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36711000000009

第9章 迷路时回归经营管理的原点

中国人做事喜欢“想当然”,这与我们的教育系统有关,因为我们很少问自己为什么?往往听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那些有头脑的人往往更喜欢按照自己的逻辑去揣测别人,而不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了经验主义者,过去怎么做,就继续怎么做。可是当市场环境急剧变化时,问题就来了,过去导致企业成功的原因有可能成为企业失败的根源,企业越成功,往往越固执,到头来就会发现自己的“奶酪”突然不见了。所以,一个成熟的企业一定要学会“归零”,即把自己放在一个新手的位置上,每年都要问自己如下的五个问题(4W1H):

我是谁(Who)?即明确企业自身的定位,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有什么特点,这是中国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地方,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去做什么,结果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大家都完蛋。

我要干什么(What)?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有理想和追求,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要达到什么境界,只为赚钱的企业是不会持久的,因为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企业不可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而仅靠老板一个人的能力,企业不可能走得太远。

凭什么是我(Why)?任何企业要成功就要有充足的理由,自己有什么特长,优势从何而来。如果一个人父母是唱歌的名家,那么孩子从小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学唱歌既有天赋也有优势。

我赚的是哪一份钱(Where)?企业在整个生物链上的位置是什么?我们给整个生物链创造了什么独到的价值和贡献,对上下游企业来说有什么附加值,我们以哪个地方作为切入点最能体现企业的价值,最容易建立竞争优势。

如何才能做到(How)?除了上面探讨的4W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对于想做什么来说,如何做到才是最难的,因为很多企业都不擅长做周密的计划,这才导致了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赚了钱不知道为什么,赔了钱也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5年前或者10年前大家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许面对今天的经济危机,企业就可以坦然面对,因为几年前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结果,而今天的选择将决定几年后的结果。就像珠三角一带的欧普照明和雷士照明两家企业一样,早在6年前他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完善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去解决这些最基本的经营管理问题,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与他们相识的,后来帮助他们做营销体系的建设、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使他们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这两家有远见的企业今天分别成为家居照明和商业照明的第一品牌,欧普照明还在我的推荐下成为2007年度CCTV中国十大优秀雇主。换句话说,当别人热衷于实现“短、平、快”的超速成长之时,他们选择了一条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先难后易”。之所以说是先难,因为打地基是很枯燥的,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是唯有地基坚实的企业才能把根扎得更深,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兼顾赚钱与健康发展。

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不是看他是否擅长做数学题、脑筋急转弯或者智力竞赛,这些充其量都是小聪明,而真正的大智慧是看一个人能看多远,因为看得越远,准备时间就越充分,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要知道,在过去10多年中,“中国制造”除了价格低,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而这个低价格是靠过度透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换来的,是靠透支广大农民工的利益换来的,这种不计代价的成长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到了尽头,不能再维持下去了,今后大家要把关注点放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不要再干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