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36524800000016

第16章 学会变通,多兜圈子少走弯路

第一节 人生变幻莫测,需随机应变处之

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只有随机应变,时刻留心身边的变化,才能在人海中绕暗礁,劈风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时,也能在身处危境时,在无声无息中化险为夷。

郭德成是元末明初人,他性格豁达,十分机敏,且特别喜欢喝酒。在元末****的年代里,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当初追随他打天下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待遇优厚,成为朝中达官贵人。郭德成仅仅做了戏骑舍人这样一个普通的官。

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给你个大官做吧。”

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

朱元璋见他坚辞不受,内心十分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到御花园喝酒。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御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眼见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芳香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痛饮起来。

杯来盏去,渐渐地,郭德成脸色发红,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不早,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地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

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零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

朱元璋一听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想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也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闷闷不乐,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曾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因此字眼获罪的大有人在。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样糊涂,这样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他仔细地想着脱身之法: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嫉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要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后来,他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嫉恨全消,还向自己的妃子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来的许多大将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

郭德成之所以能在朱元璋的铁腕下保住自己的性命,是因为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所以不贪恋官位,随机应变,提前避了祸。

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境,会有许多过失,有时某些过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祸。如何从这些祸事中脱身非常重要,而智者善于随机应变,利用现实条件培养避祸的急智,从而使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

第二节 懂得变通,趋福避祸

越王勾践经过二十年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他的敌国——吴国,举国沉浸在喜悦和欢庆中。可是这时,他的首要功臣范蠡,却告诫另一位功臣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获胜,全靠你我,现在大敌已灭,他一定会猜疑我们,不如尽早退隐。”文种却以为越王不至于如此绝情,没有听从忠告,不久果然惹上杀身大祸。

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胸怀博大、大智若愚的谋略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继续前进,或再前进时就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应当自觉地、主动地断然退避。

这是保存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谋略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修养,善于克制、约束自己;而缺乏一定修养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善于退与善于进,具有同等的谋略价值,只善于进而不善于退的人,决非高明之人,而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以机动灵活运用的人,才称得上高明。

退避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暂时收敛锋芒,隐匿踪迹,养精蓄锐,伺机而动。就是说退是迫不得已的,即使退也要做到主动、自觉不露声色地壮大实力,以便时机成熟时,奋起继进。可见,这种退不是逃跑,而是进的一个环节,是下一步进的准备和前奏。只有这样的退,才称得上谋略。懂得变通为人的人善于趋福避祸。

明朝年间,在江苏常州地方,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开了个当铺,有好多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某年年关将近,有一天尤翁忽然听见铺堂上人声嘈杂,走出来一看,原来是站柜台的伙计同一个邻居吵了起来。伙计连忙上前对尤翁说:“这人前些时典当了些东西,今天空手来取典当之物,不给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那人见了尤翁,仍然骂骂咧咧,不认情面。

尤翁却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地对他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不过是为了度过年关。街坊邻居,区区小事,还用得着争吵吗?”于是叫伙计找出他典当的东西,共有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是过冬不可少的衣服。”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不如暂放这里,棉袄、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邻居拿了两件衣服,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竟突然死在另一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这个人打了一年多官司,害得别人花了不少冤枉钱。

原来,这个邻人欠了人家很多债,无法偿还,走投无路,事先已经服毒,知道尤家殷实,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结果只得了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扯皮,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就死在那里了。

后来有人问尤翁说:“你怎么能有先见之明,向这种人低头呢?”尤翁回答说:“凡是蛮横无理来挑衅的人,他一定是有所恃而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争强斗胜,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人们听了这一席话,无不佩服尤翁的聪明。这就是善于趋福避祸之利。有时为了趋福避祸作适当的忍让是必要的。

讲究趋福避祸之道并不是说一看前方有危险,便急忙后退,一退再退,以至放弃原来的目标、路线,改变方向、道路(而这个方向、道路与原来坚持的方向、道路已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知难而退了,就不具有什么谋略价值,而是逃跑主义了。所以,在趋福避祸的问题上也要分清勇敢与怯懦、高明和愚笨。

第三节 机遇隐藏于变通之中

“年轻人的机遇不复存在了!”一位学法律的学生对丹尼尔·韦伯斯特抱怨说。“你说错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法学家答道,“最顶层总有空缺。”

没有机遇?没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孩子最终发财致富,卖报纸的少年被选入国会,出身卑微的人士获得高位。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没有机会?对于善于利用机会的人,世界到处都是门路,到处都有机会。我们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尽享美好人生,虽然这种能力既给了强者,也给了弱者。只要我们能够善于变通,便能抓住身边的机会来成就非凡。

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就被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

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逾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不久,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又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机会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例如,自然界的力量为人类服务千百年来,闪电一直想引起人类对电的注意,电可以替我们完成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从而使我们抽出身来开发上帝赋予的能力。

所以,我们不要坐等机会,而要创造机会,就像拿破仑那样多少次使自己绝处逢生,或者像牧羊童费格森那样用一串玻璃计算星星之间的距离。对于懒惰者来说,再好的机会也一文不值;对于勤奋者来说,再普通的机会也仿佛千载难逢。

机会总是隐藏在周围琐碎小事里,抱怨是没有用的,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再平凡的你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来。

做人要善变通,你利用的机会越多,创造的新机会也越多,成就非凡的可能性也会大很多。你准备好迎接自己的机会了吗?

第四节 变通,自可于万难之间游刃有余

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要避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善于变通,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这样,既能办好自己的事,又能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可谓两全其美。

文学家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变通是天地间最大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变通,就是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晚清大臣曾国藩就是一位善于变通又不失自己原则的人。

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实力的大臣。他一方面靠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满清朝廷的顾忌,敢于向自己放权。另一方面,他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权势,即使朝廷对他有所顾忌,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清朝毕竟是满洲贵族的天下,为了防止曾国藩离心离德,朝廷在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汉人的同时,也安插了湖广总督官文、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满蒙贵族钳制他们。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为了消除朝廷的疑忌,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他就下令将湘军大部分裁撤。

同治三年(1864年),正当曾国藩分期分批裁撤湘军之际,僧格林沁及其马队被捻军在湖北牵着鼻子走,接连损兵折将。清廷万般无奈,命令曾国藩率军增援湖北。朝廷的这次调遣,对湘军非常不利,所以曾国藩的态度也十分消极。其一,攻陷天京以后,清廷咄咄逼人,大有卸磨杀驴之势,曾国藩不得不避其锋芒,自剪羽翼,以释清廷之忌,为此曾国藩也满腹愁怨。其二,僧格林沁骄横刚愎、不谙韬略,向来轻视湘军。此时,曾国藩正处在十分无奈的两难之中,他只好采取拖延之法。

曾国藩十分清楚,僧格林沁大军在黄淮大地上穷追不舍,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早晚的事。因此,曾国藩按兵不动,静坐江宁,观其成败。

果然,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全军覆没,这位皇亲国戚竟然被一个无名小辈杀死。捻军声势更加浩大,咄咄逼人。朝廷不得不再次请出曾国藩,命他督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所用三省八旗、绿营地方文武官员均归其节制。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这本是曾国藩预料中的事,当接到再次让他披挂出征,以解清廷于倒悬之急的命令时,他却十分惆怅。在这瞬息万变的官场中,他很难预料此行的吉凶祸福。因此,他还是采用拖延之法。

当曾国藩接到“赴山东剿捻”的旨令时,他明白清廷的着眼点是在于解燃眉之急,确保京津安全。这是清廷的一相情愿,此时曾国藩所面临的出征困难却很大。湘军经过裁减后,曾国藩北上剿捻就不得不仰仗淮军。曾国藩心里也清楚,淮军出自李鸿章门下,要像湘军一样,做到指挥上随心所欲,是很难的。另外,在匆忙之间难以将大队人马集结起来,而且军饷供应也不能迅速筹集。

曾国藩做事向来能未雨绸缪,对于清廷只顾解燃眉之急的做法,实在难以从命。况且,朝廷处处防范,自己若继续带兵出征,不知还将惹出多少麻烦。因此,他向朝廷推辞缓行。尽管他向清廷一一陈述了不能迅速起程的原因,但又无法坐视捻军步步北进而不顾。正在他左右为难之际,李鸿章派潘鼎新率鼎军十营包括开花炮一营从海上开赴天津,然后转道赴景州、德州,堵住捻军北上之路,以护卫京师,给曾国藩的准备和出征创造了条件。这样,经过二十几天的拖延后,曾国藩才于六月十八日登舟起行,北上剿捻。

通过拖延的办法,曾国藩赢得了应付事态的时机,也避免了与朝廷上司的直接冲突。灵活变通能够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促使或者等待事态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于万难之间做到了游刃有余。

在人生路上,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要避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善于变通,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这样,既能办好自己的事,又能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可谓两全其美。

第五节 打破常规,难题自会迎刃而解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规矩,有些我们应当遵守,但是完全按照规矩办事很容易陷入僵局之中,在适当的情况下打破规矩的限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在年轻时即表现出了不俗的气质与智慧。他曾与庞统、徐庶等10人一起师从水镜先生。水镜先生要求极为严格,一日出了道考题给他的几名弟子,那就是如何说服自己在午时三刻之前允许他们出庄。徐庶听后无可奈何地一笑,双手一摊,没辙了。庞统比较滑头,嬉笑着说:“让先生允许我离庄,实在拿不出办法,但如果弟子在庄外,则一定有办法让先生允许我进庄。”水镜先生一听,板起脸:“这点小聪明也想诓我,一旁站着去吧!”

众人都忙着想办法,唯有诸葛亮伏在桌上睡大觉,待师兄弟将他推醒,午时三刻就要到了。师兄弟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神情望着他,那眼神似乎在说:看来,你也没啥能耐。这时却见诸葛亮揉揉双眼,一脸怒气,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水镜先生的衣襟,高声呵斥道:“哪里有你这样的先生,净用无理的歪题整弟子,我不学了,还我3年学费!”众人见诸葛亮耍蛮发横,慌了手脚;水镜先生遭受羞辱,也气得发抖。他急命徐庶、庞统:“把这小畜生给我逐出去!”诸葛亮站着不走,非要要回3年的学费不可,徐、庞二人费尽气力,才把诸葛亮拖出庄去。

一出水镜山庄,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折身来到水镜先生跟前跪下,谢罪道:“适才为了考试,无奈中冒犯先生,万望恕罪!”水镜先生听罢,转怒为喜。就这样,诸葛亮通过了考试。

与此同时,徐庶、庞统借光出了庄门,考试也算合格了。诸葛亮获得成功,其他师兄弟一无所成,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知道如何打破常规。

古人除天伦应尽的孝道外,特别重视“师道”,因此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言和“尊师重道”的理念。正因为如此,弟子从不敢对师不敬。仔细考虑诸弟子的答案,都有一个明显缺陷——冲着考题内容而来,目标指向都很明确——我要出庄(传统考试习惯束缚了他们)。这一切自然都在水镜先生意料之中,当然也就无法得逞。

懂得变通,打破常规的束缚,使诸葛亮轻松通过了考试。

在生活中,凡事不可生搬硬套,而应灵活地解决。如果拘泥于陈腐的模式,必然无法超越前人。只要主动地打破常规,自行开辟一片天地,再难解的结也就会迎刃而解了。想做一名卓越人士,就必须不停地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变化,并懂得打破常规以取得成功。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与问题,但可以改变自己。采取主动的态度,磨砺前进的刀锋,千变万化将由你来驾驭。

第六节 变通为人,善自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过错、失误,是痛痛快快地承认与自责,还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呢?

聪明人往往选择前者。因为,发自内心的自责,能有效地减少失误造成的危害,消除由此带来的人际隔阂、怨恨。

在事业受到挫折,群众情绪低落时,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引咎自责,能产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1946年8月,华东人民解放军某部进攻四县失利,伤亡较大,士气低沉。陈毅对大家说:“三个月来未打胜仗,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团不行,不是野战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的责任,现在向指战员认个错。”全军上下被陈毅这种博大的气度深深感动,心中怨气一扫而光,后来连打了几个胜仗。

除了那些只宜于小范围内私下进行的以外,自责时要敢于亮丑,不要怕失面子,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公开进行。

原四川省省长张皓若曾应邀参加一个高教工作座谈会,迟到了半个时,张省长对此作了这样的讲话:“我今天迟到了半个小时,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自我原谅(主办单位未将地址通知他)。我向大家做检查。不坚决改掉这种拖拉作风,还搞什么改革开放?”

不言而喻,即使是一点失误,且由客观原因造成,当事人却立即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这自然会得到群众的称赞。

变通为人的人在善于自责的同时也不轻易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别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起来维护他的荣誉,为自己辩解,甚至会记下你这—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无论他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们。我们都是这样,在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你得记住,指责就像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了对方,而且他也必然要在一定的时候来指责你。指责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不满,那么这种不满是不会为对方所接受的,哪怕他明知

自己错了。如果你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那最好的方法是诚恳地帮助他分析原因。面对可以指责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发生这种情况真遗憾,不过你肯定不是故意这么做的,是吗?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原因……”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远比指责有效。只有多从自身反省,不轻易去指责人,才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一位留法中国学生介绍说,法国人爱认错。有一次,他没有租用电话,账单上却出现了19法郎租用电话费用,他便前往电话局交涉。接待人员虽不知道详情,却坦然承认可能是电话局的错,并估计是往电脑里输入数宇的工作人员疏忽了,打错了房间的号码。后来,问题查清,果然是电话局搞错了。负责处理此事的营业员特写信代电话局向中国留学生道歉,承认营业员的工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减少中国留学生的部分电话费,以作为他无故跑一趟电话局的补偿。

这位留学生还发现,法国人不但爱认错,而且很少抱怨和批评别人。他在法国很少听到诸如学生因考试迟到而抱怨天气或堵车,也没有见过谁不小心踩上了****而责怪邻居为什么在这儿遛狗。他分析,这可能是法国人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已于事无补,而这时扪心自问有没有错则可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旅法几年,他很少见过法国人在公共场合吵架。他认为,法国这个民族长期奉行的自我认错习惯,真不啻为润滑剂,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

多反省,少责人是变通为人不可少的策略。多认错,如果错误真的是在自己方面,那就争取到了主动;如果不是,有错的一方也会向你表示谢意或敬意。更为常见的现象往往是,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先认错的一方往往也是比较主动一些。死不认错,横行霸道,再强大也会招祸上身。

第七节 弃暗投明,良禽择木而栖

遇到小人暗算而又无路可走时,最佳的办法便是弃暗投明,另择明主了。做人千万不可吊死在一棵树上。

章邯是秦朝的大将,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建大功。

陈胜、吴广起义后,章邯受命讨伐。由于军力不足,章邯便把刑徒和官奴也组织起来,在他的调教下,这支拼凑起来的队伍也颇有战斗力。

章邯性情直率,不喜谄媚,他对当时掌控了朝政的权臣赵高也不逢迎,惹得赵高十分恼怒,他为了报复章邯,竟对章邯的大功视而不见,更无封赏之意。

项羽崛起后,章邯和他交手多有败绩,他为此向朝廷频频告急,不想赵高为置他于死地,不仅不派兵援助,还把他的告急文书一律扣压,从不向秦二世禀报。章邯连连失败的消息,有一天终于让秦二世知道了。秦二世身边的太监对秦二世说:“章将军勇冠三军,若他有失,秦国就危险了,陛下将怎样对待他呢?”秦二世怒不可遏:“章邯深负皇恩,罪该万死,他还想活命吗?”

太监摇头说:“章将军如今已是败军之将,必多心惶恐,斗志有失。陛下既依靠他杀敌保国,就不能任性责罚他了,否则他惧祸投敌,陛下岂不更加危险?陛下若能忍下气来,略作抚恤,章邯不见陛下怪罪,他定能定下心神,再为秦国建功了。”

秦二世于是再找赵高议论此事,赵高故作惊讶地说:“章邯此人自高自大,向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加责罚,哪能显出陛下的天威呢?”

秦二世又要下诏指责章邯,有的大臣上奏说:“时下国家危难之秋,章邯实在是不可多得之良将,这个时候不求全责备,对谁都有好处。一旦诏书降下,万一章邯投敌,陛下岂不得不偿失?”

赵高在旁阴声道:“皇上赏功罚罪,理所应该,章邯若心怀异志,正好可将他除去。他若为忠,又怎会因皇上责罚而叛敌呢?”

秦二世于是下诏,对章邯大加指责,言辞甚厉。章邯接诏,又气又怕,一时六神无主。长史司马欣前去咸阳替他探听消息。他从别人口中知晓这其中的缘故,于是赶紧返回对章邯说:“赵高对将军有心排斥,看来无论你有功无功,都不免遭他陷害了。”

章邯大吃一惊,情绪更加低落。

值此时刻,赵将陈余派人送书前来,劝他反叛秦国,信中说:“白起、蒙恬都是秦国的大功臣,可他们的下场却是被赐死。将军为秦卖命奋战,到头来却为赵高陷害、昏君猜忌,最终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天意亡秦,如将军认清形势,反戈一击,不但无有灾祸,还有除暴济世之大名,何乐而不为呢?”

章邯见信落泪,久不做声,司马欣长叹一声,说:“皇上不识奸佞,反责忠臣,这不是将军欲反,而是不得不反啊。”

于是,章邯向项羽投降。

做人要辨别是非曲直,做忠臣可以,但不要做愚忠之臣。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弃暗投明,适当的时候炒掉你的主人,才能开始你的成功人生。良禽择木而栖,本身并没有错。识时务者为俊杰,章邯的反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和一个新朝代的建立,择主依时而变,不但顺应天理,而且对己有利,这种两全其美的事,对于有“心机”的人来说是不难选择的。

第八节 随风转舵,做人生路上的“不倒翁”

所谓变通,就是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哲学家讲:“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我们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和变化,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采取灵活机动的变通方式应万变,这是我们需要确立的一种做人做事的心态。

叔孙通是秦二世时的儒士,被任命为待诏博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秦二世听说后,很忧虑,便召集待诏博士和儒生询问方略。秦二世问:“由楚地来的戍卒攻占了陈地,先生们认为该当如何?”

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异口同声地说:“百姓造反,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赶快发兵讨伐。”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脸上的神色都变了。

叔孙通上前说:“如今天下合为一家,先帝毁掉郡、县的城墙,销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况且上有圣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尽职守法,四海安宁,哪里有人想造反呢?这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何足挂齿。”

秦二世转怒为喜,笑道:“先生说得很对。”博士、儒生们脑筋灵活的很快来了个急转弯,附和叔孙通,说是盗贼。脑筋僵硬的便依然坚持说是百姓造反。于是秦二世便把说成造反的都关进监狱,却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件衣服。

后来,秦朝败亡,叔孙通便带着儒生们逃出咸阳。他先是投奔项梁,项梁亡后又侍奉楚怀王,后来又投降刘邦。刘邦最讨厌儒生,所以见到儒生,便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便溺,以羞辱儒生。

叔孙通知道刘邦的脾性,便脱掉儒装,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刘邦很是高兴。叔孙通既不向刘邦宣讲儒家学说,更不向刘邦推荐自己的学生,而是向刘邦推荐那些盗贼出身的壮士,刘邦更是高兴,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叔孙通的学生们备受冷落,都暗地里骂叔孙通:“我们跟随先生多年了,如今不推荐我们做官,反倒天天推荐那些狡猾的盗贼,这是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后,便对学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刀林箭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阵杀敌吗?你们等着我,我并没忘记你们。”

刘邦平定天下,跟随他一起平定天下的都是没有知识的武夫,更不懂什么规矩,在朝堂上喝酒争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剑砍殿上的柱子。刘邦看着乱糟糟的景象,也很头痛。

叔孙通猜到了刘邦的心思,知道时机已到,便对刘邦说:“儒家虽不能争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臣愿招集鲁国的儒生,和臣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刘邦同意后,叔孙通便与鲁国的儒生、自己的学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度,因时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仪制度。

从此,大臣们上朝,都严格遵循礼仪,稍有越轨便被一旁监视的御史拉下惩治,人人心中畏惧,朝中气象大为改观。刘邦看着驯服的臣民,慨叹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贵啊!”他迁升叔孙通为太常,又赐五百金。叔孙通这时才提出:“臣的学生们跟随臣多年了,又和臣一起制定礼仪,希望陛下给他们封官。”刘邦此时已从心里喜欢儒生了,便把叔孙通的学生们都封为郎官,叔孙通又把刘邦所赐的五百金都分给学生们,学生们这才明白叔孙通的用意。

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他能历经两朝四帝而独得宠信,证明这棵树在风中老而弥坚。这些都是由于他的聪明机警、善于言辩、审时度势、善于变通。

做人需要根据当前的形势,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有时候随风转舵,用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善于变通,化不利为有利。

第九节 顺时应势,见异思迁是王道

在权力的角斗场上总是血雨腥风,一着不慎便可能招致全盘皆输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识时务之人应当懂得选择明主,同时还应懂得做人的进退之道,只知进不知退的人有可能“壮士一去不复返”,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在其《凉州词》中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确,战争的残酷会让那些远征的战士受尽磨难,甚至客死他乡,陈陶《陇西行》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深闺梦里人”便道出了战争的残酷和辛酸。

相对战场的明刀明枪,政治斗争的暗箭黑手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政治斗争很难见刀光剑影,却依然是杀机重重,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战死沙场还能落得个精忠报国的名誉,而倒在政敌或主子的刀下却是只能是加个“莫须有”的罪名而饮恨九泉了。

所以选择明主之外,更重要的一点还要懂得进退之道,为了贪求功名,只知进不知退的人,便极有可能马失前蹄,难以终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兴王朝诛杀功臣的事例比比皆是,但也有不少功成身退,落得圆满结局的“心机”之人,春秋时期的范蠡,便是一个典范。

范蠡是楚国宛人,年轻时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才智。为了不苟同于世俗,佯装狂痴,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经邦之策,隐身待时。

勾践即位后,时机来了。越国大夫文种到宛访求人才,闻得范蠡名声,便亲自前去拜访。起初,范蠡不知文种是否有诚意,于是一再回避。后见文种求贤若渴,于是亲迎文种,二人终日而语,纵论霸王之道,志同道合。文种将范蠡举荐给越王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

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军国大计多出其手,为灭吴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官封上将军。作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和对人生社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凭借他多年的从政经验,深深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他看到群臣皆乐,独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勾践的想法。勾践在谋取天下之时依靠群臣之力,而今天下已定,他不想把功劳归于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范蠡觉得自己名声太显赫,不可久留于越国,何况他也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同安乐,于是,毅然决定急流勇退。他给勾践写了一封告退信,说:“我听说主人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担;主人受侮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仇已报、耻已雪,我请求追究使您受会稽之辱的罪过。”

越王对范蠡恋恋不舍,他流着泪说:“你一走,叫我倚靠谁?你若留下,我将与你共分越国。”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于案右,比拟他仍与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检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修书一封,写道:“物盛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信,不愿相信勾践会那么绝情,不过从此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范蠡的话还是应验了。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辩解,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生,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讽。文种悲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借鉴!”说罢引剑自刎。

范蠡和文种对待名利不同的见解和眼光,便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择主固然重要,必要时敢于急流勇退,不贪图富贵之乡更是为官之道的一个最高境界,做人要有“心机”,懂得进退之人才能彻悟其中的秘密。

第十节 当鳄鱼咬住你的脚,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这只脚

“当鳄鱼咬住你的一只脚,你会怎么办?”

这个恐怖而又令人愕然的问题,如果真的发生了,想必大多数人只会在惊恐与痛苦中束手挣扎,至于生存,似乎成了委托给上帝的一个祈祷。还可能有一部分人,为了挽救被鳄鱼咬住的那只脚,同鳄鱼进行殊死搏斗,但这种选择的结果,90%以上的概率是要葬身鱼腹。

读到这里,你一定会问,那究竟应该怎么办?揭晓答案前,我们先来看一看《战国策》里虎怒决蹯的故事。

在一个山间小路上,有人安装了一个拴缚兽蹄的捕猎器具,以捕捉野兽。

突然,有一只老虎误踏进器具之中,缚住了一条腿。老虎挣扎了很长时间,但仍没能使自己的脚掌从器具中解脱出来。担心猎人逼近,无奈之余,老虎用牙齿咬断被缚的那只脚,忍着剧痛逃跑了。

难道老虎不爱惜自己的脚吗?难道它不知道断脚会很痛吗?不要以为老虎很笨,它咬断自己的脚来求得生存,是一种变通的办法,是非常智慧的选择。试想,面对当时的危险境地,这只老虎若不懂得牺牲一只脚,怎能保全自己整个庞大的身躯呢?客观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无奈但又十分聪明的选择。

其实,这讲的就是心理学中的鳄鱼法则,指如果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你若试图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和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甚至丧失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牺牲这条脚。换而言之,当你发现自己的行动背离了既定的方向时,必须立即停止,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不舍得或不甘心。

很多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往往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结果陷入“鳄鱼法则”的陷阱。

曾经有两个商人结伴出门做生意。到达目的地前,他们需要乘船横渡一条较大的河流。

谁料,那天正巧河水湍急、天气变幻,导致渡船触礁沉没了。船上的人都在急流中拼命向岸边游去,这两个商人也不例外。

游在前面的商人发现伙伴不在自己身边,便回头寻找。他发现另一个商人在后面游得很慢,便着急地问:“你怎么游得那么慢?你平时可比我游得快多了呀?”

另一个商人一边艰难地游着,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我背着1500块金币,很重啊!”

游在前面的商人很无奈,但求生心切,一时间也管不了那么多,便一个人疲惫地上了岸。回望水中,他发另一个商人仍旧扛着那箱钱艰难地游着,急得他大叫道:“快把箱子抛掉,不然你会淹死的。”

在水中挣扎的商人一边向前游,一边断续地说:“这可是我的……本钱……啊!”

岸上的商人急得直跳脚,大喊道:“那些钱几个月就能赚回来,保命要紧!”

水中的商人没有理会同伴的劝告,依然背着沉重的钱箱在水中艰难前行。

没多久,一个大浪打过来,岸上的商人再也看不到他的伙伴了,还有他那死都不肯放手的钱箱,也随他永沉水中了……

看看,人类自诩为最智慧、最高等的动物,有时候还不及一只老虎聪明。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把手伸进鳄鱼嘴里”,无法忍受或放弃本属于自己但即将失去价值的事物。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并不值得,或者会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便使我们失去得更多。

例如,你花了500元钱买了一只鲍鱼,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没能及时吃。过一阵子,等你有空想吃的时候,发现鲍鱼已经臭了。这时,你会怎么办呢?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吃掉,要么扔掉。如果你选择吃掉,那么很可能吃坏肚子或生病,从而增加了除鲍鱼本身价钱以外的额外支出——医疗费用。如果你选择扔掉,那么损失的,仅鲍鱼本身的价钱。很明显,前一种选择要优于后一种选择。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詹姆斯所提出的:“承认既定事实,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这是应付任何不幸后果的先决条件。”所以,人生最大的效率在于:用勇气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用智慧做出让自己损失最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