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吉思汗的故事
37109400000032

第32章 西方动乱

正当第三次征金取得胜利之际,从蒙古本土克鲁伦大本营传来了消息,乃蛮部塔阳汗之子古出鲁克逃往西辽后,西辽主直鲁古汗收留了他,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古出鲁克做了西辽国的附马。西辽主直鲁古年老志衰,日好游乐,不理政事,国事日非。西边毗邻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崛起,开始了他征服河中、策反西辽的活动。摩诃末暗中联络古出鲁克。古出鲁克见西辽主直鲁古地位动摇,面临崩溃,因此,他假意进言说:

“我离开我的国土和人民已经很久了,成吉思汗现在正同金国作战,我听说我的许多部民和军队都流落、分散在故地,他们要是听到我的音讯,便会聚集起来反抗敌人。如果您准许我去,我将他们召集起来为您竭诚效力。”

直鲁古听信了他的假言,准许他去了。古出鲁克回到乃蛮旧地,收聚残部,很快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然后与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秘密协议,双方进军西辽。结果,1211年古出鲁克迫使直鲁古投降,篡夺了西辽皇位。

此时,另一位残敌、蔑儿乞部脱黑脱阿之子忽图等人在成吉思汗征金后,认为老营空虚,有机可乘,便率领残余人马返回阿尔泰山以西一带活动,祠机卷土重来,如与古出鲁克联合,对大蒙古国的危害将更大。因此,老营守将急报成吉思汗。

另外,原已归顺的林木中百姓秃马惕部发生了叛乱。他们囚禁了到那里选30名美女的万户长豁几赤诺颜。

成吉思汗得报后返回大本营。他立即派熟悉秃马惕部情况的忽都合别乞前去调解,但秃马惕首领不听,又囚禁了忽都合别乞。于是成吉思汗派孛罗忽勒前往。

秃马惕部与乞儿吉思为邻,居住在贝加尔湖以西的密林里。该部百姓骁勇善战,且素有美女。孛罗忽勒出征时,该部首领已死,其妻孛脱灰塔儿浑管理着秃马惕百姓。蒙古军到达秃马惕地界后,孛罗忽勒亲自引3人为前哨,沿密林小路走在军前,夜间探路时,被秃马惕望哨者截断后路,活捉而被杀。

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大怒,要亲自出征,被孛斡儿出和木华黎劝止,另派朵儿伯多黑申前去镇压。成吉思汗命令:“从严治军,祷告长生天,降服秃马惕!”

朵儿伯多黑申领旨,行军前在各路口委派了探哨人,以少数军队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大军主力则沿野牤牛穿行的小径前进。他严令军士:出征军人,如有胆小害怕者,打!每人要背负10根木杖,再备斧、锛、锯、凿等器械,穿林开路,出奇不意,直插敌营。于是,在秃马惕百姓毫无准备、正在宴饮之时,蒙古军突然出现,迅速降服了秃马惕部,救出了豁儿赤诺颜和忽都合别乞。

成吉思汗下令,在秃马惕百姓中选取100人赐予孛罗忽勒家中,让他们侍奉孛罗忽勒遗骨。又令豁儿赤选取美女30人将孛脱灰塔儿浑赐给忽都合别乞为妻。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派速必台将军出征,纤灭残敌忽图等人:1217年春,速必台率军出发,一直追到楚河击败忽图残余势力,最后全歼敌人。蔑儿乞残余敌对势力的消灭和秃马惕部叛乱的平服,使大蒙古国的统治更加巩固,蒙古后方得以安宁。

1218年,成吉思汗令哲别率两万骑兵征讨西辽的古出鲁克。

西辽,蒙古人称“合剌契丹”,是公元1125年金灭辽王朝后,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八代孙耶律大石在1131年建立的国家。其疆域北至巴尔喀什湖,东至今新疆西部,东南抵和阗,西南接阿姆河,西达咸海,都城在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耶律大石在位时,拥有20万军队,是个不可忽视的军事强国。但他死后(1143年)不久,宫廷内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乃蛮的古出鲁克逃到西辽后,使用阴谋手段夺取了皇位,做了西辽的古儿汗。他上台后,对内横征暴敛,鱼肉人民,排斥异教徒,取缔伊斯兰教,激起了西辽百姓的强烈反抗,因而其统治极不稳固。

当古出鲁克得知蒙古军队出征西辽的消息后,自知大势已去,便使用惯常的逃跑方式,企图保全性命。他在蒙古军未到之前,就率兵马出逃了。哲别将军抵达西辽哈失哈儿城(今新疆喀什),立即发布告示,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得到西辽人民的拥护。而古出鲁克所到之处,均遭西辽百姓的抵抗,他已无藏身落脚之地。古出鲁克无奈,被逼逃向巴达哈伤(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境内)山谷。

此谷崎岖不平,行走十分艰难,蒙古军无法深入追击。为此,哲别寻找当地猎民,与他们达成协议:如能捉住古出鲁克,送交蒙古军,蒙古军不再向猎民索要任何军需物品。

猎民因此包围古出鲁克及其部卒,将其捉拿,交给蒙古军。哲别下令就地处死。至此,西辽灭亡,大蒙古国的疆土与花剌子模相连接。

成吉思汗消灭了西辽,但东边又出了一个大辽国。原来投降蒙古的耶律留哥手下将领又搞叛乱,1218年9月,他们占领高丽江东城,建立大辽国。成吉思汗派蒙古军东征高丽,高丽国与蒙古军议和。1219年攻下江东城,叛军全部投降。

至此,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周围已大致安定,南方已委派木华黎全权伐金,成吉思汗想借此机会稳定内部,逐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商业贸易关系,增强蒙古国力,为进一步扩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