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处世一本通
36690200000067

第67章 维护和谐的同事关系是处世哲学的重要环节

是为人处世之道中的重要一环同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交关系。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接触最多的除了家人就是同事,维系和谐的同事关系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地完成8小时的工作,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工作和整个职业生涯都大有裨益。因此,掌握一些与同事交往的社交技巧是提高个人为人处世整体水平的玄机之一。

同学时代的友谊固然可贵,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踏入社会后,面对朝夕相处的同事,又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同事关系与同学关系大不相同,你面临的不是同龄人,各人的教育背景、性格特征、价值观念、处世哲学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我们一起告别学校,共同进入某单位工作,我们之间的关系将由同学关系而变为同事关系。这以后,我们之间关系的状况可能会有这样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和谐的阶段。在头三四年里,你我他对单位、工作、同事都还陌生,大家都需要摸索工作规律,了解单位和同事们的情况。这一时期,安全需要是我们共同的优势需要。同样的需要、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感情把我们紧紧联系在-起,我们可以做到无话不谈、互相帮助、互相谅解,我们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

第二阶段:不和谐的阶段。数年后,我们对单位、业务工作都熟悉了,与同事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此时尊重和自我需要成为优势需要。你我他相当关心其他的同事、特别是领导对“我”的评价,关注“我”在单位的作用、地位和前景。然而,由于各自的能力、人际关系、机遇等因素,我们之间开始产生差距:评价、地位、作用、发展前途不同。此时,我们相互间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推心置腹地无话不谈了,相互心理投入“量”减少了,关系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三阶段:沉重的阶段。此时,我们的职务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得到提升,有的还在原地踏步,自我实现的前景似乎有所不同。客观上的地位差别,往往会形成主观上的心理距离,甚至有人会产生命运不好、怀才不遇等感觉,于是交往的频率必然相应减低。然而,人是有感情的,回首往事,大家心中不免有些怅然,为什么我们之间不能始终保持第一阶段关系呢?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并发展起坦诚平等、互让互谅的关系呢?

要克服以上的分歧是可能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同事关系并不少见。但是,良好的同事关系不会自然形成,需要我们共同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行为准则之一:用你的行为使同事认识到,与你相交是安全的。换言之,使对方得到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金字塔”,安全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但却是必不可少的首属需要。为此你应该:在与同事交往中不探听、更不可揭露他人的隐私;不背后道人之长短,更不可搬弄是非;人孰无过,因此要不记人过错,更不可存报复之心;不狂妄自大,更不可事事处处尽占上风。这样,同事们自然会认为你是忠实可靠的同事加朋友,便会毫无顾虑地同你交往、合作了。

行为准则之二:需要的满足是相互的,人际交往的目的是彼此满足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一方传输信息、感情或者物质等,另一方理应相应地作出报偿,如态度的转变、交往频率和深度的增加、感情的融洽、关系改善等。如果人际交往中付出和报偿不公平,则人际关系将受到影响。如果待人真诚、不谋私利、急人所急、豁达大度,那么同事关系一定是好的;反之,若有己无人,盛气凌人,贪得无厌,粗鲁野蛮……那么同事关系必然不好。

行为准则之三:注意交往的时空距离。我们已经知道,人际关系一般与交往距离的远近,交往时间的多少、长短成正比,因此,一个班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关系一般较密切。为了便于向同事交换信息,沟通感情,消除隔阂——也即消除交往中对另一方传输的信息的误解,一般需要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同时应经常进行交往。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交往过度会造成心理及感情上的饱和这一因素,因此,同事间的交往,无论从频率上讲还是从空间上讲,都要恰如其分,即保持“君子之交”的时空距离。这样各自都能冷静地处理相互关系,不致因交往过密而对另一方产生过高的期望。因为一旦这一期望不能实现(工作上的意见分歧或冲突),就会产生失望感,甚至怨恨情绪,反而不利于保持正常的关系。

行为准则之四:正确对待竞争。在现代社会,各单位、各公司都有晋升、加薪的机会,你我他都有好胜争强之心,这是自强不息的表现,也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同事间相互竞争是正常的。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竞争,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共同目标和个人抱负的实现,它是组织和个人是否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既然如此,在竞争中你我他都应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在竞争中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也有失败的可能;胜要胜得光荣,输要输得坦然;要戒妒——输者不嫉妒,戒骄——胜者不骄傲。胜负只说明过去。今天你晋级了,我衷心向你祝贺,诚心向你学习,争取明天再分高低。你我他在竞争中是对手,在工作中是同事,在生活中是友人;争而不伤团结,不失风格,得意时不忘形,受挫时不丧志。这样,同事关系绝不会因竞争而受到损害。

行为准则之五:正确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所谓自我,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化三者的统一。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对自己的体能、智能、价值、社会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等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自尊而不自傲,自爱而不自卑,自律而不自弃。在对待自我理想和抱负的实现方面,既看到个人的能动性和潜力;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离开社会、离开集体、离开同志们的协助,自己必将一事无成。这样我们就会在交往中注意自我和社会大我的结合;我们就会有强烈的与他人交往的热忱,乐于与同事交换和分享信息、情报;我们就会在与同事和领导的交往中,保持平等自然的态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我们就会既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同时又有强烈的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完全可以肯定,同事们一定会尊敬这样的人,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共事。

要搞好同事关系,除了注意以上五个行为准则外,还要切记如下要点,才能与同事相处得好:

要以诚待人。而且要讲信用。能赢得别人的信赖,自己也会心安理得,一切都会顺利。

欣赏别人的优点最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人的天性。因此,当你诚心赞誉别人时,对方就会以你为知己。

养成尊重别人私生活的习惯。中国人喜欢嘘寒问暖,关怀别人,因此,往往容易流于谈论别人的私事。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很多事情,局外人无法了解,更没有资格去说长道短。

与同事相处,特别要注意公私分明,不能因为是亲朋好友而在公事中带上感情。夫妻或情侣如果在同一办公室,上班时间最好公事公办,不要经常黏在一起,以免别人说闲话。

同事工作有成绩,千万不要嫉妒,要真心欣赏别人,向别人看齐,这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竞争。

每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有时会在心理上筑一道藩篱。如果要取得每位同事的密切合作,就应该尽量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善意,经常考虑别人的立场和利益,不要自认为高人一等。

不要冷语讥讽他人,不要斤斤计较小利,否则,大家会对你望而生畏,设法避开你,这样你将失去与同事合作的机会。

使人有安全感,是你与同事相处的关键。不要计较他人的过错,不要使人感到你有报复的意图。与别人谈话不能要求次次占上风、讨便宜,这样你才能成为最忠诚可靠的朋友。

古人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用现代话来说,同事、上下级关系和谐,则万事兴,也就是单位的生产率、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组织的计划、目标能顺利实现,你我他个人的愿望和抱负也可因此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