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失在忙碌中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撞钟,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不响亮?”
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为什么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因为小和尚是在完成任务——撞钟,他以为这就是住持想要的结果。但住持真正想要的结果不是撞钟,而是唤醒沉迷的众生。撞钟是任务,撞得唤醒沉迷的众生是应有的结果。而要撞得唤醒众生,首先你要真正用心去撞。我们有多少员工是成天在忙着做撞钟这项任务,而从不想要真正唤醒沉迷的众生这个结果?
我们应该经常问问自己,到底在忙什么。知道忙什么才能奔着任务区执行。有位老总曾经苦笑着说,他的公司里来了个新会计,做报表的态度很认真,做出来漂漂亮亮、整整齐齐三张纸。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而且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一点参考作用都没有。
忙碌与成效,是很多企业的“心病”:有时候并不是员工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下班了才发现,自己什么成效也没出。老板喜欢的那些不因为忙碌而忙碌,做事高效的员工。
汉夫特是加拿大渥太华一家宾馆的主人,他以“懒惰”著称,凡是能吩咐给手下干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做。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有一年圣诞,他评选出10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夫特叫人把10名最“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些员工忐忑不安,以为老板要炒他们鱿鱼。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进门,汉夫特说:“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
这10名员工面面相觑,看到大伙这样,汉夫特微笑着解释道:“据我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闲着,无所事事。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无一例外都是‘懒汉’——‘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而许多所谓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如此能有效率吗?”
现代人一味强调高效,却忘记了该如何等待,从周一到周日时刻忙碌着。而这些追求所谓的快感的忙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制造慌乱,因为这种要求自己越快越好的压力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认为问题出在时间的紧迫上,但事实上,是忙碌控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旦染上了这种“忙碌病”,我们就会迷失在毫无间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理智,做不到日事日清。紧张工作疲于奔命,最终却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工作中错误百出,这时才后悔莫及:“要是我当时多用点心就好了。”整天忙碌并不一定有效率。为了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多用点心,忙要忙在点子上。
抓主要矛盾,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我们在工作中还是要看主流,抓重点,不做只看得见巴掌大天空的井底之蛙,跳出狭小的忙碌困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纵观全局,看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果断舍弃那些不值得的令人忙碌的琐事,把主要精力放在最能出成果的大事上面才能事半功倍,日事日清。
毛主席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他用弹钢琴比喻处理好全面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既要学会全面地推动工作,又要分轻重缓急。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非常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为此,他十分忧虑。后来,他找到管理大师杜拉克请教解决的办法。
杜拉克思考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每天上班的前5分钟,把你想做的事情写下来,标题叫《今日主要事项》,然后按照重要性顺序排列。所谓重要性是根据你对目标的理解来定,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第二重要的事放在第二位,依次排列。然后你开始做第一件事,在完成第一件事之前,不再做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有一项工作要做一整天也没关系,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请把这种方法作为每个工作日的习惯做法。你自己这样做之后,让你公司的员工也这样做。”
卡内基依照杜拉克先生的建议去做,每天如此,经过一段时间,他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效率极高。5年后,他成为全美的钢铁大王。于是,他为杜拉克的5分钟建议签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
杜拉克的方法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全力以赴地行动,这样日事日清。
在工作中,你应该把时间用来做对达到目标最有用的事,而不是最新近、最烦人、最紧急的事。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让这个重要的观念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每当一项新工作开始时,必须先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在安排事情的优先顺序前,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将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我们遇到的事情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象限,即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如下图所示:
第Ⅰ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事。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等等。
第Ⅱ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比如,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等。
第Ⅲ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既然不重要也不紧急,那就不值得花时间在这个象限。
第Ⅳ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表面看似第一象限,因为迫切的呼声会让我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是对别人而言。电话、会议、突来访客都属于这一类。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里面打转,自以为是在第Ⅰ象限,其实只是在第Ⅳ象限徘徊。
现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周的生活与工作,你在哪个象限花的时间最多?请注意,在划分第Ⅰ和第Ⅲ象限时要特别小心,急迫的事很容易被误认为重要的事。其实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这件事是否有助于完成某种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应归入第Ⅲ象限。
要学会把时间花在第Ⅱ象限,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那样才会减少重要的事进入第Ⅰ象限,变得紧急。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怎样做才是创造最高工作效能的最佳方式?找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之后用上全部的智慧、最恰当的方法去做好它,你才能高效准确的做事。
集中精力解决根本问题
问题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处事效率的高低。想要做到日事日清,首先抓住最根本的地方,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是十分关键的。
衡量一个人做事是否高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找到病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家宾馆的电梯需要进行维修。电梯维修公司和宾馆早就签订了合同,经过检查后,维修公司将维修的时间定于5天之后,但维修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这必然会给客人带来不便,即使不全部停业,较高楼层的客房恐怕也得暂停使用。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当时正好遇到宾馆的人事变化,宾馆刚刚承包给一位新经理经营,而且正处于旺季,要他将电梯停用12小时,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维修公司接连派了3批人与他接洽,但都被他拒绝了。于是,公司派了一位老员工去和他交涉。
这位老员工,没有过多地和他客套,只说了几句话:“经理,我知道现在是经营酒店的黄金时间,但我们检查后发现,电梯已经到了必须大检修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维修,也许不久就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到时电梯停的可能就不是12小时,而是几天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某天电梯出事,造成人员伤亡,到时给你造成的,也许就不仅仅是经济损失了,甚至还得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来,经理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意见,按时检修了。
老员工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才能晓之以理,让老板接受他的提议。爱因斯坦说:“将一个问题准确地界定,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地靠决心和蛮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发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根本,把精力放在最具生产力的事情上就能够一举击破难题。
当你面临很多的工作,不知如何着手时,当你耗尽全身的精力,工作效率仍然提不上去时,当你为花了太多的精力做没多大意义的事而懊悔不已时,那么,就应该及时审视一下自身,看看自己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根本,有没有触到问题的要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巴莱多提出: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巴莱多原则”。
“大多数人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就是因为他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次要的事情上。用大量的时间去完成重要的工作,这是巴莱多原则告诉我们的工作技巧。”一位优秀员工如此说。
在工作中,将80%的精力用来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人的潜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就好像一个果农要想在秋天获得丰硕的成果,就要把果树上面的多余枝杈剪除掉,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来年享受到收获的快乐。
为了做到日事日清,我们应把精力放到根本问题上,你可以这样要求自己:
1.遵循“二八原则”分配精力
“二八原则”告诉我们,应该将80%的精力花在解决问题的根本上,只有这样,你才能高效率地运用有限的精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安排事情的优先顺序
学会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排定日常工作的优先顺序。优秀员工都是以分清工作主次来统筹安排精力和时间,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最具有生产力的地方。
3.全神贯注,集中精力
鉴于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你还必须学会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对于任何员工来说,要想切实地提高工作效率,你必须专注于重要的事务,否则精力分散,只能一事无成。
有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把种种事务看成敌人,就要训练自己敏捷的思维和灵便的身手,看清什么是最根本的,出手的时候能一击而中。这才是高效执行员工的办事之道。
高效地过滤有价值信息
世界每时每刻产生的新信息充斥于每一个角落。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的统计,全世界仅一天之内正式发表的论文,如果要一个人全部看完(假如能将其全部看懂),大概要1100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也可以接收到很多种信息,具体而言,我们占有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阅读法
通过快速阅读图书、报刊等获取信息。运用此法重在一个“快”字,在阅读时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尽可能多接触相关的资料。
2.捕捉法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甚至电话、会议等渠道来捕捉信息。运用此法要注意保持客观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听,了解说话者的意思,把握其意图。
3.调查法
从各项社会调查中收集信息,要掌握调查方法,进行缜密的调查。一些全球知名的公司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杜邦、IBM等都非常喜欢到最佳作业典范企业进行现场调查。他们的理由是可以得到更为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4.交换法
用你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与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取对方的信息。有人说:“你拿一个苹果与别人交换苹果,你只得到一个苹果。但你拿一条信息与别人交换信息,那你就得到两条信息。”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占有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会占有信息,而不将无用、无效的信息过滤掉,那么我们将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永远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要使用“信息过滤器”将大量信息一层层过滤。依照信息过滤器,我们可以筛去一些无关的信息,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然而,在这庞大的信息流里,真正对你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其实为数很少。以至许多企业家感慨:“资料太多,资讯太少!”由此可见,我们要在信息社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仅要懂得占有信息,还要懂得让你手头掌握的信息变得有意义,能够为己所用。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面对庞杂的资讯,有的资讯具有深度意涵,有的则需要经过充分思考才能掌握其精神;有的有其定义与限制,必须充分理解才能应用得宜;甚至有的资讯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未经正确判读,就有可能反受其害。
在日常工作中,吸收大量的资讯虽让人感到自信,但是,倘使未经充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只是浮光掠影式地“略读”资讯,容易导致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情况发生,或者资讯吸收愈多,反而愈易感到困惑与混淆。
身处这种环境,员工在工作中也应主动建立一套吸收资讯的模式与习惯,才不致自己的一天陷入适得其反的窘境。亚洲第一大通路企业联强国际执行总裁杜书伍在《将才》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模式:
1.先界定资讯的优先顺序,将资讯区分为“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核心资讯是指与个人工作或生活会产生立即、必要关联的资讯,是应优先投入时间去理解、思考,并与既有经验做深度的整理盖洛普。;其次是辅助资讯,属于有些关联,但并不会出现即刻效应者;不属于这两者的资讯,则归为其他资讯。在没有核心资讯时,才可依序去接收辅助资讯、其他资讯;但一旦接收了辅助资讯或其他资讯,同样须用心思考、理解。
2.建议员工养成一套习惯与原则,对资讯的吸收采取“宁可精,不要多”的原则。即,前一个核心资讯未充分思考理解前,切勿放下现有的去接收新的资讯,因为唯有每一个核心资讯都被充分思考理解,知识库才会扎实,并立即对工作、生活产生效益。而随着“被充分思考理解的核心资讯”的扩增,知识库的不断扩展,进而还会提升吸收其他核心资讯、辅助资讯甚至其他资讯的效果与速度。
坚守上述原则,一开始或许会为求扎实而显得缓慢,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逐步形成正面的循环效果,充分吸收、消化的速度会愈来愈快,也就自然练就消化大量资讯的能力。
懂得说“不”的艺术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工作中不懂得拒绝,就会使你的工作日渐繁重,工作结果也会受到影响,更多的时间遭到浪费。不断增大的压力让你不堪重负,你的体力与脑力毫无意义地流失。
丽贝卡是戴尔公司的销售主管,她多年来被戴尔公司评为优秀的雇员,成了戴尔公司名副其实的优秀员工。
有一次,丽贝卡被公司派去参加一个销售专题讨论会,她很清楚自己的专长,特别是转型人才和国际微机市场动态等问题,她计划在会上与业内精英做一个很好的交流并使自己有所提高。
但是,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麻烦,公司额外地要求她来协调与会者的傍晚活动。这样可以更深层次的履行公司作为东道主的职责。本来为这次讨论会的成功做出贡献也是丽贝卡的心愿,这也符合她的价值观和原则,她越思考越觉得这是她应当做的。
于是,她就接受了,但她发现自己处于巨大的压力和忧虑之中,来回奔忙,试图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但由于抽不出时间来做原来想做的事而使自己变得很沮丧。
就在这种沮丧中,她突然停下来,问自己:“等一等,我为什么要去做那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呢?我有义务去执行公司派给的任务,但我也不必去做我做不了的事啊?再说公司并不是不明白我的长处,我向他们说明我的处境,他们应该会派一名适合做这个工作的人来接替我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丽贝卡深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公司的电话,将自己目前的处境跟上司做了沟通。上司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并做出了及时的调整,派出了一名专门安排各种活动的公关经理接替了丽贝卡。
在这次研讨会上,丽贝卡独特的见解和市场眼光赢得了业界人士的普遍赞扬,也给戴尔公司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和良好的影响。
日事日清是老板的都喜欢的做事原则。如果你一心讲求牺牲奉献,处处想讨好别人,那么你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最后你可能会丧失自我。
1.勇敢说“不”
“不”这个字好写,音节也简单,但拿到人与人之间,却很不容被说出口。主管交给员工的任务,他从来不打马虎眼,要求他额外超时加班,他也毫无怨言,同事拜托他的事,不管是不是他分内的职责,他总是不忍拒绝。其实,他早已忙得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但他还是强打精神说:“没事!没事!”没有人知道他累得半死,但是,他就是不愿开口对人说“不!”
2.懂得拒绝的艺术
拒绝他人,是一种应变的艺术。因为难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于是连那些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也接下来,结果不仅使对方的期待落空,也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这种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但不懂得拒绝的技巧,过于直接地拒绝对方,会影响双方关系,甚至被人误会并结下仇怨,使自己陷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应学会运用聪颖和智慧,巧妙地使用拒绝的话语,以坚持自己的意志,摆脱不利的局面,同时也能维持双方的关系。
(1)要虚心倾听请求者的要求。
(2)如果你无法当场决定接纳或拒绝请求,则要明白地告诉请求者你仍要考虑时间到底有多长。
(3)拒绝接纳请求应显示你对请求者之请求已给予慎重的考虑,并显示你已充分了解到请求者的重要性。
(4)拒绝接纳请求在表情上应和颜悦色。
(5)拒绝接纳请求者应显露坚定的态度。
(6)拒绝接纳请求者最好能对请求者指出拒绝的理由。
(7)要令请求者了解你所拒绝的是他的请求,而不是他本身。
(8)拒绝接纳请求之后,如有可能你应为请求者提供处理其请求事项的其他可行途径。
(9)切忌透过第三者拒绝某一个人之请求,因为一旦这么做,不仅足以显示你的懦弱,而且在请求者心目中会认为你不够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