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36520900000051

第51章 为老板“节流”,老板就为你“开源”

节约是任何一个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武器。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节约的都是利润。

企业能不能节约成本以及将成本节约到什么程度,员工有着很大的决定权。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树立节约意识,不仅做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为企业节约,还能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利润,自觉为企业减免不必要的开支,那么,实际上,就是在为企业创造了业绩。

把节约当成习惯,岗位都是利润源

节俭既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一个自动自发型员工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如今一些大公司提倡: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分钟,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滴油,每一块煤,每一克料。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精辟地说道:“节俭是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节俭是世上所有大小财富的真正起始点。”

【走进职场】

19世纪石油巨头众多,最后却只有洛克菲勒独领风骚,其成功绝非偶然。有关专家在分析他的创富之道时发现,杜绝浪费,从小处精打细算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洛克菲勒曾在一家公司做记账员,几次在送交商行的单据上查出了错漏之处,为公司节省了数笔可观的支出,因此深得老板赏识。后来,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公司中,更是注重成本的节约,提炼加工原油的成本也要计算到第3位小数点。为此,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净值的报表送上来。经过多年的商业训练,洛克菲勒已经能够准确地查阅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字,以此来考核部门的工作。

曾经有一次,他质问一个炼油的经理:“为什么你们提炼1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洛克菲勒甚至连一个价值极微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过,他曾给炼油厂写过这样一封信:“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一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洞察如微,刨根究底,不容你打半点马虎眼,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成本会计和单位计价的一名先驱,是今天大企业的“一块拱顶石”。

洛克菲勒这种精打细算的节约精神成就了他石油帝国的辉煌。如今,这种精神依然为很多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所推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员工没有成本意识,他们对于公司财物的损坏、浪费熟视无睹,让公司白白遭受损失,自然也使公司的开支增大,成本提高。

更有甚者,员工直接成了浪费的源头:下班之后,经常忘记关闭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办公室空调的插头插在插座上从来不拔;复印文件或宣传材料的纸张是不是只使用了一面……

【自动自发行动法则】

节约,是一种生产力。有了节约,少了浪费,自然就省出相当一部分的资源、能源,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价值。反之,如果只注重生产、发展,而忽视了节俭,尽管产出很高但开支、浪费也大,那社会财富又怎么能积累起来呢?在今天竞争这么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就算是在很小的地方去节省,积少成多,最后节省出来的东西也是可观的,甚至可能造成盈利和亏本的区别。

做一个为公司节俭的员工,要从小处做起,杜绝浪费!

1.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饮水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长时间不使用或下班时请关闭电源。

2.珍惜每一张纸。很多员工对纸张都是单面使用,殊不知,如果双面使用的话,则可以节约一半用纸。因此,在打印、复印、手写和画图的时候,应尽量将纸的两面都利用到;电子邮件、网络、企业内部互联网和文件扫描仪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纸张的使用数量;不要随便把纸张扔进垃圾桶,而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放置废纸的地方,然后集中起来卖掉,这将是一笔不可低估的收入。

3.节约每一滴水。用水完毕随手关闭阀门,发现龙头滴水现象及时报修;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OA办公系统。

4.不要浪费公司电话费。不在公司里煲电话粥;使用IP电话节省话费。

5.不要使用的一次性用品。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不用塑料袋,改用布袋、竹篮;不用一次性茶杯,使用自己专用的茶杯;将用过的信封,贴上新标签在内部传递时重复使用,或翻面后再用。

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提倡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当今社会,节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一种素质。该用则用,不需要用到则节省。真正做到节约,事事想到节约,事事做到节约,让自己做一个有美德、有素质的员工。让我们一起杜绝浪费。

提高效能,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利润

其实为企业节约能源,并不仅仅局限在为企业节水节电,节约纸张这些很明确的小事上,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还可以为企业节约资源成本,减少企业的能耗。

作为一个为企业发展着想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自觉提高工作效能,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做更多的事。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一项任务如果耗时越长,企业付出的成本就越多,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时间拖得越久,占用和浪费的资源就越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每个员工的效能太低,企业不但谈不上盈利,反而会不停地往项目里白搭成本。

【走进职场】

许振超,青岛港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2005年4月,他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3月任十一届全国********。许振超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即工人们的典范,是新时代的“金牌员工”。

作为一名现代工人,许振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不仅如此,由许振超主打的“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吸引了全球各大船运公司纷纷在青岛港上航线、换大船。

许振超不仅是业绩高手,而且是青岛港的节约能手。

自国家发起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后,许振超积极响应号召,按照青岛港“管理挖潜力”的要求,多方试验在冷藏集装箱上加装节电器,仅2005年就节约电费600万元,投资回报率达到60%。

2006年,许振超又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能,还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在全部77台轮胎吊投入使用后,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污染大为降低,接近于零。

【自动自发行动法则】

每一名对企业有认真负责态度的员工,都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会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小心地使用设备和服务设施,高效率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这样,不论是开动一台机器,还是进行一次车间服务,或者是在办公室打印一份文件,他都会最大限度地节约每一分钱。

而事实上,一个具有节约意识、认真负责、处处维护公司利益的人才是老板愿意接受的人。

1.优化资源配置,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强调的是一种高效能。与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相反,工作中存在一种严重浪费资源的做事方式:用最多的人却做了最少的事。

人多反而做了最少的事,为什么?

早在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与者都参加3种形式的测量:个人单独拉、3人同时拉和8人同时拉。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个人独自拉时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会产生“社会懈怠”现象,可能是因为每个人觉得团体中的其他人没有尽力,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所以不会全力以赴。不管发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这种“社会懈怠”现象在工作中普遍存在。

“社会懈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大量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浪费资源就是削减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对于个人来说,处在钩心斗角且毫无生气的环境中,你的精力会慢慢消失殆尽,整个人也会变得庸俗而不思进取。

因此,不管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还是处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我们都应该在工作中少一些对付出的计较,多一份对企业贡献的心,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而不是制造过多地内耗。

2.奉行“斤斤计较”的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是管理工作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成本管理拼的就是个精细劲儿。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控制成本并不只是老板的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应该有成本压力。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成本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时刻不忘精打细算,努力挖潜增效。

比如在执行一项工作之前,我们可以先给自己列出成本控制表,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随时对照成本控制表检查情况,不让自己超出成本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