的关系,如果带一点点做作,那就全部毁了。交朋友必须有所选择,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过:“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室,久而自臭也。”这是说交友必须慎重。佛经上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一天,释迦牟尼和难陀经过一个街市,在一个鱼摊前停下来。释迦牟尼对难陀说:“你过去用手摸一下铺在烂鱼上面的茅草。”难陀照着他的话做了。他问道:“难陀,你嗅一下手上有什么气味?”难陀说:“是腥臭难闻。”释迦牟尼就说:“若人亲近恶知识,交恶友,虽然时间短暂,也会因恶业染习而恶名远扬。”他们又走到一家香烛店前,释迦牟尼说:“难陀,你去店里乞化一个香囊来,然后嗅闻你的手,看有什么气味?”难陀照着他的话去做了,笑着说道:“释尊,我的手上香气微妙。”释迦牟尼便说:“难陀,若人亲近善知识,习染其德,就可以贤名远扬。”对于交友一定要知道他的品行。佛经上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什么叫有友如花?花好时插头,萎时就会抛弃,有一种朋友,你富贵时他就来依附,你贫贱时他就会抛弃,这就叫做花友。什么叫有友如秤?你高贵他就低头,你落难他就对你傲慢,这就叫做秤友。什么叫做有友如山?譬如鸟兽聚于金山上,羽毛皆蒙光泽。自己富贵,也能使人光荣,所谓富贵与共,这就叫做山友。什么叫做有友如地?百谷财富一切分之于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就叫做地友。真正的朋友一定要把你的事情看得同他的事情一样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遭遇麻烦和磨难,你能确信他。定会帮助你,劝慰你,献出他的赤诚。一旦你听到他需要帮助时,也会挺身而出,欣然前往,这样才配称为朋友。所以无论是男是女,能够达到这一境界者,不过少数几人而已。

佛教在今日这个时代,似乎已经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关系。因为今日的科学文明告诉我们,许多佛教徒在生活中所执迷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人生病,倘若他一意烧香拜佛,拒绝任何现代医药的治疗,而希望病能痊愈,我们一定会觉得可笑。绝大多数人由此就得出了佛教即迷信的结论。其实,他们对佛教并不完全了解。佛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一种惟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固然是错误的。但是,佛教在解决人生问题上则仍有许多可借鉴和吸取的合理因素。本人无意宣扬佛法,但相信如果能把这些被浓厚的神学色彩淹没的合理因素重新发掘出来,将会增进我们的人生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