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
36598200000014

第14章 根茎类(3)

【鉴别要点】高10~20cm。基生叶与茎生叶同形,有柄;基生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第二回常呈深裂状,小叶片长椭圆形、长卵形或线形,长约2cm,先端钝或锐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苞片阔披针形。萼片小,早落。花瓣4,外轮2片稍大,边缘粉红色,中央青紫色,上部1片尾部延伸成距,内轮2片稍小。雄蕊6,花丝连合成两束;子房扁柱形。蒴果条形。花期4月,果期5~6月。块茎不规则扁球形或倒圆锥形,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网状细皱纹,上端有略凹的茎痕,底部中央略凹呈脐状,有圆锥状小凸起。质坚硬,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采收加工】5~6月植株枯萎5~7天后来挖块茎,除去须根及浮皮,沸水煮后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温,味辛、苦。

【用药宜忌】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阻、跌扑肿痛。

【保健药膳】

党参延胡肉汤

[原料]延胡索12克,党参15克,茯苓10克,鸡内金10克,兔肉250克。

[制法]将延胡索、茯苓、鸡内金用纱布包好,兔肉洗净切块,与药袋、党参等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文火炖煮至肉烂熟,去药袋,加调料而成。

[用法]饮汤吃肉。

[功效]健脾益气,消积化瘀。

[主治]胰腺炎慢性期。

【验方精选】

木瓜萸肉汤 延胡索、枳壳各12克,白芍、川楝子、牛膝各15克,香附、山茱萸各10克,益母草30克,肉豆蔻、小茴香、蛇床子各6克,木瓜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本方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疗睾丸痛甚,固着不移,时如针刺,痛引少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虎杖

【简介】别名“斑根紫金龙”、“活血龙”、“阴阳莲”。多年生草本。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

【来源】生在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主产在江苏、浙江、安徽、广西。

【鉴别要点】茎直立,中空,表面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节稍膨大。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短尖;托叶鞘短。花单性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披白色或红色,5深裂,外轮3片,背部有翅。雄花雄蕊8;雄花子房卵形,有3棱,花柱3。瘦果三角状,包于翅状花披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根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6~1.5cm,节部较膨大,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纹,根茎下侧生数条粗根。根圆柱形,长约17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有纵皱纹。质坚硬,断面共色至橙红色,射线明显。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微寒,味微苦。

【用药宜忌】孕妇勿服。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保健药膳】

茵陈虎杖粥

[原料]菊花、桑仁各10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菊花末,桑仁、蜂蜜,再煮1~2沸即成。

[用法]每日1~2剂。

[功效]祛湿散瘀,定痛化痰。

[主治]肝胆湿热型高脂血症。

【验方精选】

1,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虎杖30克、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2,桑枝虎杖汤 桑枝15~30克,虎杖根9~5克,金雀根15~30克,臭梧桐根15~30克,枣10只。风湿病,四肢麻木,筋骨痠痛。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知母

【简介】别名“蒜瓣子草”、“连母”。多年生草本。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来源】生在山地、干燥丘陵或草原地带。主产在河北。

【鉴别要点】叶基生,线形,质捎硬功夫,长20~70cm,宽0.3~0.6cm。花茎高40~60cm,散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一簇散生地花序轴上,花披片6,黄色或紫堇色。雄蕊3,与内轮花披片对生。蒴果长卵形,具6纵棱。花期5~8月,果期8~9月。毛知母扁圆形长条状,略弯曲,长3~5,直径0.8~1.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一端残留淡黄色叶基,上面有1纵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集向上方纵沟;下面隆起而略皱缩,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晒干称“知母肉”。

【性味功用】气微,性寒,味微甜、略苦。

【用药宜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保健药膳】

知母龙骨炖鸡

[原料]知母20克、龙骨40克、雏母鸡1只(当年未下蛋)。

[制法]将母鸡拔毛去内脏洗净,取知母、龙骨放入鸡腹腔内,文火炖至熟烂即可。

[用法]早晚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早泄伴情欲亢盛、梦遗滑精者。

【验方精选】

前列汤 知母、黄柏、水蛭、穿山甲、沙苑子各10克,白茅根、蒲公英各30克,败酱草、王不留行各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可治前列腺炎。

狗脊

【简介】别名“黄狗头”、“金毛狮子”、“猴毛头”。为蚌壳蕨科植物,狗脊的根茎。

【来源】生在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壤中。主产在福建、四川、云南、贵州。

【鉴别要点】植物高2.5~3m。叶大,叶柄粗壮,褐色,基部披金黄色长柔毛及黄色狭长披针形鳞片。叶片革质,阔卵状三角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单一,或在不育裂片上二叉。孢子囊群生在裂片侧脉顶端正,每裂片有2~12枚,囊群盖两瓣,形如蚌壳。根茎不规则长圆形或球形块状,长10~25cm,直径4~8cm。表面深棕色,残留有金黄色的长茸毛,上面残留数棕红色坚硬的叶柄基,下面丛生黑色细根。狗脊片呈不规则和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淡棕色,近边缘木1~4mm处有棕黄色凸出的木质部环圈。质脆,带粉性,蒸煮品显黑棕色,半透明。

【采收加工】秋、冬采挖,除去泥沙、须根、叶柄及金黄色柔毛,干燥。现多趁鲜或蒸后切厚片。

【性味功用】味淡,性温,味苦、甘,微涩。

【用药宜忌】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之。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用于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屈伸不利。

【保健药膳】

狗脊蒸双肾

[原料]狗脊、枸杞尖各6克,猪肾、羊肾各2个,绍酒5克,酱油3克,姜片7克,荷叶1张。

[制法]将猪、羊肾对剖开,剔去筋膜,用温开水烫一下,过冷水洗净,切成极薄片,放入洗净的碗内,加绍酒、姜片、酱油拌,腌制入味,待用。把狗脊拣去残毛,清水洗净,切成片,待用。荷叶洗净,取一角,放入双肾片、狗脊及洗净的枸杞尖包裹,放入蒸笼内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2次。

[功效]温肾阳,益精髓。

[主治]肾虚腰膝酸软无力。

【验方精选】

狗脊酒 金毛狗脊150克,黄酒1500克。将药浸于酒中,封固容器,置锅中,隔水加热煮1.5小时,取出埋土中7日退火毒,即可服用。每次饮1小盅,日3。主治关节筋骨疼痛,腰膝无力,活动不便等症。制备上述狗脊酒时,应去除其毛须。其作方法一般用砂烫去毛,或燎,或刮。为了易切片,先用清水洗净,浸泡半日后,用蒸笼蒸透,再行切制。

骨碎补

【简介】别名“毛姜”、“猴姜”、“石岩姜”、“申姜”。多年生草本。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另外,同属植物中华槲蕨的干燥根茎同作骨碎补入药。

【来源】附生在树干、岩石上。主产在湖北、浙江。

【鉴别要点】高20~40cm。叶二型,营养叶枯黄色,革质,卵圆形,羽状浅裂,下面有短毛,无柄,覆瓦状叠生在孢子叶柄的基部,孢子叶绿色,长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7~13对,宽2~3cm,基部裂片短缩成耳状,叶柄短,有翅。孢子囊群圆形,生在内藏小脉的交叉点,在中脉两侧各2~4列,无盖。孢子期夏季。根茎扁平条状,常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披棕色披针形小鳞片,边缘有睫毛,经火燎者鳞片焦灼并有脱落,呈棕褐色,两侧及上面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体轻,质脆,折断面红棕色,有17~25维管束排列成环。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

【性味功用】性温,味苦,微涩。

【用药宜忌】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保健药膳】

生地骨碎补猪肾汤

[原料]骨碎补15克,生地30克,猪肾1个。

[制法]加适量盐煎汤。

[用法]吃猪肾饮汤,每日2次。

[功效]健骨补肾。

[主治]牙齿隐痛或微痛,咬物时疼痛明显,午后疼痛较重,牙龈微红、牙根浮动,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验方精选】

1,治腰脚疼痛不止 骨碎补50克,桂心75克,牛膝1.5克(去苗),槟榔100克,补骨脂150克(微炒),安息香100克(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2,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 骨碎补200克,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150克(俱酒炒),泽泻40克(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25克,食前白汤送下。

香附

【简介】别名“香附子”、“莎草根”、“三棱草”。多年生草本。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来源】生在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主产在山东、浙江、福建、湖南。

【鉴别要点】秆单生,有三锐棱。叶基生,窄线形,先端尖;叶鞘闭合包于秆上。花序复穗状,3~6在茎顶排成伞状,有叶状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鳞片2列,卵形,膜质,两侧紫红色,每鳞片有1花。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根茎纺锤形,长1.5~3.5cm,直授0.5~1cm。表面紫棕色或焦黑色,具纵皱纹,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处有棕色毛须及残留根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有点状维管束散在。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味功用】气香,性平,味辛、微苦、甘。

【用药宜忌】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慎服。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保健药膳】

香附鸡肝

[原料]香附10克,鸡肝100克,鸡肉200克,洋葱2个,萝卜1个,芹菜适量,粉条适量,油豆腐、酒、砂糖各适量。

[制法]先将香附切细,用水2杯,文火煎约1小时,煎成半量时,用布滤过,留汁备用。鸡肝、洋葱切块,萝卜切片,芹菜切成3~4厘米长的段,粉条在热水里浸软斩短,油豆腐切开。锅内先用鸡肉垫底,将鸡肝放在鸡肉上面,调料铺放最上层,加酒3茶匙,并放入香附汁、砂糖、酱油,加鸡汤适量。先用大火煮开,继用小火煮烂即可。

[用法]吃鸡肝。

[功效]温经行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

[主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验方精选】

香附子(炒,去毛)1600克,缩砂仁400克,甘草200克。上为细末。每服5克,用盐汤点下。可治噫气吞酸,不思饮食。

穿山龙

【简介】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龙萆”。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来源】生在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鉴别要点】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色。茎左旋,无毛。叶互生,掌状心形,变化较大,长8~15cm,宽7~1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至顶生裂片较小,全缘。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无柄,花披6裂,雄蕊6;雌花常单生,花披6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宽翅。种子每室2枚,生在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宽的薄膜状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表面棕色或黄色,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类白色,粉性。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温,味甘、苦涩。

【用药宜忌】孕妇、儿童慎用。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

【保健药膳】

穿山龙酒

[配料]穿山龙10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加工碎,浸泡于白酒中,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摇动1次,经7天后过滤即成。

[用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30~40毫升。

[功效]祛风湿,止痛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