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家长要尽量利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当孩子觉得成人尊重自己的时候,他才能自发地愿意接受成人的教诲,这种教育才是成功的。
自尊是进步的根本
自尊不是自我夸大、惟我独尊,自信也不是只信自己、固执己见并走向刚愎自用的道路上去。但人们也不能轻信别人,没有骨气、没有己见,走向盲从逢迎的道路上去。
一个人有了自尊,才能把追求自尊的意识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才会自强不息,从而进发出一种极大的追求成功的热情。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勤奋,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尊自强的精神。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层,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也应该满足孩子慢慢萌发的自尊的需要。
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
小飞放学回家看到爸爸和一位叔叔正聊得很热乎,便跟叔叔打了个招呼,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见小飞回来了,赶紧跟着进了小飞的房间。问:“考试成绩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小飞沮丧地回答:“考得不太好。”
“多少分?快把试卷拿出来我看看。”
小飞磨蹭了一会儿,还是把试卷递给了妈妈。一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妈妈就嚷开了:“你这孩子,咋就这么笨呀,每次都考得这么糟糕!”
爸爸听到妈妈的责备声,就大声地叫道:“小飞,到爸爸这儿来!”
小飞不想出去,但是禁不住妈妈连拖带拉被拉到了客厅。
爸爸指着小飞开始数落:“瞧你那样,你怎么不和隔壁家的王军比比,人家每次都考得那么好,你怎么就只得这点分数!”
小飞听了爸爸的训斥,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尽管旁边的叔叔赶紧来安慰小飞,但是,小飞还是觉得爸爸妈妈当着叔叔的面批评自己很没面子。
小飞的父母可能是想通过批评、比较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
孩子在小的时候,自尊心一旦受到了伤害,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大多数的孩子会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那将是很可怕的。
台湾作家三毛曾经在她的自传里叙述了她年幼时辍学的原因:
老师笑眯眯地用毛笔在我的眼睛上圈了两个很大的黑眼圈,我能感觉到那墨水的凉意。我当时并不明白老师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老师让我干什么。刚上学的孩子,老师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会干什么。然后,老师让我在学校的走廊上走一圈。当时正是下课的时候,全校的学生都看到了走廊里的我。我像一个演杂技的小丑,他们任意地笑话我的怪模样。我含着眼泪,虽然害怕,但还是乖乖地走完了一圈再回到教室。
我回到家后,就发烧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了。
从此,三毛就得了学校恐惧症,不愿意上学了。她一直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害怕学校,害怕外界,害怕与人接触,她退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解脱。这个弱小乖巧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心灵也变得脆弱无比。为了保护自己仅存的一点自尊,她拒绝了所有的外界生活……
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调查总结得出:一个有着健康自尊的孩子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认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学习,他们有如下的表现:
(1)相信自己做事能成功;
(2)喜欢学校;
(3)愿意与同学交往,并感到很快乐;
(4)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有信心能克服。
与此同时,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孩子,会表现出以下的倾向:
(1)学习成绩不好;
(2)不愿意与别人交往;
(3)精神消沉,缺乏自信心;
(4)畏缩不前,缺乏自我调控能力;
(5)经常苛求别人,容易产生对他人的消极想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意识,都渴望被尊重,尤其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如果一个孩子在班级中不被重视,在集体中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或者在老师、家长面前受到过多的指责、批评甚至是讽刺、挖苦,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事实上,对孩子自尊、自强意识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因为孩子从小就与父母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对父母养育的是一个孩子,所有的父母养育的是整个民族。”孩子最初的自尊意识就来源于父母对他的尊重。因此,像“你真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呀?”“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道你是这副德行,真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父母的口中消失。
体谅孩子的自尊心小陶是个10岁的男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内向、胆怯的性格。一天,上数学课时,走了一下神,被老师发现,让他到黑板前演算。他在众目睽睽下脸涨得通红,老师当场骂道:“你真是个笨猪!”生性敏感的小陶当场羞愧得无地自容。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噩梦,看见那个老师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用手指着他的脸。以后,凡是上数学课,小陶就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懂。偏偏又遇到这位不懂得心理学的老师,每次都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最后10岁的小陶得了恐惧症,每天晚上做噩梦,坚决要求不上学,父母只得让他在家休学。
由于老师教育方法的失当,伤害了一颗脆弱的童心。不顾场合地对孩子恶语相加,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摧残,是比体罚更恶劣的精神虐待。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为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家长教育子女时一定要忌讳用恶言,如说孩子是“傻瓜”、“废物”、“流氓”等带侮辱性的语言。同时也要忌讳说绝对的话,如说孩子“你是狗改不了吃屎”或“你要是出息,我管你叫爹”,“你这孩子就这样了,不会有出息了”等。
另外,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闭嘴,这没有你说话的地方!”等。同时,不要对孩子进行威胁,如“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一荤子别回来”等。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爱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尊重上。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感受、人格和潜能。生活中不少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必然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了自信,孩子们在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完善自身。相反,父母的过度保护,只能使孩子永远长不大,结果害了孩子。
把孩子当成朋友,家庭里多一些民主的气氛。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成年意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当孩子的成年意识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否则,就会感到反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看过《傅雷家书》的朋友都会羡慕傅雷先生月15种对儿子朋友式的骨肉情。为什么孩子有话不愿意告诉父母,起因就是父母一开始就没有尊重孩子。因此要学会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大人跟别人通电话时,不希望孩子在一旁听,反之也是如此,孩子打电话时,你也应该回避,不要老是过问。孩子需要亲切的关怀,但是,这样的“关怀”并不适宜。家长即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必须干预,也要注意不能伤害孩子,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宜过问孩子的隐私。
尊重孩子还表现在要尊重孩子的自治权利。现代心理学提出关于少年自治的问题,认为少年应该有正常的行为上的自治,即独立地处理有关个人的问题;情绪上的自治。即可以有自己的兴趣和依恋的事物;道德和评价上的自治,即可坚持自己的观点等等。家长要给孩子这些自治的权利,要注意循循善诱地给予适度的指导,切莫粗暴地干涉他们的行动。
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子女成长的环境与父母的环境是迥然不同的。然而,父母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儿童时代作为榜样,全然不知其中许多方面业已过时,老一套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子女们也认为,父母的旧传统再也不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行动指南了。因此,父母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潮流。
尊重孩子的智慧
小斌非常淘气,老师们不太喜欢他,叫他邪门儿大队长,但他是充满了个性和智慧的一个孩子。有一个冬天,他和另外两个男孩子到冰上去探险。三个男孩子都是好朋友,很威武地在冰上走,排成一行,还唱着歌。突然,只听咔嚓一声,走在前面的一个男孩子踩到冰窟里去了,身子已经有点倾斜了。小斌走在最后,看到好朋友的处境,果断地说:“趴下!把书包扔一边,你快趴下,四肢伸直,然后慢慢爬,慢慢爬过来。”
站在一旁的另外一个男孩子着急地说:“怎么不过去救他呢?”小斌说:“你想想看,这冰面连一个人都经不住了,我们俩再冲上去的话,冰不就塌了吗?我们那不就全送命了吗!”
这个男孩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和小斌一起对身处险境的男孩说:“快!快!慢慢爬出来。”那个男孩子虽然很害怕,但也听从伙伴们的话,开始慢慢地往外爬,最后终于安全地脱险了。
为什么要四肢着地呢?小斌似乎很有经验。他知道接触冰的面积越大,就越安全,否则,扑通一下就掉下去了。正是因为小斌的智慧使孩子们都化险为夷了。由此可见,孩子的智慧,真是超出了我们成年人的想像,作为成年人千万不能低估孩子呀!
陶行之有句名言:“谁若小瞧小孩子,他比孩子还要小。”所以我们对孩子要高看一眼,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可以不受限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的主意通常是惊人的,是充满了智慧的。
有一位年轻的父亲对女儿编童谣的“智慧”颇感惊讶。
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接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小欣,听到女儿和同学们一起在念:“放学钟声响,学生得解放;上街逛一逛,学习丢一旁,老师气歪嘴,妈妈拿起吓人的小木棒。”“妹妹靓,哥哥帅,如果不傻就去爱。”
这位父亲不禁问女儿:“你和同学们在说什么呀?”女儿告诉他在念童谣,而且很得意地说都是她自己编的。父亲十分不解,哪有这样的童谣?
由于女儿从小在妈妈的影响下十分爱唱童谣,现在女儿不仅喜欢说童谣,而且还学会了自己编童谣。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却让父亲担心起来,女儿编的是不是人们常常批评的另类童谣呢?
这位父亲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要教育教育孩子,先问孩子为什么编童谣,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好玩。这个回答让母亲十分生气,要打孩子。这位父亲很理智地加以制止,并温和地告诉女儿,编童谣是好的,只有聪明的孩子才会编,但是要编好,要有意义。
这位父亲很有智慧,经过他的引导,女儿重新把以前妈妈教给她的童谣念起来,如“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的手里边。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对叔叔说了声‘叔叔再见!”’让孩子明白这首童谣让孩子拾金不昧,做个好孩子。又比如“公鸡喔喔啼,催我早早起,伸伸腿,弯弯腰,我有一副好身体。”这首童谣是告诉孩子们要天天早起锻炼身体。女儿念的同时明白了什么童谣是有意义的。
这位父亲知道,爱编童谣是孩子的爱好,不能因为她编的童谣“另类”就完全把她的爱好扼杀掉,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发展她的爱好。这位父亲成功了。后来女儿编的童谣都充满了童真,比如在动物园里编的“麋鹿麇鹿你别叫,你瞧我在对你笑。麇鹿麋鹿你别走,我们做个好朋友。”以及在班级里编的“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不怕小猫和小狗,我们一起往前走。”等等,孩子编的童谣不仅在同学们中广为流传,有的还在刊物上发表了。
可见,这位父亲的成功在于尊重了孩子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必要的引导,才使得孩子成长得更好。这样的父母是智慧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父母单纯地严厉禁止,甚至加上斥责、打骂,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孩子再也不会喜欢童谣,孩子再也不会编写童谣了,孩子创作的激情与智慧从此被阻断。在孩子身上一棵曾经萌芽的幼苗,可能再也不会长高、长大、长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教师面临着各种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剥夺孩子的主人地位,轻视孩子的智慧,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天赋才能,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变成了“奴隶”,只能按照老师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走一条和别人类似的道路。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关键的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
(1)不要小瞧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言行嗤之以鼻,只不过是小聪明,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这样的说法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留心观察孩子的才能。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这话一点不假。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某些天赋,某些较突出的能力,只要父母用心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如有的孩子爱唱歌,一听到音乐就能有节奏地摆动身体,父母要做的不是加以制止:太吵了,安静一点!而应该发现孩子的能力,并给予肯定:不错,爸爸妈妈还都不会你就会了。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充满信心,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聪明的,自己是有本领的,这种自信会影响他的一生。
(3)陪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智慧。有些孩子很擅长讲故事、手工制作等,这都可以说是孩子的智慧,聪明的父母应该听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动手制作,当你亲眼、亲耳体会到孩子的能力时,你会更加惊讶于孩子的智慧,对孩子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