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36525100000010

第10章 把话语权让给对方,懂得倾听的人才低调

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

不少人有很强的倾诉欲,他们喜欢让别人听自己说话,却不太喜欢听别人说话。如果你在无意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请记得,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我们有权说话,他人也一样,当你要求他人倾听你时,你也要懂得倾听他人。

在推销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70%的时间是他在讲话,顾客只能得到30%的讲话时间。这样的推销员业绩平平。而顶尖的推销员,早就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推销员,建议你把用于听和说的比例调整为2∶1,70%时间让顾客讲话,你倾听;30%时间自己用来发问、赞美和鼓励他说。这就是“两只耳朵一张嘴”法则。

杰尔·厄卡夫是美国自然食品公司的“推销冠军”。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把要推销的芦荟精的功能、效用告诉顾客,刚开始,女主人并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兴趣。杰尔·厄卡夫立刻闭上嘴巴,开动脑筋,并细心观察。

突然,他看到阳台上摆着一盆美丽的盆栽,他想到女主人应该非常喜欢那盆栽,于是便说:“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难见到。”

“你说得没错,这是很罕见的品种。它叫嘉德里亚,属于兰花的一种。它真的很美,美在那种优雅的风情。”女主人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确实如此。但是,它应该不便宜吧?”

“这个宝贝很昂贵的,一盆就要花800美元。”

“什么?我的天哪,800美元?那每天都要给它浇水吗?”

“是的,每天都要很细心地养育它……”

女主人开始向杰尔·厄卡夫倾囊相授所有与兰花有关的学问,而他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最后,这位女主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说道:“就算是我的先生,也不会听我嘀嘀咕咕讲这么多的,而你却愿意听我说了这么久,甚至还能够理解我的这番话,真的太谢谢你了。希望改天你再来听我谈兰花,好吗?”随后,她爽快地从杰尔·厄卡夫手中接过了芦荟精。

一个商店的售货员,拼命地称赞她的东西怎样好,不给顾客有说一句话的机会,很可能就会失去这位顾客的生意;因为顾客说不过她,反而把她的如簧之舌、天花乱坠的说话当做是一种生意经,绝不会轻易相信而购买的。反过来,如果给顾客说话的余地,使他对商品有了评价的机会,生意便有可能做成功。因为顾客总有选择和求疵的心理,如果只是一味地夸耀,或是对顾客的批评加以争辩,这无异于说顾客不识好货,不是对顾客一个极大的侮辱吗?他受了侮辱,还会来买你的商品吗?

在与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耳朵快关闭了,那么请当机立断,闭上嘴巴。谈吐不一定总能让你受到尊敬,而耐心倾听总是会轻易为你挣得别人的青睐。

要做到倾听他人说话,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说个没完。当对方脸上露出不太愉快的表情时,你应知道是到了你该闭嘴的时候了。

2.多做性格修炼。平时看书、饮茶,都是修养心性的好方法,这些事情会让你变得更加有耐心,有助于说话时能安静下来聆听别人。

3.尽量克制自己打断他人的习惯。有效且巧妙的打断会让你找回正题,而无礼的打断只会让你名誉受损。

4.配合对方的谈话。经常用感叹词或肯定词来肯定和赞美他人的话,这也是倾听的方式,还能为你赢得他人的欢心。

给人机会,别当“话痨”

有些人在生活中常易犯一个毛病:一旦他们打开话匣,就难以止住。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给他人传递的信息又太多,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说个不停者确实该改改自己的“牛性”了,否则会吃大亏。

与人交谈时要竭力忘记自己,不要老是没完没了地谈个人生活、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业。你要在交谈中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可以尽量去逗引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同时,你以充满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的叙述,一定会让对方高兴,给对方留下最佳的印象。

如果有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谈话,当中只有一个人口若悬河,其他人只是呆呆听着,这就成为了他的演讲会,会让在场的其他人感到无可奈何和愤怒。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发表欲。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希望教师让自己回答,即使他对于这个问题还不是彻底地了解,只是一知半解地懂了一些皮毛,还是要举起手来的,也不在乎回答错误要被同学们耻笑,这就说明人的表现欲是天生的,因为小学生远不如成年人有那么多顾虑。成人们听着人家在讲述某一事件时,虽然他们并不像小学生那样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然而他的喉头老是痒痒的,他恨不得对方赶紧讲完了好让他讲。

例如在求职就业中,大多数人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高谈阔论,普遍缺少倾听的耐心,很可能因此失去工作的机会。

有一合资单位的经理到某大学去招聘职员,他对2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反复核查,从中挑选出了三名大学生进行最后的面试。其中有两名大学生在经理面前,夸夸其谈,提出一大堆的建议和设想。而另一名学生则与他们相反,在面试时,一直耐心倾听经理的见解和要求,很少插嘴,只有当经理询问时,他才回答,而且很简练。在面试结束时,他委婉地说道:“我很重视您的要求,也非常赞同您的见解。如果我能被录用的话,还望您今后多多指导。”三天后,这位善于倾听的大学生接到了录用通知,而那两位夸夸其谈者则被淘汰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把话语权交给对方,懂得倾听的人最受欢迎,同时也会为自己带来好运。

阻遏别人的发表欲,人家一定对你不高兴,你在此情况下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傻事呢?你不但应该让别人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还得设法引起别人说话的欲望,使人家感觉到你是一位使人欢喜的朋友,这对一个人的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著名记者麦克逊说:“不肯留神去听人家说话,这是不能受人欢迎的原因的一种。一般的人,他们只注重于自己应该怎样地说下去,绝不管人家要怎样地说。须知世界上多半是欢迎专听人说话的人,很少欢迎专说自己话的人。”这几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与其自己唠唠叨叨地说废话,还不如爽爽快快,让别人去说话,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能够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你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以后,别人就会更愿意与你交谈了。

认真谦虚地听对方说话

对话,是由两个人组成的,而每一方都承担着两个任务:说和听。你“说”的时候对方“听”,你“听”的时候对方“说”。听和说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对话的整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说”与“听”二者之间,“听”对维持对话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听”可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明白对方的要求和意图,从而决定你应该向对方怎么说、说什么等一系列“说”的行为。

但是,我们周围许多人在与别人交谈时往往缺少“听”的功夫。他们根本顾不上听别人说了些什么,有时又急急忙忙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心不在焉地听别人说话,有的人甚至断章取义,把别人的话掐头去尾,还有的滔滔不绝自顾自地说……

相反,当你同别人谈话时,如果别人将头扭向一边,做出一副爱理不理、漫不经心的样子,那么你谈话的兴致会骤减,“看他这副样子,他好像不大想跟我谈话,算了,不浪费时间!”有的时候对方在你说话时也附和着说两句“是吗”“噢”、是这样”“原来如此”之类的话,但他那闪烁不定的神色好像在提醒你:“别浪费口舌了,我根本没听你在谈什么。”于是,好好的兴致被破坏了,一场谈话也只有半途而废。

你也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对面的听众对你的话聚精会神、侧耳聆听,你的心情一定会大不一样,你谈话的兴致也会大大增加,你心里一定会说:“噢!瞧,他听话的那副样子多认真,似乎他对我说的挺感兴趣的。”并且,如果对方边听边点头,并不断地发出“嗯、嗯”之声,那么你一定会谈兴大增,同时你对自己会产生更大的信心,话题也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思路也会变得清晰流畅。或许,这场谈话会继续好一段时间呢。

显然,出现这些结果,都是由于善于倾听的人在无形中起到了鼓励对方的作用。如果你在交际场所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专注认真地倾听别人谈话,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将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

当然,认真听是最重要的。认真而仔细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尊重对方的前提,有了前提才会有真诚的交流。接下来,友好而热情地对待对方并且不时给对方以鼓励,也是尊重对方的重要内容。在倾听的过程中,你如果能耐心地听对方说话,就等于向对方表示了你的兴趣,等于是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很值得我结交”。无形中,你让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使他感到了他说话的价值。进一步,说者对听者的感情就会发生一个飞跃,“他能理解我”,“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倾诉的对象”,于是,二人心灵的距离缩短了,交流使两人成了好朋友。

要想成为一个听话能手,还要具有良好的听话习惯,注意礼貌是在听人说话时必须具备的。要想会听,除了热情礼貌外,还要学习一些听的方法,每一个要想在这方面尽量达到完善的人在平时都要注意适当的训练。听话时要专心致志,要用眼光和说话者交流,并呼应对方的讲话,表情姿势都要适合当时的客观环境。切忌眼光飘忽不定,不要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在听别人说话时做其他事情。如果别人正在讲话,请不要轻易打断,也不要轻易接过别人的话头妄下结论。如果你确实没有听清,方可打断别人,询问时要显得有礼貌。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和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学会把话语权交给对方,善于倾听。

当你不知道说什么时,不妨倾听

能说会道的人最受欢迎,善于倾听的人才真正深得人心。话多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或者被人形容夸夸其谈。静心倾听就没有这些弊病,倒有兼听则明的好处。用心听,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好学,是专心稳重,诚实可靠。所以,有时候用双耳听比说更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誉。

倾听,不仅要倾听别人的声音,也要倾听平时少为人听或不为人听的声音,因为那里面也许藏有珍宝。学会倾听,发掘生活中的小秘密,是许多人走向成功的秘诀。

辛格曼·弗洛伊德要算是近代最伟大的倾听大师了。一位曾遇到过弗洛伊德的人,描述着他倾听别人时的态度:“那简直太令我震惊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他的那种特质,我从没有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我也从没有见过这么专注的人,有这么敏锐的灵魂洞察和凝视事情的能力。他的眼光是那么谦逊和温和,他的声音低沉,姿势很少。但是他对我的那份专注,他表现出的喜欢我说话的态度——即使我说得不好,还是一样,这些真的是非比寻常。这真的无法想象,别人像这样听你说话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静听他人的声音,并通过这种静听打开生活的玄机,既是对人世的通明,也是对人生的洞彻。

以前,美国最大的一家汽车工厂正在准备采购一年中所需要的坐垫布。3家有名的厂家已经做好样品,并接受了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然后,汽车公司给各厂发出通知,让各厂的代表作最后一次的竞争。

有一个厂家的代表基尔先生来到了汽车公司,他被带进办公室,与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主任及该公司的总经理面洽。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会议上说些什么,恰好他又正患着严重的咽喉炎,几乎发不出声音。于是汽车公司的经理说,“我替你说吧!”

基尔先生回忆地说,“后来他真替我说话了。他陈列出我带来的样品,并称赞它们的优点,于是引起了在座其他人活跃的讨论。那位经理在讨论中一直替我说话,我在会上只是做出微笑点头及少数手势。

“令人惊喜的是,我得到了那笔合同,订了50万码的坐垫布,价值160万美元——这是我得到的最大的订单。

“我知道,要不是我实在无法说话,我很可能会失去那笔合同,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而且我对于整个过程的考虑也是错误。通过这次经历,我真的发现,当你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不防让他人说话有时是多么有价值。”

由此可见,当你不知道说什么时,懂得倾听他人说话是多少重要。

在说话办事过程中,如果你认真聆听别人说话,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1.聆听可以帮助你正确地下判断

如果你没有专心聆听对方的谈话,就无法正确地判断他的想法;不能正确地判断他的想法,就根本不能够利用他的想法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状况。

2.聆听能使你更加理解别人

如果你不能理解对方的谈话,你就不可能使事情很有条理地进行。而你能不能理解对方的谈话,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专心聆听对方的谈话。

3.通过聆听你可以影响对方

当你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思考出如何影响他的方法。你为对方提供说话的机会,就是让对方把说服他所必备的利器交到你的手中。但是,你必须记住,为了影响别人而聆听他人说话时,不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必须敞开胸怀仔细聆听才可以。

从现在开始,对别人多听多看,将他们当做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对待,你将发现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善于与人沟通。

倾听之中要懂得随声附和

倾听并不意味着默默不语,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小动作”外,还得动一动自己的嘴。恰当的附和说明你没有走神,一直在用心听对方说话,表达了你对说者观点的赞赏,还对他暗含鼓励之意。

例如,当你对他的话表示赞同时,你可以说:“你说得太好了!”“非常正确!”“这确实让人生气!”这些简洁的附和让说话者为想释放的情感找到了载体,表明了你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听者还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语句将说者想传达的中心话题归纳一下,能够使说者的思想得以凸显和升华,同时也能提高听者的位置。

当然,我们还可以向说话者提一些问题。这些提问既能表明你对说者话题的关注,又能使说者更愿意说出欲说无由的得意之言,也更愿意与你进一步交流。

一位老教授与门下的五名学生闲聊着自己当年读研时候的杂事,说:“你们现在的生活可真丰富,校园内有体育馆,校园外有游乐园。我当年在你们这个阶段,生活的世界里只有课堂、图书馆和宿舍。”

学生们微微一笑,导师继续说道:“不过,那个时候精力都用在读书上也好,搞科研嘛,基础知识不扎实根本无法谈及创新。还记得我的一个课题是关于青藏高原地质变迁的问题,当时我不仅要查自然地理方面的书,还要查很多地质演变与生物演化方面的书。当时科学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哪里有什么计算机、文献电子稿啊,完全依靠图书馆里纸质的资料,可比你们现在做项目难多喽!”

说着,教授停顿了下来,拿起茶杯饮了两口。

这时,其中一个专心倾听的学生礼貌地问道:“老师,您当年的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的地质变迁问题,可参考资料却涉及区域内的生物演化,当时是不是很少有人将这两个角度结合考虑?”

听完,教授会心地看了看这位“好问”的学生,然后得意地说道:“很多时候,没人想到的地方你想到了,才会有意外的收获,才能够创新。不信,我们来举个现在的例子,就说说你现在的课题吧!”接着,教授在得意于自己创意思考的同时,更为那名巧妙提问的学生进行了很有创意的课题指导,而那四名只知道听的学生,却没得到教授丝毫的专门指导。

那名在倾听之中懂得随声附和的学生,不仅赢得了教授了喜爱,更赢得了教授的专门指导。

由此可见,附和地倾听有时还是一种赞美。它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有助于克服彼此间判断上的倾向性,有利于改善交往关系。在倾听别人谈话时,你已经把你的心呈现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了你的真诚。我们去倾听别人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幸福、痛苦与欢乐的时候,使我们能够把对方的优点和缺点看得更清楚。而这些结论再通过我们有效的附和来传达到对方心里,这才能算是一次完美的交流。

认真倾听并在适当时间附和也有利于对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对方明白我们的倾听是对他的尊重以后,他同样会认真地听我们说活,这样大家彼此的交流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领导来说,适时附和地倾听职员的谈话,在有助于充分了解下属情况的同时,还说明了你对下属的体贴和关心。这种没有架子的平民领导到哪儿都会受员工欢迎的。在朋友之间,这种附和式地倾听则能促进情感,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引发精神上的共鸣。

所以,在与人交往中,你若想讨对方欢心,想把交流愉快地延续下去,那么,请不要只是傻傻地倾听,要学着适时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