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36707600000029

第29章 晴雯再挑事端(一)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袭人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称赞,为什么能成为宝玉的依靠,关键之一就是工作踏实。大观园可以一年无晴雯,但不可一日无袭人:

后门上婆子(年老女仆)送了两盆海棠花来。袭人……让他(她)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走到自己房内秤了六钱银子封好,又拿了三百钱……:“这银子赏那抬花来的小子们(青年男仆),这钱你们打酒吃罢(吧)。”那婆子们站起来,眉开眼笑,千恩万谢的不肯受,见袭人执意不收,方领了……

袭人笑道:“……今儿宝二爷要打发人到小侯爷(即史鼐,其继承祖上爵位,故称小侯)家,与(给)史大姑娘送东西去,可巧你们来了,顺便出去叫后门小子们雇辆车来。回来你们就往这里拿钱……”婆子答应着去了。

家庭中,更多的是琐事,人来客往、柴米油盐,必须有人操心,袭人就像一个忠诚的秘书、勤劳的母亲,认真而无怨地上传下达、忙里顾外。而且还处理得非常得体。赏钱分配合理而仔细,安排工作亲切而细致。这样的主管打着灯笼也难找。

呵呵,曹公对人性之虚伪把握不错,“那婆子们站起来,眉开眼笑,千恩万谢的不肯受”。我读到此处,不禁大笑。虽然了了几句,却对比鲜明,细节生动,足以扩写成几百字。再看别的故事:

①袭人问道:“这一个‘缠丝(天然纹路)白玛瑙碟子’那(哪)去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半日,晴雯笑道:“给三姑娘(探春)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袭人道:“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特地)拿这个去。”

晴雯道:“我何尝不也这样说。他(此指宝玉)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你再瞧,那槅gé子尽上头(最上头)的一对‘联珠瓶(两瓶相配,表吉祥)’还没收来呢。”

②秋纹笑道:“提起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南方的秋花)……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玩……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贾母),又进一瓶与太太(王夫人)……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到了太太那里……又有二奶奶(王熙凤)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

③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小东西)!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有面子)呢。”秋纹道:“凭他(她)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她,袭人),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第①段中,我们可以读出五个信息:袭人事事要操心,其他人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贾府值钱物件多,连水果盘子都是‘缠丝白玛瑙’的;宝玉很关心别人;宝玉与探春有共同语言,都有一颗审美的心灵,这在贾府并不多见;晴雯已经对宝玉在心里很亲密了,脱口而出直呼为“他”,晴雯似乎忘记了,先前袭人说了个“我们”竟被自己冷笑嘲讽。

第②段是秋纹的独白,惟妙惟肖,事事毕现。老年人往往对孙辈喜欢有加,宝玉偶施孝心,贾母高兴得忘乎所以,逢人就夸。读者们注意,宝玉此举,显出了真诚与聪明,他没有给贾母、妈妈送金银财宝,贾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值钱的玩艺,送那些,太俗。

那能不能也像给探春送荔枝一样配上个好看的盘子端过去?更不行,贾府的大人们对审美根本不感兴趣。宝玉送的是花,花代表幸福,老年人就图个幸福。还有,宝玉送去的是桂花,在南方在中国,桂花代表富贵美好、丰收喜悦;再者,月亮上就有桂树,“蟾宫折桂”就是科举成功。贾母能不高兴吗?王夫人能不高兴吗?

但秋纹是个低俗的女仆,从其夫子自道中也看得出来。

第③段中,晴雯“笑”了,晴雯爱笑,具体地说,爱冷笑。在妾的宝座面前,本是人人平等,袭人确实默默地努力,但晴雯也没有闲着,只不过,一个重点盯着王夫人,一个专门盯着宝玉,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的道理,但最终是袭人胜利了。但晴雯由此恨袭人,公正吗?

“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我宁可不要。”晴雯似乎很有骨气很追求平等,可是,晴雯不是一直自认为比袭人高贵自认为妾的宝座非自己莫属吗?还有,你自己可以选择不要王夫人的赏赐,但何必如此讽刺秋纹呢?晴雯还吹牛敢顶撞王夫人,后来的事实是,王夫人先质问她行为不端,后把她赶出大观园,她自始至终没说一句硬话。

晴雯的心态,是中国人典型的“平均主义”兼“高人一等主义”——再少都不要紧,只要我的比别人的多;要多都不行,只要我的比别人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