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道理大智慧:带来好运的100贴小秘方
37431400000012

第12章 品性敲定一生运(4)

他搞了一次阅兵式。与以前不同的是,他头上戴的是刚刚从德军缴获的双鹰白钢盔。他还声称,要戴着这顶钢盔打进柏林。士兵们在阅兵式上看见了自己的指挥官头戴缴来的德军钢盔,顿时士气大振,纷纷请战。

幸福是一种力量,运用“喜剧式的方式”,就能超越眼前的处境。

秘方点拨:幸福与不幸,都是自找的,不是别人给你决定的。

12.读懂他人的感觉真好!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这才真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一连好几年,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已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的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施与受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他们是同一个宇宙活力的不同展现。到最后,你提供给这个世界的也正是你所回收的。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学过的黄金法则?它是这样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说出这项神奇公式呢?咱们想想看。循环的事情会去而后返。你如何待人,人就如何待你。如果你说不出好话,就什么也别说。这条法则还有许多变奏,这是我们教孩子的第一课。

这一定是最简单、最容易实行的创造财富的秘方。简单的说,想确保别人会公平、敬重、仁慈地对待你——并确保他人会伸出援手,帮你并称赞你——最好以身作则。

做一个体贴的人。提供协助。好好待人。向他人伸出援手。变得更大方。说“谢谢你”。这些,和成千上百个类似的姿态,都是你可以告诉这个世界你很在乎的方法。

你可以决定自己要多么慷慨大方。你的确有能力可以提供他人赞美和帮助,服务他人,对他人仁慈一点。

如果你的善举没有立刻收到回报,请不要犯错,变得心烦意乱或挫折。宇宙有自己一套法则,以及自己的步调。请保持耐心和爱心。如果你信守黄金法则,你的生命早晚会充满你所渴望的一切,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你的目标是开创一个富裕的喜悦人生,你所能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帮助他人做同样的事。这是一生中你所能控制的一个领域。

秘方点拨:我们大家都懂却又常常忘记的一个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让我们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何乐而不为呢?

13.注意,不可狂热

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如果不是必要的成功因素,也是大有帮助的。不过,许多人把有用的热情和亢奋或狂热的行为混为一谈。

热情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可以是成功的鞭策力,或者是挽起袖子,或是在艰苦而漫长的工作总有一种“亢奋”的热情,甚至会上瘤。不过,它的问题是,会耗尽你的精力,而且很累人。它的动力来自外在的源头,紧迫的截稿时间和小题大作。因为这种热情类型的外在本质,总是带着一点挑战的味道:“只要一切都顺心,我就爱这种感觉。”这种热情也会变得无聊。你只有在有压力有兴奋的事情发生时,才能得到乐趣。你将时间消磨在等待和寻找更大的兴奋上。

另一种比较镇定的热情是我所谓的放松的热情。这是一种包容、“没有时间压力”的感觉,它渗透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任何事都带来喜悦和成功。这种感觉不狂热,这是一种比较镇定的兴奋。它可以说是一种没有忧虑的兴奋:“我就是喜欢这样,因为我被我所做的事情吸引了。”

引发这种热情的方法就是学习将你的注意力完全保持住。任何时刻都试着一次只要一件事情,而且对“那件事情”付出你全盘的注意力。如果你在接电话,要专心跟你说话的对象“在一起”。不要分心,要专心。如果你的心飘走了,请温柔地将它带回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准备一份报告。向一个团体演讲、解决一个问题、想出一个点子、从事一件困难的工作等——都是放松热情的潜在来源。它不是来自兴奋、外在的冒险,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注意力,我们的想法。我们中间有太多人活在过去或未来,当我们的心思不在此时此地时,我们就从经验中汲取喜乐。

你只要更专注在此时此刻,就可以将热情带回你的人生和事业中。你专注的洞察力将会大幅提升,你的创意和创造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认识到这一点容易,但做到这一点力非人人能及。

想自己的权力更大,想到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上去,要做出比别人更大的成就……几乎所有人都有上进心,都有改善现状的欲望。但是,正确估价自己的人,完全有能力接受自己目前所处的现状和环境,这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是关键之一。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些缺点和性格是与生俱来并要带进坟墓的。这一点只要看看那些伟大的成功者就能立即明白,他们都接受了自然的自我。

接受自己,对于正确的自我评价非常重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要勇于承担责任。

名著《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让宰相波洛涅斯这样说:“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你只要遵守这一条,剩下的就是等待黑夜与白昼的交替,万物自然地流逝;倘若果真有必要忠于他人,也不过是不得不那样去做。”

提高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自己平时的优点大声地复述给自己听。对自己性格中的长处,出色的成绩,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把这些评价贯注到自己的大脑中。

这种评价带给你的印象越强烈,那个潜在的自我就越会被发掘出来。这种评价中的自我形象,还应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地更新,使其总是适合于你的最高基准。

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语言和形象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根据研究成果显示,即使胡乱说出的话,也会对身体机能发生惊人的影响。

因此,很有必要控制自己的言语。在强者的语言里是不会出现轻贬自己的话语的,即使是自言自语。弱者却不然。情绪一低落,语言就立即变得微弱,“我嘛,本来就不行”,“天生就不成器”,“要是能有那么个条件嘛……”“不过……”“那时候本应该……”,云云。

强者每天都在对自己说“我行”,“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次没问题”,“比上次精神状态好得多”。他们的自言自语,是为了勉励和激发自己。

在运动场上,在企业经营方面,在科学技术领域,几乎一切胜利的成功者都是明朗地承认着自己。他们对自我形象感到满意,对别人能够客观评价自己而感到高兴。更有趣的是,他们的性格几乎都有魁力,能够极自然地把友人和支持者吸引到自己身边,从不孤立。

诺贝尔******获得者鲍尔奇曾经受托为一个晚宴确定宾客座次。在宴会前,他告诉大家,请宾客自便,喜欢坐在哪儿就坐在哪儿,他说:“重要的人都是不在乎的,而在乎的人都是不重要的。”

鲍尔奇这个法则可以说适于一切场合。清醒认识自己“位置”的人,没必要为争位置而不顾一切;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置于有利地位而出风头。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是默默地给自己指示着该努力的方向。

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就犹如一个胃口小的人吃下一块大饼会撑着一样,如果一个能力低的人干的事超过他的能力,那么他一定也一事无成,不如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不仅会成功,而且也会提高能力增强信心。

秘方点拨:胜者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为自己而自豪。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有价值,所以才能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大家。

14.信任沉默

学习信任沉默很简单,因为,当你这么做时,结果是如此壮观。你一旦学会了沉默以后,你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容易,更没有压力。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倾向,想要主动参与创造的过程,想知道答案,想猜出下一步该做什么,想要得到成功之道。不过,在许多时候——大部分时候——答案并非来自设计好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思考,而是来自内心的沉默。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安安静静、沉着而静默时,你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沉默并未关上你的心智,它只活化了更深层的聪明才智。没有人确知深层的聪明才智来自何方,或者叫做什么,但是你能确定它的存在。这就好像我们的想法是自己浮现的,而非我们主动去追求来的。这也好像我们从“宇宙的思考”中获得好处,而且依赖我们自己有限的思考。

当你需要一个无法立即得到的答案时,不要苦苦搜寻你的脑海,试着做一个实验。不要主动去想这件事,随它去。你需要的唯一资讯,是知道这个麻烦或问题的性质。让问题沉下来,仿佛水中的淤泥一般。当你这么做时,某件奇妙的事情就会开始在你的意识中发生。某个超越你,你无法控制的一个思考死结,忽然打开了。就像问烧钢一样,这个麻烦或问题开始冒泡。到时候——或许只要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全视问题而定——答案就会油然浮于脑海中。

秘方点拨:事实上,许多人由于过度分析一个情况,而脱离了成功之路。实属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