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
36705700000013

第13章 人体与疾病(5)

由此看来,痔疮是很复杂的疾病。其实只要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这个根本原因,则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痔疮都能治愈。

皮肤搔痒症

当皮肤发痒超过一定程度时,确实会影响生活。而且不是只搔痒一两次就可以解决,若抓得太用力或痒的次数太多时,甚至会引起湿疹或化脓的可能。一旦痒得严重时,晚上会睡不着觉,精神上更受不了,对身体的健康亦有影响,所以及时消除发痒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皮肤病大致会发痒,除了癌症、结核症、梅毒以外的皮肤病都会发痒。用肉眼看不出发疹或炎症的皮肤表面变化,可是却会发痒,此称为皮肤搔痒症,若有人身体部位的皮肤不知何故而发痒,则此皮肤病即属于皮肤搔痒症。

人到了老年之后,皮肤会老化,此为生理性的变化,而此时所引起的皮肤搔痒症,即称为老人性皮肤搔痒症。此时皮肤的水分减少,汗腺和脂腺的分泌亦随之减退,皮肤在既干燥又粗糙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小刺激,结果导致发痒,尤其在冬季是最容易发生。因为冬天的空气干燥,将促进皮肤更干燥和粗糙;又受到内衣裤对皮肤摩擦的影响,因而更容易发痒。此外,从暖气房突然走到寒冷的户外,皮肤也会因受刺激而发痒。其实,纯粹因生理的变化而致使皮肤老化所引起的搔痒症非常少。皮肤搔痒症大多属疾病性的,只要适当的加以治疗,大致都会治愈。

发痒和精神作用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些人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时,全身就会发痒;此外,歇斯底里性格的人亦容易发痒。虽然精神的紧张会导致发痒,但是发痒的基础乃来自血液的酸毒化。

一般人被诊断为皮肤搔痒症时,往往自作聪明用具有止痒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剂,或在皮肤上涂抹止痒软膏等,然而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涂抹外用药剂,大致上只是一时性的控制症状而已,而化学药剂的服用容易使体质恶化,结果更产生反效果。

脚气病

脚无力感、脸浮肿、稍微活动心跳便急促,有上述症状时,可能患有脚气病。若置之不管,神经将会受到危害,使脚部麻痹、肌肉萎缩、步行困难,最后发生心脏疾病。此外,亦有恶化为风湿症或神经痛的可能。

有些人以为,脚气病是古代人的疾病,现代人营养状况良好,不至于患脚气病。其实未必如此,现代人患脚气病的情况仍然很多。其理由是现代人并未用心于营养改善方面,只错觉地自认营养很好而已。这些错觉主要来自副食品,使维生素B1、E摄取容易,同时,维生素Bl剂购买容易,各种食品也有加强维生素B1的作用。

可是这一切并未对人体产生好效果,反而使体质更差,连疾病的形态也改变了。现今脚气病非但没绝迹,而且范围扩大,故有“脚气症候群”之名。一旦患脚气病,应即刻前往医院诊治,也许会出现“神经过敏”、“自律神经失调症”、……的诊断报告。

引起脚气病的最大原因是缺乏维生素B1。以前的人常摄取胚芽米、五谷类,故很少患有脚气病,现代人喜爱吃白米,故脚气病患者随之增加。此一因素是由于使用过多白色精制面粉的食品所致。在饮食生活上,白色精制面粉比白米有更多不利的因素。因为若以米食为中心,自然会佐以汤、姜、紫菜、纳豆、小鱼干等食物。可是如果吃面包时,总是配以果酱、奶油、乳酪、火腿等食物,易使人对主食观念淡薄。此外,常吃速食面、可乐、咖啡的人,也容易患脚气病。

脚气病的初期症状是浮肿。不过浮肿亦会出现于其他疾病上,如半身不遂、心脏病、肾脏病等,故只凭脚浮肿,是无法立即断言其患有脚气病。

在临床上,只须让脚气病患者服用维生素B1剂就可使浮肿症状消失,这是脚气病很容易和其他疾病分辨之处。导致脚气病浮肿有如下的原因:末梢神经麻痹、细动脉紧张或松弛、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等,使血管内的水分滞留于组织内。心脏机能一旦退化,将使毛细血管机能虚弱,导致水分滞留于组织内。

除了上述原因外,肾脏排水机能弱化,亦是造成脚气病的原因之一。

浮肿即是细胞呈闹水灾般的状态。细胞须受血液、淋巴液的滋润,可是若像闹水灾般地被浸泡于水中,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当人体健康不佳时,出现水肿的几率异常地高。

脚气病的真正原因,是糖类的代谢发生障碍,因为人体摄取糖类,是维持健康的绝对条件。当主要的营养成分代谢混乱时,会引起脚气病,故使糖类代谢正常,才是根治脚气病的惟一途径。

糖类代谢上所需要的物质,并非只有维生素B1一种,还包括维生素B群的各种维生素,凡维生素的各种微量成分均很重要。

白血病

白血病是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同时伴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骨髓及其他器官,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感染、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的起因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能诱发白血病。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曾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沉重创伤,核爆炸形成的核辐射使增存者白血病发病率很高,在爆炸后2~3年人群中开始流行白血病,5年后,白血病的发病人数达最高点。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最多。生存者的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早。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中心处分别测得中子射线和γ射线。从发病情况统计,中子射线有更强的致白血病作用。

2.化学因素

主要是苯及苯的衍生物能造急性白血病。某些化学药物如氯霉素或抗肿瘤药物及无机砷、氯喹、农药与亚硝胺类,可能诱发白血病。

3.生物因素

目前有较多的证据可解释病毒是诱发人类白血病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白血病病毒能引起小鼠发生白血病。病毒可存在于正常的机体内而无影响,但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一旦环境改变,即可发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血病病人的组织,可发现病毒微粒,接种在动物体内可引起动物发生白血病。

关于白血病的分类一般以两种标准为依据:

一是根据自然的临床病程可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以原始白细胞为主;慢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以比较成熟的白细胞为主。

二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种类大致分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后者包括粒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在欧美,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较多见;而在中国则以急性白血病为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少见。急性与慢性之比为38∶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10岁以下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各年龄组约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小于20岁或20~40岁两组居首位。急性单核性白血病在小于10岁及大于40岁两组略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为20岁以上成年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主要在40岁以上组多见。

关于白血病的治疗,是通过应用抗白血病药物控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从而解除白血病浸润、扩散产生的症状。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方法、剂量、时间要由主治医生根据病情确定。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毒性,能抑制骨髓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骨髓涂片,严密注意血象。各类白血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在治疗前必须确定白血病类型,然后对症用药。

20世纪80年代初,临床上开始应用非杀伤白细胞的药物,以新药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成熟的白细胞方面转化。这在白血病治疗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急性白血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不然会出现迅速恶化的趋势,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反复感染、全身衰竭是引起死亡的原因。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有原则区分,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且无任何症状、白细胞计数在2万~3万者,一般不必特殊治疗,应鼓励病人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如果白细胞计数在5万~6万左右时,也仅给予小剂量的化学药物的治疗。

言语障碍

有的人一生下来说话就不清楚,老百姓称其为“大舌头”,可能是舌系带短所致。但有的人本来并没有“大舌头”的毛病,却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出现言语困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多数言语困难病人是因为患神经科疾病所致。常见以下几种:

(1)言语表达困难,不能说话,或只能说一两个字,如“吃”“啊”……,但听得懂别人讲话,医生检查也能配合。医学上对于完全性不能说话病症称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对于言语表达不清又能说几个字的病症称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变部位在额叶,大多数患者病变是在左侧大脑半球额叶。

(2)听不懂别人讲话,就好像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讲话一样。医学上对于这种病症称为感觉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

(3)既听不懂别人讲话,自己又不能讲话。医学上称为混合性失语。

(4)有的患者只知道物品的用途而不能讲出物品的名字,如手电,患者只能说出是照亮的,而不能说出是手电。医学上对于此种病症称为命名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

癌症

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人称它是“20世纪的瘟疫”,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它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危害更为严重,占35~54岁壮年期死因的首位。

从癌症的死亡数来看,198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种癌症死亡的人数约70万,平均每40多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其中胃癌占首位,约16万人;食管癌次之,约151万人;肝癌居第三位,约10万人。这3种癌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癌,三者之和占了全国癌症死亡人数的6045%。此外宫颈癌、肺癌、肠道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也很高。

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癌最多见,所以人们常用癌症来泛指所有肿瘤或恶性肿瘤。严格地说,在医学中人们称来源于上皮组织(如皮肤、粘膜)的恶性肿瘤为癌(Can-cer和Carcinoma);而称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脂肪、肌肉、软骨)的恶性肿瘤为肉瘤(Sarcoma)。

那么肿瘤到底是什么呢?概括地说,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和分化能力,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它常持续生长,并且与机体不相协调。

我们知道人是有生命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的基本规律,细胞也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几个月。所以每天我们身体中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同时也有大量细胞生成。许多细胞都处于不断的分裂增殖过程中。每一种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性,神经细胞能传递电兴奋,但却不能像肌细胞那样收缩;成骨细胞能形成骨质,胃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它们之间有质的区别,细胞之所以能够适度地分裂增殖,而又保持自己的特性,完全是依靠核中的调控中心——基因的稳定。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分裂,基因复制时就可能发生差错,再造出来的基因,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它不能有效地控制繁殖,更不能维持细胞原有的特殊功能。于是,一大堆毫无用途的细胞不断地、迅猛地生长起来,不断地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争夺营养,这就是肿瘤。

我们生长在工业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在与致瘤因素接触,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很危险呢?其实,并不用那么紧张,因为人体中有一套特殊的保护系统——免疫系统,它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哪些东西是身体中原有的,哪些东西是新生的。对新生物,它会毫不客气地将其破坏、吞噬、排除。所以,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往往刚刚产生就被消灭了。只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时,肿瘤才会肆无忌惮地发展起来。

人们为什么会得肿瘤?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癌症?这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阐明肿瘤的病因,是防治肿瘤的关键。多年来,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弄清了肿瘤的基本病因。

化学物质致癌

英国人是最爱吃火鸡的,尤其在圣诞节,家家都会准备一二只火鸡。然而1960年的圣诞节,情况却不同了。养鸡场为圣诞节特地准备的10万只火鸡在几天之内相继死去,尽管场主又是隔离,又是给鸡打针,却还是未能制止这场“瘟疫”。英国人过了一个没有火鸡的圣诞节。

事后,兽医们对死鸡进行了认真的解剖,他们发现这些火鸡都是死于肝脏出血。通过调查,人们发现这是因为吃了从巴西进口的霉花生所致。这场由于霉变的饲料引起动物肝脏出血坏死或癌变的事件,激起了人们对霉菌毒素与癌症关系研究的兴趣。

后来,人们发现霉菌能够产生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它有很强的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致癌性最强,多种动物经口摄入后,均能诱发肝癌。此类毒素常存在于被霉菌污染了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且高热也很难破坏它,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癌从口入”。

除黄曲霉毒素外,科学家们现已确知约有1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有:(1)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它们广泛存在于煤焦油、沥青及燃烧纸烟的烟雾中。这类物质小剂量即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及深部组织肉瘤等。(2)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致癌作用也很强,其前身物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胃内转变为亚硝胺,引起骨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3)某些微量元素:如生产铬酸盐及从事镀铬的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在镍矿的炼镍工人中,肺癌和鼻窦癌发病率高;无机的三价砷化合物,可引起肺癌和皮肤癌;制造镉涂料的工人,较易发生前列腺癌。

物理致癌因素

物理界的许多射线可以致癌。

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约里奥·居里夫人都先后死于白血病,这与过多地与放射线接触,并疏于防护有关。

本世纪20年代曾发现钟表工人易患骨肉瘤,后经查明系因荧光材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镭所致。

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爆炸中心1000米内幸存的居民癌症发病率较其他地区居民高20倍。这一切都提醒人们高度警惕射线致癌。

食管癌主要经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浸润所致

降射线外,温度也与癌有关。现已发现热损伤与皮肤癌关系密切。克什米尔的牧民习惯于冬季用“怀炉”取暖,可在腹部皮肤引起“怀炉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居民;冬季常坐在火炕上取暖,易发臀部皮肤的“炕癌”;我国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也与当地居民喜欢吃烫的食物造成食道粘膜损伤有一定关系。

对致癌的物理因素应注意防护,这样就可降低癌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