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
36705700000030

第30章 医学探秘(4)

接触镜也叫隐形眼镜,这一来,大家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了吧。所谓的接触,不过是指镜片与眼球直接相接而已。我们这个时代,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电脑屏幕的时间大大多于我们的老前辈,所以,我们的眼睛自然也就不如他们好了,近视是最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不过见多不怪,戴个眼镜没人当你有毛病。可眼镜又麻烦又重,即使是现在的树酯镜片,常戴眼镜也会把鼻子两边压出两个凹坑来。于是,男孩子为活动方便,女孩为了美观,纷纷抛掉了“有形”眼镜,戴起了隐形眼镜来。可大家知道,这薄薄的两片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

其实,接触镜分两种,即硬性接触镜和软性接触镜。它们的制作材料并不一样。1938年美国人用塑料制作接触镜以前,接触镜的制作材料一直是玻璃。1960年,捷克人首次研制出亲水性软塑料接触镜,这使生物材料运用于接触镜制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现代制作硬性接触镜的材料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种材料制作的接触镜折光率高,成型好,配戴后浮在眼角膜上,可以使角膜不平、不规则散光等起到填平的作用,纠正视力。

软性接触镜一般选用化学聚合物,用它制成的接触镜克服了硬性接触镜易被风沙侵入、易跌落的缺点,还避免了长时间缺氧引起眼角膜水肿、变形甚至损伤等不适,使配戴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现在不少公司都在对软性镜的制作材料进行改良、革新,使配戴更柔软安全,还有利于眼角膜的新陈代谢。

其实,接触镜不仅可矫正近视眼,还可以当作辅助治疗器具,比如亲水性软接触镜可以吸药治疗各种眼科疾病,硬性接触镜可用于抑制圆锥角膜或角膜保护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材料的不断出现,制作接触镜的材料将会更好、更新也更安全。

白血病有遗传性吗

白血病是目前难以治疗的一种血液疾病。一旦发现得了白血病,生存的机会非常渺小。

现在的趋势是,患白血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能与社会环境有关,比如说核设施的不断增加及其他一些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白血病发病率的提高。由于白血病的难治愈性,人们往往担心,这种可怕的疾病有没有遗传性?因为白血病真有遗传性的话,不仅病人无法救治,连他的下一代甚至亲属都可能难逃厄运。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内一种名为ATM的基因变异后可能会导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发现在世界上第一次表明白血病有一定的遗传性。

在各种各样的白血病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以,科学家对这种白血病形式最为关心,进行的研究也比较多。英国伯明翰大学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大约有1/5的人携带有ATM基因的某种变异形态。这1/5的变异基因携带者中,据估计有1/3是通过遗传途径而患上白血病的。

伯明翰大学的研究是白血病研究领域内的一个不小的进展。在这之前,科学家虽然也认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可能会有人带有某种致病基因,但他们仅仅是猜测而已,从未有人做过真正的研究并发现这种可能存在的基因。现在,伯明翰大学的科研人员不仅分离出了ATM基因的变异形态,而且还发现了白血病具有某种遗传性的证据。相比之下,取得的成绩是很值得骄傲的。

这个研究成果的意义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对修复缺损基因的新方法进行探索,还可以寻找预防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途径。而且,它还有助于加深对癌症成因的了解,促使人体系统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命令细胞自杀来防止受损细胞演变成癌细胞。早先的研究认为,ATM基因在人体“保安”系统中有可能无法控制这个自杀过程,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白血病的可遗传性应使人们提高警惕。

阿司匹林能治中风吗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后果非常严重,轻则瘫痪、卧床不起,重则死亡。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一种,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每年患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可达1000万之多,中国占了200万左右。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硬化,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栓形成所致的。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功能早已为人所知,但是否在缺血性中风发作时就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医学界长期以来尚未形成一致看法。许多专家担心,这时就服用阿司匹林,容易造成脑出血,反而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险。虽然以前的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对于多种血管阻塞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比如,科学家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显着疗效,但医学界对阿司匹林应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还是有所顾忌。

最近,由中国和英国科学家发起,有37个国家的近千家医院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首次证实,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肯定疗效,从而使阿司匹林成为众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药物中第一种得到证实的药物,并得到了全面的肯定和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这项试验将参加研究的中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住院期间服用阿司匹林2~4周;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历时4年、涉及患者4万多人的试验结果表明,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中风复发率较对照组下降了4%;中风急性期治疗数周即可将复发率和死亡率降低11%,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虽然中国的中风病人中,脑出血所占的比例高于西方人,但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治疗中国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效率与西方人基本相同,阿司匹林使患者受益的可能性是引发危险性的5倍。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阿司匹林是一种成本低廉、副作用小、适用面广的常见药。如果把阿司匹林广泛用于缺血性中风病人的救治,每年将能挽救数万名患者的生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植物能给人供血吗

血液是人类生命的河流,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淌着,给人体各个部分带来了营养物质和氧气,使人得到源源不断的原动力。一旦血液停止流动,人的生命也会走到尽头。正因为血液对人体的极端重要性,人们才会格外注重血液。在损伤失血过多时,人们总是尽力从外界给以补充,尤其是严重伤害时,若不能及时输血则可能致人死亡。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输血只能靠同类的奉献,也就是说只能从别人那里获取。这对输血量大的病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那么,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取血液呢?

几年前,一位日本法官在侦破一桩凶杀案时,意外地发现,在现场上有一个未沾血的枕头竟然有微弱的血型反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法官对枕头内的荞麦皮进行了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他发现,荞麦皮竟然显示出AB血型的特征。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人们又对100多种蔬菜、水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十几种都有血型反应。这表明,植物也有血型。

但是,到现在为止,植物为什么会有血型的问题仍是一个谜。不过,不明白事物的本质并不妨碍人们对事物的利用。在侦破案件中,植物血型早已被人们使用来破案了。在日本,怀疑某辆汽车撞伤了3个人,通过研究,表明其中两种血型都是植物血型,只有其中一种才是人的血液,从而使案件得到了正确处理。

最近,又有科学家发现,玉米、油菜、烟草等植物中含有类似人体的血红蛋白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加入铁原子,就可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血红蛋白。由于血红蛋白是血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于与氧结合或分离,所以它具有输氧能力。因此,一旦这项实验成功,将会出现植物为人输血的医学奇迹。

植物是地球上数量庞大的生物体,如果人们能以植物为母体来给自己输血的话,人的血液需求从此将有保证了,而且,植物血液中不会携带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等有毒物质,受血者将不会发生毒副作用。高科技为人类又创造了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