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36711000000004

第4章 市场经济的本质与游戏规则

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利益驱动、优胜劣汰和诚信契约。不理解这三个要素的内涵,就不懂什么是市场经济。并非有竞争、有选择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很多理念与计划经济是截然相反的,所以相当一批国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其实很肤浅,所以才会经常做出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蠢事来。

市场经济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利益驱动”。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不敢正视它,总认为利益驱动是负面的概念,只有当某个人犯了错误、出了问题(比如贪污受贿)时才会用这个词。其实企业里,很多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都跟利益的平等交换有关,因为只要企业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就必然出问题。所以说“利益驱动”并不是什么坏事,恰恰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就拿“用户是上帝”这个口号来说,就是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人提出的一个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口号,而这个口号在中国的盛行,极大地误导了一大批中国企业家,使大家无法摆正企业与消费者的位置,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利益平等交换原则去设计企业的赢利模式,产生了无数的困惑。而要解决“利益驱动”的问题,必须用“利益驱动”的方法。

市场经济的第二个要素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不同情“弱者”。在目前这个阶段,也许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弱者”被市场所淘汰是正常的现象,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使强者越来越强,进而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归根结底当然还是“利益驱动”的原因)却阻止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影响了大多数企业的健康运行,导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逆淘汰”现象,劣币驱除良币,好的企业生存艰难,而弱的企业在保护下活得很自在。我认为,任何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靠实力去赢得竞争,否则永远出不了国门,甚至会导致越保护越落后的局面。

市场经济的第三个要素是诚信契约。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是建立在诚信契约这个前提上的,大家通过协议、合同来相互承诺并履约。如果相当一批企业说了不算,或者不履约,企业间的互信就会大打折扣。人们为了化解风险,就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来防范,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大经营难度,结果自然会出现“勤劳而不富有”的局面,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即不产生经济效益。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加大违约的成本,用“利益驱动”的方法来解决,如果违约一次的成本是企业无法承受的,自然就不愿意违约;而如果违约的成本很低,甚至没有成本,自然会鼓励违约,出现债权人是“孙子”,债务人是“大爷”的情况。如果我们的制度鼓励人们打官司,而且打官司的成本很低、回报很高,人们就会利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伸张正义,同时得到回报。可是当打官司的成本太高,而且回报很低的时候,人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就不愿意打官司,只能忍耐,这是绝大多数企业目前的选择,除非忍无可忍了才为了出口气而打官司。这样循环下去,越来越多的不讲诚信的人就会肆无忌惮,并且会导致更多的人不讲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