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怀:一诚法师谈人生
36543600000010

第10章 放下了垃圾,提起了自在

不能坦然面对富有,就是贫穷

大家平日里用“贫穷”这个词,一般是指物质上的贫穷,而佛讲的贫穷是身心的贫穷。

按佛教讲,一个贪污的人,尽管拥有很多钱财物质,他也仍然是贫穷的。从他拿到这笔钱的那一刻开始,当下他就有了果报,他从此开始坐立不安,心怀忐忑,惶惶不可终日,同时他的内心也产生了极强的负罪感,贫穷感,因为他内心里并不能够很坦然地认为自己真的富有了、富足了。实际上,从这一刻开始,他的贫穷感更加剧了,总觉得是欠了别人很多,而且也并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花、去用这些钱。

大家看看,从有了钱到心中忐忑,再到心有愧疚,这一系列的提心吊胆本身就是一种果报。有了贪污的因,再通过各种缘,就有可能导致东窗事发,然后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又是一个果报。有人会问,并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啊?有的人甚至可能一直都逍遥法外。这话短期来看好似正确,不只有多少人昧着良心拿钱,以为没有问题,不过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把时间倒退两千年,秦始皇时期搞焚书坑儒,把那些不利于他的统治思想、书籍都给毁灭了,这个因所造成的文化匮乏以及社会倒退的果报,这在他做的当时是感觉不到的,后来的人却感叹不已。再说现在的人,对于自然资源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频繁地发生自然灾害,可以说这都是一种果报。这就说明,有些坏事当时看不到,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果报。

果报的循环,会加剧内心的空虚感,金钱是无法弥补这种空缺的。其实,富有还是贫穷,不能光用拥有的金钱多少来衡量,而是应该以内心是否富足来衡量。内心不富足的人永远不知满足,会无限度地攫取财富,并且死死抓住已有的财富,不肯放手;而内心富足的人,不会一心一意求取金钱,会舍得把手中的财富散出去,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人在这世上,不仅要有所得,也要学会有所舍。因为,太盛的物质欲望会让人起贪念,而贪念又是一切恶行的起源之一。

佛曾度过一个悭贪的长者。从前,在舍卫城住着“最胜”和“难降”两位长者,他们富可敌国,但却异常悭吝。他们给自己的家设了森严门禁,禁止乞丐入内,还用铁网围遮房屋以防止飞鸟来啄食稻谷,用铁墙壁避免老鼠凿墙进入房中咬坏器物。

当时,佛陀的五大声闻弟子都无法度化这两位悭吝的长老。佛陀得后,便亲自于两位长者前示神通,为长者宣说圣法。可是,长者仍然无法理解佛法大意,只是觉得不能让佛陀空手而归,于是决定用一条白毡布来供佛。悭吝的长者挑了一条差的毡布,可是拿出来后却发现变成了上等的毛毡。长老十分不舍,于是又转回库房挑了一条次等毡布,可取出一看,又变成极好的毛毡。如此,无论长者如何挑选,他最后看上的毡布都比他挑选的更好。悭吝的长者在布施与悭贪之间犹豫不决,天人交战。

恰在此时,天上的阿修罗与忉利天人正巧交兵,双方各有占上风的时候。佛陀得知长者的悭贪心与布施心正在交战,于是说了一首偈子:“施与战同处,此德智不誉。施时亦战时,此事二俱等。”长者听到佛陀所说的话,十分惭愧,认识到自己应当改过向善。于是便挑选了一条上等毡布来供养佛陀,而难降长者也至诚供养佛陀五百两金。与悭贪交战的两位长者,因施得福,领悟佛陀的妙法。

悭贪不舍会让人心清明的自性受蒙蔽。抛下悭贪的执著,才能让心量广起来。当然,人哪能没有欲望,强求所有的人都想佛一样无欲无求不可能,大家都在过日子,没有欲望就没有进步的动力,社会就会倒退了。

但是,过度的欲望是要舍弃的,这是烦恼的根源,不驱除他,有多少钱,有多少物质满足,就惹来多少烦恼。我们要将花在追求物质上的心思,转移到追求精神的满足和享受上来。追求有形的、有限的物质世界,不如体会无的精神世界,在无穷、无尽、无限、无量、无边中,化解欲望,拓展生活的内涵。再有,看问题不要过于短视,要看到长远的未来,这样就不会为了些微小利就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了。另外,生活上随遇而安,爱憎不要太强,有与没有,要与不要,多与少,都别太计较。计较有什么用,计较得越多,被迫丢弃的好的一面便多,这样你便更穷。

欲望所以会无穷无尽,是我们的心太贫穷。人的心若是长满了欲望草,拔也拔不掉,春风吹又生,将心的营养全部榨取,就永远无法尝到满足的幸福。没有幸福的人,就算穿金戴银,住豪宅开名臣,整日愁眉苦脸,担心自己的财富丢了,担心被别人觊觎了,最后还要顾及自己的安危,吃不下睡不着,在别人眼里怎么看都更像是穷人。

我劝大家坦然一点面对自己两手能抓到的财富,无论是担心它失去,还是想要更多,你的手就那么大,能拿多少呢?

心完全被数字迷住,幸福就消失了

人生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定力,尤其是在地位很高的时候,更需要定力。你的心有定力,看事情自然就入木三分。很多事情看透了,就不会再生执著。而内心没有定力的人,为人处世往往会有偏差。他不是偏向于消极一面,没有任何进取心,什么都不去追求,就是偏向于拼命去追求权力和金钱,把这些看得非常重要,甚至不惜为此牺牲其他东西。这两种人生态度都太过偏执,都不可取。

佛告诉我们怎么做呢,要行中道。这一点和中国儒家提出来的中庸思想很接近。真正达到中道境界的时候,我们就能准确地领会真空妙有。“有”是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与“空”联系在一起的。《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是指物质现象,也就是“有”。“有”的实质可用镜中的影像或梦中的幻境来比喻,一切“有”都是不实的,好比人的双眼看到了镜中的自己,但并不代表影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汲汲追求名和利,以为名利是恒常的、实在的“有”,但实际上,“色即是空”,人们执著不舍的不过是一场空。

人真正应该具备的是透彻认识“有”、运用“有”的智慧。人们追求财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真正的财富并非来自外在的金钱与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充实。如果我们的心完全被数字、完全被外在的东西迷住了,那我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就完全消失了。

生活自有其乐趣,并不需要一味依靠物质,将身外的财富看得过于重要,不停地追逐,即使财富到手,也会失去生活的幸福。宁静的心灵,才不会对权势眼热,不会奢望金银,不会追求声名,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累。

贪财者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一颗心如同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无法找到满足和安宁。一个为财迷失了自我的人,不仅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会跌进不幸的深渊。知足便能快乐,心无所求,福分便能无穷无尽。而不知满足的人哪怕拥有再多财产,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

真正的富裕从心底来,心是空虚的,再多的财富也填充不了。有一个老人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块地送给一无所缺,全然满足的人。”一名富有的商人骑马经过时,看到这块牌子,他心想:“这位老人家既然想要放弃这块土地,我何不向他讨要过来呢?反正我也这么富有,拥有一切,完全符合牌子上所写的条件。”于是,他下了马,叩门向老人家说明了来意。老人问他:“你真的一无所缺、全然满足了吗?”富人说:“当然了,我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和我所需要的一切。”老人说:“果真如此,那你还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想更多地占有财富。实际上,“贫有贫苦,富有富苦,世间诸人皆是苦。”如果一个人没有满足之心,那么无论他是富贵还是贫贱,都只能感受到痛苦。人们经常在富贵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忘记了生活的本意,结果得到的财富越多,飞走的幸福也越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让内心为外物所遮蔽、掩饰。

拿掉头衔,去掉存款,剩下的才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财富。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财富。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生命无限美好,于是越活越有味道。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有多少财富,心中的能量不息,对生命的拥抱和热爱不止,那么,钱多可以过,钱少也可以过,问题是能处处感悟生活的真谛。

名利不值得低三下四

古往今来,一直都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混乱的名利场中汲汲追求,不惜丧失原则,迷失自我,最终反而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世间众生,有几人能够在名利面前淡然处之,泰然自若?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很多时候,荣华富贵都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遇不可求,所以世人常有名利如梦的说法。名利似缰似锁,牵绊着人心,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要想摆脱,就要看透名利的本质,舍弃奢求名利的心。

人常常在获取名利之时喜不自胜,却不知有身处名利巅峰的喜悦,就必定会有从巅峰跌落下来的苦楚。名利本就是虚幻,再高的权位,总有退位的一天,再多金钱,也总有散去的一刻。看透了这一点,才能在高处不忘形,低处不消沉,无论富有还是穷困,都保持平和之心。

名利虽然虚幻,但并不是说名利本身不好,我们应该戒掉的是过度追逐名利的贪欲,以及那种为了获取名利不择手段的丑态,而不是名利本身。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低三下四,抛弃原则和自我,拼命奔波忙碌才能得到名利呢?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身心内外的关系、各种社会关系打点好,人生自然就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完全不用那么辛苦奔波,忙忙碌碌,在别人面前伏低做小,或者伤害别人的利益和感情,不用把自己的人生道路逼入恶性循环。

换句话说,不必刻意去追求名利,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名利自然会随之而来。太过刻意去求,放进去太多执著心,最后只会害人害己。这就像古人说的“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把欲求放空,才能够收获更多的可能性。

宋朝的雪窦禅师喜欢云游四方访学,这天,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曾会学士。曾会问到:“禅师,您要到哪里去?”雪窦回答说:“不一定,也许去往钱塘,也许会到天台那里去看看。”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和我交情甚笃,我给您写封介绍信,您带去交给他,他一定会好好招待您的。”于是雪窦禅师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曾会的介绍信拿出来,而是潜身于普通僧众之中过了三年。

三年后,曾会奉令出使浙江,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告诉他说并不知道这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到云水僧所著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雪窦禅师。曾会不解地问:“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我为您写的介绍信丢了?”雪窦禅师微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有,所以我不会做您的邮差的!”说完拿出介绍信,原封不动地交给曾会,两人相视而笑。曾会随即将雪窦引荐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来,苏州翠峰寺缺少住持,珊禅师就推荐雪窦去任职。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僧。

一个人做到无欲的时侯,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清空了心灵。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有了让生命一次次远行的条件。欲望太多,名利心太重时,人就像被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缚住了,你的眼里只看到眼前的这一丁点利益、好处,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去争斗,你的生命和心灵怎么打得开呢,在狭隘的心灵和生命境界里,又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看,那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就在他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内心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他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物质欲望,放下了世间的一切,它就能逍遥自在了。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像那天边的白云一般,争似春风处处闲,达到自适、自足的境界。

穷得连安宁的心都失去

古人说“安贫乐道”,现代的人听了这句话,可能要反驳了:“谁愿意穷啊!”古人当然不是劝你去过穷日子,而是说在你穷的时候,不要失去“道”。“道”是什么,就是安心的地方。“安贫”是叫我们安于自己的贫穷,安于贫穷,不是说我们穷得认了命,穷得破罐子破摔,什么也不管了,反正都这么穷了,所以也不去努力进取。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安于贫穷,是说一个人在贫困的处境里能够保持一份内心的富足和安宁。他能够在穷日子里过出滋味来,不管处境如何穷困,他始终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希望,对自己的信心。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钱,因为钱还可以再赚,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为什么心无安处,因为被贫穷这个遭遇击败了。原本家有万贯,一朝家财散尽,就觉得整个人生都完了。他不能够在富有和贫困的境遇中随遇而安,不能够把穷困的际遇当作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归根究底,之所以不能安贫,这都是心底的贪欲在作祟。因为贪婪,所以喜欢得到,厌恶失去,忍受不了贫富的落差,得失的落差,更忍受不了一无所有的处境。这样的人早已被一根贪婪的绳索捆住,成为物质的奴隶。

庄子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就是叫人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要随时放下,而不是贪念丛生。对物质的过度贪求和不舍,常常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守财的人除了眼中的“财”,便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因而失去生命中其他乐趣,甚至生生世世都为财所困。

有一次,佛陀从杜提长者的门口经过,刚好长者家中养的狗在吃饭。杜提长者的这条狗非常受宠。它可以爬到大厅的躺椅上吃饭,人们也用最好的碗给他装盛最好的食物。当佛陀经过他杜提长者门前,这只狗从椅子上跳下来,对着佛陀狂吠不止。于是佛陀便对狗说:“你还未除去贪嗔痴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你都是这样。你的习气真是难断。”佛陀说过便转头离开。狗听了佛陀的话后,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就算是主人叫它,它也不动。

于是主人便向佣人了解了情况。佣人将刚才佛陀经过与佛陀对狗说话的情形告诉了长者。爱狗心切的长者找到了佛陀质问他为什么要欺负他的狗。于是佛陀便告诉长者:“你的父亲生前对自己的财产十分执著。他在家中埋藏了些财宝。他对财富的执念很重,到死了无法放下这些财宝,于是便投生做了你家的狗。正因为它前生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们才会如此投契。”杜提长者不信,他要佛陀拿出证据来证明。于是佛陀便说:“你去问你的狗家中的宝物埋在哪里吧。”长者照着佛陀的话做。果然,狗儿在椅子下面用爪子一直扒着。长者叫人移开椅子下的地砖,果然有许多宝物。此情此景让长者不禁感叹:“父亲对财宝如此执著,以至于往生后还成为一只守财狗。真是可怜,可悲,可叹啊。”

人之所以会成为财物的奴隶,正是因为他们不懂繁华本虚幻的道理,从而被一根贪财锁链锁住。《金刚经》说,凡是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他告诉人们,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只要有名字,就一定是有形象的具体事物,而一切形象状态,都是虚幻的。

外物都是虚假的,即使我们把它追到手,也不会感到满足,反而会使人生出更多更大的欲望来。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都会走到尽头,最终走向反面,富不过三代是一例,乐极生悲也是一例。因此,要学会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学会“物来而应,过去不留”,适当放下,只有放下外物的枷锁,才能得到心灵的放松。

生活在物质当道的现代社会,要学会舍弃欲望。世界如此之大,一个人怎么可能拥有一切?即使只是眼前的名利,都难以得到,更何况所有?人生一世,金钱、富贵也不过转眼云烟,所以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欢喜”才可贵。得不到的时候,要懂得适时放手;抓不住时,不如转身。松开手掌,就能看见广阔天空;回过头,就是辽阔世界。

要放得下人生的“金钵”

“放下”二字,诸多禅味。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弟子拿着鲜花来供养佛。佛叫他把花放下,他把花放下了。佛又叫他把身放下,他却不知道怎么放。佛再叫他把心放下,他一下子就开悟了。可见所谓“放下”,不是指放下实实在在的外物,而是放下心头的挂碍。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的最高境界,缘于“放下”。参禅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放弃,是清空自己的拥有。

杯子空了,才能装水;人的鼻子要空、耳朵要空、毛孔要空,否则就活不下去;双手要空,才能拾起新的幸福;行囊要空,才能收获更多——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却并非人人都会去做。大多数人都很难真正做到“放下”。人总是一味地想要得到,而不肯舍弃,这种想法,便是执著。

过去有个叫金碧峰的祖师,他功夫用得很好。阎王老子派小鬼来捉拿他,那小鬼到处找,找来找去找不到,就找到他的弟子,问:“你师父跑到哪儿去了?”那弟子就说:“你要找到他,只要把他最喜爱的那只金钵敲几下,就找到他了。”小鬼听取以后,就把金碧峰的金钵敲了几下,金碧峰祖师果然出现了,于是小鬼就把他捉住了。金碧峰祖师就问:“为什么要抓我?”小鬼回答说:“阎王老子要你去。”金碧峰祖师就说:“请个假好不好?过七天以后,我再去,我说话算数。”

小鬼再三不同意,他就再三请求,最后小鬼就说:“好了,就让你七天。”小鬼走后,金碧峰祖师就想:原来阎王爷来抓我,就是因为我放不下这个金钵,现在我就把它砸掉。之后,他就打一坐,入定了。小鬼再来找,哪儿都找不到,又去找金钵,金钵也没有了。这时,听到金碧峰祖师在虚空中说:“小鬼拿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铁链锁得虚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小鬼跑回去跟阎王老子讲,阎王老子听了很高兴,就说:“恭喜他,恭喜他。”

这个放不下的“金钵”就是执著。人若有执著,若内心有放不下的东西,就很难腾出心力处理其他事。放不下过去,就很难重新开始;放不下欲望,就容易为外物所缚;放不下名利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就会拖累前行的脚步。要“放得下”,便是为了让人能够“提得起”。

提不起、放不下的人只懂享受,却从不承担;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提得起、放不下的人有担当,有责任心,而且往往目标明确,会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而一旦有所获得时,却舍不得放下,只会拖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艰难上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担当,也懂得时时清空自己的行李,轻装上路。有了名声、财富、成就,而不入心,随时随地能够放下;悲伤、痛苦的事情过去了,就不再耿耿于怀;不被已拥有的东西牵绊住脚步——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总是念念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痛苦是收获幸福的前提;放下负担是走得更远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在人生这场旅途上得到很多,金钱、名位、幸福、痛苦,不论好坏,每一种都是独特的收获。但心灵若被这些收获满满占据,就会失去自由呼吸的空间。

一个人钱财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挂碍,有人我的是非,有名闻利养的百般计较,什么也放不下,心事太多,心理压力就太重。有收就应有放,所有的过往都已流逝,生命的路还很长,很宽,要“提起”更多的成就和幸福,不妨坦然放下多余的负累,让过去的一切真正成为“过去”。

把握得住

过去有个故事说,有一个妇人从来不丢东西,她的儿子不服,有一次他就把母亲的一个金环偷偷地扔到了附近的河里。母亲丢了金环也没太用心地去找,她对儿子说:“丢不了的,早晚会找到的。”过了几天,她竟在买回的鱼中发现了那枚金环,她得意地对儿子说:“怎么样,我说能找到吧!”儿子惊异地目瞪口呆。为什么呢?原来在很久以前,住在大山北面的居民每年都会迁移到山南去过冬,只有一位老妇人因年老体弱,不能翻山越岭,因此自愿留下来帮大家照看家财,她尽心尽责,村中财物从无一丝丢失。这位老妇人就是那位母亲,因为她前世为大家看护财物,并无半点贪心,因此修得了永不丢失财物的福气。

你们看,能在金钱面前把握住自己,不起贪心,居然换来了这么大的福气。可惜大多数人总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金钱可以带来优渥的生活,可以开拓事业,实现梦想,金钱的作用不可忽视,爱财之心也并非过错。可是,对待金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假如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和宗旨,那人就会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这种工具捆绑起来,成为金钱的奴隶。

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虚无二字,看得透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放大金钱的作用,将金钱的地位抬得很高,高过人格的底线,甚至高过生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遇到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和尚。两人拉住小和尚,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小和尚说:“我正在移栽一棵小树,却突然发现了一坛金子。”这两人听了就笑:“挖出金子来有什么好怕的,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怕。”小和尚说:“你们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东西会吃人的。”这两人不听,小和尚只好告诉他们金子的具体地点,两个人飞快地跑进树林,果然找到了那坛金子。

这时,一个人就说:“我们要是现在就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到天黑以后再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我们在这里吃过饭,等半夜的时候再把黄金运回去。”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没多久,回去的人提着饭菜来了,他刚到树林,就被另一个人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像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想起了小和尚的话:“他说得真对啊,我当初就怎么不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这只拦路虎,它美丽耀眼的毛发确实诱人,一旦骑上去,就无法使其停住脚步,最后只能摔下万丈深渊。不执著于占有金钱的人,金钱对他而言是财富;而放不下金钱的人,金钱对他来说就是吃人的魔鬼。倘若只为了满足虚荣和一时风光而追求金钱,那么,就很有可能被金钱支配,不知不觉陷入永远无法满足的怪圈。越是追求,就越不满足,越不满足,就越不择手段,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将人的自我和整个生命都卷入其中,永无解脱的一日。要摆脱金钱的支配,就需要从固有的观念中跳脱出来,以智慧对待金钱。

首先,要认清金钱的本质。金钱是为了满足生活必需和为自己带来福报的工具,拥有金钱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了解这一点,就不会把追逐金钱当做自己的人生目的,从而掉进金钱的陷阱,失去自我。然后还要做好心灵的环保。当我们拥有金钱时,需要内心的环保,这就要从控制自己的贪婪做起。最后要谨防不义之财。如果一个人赚取钱财的来路有问题,最终只会自食其果。端正获取财富的想法,才能清醒看待金钱上的得失。

其实,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如浮云。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莫不如退一步,让自己在纷扰世间保持清醒和坚定。被钱财、权势支配而不自知的人是可悲的,人应有独立的气概,不为所动的气势,支配自己拥有的名利、财富。

不要见到好的就想,想不到就嗔

人常患大病,病由“贪”字而来。贪就是见到人家好的就想,想不到就嗔,嗔恨大了就打人、骂人,就是恶口了,就愚痴了,那还怎么能清净呢?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毒”,是为众生业障的根本。妒忌、残害等心理,都是随三毒而来的无名烦恼。在这三毒之中,“贪”为第一毒。

为什么“贪”的危害最大呢?因为一切嗔心怒火、人际争斗,狭隘短视,皆源于贪心。试想,如果人心底没有贪婪,心底怎么会有诸多求不得的烦恼,人我间又怎会有争斗?在佛看来,要想有一个纯朴宁静的心灵,要想在未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就要驱除贪的念头。

贪婪在佛教教义中被列为第八大恶行。贪会让欲望迷失人的本心,让人在追逐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人因贪婪而付出的代价往往巨大。一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因贪欲而不择手段以致走向极端。这样的人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百喻经》中记载:有一个擅长牧羊的人,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他很是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别人见到他虽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那时,有一个人,很会机巧诈骗,走过来甜言蜜语地和他做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这个人对牧羊人说∶“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寞。现在我打听到东村有个女郎,美丽极了,给你做妻子,很是合适。我做介绍人,一定可以成功。”

牧羊人听了很高兴,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礼物,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又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的妻子,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个儿子了,我特地来给你道贺。”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走来说∶“唉!真可惜,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呢。”牧羊人听了以后,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

像牧羊人这种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执著于世间欲乐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多闻者”。他们被世间俗乐所诳惑,因此失了善法功德,最终也因此丧失了生命及财物,其下场无不是忧愁悲苦。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常怀有私心,见到好的就想要,一心算计,斤斤计较,却最终一无所获。他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

所有的嗔怒和愚痴都由此而来:因为贪欲得不到满足,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生出嗔心,抱怨他人,抱怨周围的环境,甚至对人对事大发嗔火;因为一心追求好的东西,不断地生出新的欲望,又不断地投入新一轮的追逐当中,所以才会活得愚痴,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要,看不清名利、欲望,以及人生的真相。

在生命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一生忙碌,不可解脱。欲望如同火种,一个不懂得收敛欲望的人,会不断在火上加柴,放得越多,火势越大,最后大到无法控制,酿成火灾。

佛说人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求不得。有欲而求,无奈求之不得,所以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世间人奔忙的,不外乎名、利两个字。万物自闲,只有人不断地争名夺利。为了欲望,人们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幸福和快乐也就无暇顾及。

知足常乐,这是中国人一直说的。做人知道满足,不可贪得无厌。要分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区别,让生活回复简单,不去追逐和满足自己心里不必要的欲望,这样就不会在得失上生出烦恼、计较、痛苦。

有财富不浪费,没有财富不抱怨

和尚对弟子讲:“有财富时要惜福,不能浪费;没有财富时,也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积极地去造福。”出家人惜物到什么地步?在云居山,以前有一个库头,很讲因果,有一次因需要一点枣子,就自己拿钱取了一点,而后顺手拿属于常住的一点纸包了一下,因随手一拿,也没有故意起盗心,所以也没做多想。等他日后要下山行脚去的时候,走到门口,韦驮菩萨不让走,说你某年月日因买糖随手拿了常住的钱,没有给钱,到现在还欠着,如今已价值几匹布了,还完了才能走。

于是这个库头就又老老实实回庙里以劳动的方式抵消了所欠的,才下山行脚参方。所以出家了,在常住里,就要爱护常住物,不能随便糟蹋。况且,常住的很多东西都是十方信众布施来的,他们能够发心供养,其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更要珍惜他们的布施。一般丛林库房门边就有一个对联: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是祖师大德珍惜常住物的典型例子。

我们现在能够有很多物质上的享用,能够拥有很多财富,这是我们的福报,既然是福,就一定要珍惜,不能够随便浪费掉,因为浪费掉就没了。那么没有财富的时候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够怨别人,因为你自己福气不够嘛。为什么福气不够?你把它用光了,或者说没有去造福积福。这是佛告诉大家的一种面对财富的态度。一句话,就是别把它看得太重。不管有没有财富,大家都能够安住自己,好好生活。

华贵衣帽、别墅豪宅都只是人生的装饰品而已,而一份快乐自在的心境,能让人在忧患时保持喜悦,在落魄时不失洒脱,这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富有。财富不仅仅指金钱,我们既有心外的财富,也有心内的财富。心内的财富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人们常常以为,在金钱、财产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充足感和幸福感,可是他们忘了,幸福并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心灵在感受到自我实现时所处的状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金钱的积累上,而是更注重心灵的健康和自由自在。

把追求外在的成就或者“过得比别人好”作为终极目标的时候,就会陷入物质欲望设下的圈套之中。很多时候,人们会受内心深处支配欲和征服欲的驱使,自尊和虚荣不断膨胀,着了魔一般去同别人攀比。一番折腾下来,尽管钱赚了不少,也终于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但除了在公众场合拥有一点流光溢彩的光鲜和热闹以外,自己过得其实并没有别人想像的那么好。

人生真正的富足应是:外财与内财俱有,知识与信仰同重,接受与施舍并行,拥有与享有兼备。富足不是外在的身份,不是金钱的堆砌,也不是以物质衡量的价值,而是一种身心的状态。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也可能比一个满身金银的富人更富足。

穷人可能没有钱,没有优裕的生活,没有足以称道的事业,然而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以及明确的志向,拥有宁静的内心,拥有不断攀岩、永远向上的斗志,那么,穷困便只是一种暂时的处境。做一个自信、乐观、勤奋的人,财富就能积少成多,慢慢地汇聚到手中。富足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每天带着期望去生活,拥有自信乐观的心态,就能成为一个身心富有的人。

臭名远扬

宝峰寺丈室,某日。一居士来礼拜和尚,言及今年曾去加拿大暂住,在那时的电视报刊上见到和尚。侍者言:“和尚化遍天下。”未几,和尚开口道:“臭名远扬。”

名声并没有那么重要,有些人觉得一生籍籍无名是很窝囊的事,这其实是看不开的一种表现。再大的名声,权位再高,最终也会成为过眼烟云,有什么好计较的?可是世上能做到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乐意听到别人的赞美而非批评。名声是好东西。有名声的人振臂一呼,万人云集,那种成就感不是语言能形容的。所以,有很多人为了名声终其一生不断努力,为了名声,去做许多本不用做的事。比如,有人做慈善求名,有人挑战极限求名,还有人靠推销自己求名。

名声是一种财富,有的名声能延续几千年,有的却很短暂,人们为名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失去自我,却忘了去分辨真名声与假名声、好名声与虚名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求了一辈子,最终只换来一生的伪饰和不自由。

真正的好名,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却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好名不用拒绝,虚名也不要留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好,以此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沉浸在有名无实的自我满足之中。

佛祖如来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平素老实本分,为人善良,很受众人敬重。一次,为了勉励众人,他在大家面前赞扬他父亲的仁慈和清廉:“我的父亲生平严守不杀戒,即使一只小小的虫子,也不忍伤害;父亲也严守不盗戒,即使一件微小的物品,也不愿占为己有。”这都是实话,众人当中,不少人都知晓他父亲的德行和修为,因此在座的人心中都生起敬服之心。

谁知当时有一位无知少年,不知道他的本意是为劝勉众人,而认为他在吹嘘自己,以此赚取名声,少年心中不平,遂站起身大声道:“我的父亲,比他父亲的德行更高。”在座的人不服,便问他:“那你说说看,你父亲有什么德行?”少年答道:“我的父亲生平严守色戒,断绝了****,未曾有丝毫污染。”众人一片哗然之后,便大笑起来。其中一人道:“如果你的父亲真的不曾动过****,那你又是从何而来?”少年顿时满脸通红。

人常说“虚名累人”。虚名就是有名无实,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论其实。虚名不是福而是祸。历史上,宋襄公为虚名而祸国,西太后为虚名而殃国;现实中,一些人为虚名滥上项目,动辄数亿、数十亿资金付诸东流,一些人为虚名投机钻营,损人利己,一些人为虚名累坏己身,执迷不悟。

虚名能为人带来一时的心理满足感,但它本身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不会看重虚名。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誉,人们只看到了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虚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为了得到名和利,人们常常暗中钩心斗角,邻里打得头破血流,朋友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名利之累,有什么好处?金银、名气固然是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离开人世时,也无法带走分毫。

有的人在名和利上面迷得很深,有的人在利里头难以自拔,有的人在名里头难以自拔。佛教要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名利观呢?叫立竿见影。你有了功德,就像立了一个竿子一样,它自然会留一个影子,但是影子永远不会影响竿子的高度,而竿子走到哪里,影子就会跟到哪里。真正能够长久的名声,应该是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力量。

一个人需要有智慧和信仰的支撑,才能恰当处理名声。倘若只是因为有了一点名气就沾沾自喜,最终可能会被声名所累。

我们要利用名声做实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付出更多,要是被名声所挟持,身不由己地做出许多违心之事,最后连自我都失去,那还不如无名。有了名声,利益也自然会随之而来。真正的名,也是随着一个人真诚地为别人付出才能得到。刻意赢得的名声必然不会持久,倘若一个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才做善事,坚持一次两次没问题,但是做多了就会露出真面目。人不应凡事为名而动,而应为人而动。真心帮助他人,他人自然会帮你树立好的名声。做人无私一点,自然就有智慧,自私的聪明,只会反过来被聪明所误。

有了名声,就应努力扩大“名”的效应,为人造福,而不应为了自我满足,求更大的名,更不应为了赚取更多个人利益而滥用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