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吉思汗的故事
37109400000017

第17章 翻脸成仇

铁木真不忘夺妻之战中联合对敌的好处,自己称汗后,力避树敌太多,遂派使者前往克烈部,向该部落的首领、自己的义父王罕通报称汗之事。

王罕的表现让人失望——他是一个极度短视的政治家,他对于铁木真并不曾采取过怎样的手段,当他“安答”的儿子“僭(jian)称”汗号时,他喜欢得了不得。当他听说这个消息时,他说道:“铁木真做了可汗,真好。你们蒙古若没有可汗呵,怎么生活呢。你们不要把原商量了的意思坏了。”铁木真跟札木合的关系,暂时也可以维持着满意的状态,但是在他们分离后不久,便发展成公开的斗争。

这就是一方面的贵族政策和另一方面的民主政策相冲突。偶然间发生了一个事件,便引起了双方争斗的借口,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游牧社会里的风俗和习惯的特征。

札木合的一个兄弟因为抢去了铁木真部下的马群。丢马的人便跟在抢马的人的后面,追上去把他杀死,同时并赶回了他所盗去的马群。札木合听到这个凶讯,便召集了他的部众前来攻打铁木真。

还是天助铁木真,多亏札木合联军中的两个兵士连夜赶到铁木真驻地报信。铁木真只好仓促迎战。铁木真把自己近三万人马的队伍编成了十三翼,来对付札木合准备前来的十三支军队。

第一翼包括铁木真的亲戚族人,还有一些极富战斗力的奴隶,由斡额仑夫人亲率;

第二翼是铁木真自己统率的各位部将以及他曾经挑选的忠心耿耿的护卫,由铁木真亲自率领;

从第三翼到第十一翼是乞颜氏的族人和属民,由乞颜氏各首领率领;第十二冀、十三翼是由其他伦尼尔人组成,由弟弟合撒儿率领。

铁木真的十三翼人马刚刚摆好了阵势,札木合的人马便蜂拥而来,旌旗翻卷,来势汹汹。

札木合糾集的塔塔儿部和泰赤乌部都是铁木真的死敌,他们冲杀格外狠。而铁木真的人马虽说分为了十三翼,但总共人马才将近三万人,更何况,铁木真称汗后,刚刚设立了机构,还未来得及训练军队。跟札木合的队伍一短兵相接就显出了弱势。

几个回合之后,铁木真的人马死伤惨重,遍地是尸体。铁木真见此,只好收兵,他还是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铁木真率兵征战生涯中所遭到的第一次大的挫折。

然而札木合终究不是一位有见识的军事家,他满足于局部的胜利,见铁木真节节败退,没有追击,而且欣喜若狂,凶相毕露。他发现自己抓来的战俘中有归附自己后又背叛自己投奔铁木真的赤那思氏人,札木合对他们恨之入骨,他正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忽然眼珠滴溜儿一转,计上心头。得意忘形的札木合派人在草原上支起了71口大锅,下面垒上炉灶,烧上开水,把所有的俘虏扔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活活煮死了,71口大锅整整煮了10天。场面极其恐怖。此外,他还把掠夺来的首领的头颅割下,拴在马尾巴上拖着来回奔跑,还狰狩的笑着,血腥十足。

札木合如此凶残地对待自己的同类,他的部下看在眼里,愤在心上,都非常不满,一方面他们想:札木合这样不得人心,以后肯定成不了什么大事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内心里暗自思量,自己将来会不会也是这个结果?

本来札木合是想用这种极其恐怖的手段,吓唬吓唬那些想投靠铁木真的本部族人,使联盟内无人敢背叛他,却没有料到大失人心,结果适得其反。战争结束后,不少部族纷纷离开了札木合的部落,投到了铁木真这边来。这场血腥之战,札木合虽胜犹败,恰如札木合把胜利果实又拱手相让,送回给铁木真。

札木合的兵士看到这么多部族都纷纷归附了铁木真,军心涣散,而札木合却没有想到,他还在进行着自己的残酷之旅。

铁木真曾经历尽苦难,饱经沧桑,做了可汗后,特别善于布施仁义,因而赢得了草原上的人心。他竭尽全力广收民心,争取属民。

有一次,铁木真亲率部众去打猎,回来时遇到了泰赤乌部的昭烈人,天渐渐黑下来了,他们几百人,打猎一无所获,食物也吃光了,在蒙古草原上,这样的情况在小小的部落中经常遇到。铁木真不计前嫌,不计较泰赤乌部对自己的迫害,主动把自己打猎剩下的食物和刚刚获得的猎物分给他们。并主动提出和他们一起过夜,答应第二天帮他们获取猎物。

果然,第二天围猎时,铁木真率领部下,让他们故意把猎物赶向可怜的泰赤乌人那边,结果那些人满载而归,渡过了难关。

事后,泰赤乌人觉得铁木真有宽大胸怀,日后必成大业。于是,他们私下商量,脱离泰赤乌部,投奔铁木真。他们一起跪地,对铁木真说:“您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能够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马,日后定是好君主,为了报答您的恩情,日后愿做牛做马,追随您,听您的调遣。”铁木真的势力日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