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36711000000005

第5章 市场经济的四个发展阶段

要想把握未来,我们就要了解整个市场经济的演变趋势,这样才不会跟规律较劲儿,犯小儿科的错误。简单来说,市场经济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第一个阶段是商品经济。那什么是商品经济阶段呢?就是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是完全可以互相替换的,我们称其为商品。商品经济时代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的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经济。到了产品经济阶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品牌,其产品有它自己的特色、个性、定位和差异化,这样竞争强度不是会上升,而是会下降。这是中国企业集体突围的一个关键点,即尽快从商品经济走向产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第三个阶段是服务经济。所谓服务经济不是指提供优质的服务或者是微笑服务,或者追求用户满意度。服务经济是指把服务当成一个企业利润的源泉,也就是说,硬件可能是奉送的,而服务才是它赢利的源泉。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步入服务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的最高阶段叫体验经济。什么是体验经济呢?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设计体验的全过程,让客户通过体验得到愉悦、得到满足。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开始按照体验经济的思路来设计产品和服务,目的就是在核心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能够通过设计体验来体现完整产品的差异化。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但是,人们在高兴之余,又有了新的困惑,因为市场很快就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可以说,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尤其是“80后”一代逐渐进入主流消费群体,随着充分竞争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纵横交错的小众化市场的出现,中国市场必然会进入丰饶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变了、竞争格局变了、主流消费群体变了,企业的运作将面临革命性的转变,因此必须探讨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逻辑,从商品经济时代尽快过渡到产品经济时代,并为今后进入服务经济阶段奠定基础。

在产品经济时代,企业必须树立“为部分人服务”的理念,用不同定位的产品来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小众需求,迎接“小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这是中产阶层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发达国家30多年前曾经走过的营销革命之路,是从“推销时代”进入“营销时代”的转折点。可以说,今天很多成功的大企业都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佼佼者,并没有进入产品经济阶段,这样的企业尽管在中国有市场、有影响力,但是却出不了国门,因为没有定位、没有个性,品牌就没有内涵。

在产品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他们与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需求,依靠市场部这支“特种部队”的力量,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认真细致的“地下工作”,把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寻找“产品创新的源泉”上,彻底摆脱劳民伤财的“舞台表演”,用脑子而非体力去赚钱,靠白领而非蓝领去创造价值。在产品经济时代,企业的追求就是让理性的中产阶层消费者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成有归属感和忠诚度的目标客户群体,企业靠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来发现属于自己的蓝海,获得稳定的收益。

而产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进入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阶段,企业不再是“卖产品、送服务”、而是把服务或体验当作创造利润的源泉,产品本身退居其次。总之,大众化消费时代是商品经济阶段,小众化消费时代是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而个性化消费时代则是体验经济阶段。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步入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阶段,而中国企业大多还停留在商品经济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刚刚进入产品经济阶段。

在商品经济阶段,企业之间竞争的要素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物美价廉是最大的优势。

在产品经济阶段,企业之间竞争的要素是完整产品的差异化,是产品的创新能力。

在服务经济阶段,最重要的产品已经是无形的服务,硬件只是完成服务的组成部分,因此更加讲求的是服务质量,因此客户满意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考评标准。

在体验经济阶段,客户最关心的是个人的体验和消费的过程,而客户愉悦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价值考评。

可见,在不同的时期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是不一样的。在商品经济阶段,竞争的焦点是低成本、高质量,所以只要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产品经济时代,不仅仅是要成本低、质量高,还要有特色,有差异化。

到了服务经济时代,更多的是靠服务来赢得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消费了这个产品之后没有后顾之忧,同时愿意付费来享受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今天的中国,人们更喜欢免费的服务比如很多企业的免费保修、免费维修,甚至终身保修、终身维修。这种服务模式短期看可能促进产品的销售,但是长期看却有问题。随着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服务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企业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使企业不堪重负。所以说,到了服务经济阶段企业就应该转型,让服务成为公司利润的源泉。

而在体验经济时代更多的就是营造一个美好的客户体验,像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好莱坞等,这些企业其实都是按照体验经济去设计商业模式的。所以说中国的本土品牌要想跟它们竞争,不是在产品层面上争,也不是在服务层面上争,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如何在体验上跟它们竞争,否则你的产品即使做得比它好也未必能赢,因为竞争的层次不一样。所以消费者之所以消费一些著名的品牌,是因为这个品牌给他们带来了比较好的完整的体验。

与市场经济的四个发展阶段相对应,我们可以把中国市场演变也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供不应求阶段。我相信40岁以上的人可能还有印象,20多年以前很多商品都比较紧缺,比如彩电、洗衣机都要凭证凭票去购买,这个阶段因为供给量的严重不足,导致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第二个阶段就是大众化消费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很多企业通过社会化大生产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达到了物美价廉的境界,使很多产品包括耐用消费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使更多的大众化消费群体能够得到这样的产品,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称它是大众化消费阶段,就像当年福特汽车走向市场的时候,一种型号、一种颜色卖向全美国,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所以这是中国市场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小众化消费阶段,也是小康阶层和中产阶层大量涌现的阶段。很多人可能都看过《蓝海战略》这本书,但是,谈蓝海战略必须先理解小众化市场这个概念,否则没有基础。在大众化市场上,蓝海战略是没有根基的,所以说蓝海战略之所以能够实施,它的立足点就是小众化市场。换句话说,中国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转折,就是从服务大众转向服务小众,也就是说过去是为人民服务,而现在是为部分人服务,这部分人就是企业所选择的小众化群体。到了小众化市场这个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看谁能够了解并把握某个小众化市场的独特需求,并根据这种独特的需求来制定战略,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说小众化市场是中国大多数消费品生产企业在未来几年将要转型的重要领域。

第四个阶段就是个性化消费阶段。当小众化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些人就会提出一些更特殊的要求,这时从小众逐渐地分化为个体。比如说现在我收到的一些杂志封面上印着我的名字,比如说我的衣服上面可以绣着自己的名字,很多产品都可以附上消费者个人的特征,这就是个性化消费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