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
36696300000139

第139章 高仁厚不战屈兵

唐僖宗时,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崃市)牙官阡能起兵造反。尚书高仁厚奉命带兵讨伐。一天,军营中来的一个卖面的人,引起了巡逻士兵的怀疑。于是士兵就把他抓了起来,严加审讯,果然他是阡能派来的密探。高仁厚命士兵替他松绑,然后才开始讯问他。那个探子说:“我是乡下人,阡能把我的父母妻儿都关起来了,还说,‘你若打听到了实情,我就放了你一家,不然就全都杀死。’我实在是不得已才来的。”高仁厚对他说:“我知道你说的是实话,我怎么忍心杀你呢?我现在就放你回去,去救你的父母妻儿。你见到阡能就说,‘高尚书明天就出兵,只带100个手下,不会带更多的人。’不过我救了你一家,你也要替我悄悄地告诉阡能手下的士兵说,‘尚书可怜你们都是好人,是被贼人逼迫,身不由己。尚书准备来解救你们,等尚书来的时候,你们只要丢下武器投降,尚书就会派人在你们背上写上“归顺”二字,送你们回乡重操旧业。尚书要杀的只有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和韩求五个人,一定不会连累其他的百姓。’”那个探子说:“您的一席话都是我们老百姓心里所希望听到的,尚书既能体谅我们,又不追究我们,谁还敢不听尚书的命令呢?”于是探子被放了回去。

第二天,高仁厚带兵出发,到了双流的时候,地方官员白文现出来迎接。高仁厚巡视了周围的壕沟和栅栏之后,生气地说:“阡能的手下不过是一群农夫,你指挥一支军队,一年多的时间都还没能抓住叛贼。看你修的壕沟栅栏,高大牢固、层层密密,你倒可以高枕无忧,却任凭叛贼横行,你好向朝廷请功!”高仁厚命令把白文现推出去斩首。将士苦苦恳求,才免了他一死。高仁厚又命令将壕沟填平,拆毁栅栏,留下500士兵防守,其他士兵随大军一起前进。他又召集各寨大军,汇集在一起。阡能听说高仁厚的大军已到,就派罗浑擎在双流西边立起五座大寨,又派1000人埋伏在野桥菁准备拦截官兵。高仁厚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派人乔装混入敌寨,将昨天告诉探子的话四处传播。贼兵非常高兴,高声欢呼,争先恐后地丢掉兵甲,前来投降。高仁厚对他们一概加以抚慰,并在他们背上写上“归顺”二字,然后让他们回寨中转告其他人。寨中其余的人也争着向外冲。罗浑擎急忙爬过壕沟想要逃跑,却被众人擒住送来见高仁厚。高仁厚命令给他上了刑具,押送回府,然后下令烧毁五座营寨以及盔甲兵器,只留下旗帜。

第三天一早,高仁厚对投降的人说:“本来打算马上就送你们回家,但前面各寨的老百姓还不知道我的心意。你们替我再去前面的营寨中,把背上的字给他们看,并把我的话告诉他们。等你们到了延贡,就可以回家了。”于是大家把罗浑擎的旗帜倒挂起来,每50人分为一队,给一面旗子,让前面的人挥动旗子高呼:“罗浑擎已被活捉送到双流府去了,朝廷大队马上就来了,你们赶快出来投降,保准你们平安无事!”来到穿口寨时,句胡僧已经建起了11座大寨,寨中的人都你追我赶出来投降。句胡僧惊慌失措,赶忙拿起宝剑阻止。众人向他投掷瓦块石头,把他也抓住送到高仁厚那里,他手下的5000人全部投降了。

第四天早上,高仁厚又烧掉这些营寨,让投降的人扛着旗子在前面开路。到达新津的时候,韩求已经建起了13座营寨,结果众人又都投降了,韩求自己跳进深沟里摔死了。将士们又要烧营寨,高仁厚说:“投降的人还没有吃饭,先把里面的粮食物资运出来,然后再烧不迟。”刚刚投降的人连忙点火做饭,和先前投降的人一起饱餐了一顿,大家高兴地有说有笑。

第五天,高仁厚让双流、穿口寨投降的人先回家,然后让新津投降的人扛着旗子在前面开路,并告诉他们:“只要进入邛州境内,你们就可以回家了。”罗夫子在延贡设立了九座营寨,他的士卒们前一天晚上就看见了新津的火光,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投降了。新津的降军一到,罗夫子便慌忙逃出营寨,投奔到阡能那儿去了。

第六天,罗夫子和阡能商议带领众人决一死战,但计划没有得到确定。到了傍晚,延贡的降军已经来到。阡能骑马巡视大寨,想要出兵,却没有一个人听命于他。第二天清晨,高仁厚大军即将来到,众人大声呼喊:抓住罗夫子和阡能。他俩哭着拜在高仁厚的马前,全部投降。高仁厚出兵才六天,没有丝毫伤亡就平息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