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实用保健手册
37451700000003

第3章 身体原理(3)

神通广大的生物钟

人体内的每一种生理变化,几乎都有着时间规律。人体的脉搏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搏动七八十次,而每天清晨3~5时最为平稳。人体的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约18次,在一天之中白天快一些,夜晚慢一些。人体一天中的体温也很有规律:清晨2~6时偏低,傍晚5~6时偏高。人体的排尿量,也有着昼夜变化:白天的排尿量比夜间多,也有相反者。

现代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内血液的成分和凝血的时间、眼内的压力、肾上腺素的分泌、直肠的温度、尿液的成分等,都有周期性的变化。这都是生物钟的作用。

日钟、月钟和年钟

人体生物钟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心跳、呼吸等是以分为周期的,这就是“分钟”;睡眠和觉醒是以天为周期的,这就是“日钟”;有的是以一个月为周期的,被称为“月钟”,例如成年女子每隔28天左右来一次月经;有的是以一个季度为周期的,被称为“季钟”,比如有些人春天会流清水鼻涕,夏天容易腹泻,秋天容易得疟疾,冬天常会屈伸不利;也有的是以一年为周期的,被称为“年钟”,比如有些人夏天身体瘦一些,而冬天却会胖一些。

对生物钟的探索

人体的生物钟在哪里呢?近年来,科学家根据许多哺乳动物实验结果的推测和对一些病人的观察,大多认为人体主要的生物钟,是由下丘脑、松果体、脑垂体和肾上腺等组成的。

人体的各种节奏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吗?生物学家曾经对100个刚出生的婴儿进行过研究。他们白天睡醒和夜晚睡觉的习惯,是3个星期以后才形成的;6个星期以后,心跳频率和体温变化开始出现了节奏;6个月以后,肾脏的功能有了昼夜变化。看来,人体内的各种生物钟,是先后独自发展起来的。

这些节奏形成以后,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一位40岁的科学家和他的年轻学生曾做过一个试验,用自动开关的灯光调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当一天从24小时变成21小时以后,他俩的节奏随之发生变化,适应了新的环境。可是,当一天的时间延长为28小时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变了,适应了新的时间表,那位中年科学家却迟迟未能适应。显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适应性逐渐变弱了。

保证生物钟正常运行

保证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适当的时候吃饭,在适当的时候休息,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和工作,就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反过来,如果作息没有规律,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人就会整天萎靡不振。

例如,夜晚,你已昏昏欲睡了。这时如果你马上上床睡觉,很快就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如果有一天晚上,你看电视或跳舞,很晚才上床,那么,第二天早晨虽然也能准时醒来,但整天都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假如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你身上的“钟”就会被打乱,结果你该睡的时候睡不着,该醒的时候起不来,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一天24小时中,除了晚上睡觉的时间之外,下午1~3时也是人容易入睡的时间。这时如果呆在舒适安静的暗处,用不了三五分钟就会呼呼入睡。科学研究表明,短暂的午睡是符合人的生理节奏的。这时即使睡上短短一刻钟,也可以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有效的恢复。

连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一般,一日三餐是在早晨、中午和晚上进行的。在这三个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就为进食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迟吃早吃没关系,常常不按时吃饭。要知道,到该吃饭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通知胃和肠准备好消化液,同时胃已开始动作。长期不按时吃饭,饱一顿饿一顿,就容易得胃病。

智力钟和体育钟

大脑的功能是很有规律的。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精力旺盛、情绪饱满、思维敏捷,而另外的时候又会感到昏昏欲睡、喜怒无常、精神涣散。

现已发现,人脑的神经细胞每隔90分钟活跃一次,这时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拦路虎,有时冥思苦想怎么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可是隔一段时间重新思考时,不费什么功夫便迎刃而解了。原来,当初脑神经细胞正值低潮期,过了这段时间神经细胞活跃时,“奇思”便会叩响难题的大门。测试表明,傍晚5时左右是人一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白天最佳学习时间在上午10时左右。利用这些有利时刻,就会使我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不少人已经注意到,傍晚时分儿童精力旺盛,最容易惹是生非。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生物钟的缘故。通常早晨人的体温比较低,上午以后逐渐升高,下午4时后达最高峰。经测定,下午4时至晚上9时,人体内与新陈代谢有关的激素分泌活跃,使全身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温度上升到最高水平。这段时间,人的各种感觉最灵敏,运动能力也处于顶峰阶段。而此时儿童的自制力又较差,所以就容易惹是生非了。

颇为有趣的是,这段时间恰好是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有利时刻。比如,每当夕阳西下时,跳高运动员会感到特别兴奋,能轻快地跳过较高的高度;而体操和举重运动员往往在晚上7~9时,感到精力特别充沛,能干净利落地完成高难度动作和举起较重的杠铃。

奇妙的药物钟

在自我保健和与疾病作斗争时,生物钟也大有用武之地。人们常说,吃早饭时不宜喝酒,这是因为此时人体最容易吸收酒精,而肝脏的解毒能力又最低。如果早晨喝酒,就会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大增,对身体极为不利。

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药物的功效与服药时间大有关系,这是药物钟在起作用。得了气喘病的人,如果清晨醒来马上服药,药效就非常理想;而如果在傍晚5时以后服药,可能会毫无效果。现已发现,癌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最快,而正常细胞的生长高峰在下午4时。因此,癌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上午10时。这时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而较少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

人体24小时是如何工作的

1点:大部分人已进入梦乡,处于轻微睡眠状态,人很容易醒来,此时特别容易感到疾病的存在。

2点:除肝脏外,人体大部分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脏在为人体排除毒素。如果此时想喝点什么,千万不要喝咖啡或茶,特别是酒精类饮料,最好喝一杯水或牛奶。

3点:肌体处于休息状态,体力几乎完全丧失,此时血压、脉搏和呼吸都处于最弱状态。

4点:呼吸仍然很弱,大脑的供血量最少,肌体处于微弱的循环状态,此时人容易死亡,但听力很敏锐。

5点:已经经历了几次梦的过程,如果此时起床能很快进入精神饱满的状态。

6点: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即使想睡觉,但此时肌体已经苏醒。

7点:人体的免疫力特别强。

8点:肌体休息完毕,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这时千万不要喝酒,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9点:病痛感减弱,心脏全力工作。

10点:积极性上升,人体处于最佳状态,痛苦烟消云散,热情将一直持续到午饭时,任何工作都能胜任。

11点:心脏有节奏地继续工作,此时几乎感觉不到紧张的工作压力。

12点: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调动起来,此时不应吃大量食物,最好晚一小时吃饭。

13点:肝脏休息,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感觉有些疲劳,最好适当休息一下。

14点:精力消退,此时处于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反应迟缓。

15点: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之后人体重新步入正轨。

16点: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一些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但这并不是病,兴奋期过后开始衰退。

17点:效率仍很高,运动员此时应加倍努力训练。

18点:人的肉体疼痛感重新减弱,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心理兴奋感渐渐下降。

19点: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人很容易激动,此时对过敏症患者来说不大好过,开始头痛。

20点:此时人的体重最重,反应出奇地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

21点:精神状态一般,记忆力却特别的好,善于记忆白天记不住的东西。

22点: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一倍,体温开始下降。

23点: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24点:如果我们在此时休息,那么无论是肌体还是大脑都将排除一切干扰,人会很快进入梦乡。

人体是怎样排毒的

在正常生活中,人们所吃的食物经过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通过****排出体外,整个过程一般都可在12~24小时中完成。这样可确保废物不在肠中过久停留,避免体内中毒。但是,劳累、紧张或其他生理原因一旦导致人体出现代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人体的废物便会长期留在体内。这些残余的废物滞留在结肠内开始腐坏,产生毒素。这些毒素经过结肠再吸收,又经血液循环进入不同的器官。

人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会导致人体内多系统的疾病,如记忆力减退、疲劳、面色灰黄、便秘、痔疮和内分泌失调等。这样,就需要借助某种方式将这些长期滞留在体内的废物清除掉,使精神舒畅、体力增加、面色光润,达到调节内分泌、恢复代谢功能的目的。

那么应如何化解体内的毒素呢?靠药物、洗肠、还是手术?其实,人体自有一套动态、立体、完善的排毒系统,只要给予它们充分援助,是完全能解除这些毒素危机的。

大脑

大脑虽不是直接的排毒器官,但精神因素明显影响着排毒器官的功能,尤其压力和紧张会制约排毒系统运作,降低毒素排出的效率。

援助方案: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给大脑减压。

胃的主要功能虽然是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并消化食物,但偶尔也兼职排毒,通过呕吐迫使体内毒素排出。

援助方案:不要空腹吃对胃刺激大的过酸、过辣的食物。尽量规律用餐,保证胃的健康。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除动脉、静脉以外人体的第三套循环系统,充当着体内毒素回收站的角色。全身各处流动的淋巴液将体内毒素回收到淋巴结,毒素从淋巴结被过滤到血液,送往肺脏、皮肤、肝脏、肾脏等被排出体外。

援助方案:每天洗10~15分钟温热水浴,以促进淋巴回流,天冷时可每天用热水泡脚代替。

眼睛

对于女人,尤其是爱哭的女人,眼睛的排毒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医学专家证实,流出的泪水中确实含有大量对健康不利的有毒物质。

援助方案:很少流泪的人不妨每月借助感人连续剧或切洋葱让你的泪腺运动一次。哭完后别忘了补充水分。

肺脏

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的呼吸,将约1000升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脏;当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废气。

援助方案:空气清新的地方或雨后空气清新时练习深呼吸,或主动咳嗽几声帮助肺脏排毒。

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依靠奇特的解毒酶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将食物转换成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然后吸收,但食物中的某些毒素却可能留存下来。

援助方案:练习瑜伽。瑜伽是顶级的排毒运动,通过把压力施加到肝脏等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紧张状态,加快其血液循环,促进排毒。

皮肤

皮肤受“内毒”影响最明显,但也是排毒见效最明显的地方,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除其他器官很难排出的毒素。

援助方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使身体多汗的有氧运动。

肾脏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不仅过滤掉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担负着保持人体水分和钾钠平衡的作用,控制着和许多排毒过程相关的体液循环。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时排出,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充分饮水。不仅可稀释毒素在体液中的浓度,还可促进肾脏新陈代谢,将更多毒素排出体外。特别建议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水。

大肠

食物残渣停留在大肠内,部分水分被肠粘膜吸收,其余在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下形成粪便,此过程会产生吲哚等有毒物质,再加上随食物或空气进入人体的有毒物质,粪便中也含有大量毒素。和尿液一样,若不及时排出体外,毒素也会被身体重新吸收,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养成每日清晨规律排便的习惯,缩短其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多吃粗纤维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人体是如何免疫的

人类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不断受到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不良刺激和干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吃进五谷杂粮,获取各种营养的同时,也不断产生大量的“垃圾”——有毒有害的物质,使人体内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人生活在这样险象环生的内外环境中,为什么总能基本上保持健康体态呢?这完全依赖于人体的特殊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免疫系统是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一样的独立解剖系统。它与其他系统紧密配合,相互制约,保证机体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处于总的生理平衡状态,维持身体健康,它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防御传染

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侵袭,并将它们消灭或中和。假如这种功能作用失调,“活性过高”则将发生不利的结局,形成变态反应;反之如“活性过低”,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薄弱,就会引起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