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实用保健手册
37451700000015

第15章 身体保养(1)

长期以来,我们用一知半解的知识进行保养,许多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功效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日常运动学问多

运动是每个人的使命,只要你重视身体的健康,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一定要“动”起来。

活到老动到老

2005年6月19日,“第20届宫崎元老田径赛”在日本宫崎县综合运动公园举行,在男子100米95~99岁年龄组中,来自该县宫崎市的95岁老人原口辛三以22秒04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澳大利亚老人所保持的24秒01的百米赛跑世界纪录。

在95~99岁年龄组的100米比赛中,只有原口一个人参加,当时正好下着雨,原口老人两手撑着地面,俯身面向前方。起跑之后,原口不顾雨大路滑,迈着稳健的步伐,使劲甩着胳膊冲向终点。

目前,世界元老田径协会(简称WMA)已正式认可此项新的世界记录。

原口辛三老人原来是一个裱糊师傅,65岁退休之后,为了保持健康,一直坚持跑步。2000年,原口老人90岁的时候,曾经创下了该项比赛90~94岁年龄组的记录,当时原口用了18秒08跑完了100米的赛程。原口表示,5年之后他会再次挑战100岁以上年龄组的百米赛跑。

原口老人说,他的健身秘诀就是喜欢吃糯米糕团、赤豆糯米饭和水果,很少吃油腻的食物。老人说,他从不积累不快乐的因素,平时在家,他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体育节目。原口老人对他这次取得的成绩很满意,他说:“活到老,动到老,我要一直跑下去,这样才能发挥出生命的能量。”

挤出时间来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苦于挤不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其实,只要你有心,有许多举手之劳的健身之法,只要持之以恒,益处多多。

利用收拾床铺的机会,尽量拉伸背、腰腿部肌肉韧带。弯腰时,要努力使背部保持水平,挺直脊柱。蹲下时,两个脚后跟不要离地,这对防治腰背痛有好处。梳头时,尽量将胳膊肘向上拉。洗脸最好用冷水。应把脸浸到水中,然后反复用手摩擦整个面部。用冷水浸润眼睛,能使眼睛感到舒服。上下楼少乘电梯,爬楼时挺直腰板,踮起前脚掌,以增强腿部肌肉。上下班尽可能步行。路远乘车时最好站着,并不断调整身体平衡来进行锻炼。站立的姿势要挺胸、收腹,努力使两个肩膀收拢。头顶向上,意想要顶到车厢顶棚,这样可增强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颈椎。

健康新说,锻炼适度

医学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健身锻炼适度为宜。因为,剧烈的大运动量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过度剧烈的运动可使胸腺所分泌的胸腺素减少,致使肌体的整个调节反应受损,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不利于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为此他们主张锻炼适度。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锻炼就是穿上运动衫,到体育场跑上10圈、20圈,或到健身房炼上两三小时,才算真正的运动。其实日常生活中,不乘电梯登楼梯,不坐汽车步行上下班,早晚散步等活动也属锻炼。另外,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中等量的体育活动也是健身好方式,其运动效果远比大运动量的跑步等剧烈运动好得多。一个成年人,每天只要进行30分钟的中等量运动就足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了。而这30分钟,不必是一次性的,可分两三次进行。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导致骨质损害,尤其是心血管患者,剧烈运动后会引起猝死。

散步散出好身体

散步也能散出健康来。

(1)端正姿式。头正平视,收腹缩臀;双脚平行,脚尖朝前;步幅均匀,步态稳健;手臂适度摆动,或用力前后摆动,以增进肩和胸廓的活动,这对有呼吸系统慢性病者尤为适用;患有消化不良者可一边行走一边按摩腹部,以促进胃液分泌和胃的排空。

(2)掌握呼吸。呼吸应采用吸气鼓腹,呼气收腹的方法;呼气应均匀缓慢,比吸气时间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开始时不宜走得过快,如心跳过快,呼吸困难,应放慢速度,过一段时间再逐渐加快步伐。

(3)选择步频。普通散步为每分钟60~90步,快速散步每分钟100步以上。应根据自我感觉和脉膊来决定是否转入下一阶段,不要操之过急。

(4)散步时间。应尽量避开每天空气污染高峰,即太阳升与落的前后1小时左右。注意不要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散步。

(5)穿着舒适。散步时应穿得轻便一些,衣裤不宜绷得过紧,不要穿高跟鞋。

(6)持之以恒。散步锻炼,贵在坚持,每周最少5天,每天最少45分钟。养成锻炼的习惯后,可适当延长散步的距离和时间,以稍出一点汗为好。

健身走的学问

健身走是一种时尚的运动,可不得要领往往也会适得其反。

健身走的标准走姿是:提臀抬腿,全脚掌着地,昂头挺胸,肩部舒展,走得轻松自然,并富有弹性。只有这样,才不会因长期震动导致椎间盘遭到伤害、关节和神经受损、足部韧带撕裂。

健身走还要选择环境。在空气清新、污染较少的田野、大道上走,会使人心旷神怡,增添心理效益。

健身走的定量也可自我控制。在运动次日清晨起床前数一下脉搏,高于运动前5~10次/分钟,是运动过度。一般来讲,初练者在步行3个月之后,安静时的脉搏平均下降5~6次/分钟,是有效的标志。

什么时间走也有不少学问。一般肝功能欠佳者不宜在饭后1小时以内走动,因为这样会使血液在运动中分流到四肢,使脚肝血流量减少20%~50%,不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常常进行健身走,能让你更健康,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运动方式。

快速步行应注意

“行如风”是形容走路速度比较快。根据有关资料证实,用较快的速度走路,对于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能力、提高呼吸肌的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压症的发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保健体育学教授波多野认为,要想预防疾病,达到体态健美,必须做到每分钟消耗热量达14.63焦耳以上的运动。而以较快的速度走路,则是达到健身、健美的重要方法。也是长寿的奥秘。

那么,在快速步行时应注意什么呢?

(1)快速步行与平时的走路稍有不同,快速步行在速度、持续时间以及步频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时间一般持续在半个小时左右,速度以每分钟120步左右为宜。

(2)快速步行时,要求身体略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后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重量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律,着地重力要一致。要精神抖擞,矫健轻松,充满青春活力。

(3)在进行快速步行健身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到量力而行。如体质较强的可在步行中结合慢跑进行,而年迈者则应循序渐进地由慢逐渐到快,距离由短到长。

慢跑跑出好身体

慢跑比步行的运动量大,人体各种机能的活动都比步行加快,因此,慢跑对预防、延缓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防治神经衰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好处。慢跑的速度可用心率控制,适宜心率等于170减去年龄;锻炼时间为20~30分钟,最好每天练习1次,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天。用于慢跑的地面应避免过硬,并要注意由脚掌至脚跟的缓冲,防止损伤。

步行和慢跑虽有许多好处,但需得法才能受益。慢跑也有时间长短之别,对每个人而言,要看身体健康状况和条件来定,以运动量适当为宜。那么如何测定运动量的大小呢?现在一般以脉搏跳动次数来定。健康人以年龄减算法测定,即170减去年龄为公式来计算。每分钟的脉搏高于得数,则为运动量偏大,应减速或改跑为走,如低于得数,则为运动量偏小,可加速或改散步为快走,改快走为慢跑。另一种计算法是净增心率计算法,即运动完后的最高心率减去静态时的心率,等于净增心率。体弱者净增心率不超过20次为宜,强壮者不超过60次为好,身体健康状况一般者可在20~60次中间选择。

刚开始锻炼者,可先从散步开始再快步再慢跑再长跑,逐渐适应,逐渐加大运动量。

长跑跑出健康来

最简便易行的健身锻炼就是跑步。近年来,长跑运动在国内外颇为盛行。长跑对增强人的心肺功能特别有帮助。有的人把跑步比作欣赏音乐,因为两者都可以使神经系统兴奋,给人带来乐趣。坚持长跑还是防止身体超重和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那怎样长跑才有利健康呢?

(1)跑步动作要自然放松,呼吸要深长而有节奏,不要憋气。

(2)跑步的距离和速度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快速跑或冲刺,以每次晨跑有舒服感为宜。

(3)在清晨跑步时,要十分小心。跑的速度要慢些。

(4)如果跑步后感到身体不适或反应较大,应立即停止锻炼,并进行相应的医疗检查。

(5)长跑锻炼是一种健身的好方法,但亦要注意安全,特别是老年人、心脏病患者更需注意,不可勉强,不可要求过急。

(6)出现无力、恶心、头晕等现象时,身体无疾病者不必惊慌,只要有意识地加深呼吸,减慢一些速度,坚持跑下去,反应很快会消失,这时身体会感到异常舒服、轻松。

倒行运动有益健康

人向前走时,是足跟先着地,重心逐渐移向足尖;而倒退行走时,是足尖先着地,然后重心向后移到足跟。专家认为,倒退行走更有利于静脉血由肢体末梢向心脏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更有利于血液循环。另外,倒行时,改变了脑神经常规支配运动的定式,启用了不少平时不常运用的神经结构,强化了脑的功能,可防止脑废用性萎缩。

一个人每天至少要走3000步,多者可达10000多步。长期向前行走,会使人体的肌肉分为经常活动和不经常活动两大部分,其中腰部肌肉往往总是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的部分肌肉紧张和另一部分肌肉的松驰会影响人体的微妙平衡。而倒行从生物力学角度上讲则可以弥补向前行走的不足,在给予不经常活动的肌肉刺激的同时,可有效地使紧张的肌肉趋于松弛,建立机体新的平衡。例如退着走,脚向后迈步时,骨盆倾斜的方向与向前走时的方向相反,从而使腰部肌肉及下肢肌肉充分放松。因为倒行锻炼是人体一种自然的活动方式,所以倒行时,可使人精神集中,心理趋于安定,神经的自律性得以增强。的确,如果从功能方面考虑的话,倒行100步,其健身功能比得上向前行1000步。所以,只要有条件,倒行可以作为一项有益的放松性健身方法。

倒行能使腰背部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和松弛,有利于腰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由于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故经常开展倒行运动,可以减轻疼痛,长期坚持这项运动,不但能治疗腰肌劳损,而且能矫正姿势性驼背,对提高脊柱关节及四肢关节的功能均有益处。

卧室体操健身

(1)侧卧床上,背部略拱起,双腿及双臂做一字型伸直,然后做翻滚动作。左右侧各转动4次。

(2)侧卧,双腿合并弯曲,双手抱膝,使膝盖弯近前胸,下颌也俯垂至胸部。保持此姿势5秒钟,然后向另一侧滚动。每侧各做4次。

(3)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脚底紧贴床面,双手开始平放在大腿上,然后头部抬起,下颌内收至胸部,双手触摸膝盖,保持此姿势5~8秒钟,重复练习4次(注意身体弯曲)。

(4)坐在床沿上,缓慢地把身体向前弯俯,双手设法触及脚趾,维持此姿势约5秒钟;然后缓慢地回复坐的姿势。同样动作重复4~5次。

(5)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手举在头上,两手指交叉握,向上翻掌;然后两臂直臂随上体尽量向上伸,脚跟抬起,提踵站立,保持此姿势2分钟;接着上体向前屈,两臂自然下垂。重复练习4次。

(6)身体直立,呈挺胸收腹紧腰状;两臂侧平举,以两肩关节为轴,然后双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转动动作。各20次。

(7)原地跑步3分钟。刚起步时慢些,之后加速,放慢。

身体保健要常做

专家们研究发现,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量远远不能满足身体需求,人过早老化而早衰。

心脏保健尤为重要

心脏是生命的源动力,心脏保健尤为重要:

(1)避免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少心脏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的影响。近亲结婚,可使上代携带的隐性遗传基因在下一代子女中显现出来,这样就会导致下一代子女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偏高。

(2)注意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有些心脏病是在母体内获得的,约1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母体妊娠期子宫内病毒感染引起的。

(3)警惕恶劣情绪对心脏的侵袭

因为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忧郁、恐惧悲伤、惊怒激昂、注意力高度集中等,都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医素有“喜伤心”之说。现代医学认为,情绪波动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紊乱,皮质功能失调,甚至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4)运动对心脏有益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过大则耗氧伤人。老年人尤其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可过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