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3743500000035

第35章 一决公母(1)

第四章

一决公母

一、无知真无知

公孙无知凭一时之气杀了襄公,夺了公司大权。本来据他估计,齐国公司上下都会兴高采烈地欢迎他这位新董事长。因为在他看来,他除掉的董事长襄公,性格暴躁,对下属很不关心,而且还有致命的把柄——跟妹妹乱搞一气。

无知心想:这么一位无才无德的董事长,是不该也万万不能长期领导公司的。可是,无知忘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襄公坐了董事长的位子仅仅八年就收购了八代世仇纪国公司,为齐国公司报了大仇,为日后齐国称霸打开了天窗,这是相当牛的业绩了。第二件,无知没有深刻领会公司的司情和民情。当时的员工和股民都天经地义地认为子承父业、弟承兄业才是正统。无知既不是襄公的亲儿子,也不是襄公的亲弟弟,不过是堂弟而已。弑兄篡位,是大逆不道的,不管在你看来自己的理由多么正当。

总结一下,无知有三点原因不能坐董事长的位子: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二来,无知肚子里那点货,自己都管不好,怎能管理上百万人的大公司?知人谓聪,自知谓明。无知不自知也不知人,所以他很不聪明;三者,就算襄公该死,死了之后没有儿子继位,但是有襄公的两个弟弟小白和纠,按法律继承顺位,也轮不到无知。更何况,公子纠和小白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独当一面的好手,哪里轮得到无知继位?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勉为其难,为难的一定是自己。无知上任后,董事会监事兼公司常务副总国子和高子两人明显地不作为。这两人(确切地说是这两人代表的家族)是什么来头?那是相当有背景的,是证监会派往齐国的董事会监事,相当于监察御史、组织部特派专员。齐国公司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两家有特别知情权和直通证监会的特权。因为这个身份,国、高两个家族在齐国一直身世显赫、地位稳固。齐国公司当然不傻,一直用高官厚禄伺候着他们。两家族在齐国世传十几代,都兴旺不衰。

当然,国、高家族的兴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自己的大脑。在那个时代,别说泛泛之辈,就算你脑袋比别人稍微长小一点,都会成为案板上的鱼。他们明白,只靠证监会给的特权是靠不住的,要扎根于公司,跟公司融为一体,才是万全之策。这个政策一直被贯彻得很好,而这个政策的重要性,在西周之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证监会逐渐罩不住啦。

齐国公司的老大们也是这么想的,国、高这两只证监会的眼,如何收服?给什么都不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关系稳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都是最牢不可破的关系。既然双方都有这个需求,就都半推半就地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