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36711000000052

第52章 为什么物美价廉的产品不一定能占有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那种靠胆量、靠关系打天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和较量已经展开。面对艰苦的、残酷的市场环境,能找准企业的定位,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才不愧为真正的企业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都具备了与世界名牌竞争的实力,但在家电行业(小家电除外)却普遍存在品牌定位不清的严重问题。不同品牌之间没有目标客户的差异化定位,看不出哪些品牌属于高档家电,哪些品牌属于中档家电,哪些品牌属于低档家电?既没有产品特性的差异,也没有价格定位的差异,更没有目标客户群的错位经营,大家都是在低价格上做文章,在炒作概念上下工夫。结果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只能赢得温饱型消费者的青睐,被中产阶层客户和富裕型客户冷落。企业不在自身找原因,反而归结为国人“崇洋”心理严重,宁肯花高价钱去买进口或合资产品,更有甚者将其上升到不支持“民族工业”的高度。

是什么原因使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在产品价值方面产生如此巨大的鸿沟?作为企业应当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先把几个概念搞清楚:一是“物美价廉”的定义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去看?如果仅从厂家的角度来看未免有点“王婆卖瓜”,因为一个产品的优劣和价值是由用户决定的,是否真的“物美价廉”要由用户来评判;二是一个产品有三个层面,本质称为“核心产品”,各种辅助产品和服务是第二层,各种体验是第三层。三层加在一起才构成“完整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的、买到的、体会到的是“完整产品”,而不仅仅是“核心产品”,所以完整产品物美价廉才有意义;三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还需要其他3个市场营销要素(4P中的另外3个P)的支持才能体现出来,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四是一个产品能否畅销,还与企业的“生物链”是否健康有关,即使一个非常健壮的人也很难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长久生存;五是要确定该产品的目标客户群是谁,因为消费者可以划分为三类:富裕型、中产型和温饱型,对于富裕型的人来说,物美价廉的定义毫无意义;六是该类产品处在其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位置也影响到物美价廉的定义,对于发烧型的消费者和保守型的消费者来说,其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起完整产品的概念,不妨再次探讨一下洋快餐给我们的启示。经过十几年的反复较量,麦当劳和肯德基等一批洋快餐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令很多本地快餐业同行不解,尽管一批一批的中式快餐不畏艰险,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但是结果并不理想,甚至败下阵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完整产品”的竞争上差距过大,这些企业的“核心产品”尽管比洋快餐更适合中国人的胃口,也有充足的理由成功,但是由于不了解洋快餐的竞争优势,不了解快餐业的“完整产品”概念,所以失败是必然的。这里我们通过几个例子从更深层次来说明“完整产品”的概念。麦当劳和肯德基明亮整洁的就餐环境是其“完整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卫生间的整洁程度也是同档次餐厅无法比拟的,要说这也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会作何感想?不知人们是否注意过其饮料的温度,如可乐的温度在整个用餐过程中是多少度?为什么要控制在这个温度?在什么温度喝口感最好,与其他食品配套最佳?这也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众多的中式餐馆没有一家对汤的温度在什么温度时饮用口味最佳做过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更没有形成量化的标准,也没有研究过如何在用餐过程中保持其温度;还有米饭的温度、软硬程度、色泽品种如何定义,在什么情况下最佳,如何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保持其稳定性?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不过正是这些细微之处体现出了差别。

所以,企业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心态,做到比消费者自己更了解其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营造出一个恰当的“完整产品”,让用户充分体验其产品的整体价值。因为完整产品给了消费者一个整体的体验,而这个整体的体验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整体价值。只有当整体价值优于竞争对手时,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