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得好,活到100不显老:一生的抗衰老革命
36503200000007

第7章 复原力:人体自有抗衰系统(2)

【抗衰小秘方】

有老寒腿困扰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腿的保暖工作。此外,还有一个极其简便的方法能够让我们的腿快速暖和起来,那就是干洗腿。先用双手紧抱左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脚踝处。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按摩另一条腿。这样重复10~20遍,能够疏通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腿脚老化、平衡能力减弱的老人来说,非常合适。

学会敲胆经,压力再大也不怕

现代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得不为生存而谋虑,如果事情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最终获得成功,我们自然就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然而,现实往往与人的愿望背道而驰,很多事情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很多谋虑积压在肝内而没有让胆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被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体自然就会百病丛生。所以,多疑善虑、胆小易惊的人都应该好好地调节肝胆的功能。

要改善肝胆的功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锻炼胆经。现在,很多人都在强调锻炼足少阳胆经的好处,敲胆经也几乎成了“万金油”,就连一些杂志也将胆经看成“时下最IN的瘦腿方法”。

人们重视胆经是有缘由的。足少阳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第四、五趾,几乎贯穿全身。《黄帝内经》上说“凡十一脏,皆取于胆”,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胆会排在所有器官之首,其实这里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按照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体同十二时辰紧密相关,十二时辰正好对应着人体的12条正经,其中,子时就对应着胆经。子时胆经开始分泌胆汁,刺激着肝经开始净化血液,十二正经就这样一环接着一环地开始运行,这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胆经就是第一棒,假如胆经出现堵塞,必然会直接影响后面的经络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加快人的衰老。

足少阳胆经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敲胆经”这种方法,这是吴清忠先生在《人体使用手册》一书中介绍的。只要每天在大腿外侧沿着胆经的4个点敲打即可,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左右两腿各敲打50次。

敲胆经的主要目的是刺激胆汁分泌,调节肝胆功能,不需要太用力,只要将手举起来后顺势敲打即可。如果敲出乌青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敲打的力度太大,可等乌青退了再敲;二是身体本身的凝血因子不够,平时皮肤上也容易出乌青,可每周吃一次猪脚、阿胶等食物进行调理。

敲胆经让胆经顺畅了,人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等就都会随着胆经的通畅而排解出去,那么,我们的肝胆必定会日益强壮而没有无谓的损耗,身心也自然会健康快乐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怀孕的人不宜敲胆经,而且敲胆经最好在早上,不宜在晚上敲。

【抗衰小秘方】

有的人在敲了胆经后,晚上不容易入睡,这多是因为敲完胆经后,肝胆浊气散开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要停止敲胆经,多按摩背后的膀胱经,从玉枕到膀胱俞,从上到下,每天3~4次,每次8遍,帮助疏通体内垃圾排出。等睡眠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敲胆经。

“四宝粥”妙补脾胃,培“后天之本”

“民以食为天”, 谁也离不开一日三餐。一个人如果想要抗衰老,维持和延续生命,首先就需要不断地摄入食物,保证自然界中的能量和营养,能够为机体新陈代谢的全面运转提供能量。不过,还要使之转化成人体所能吸收的气、血、津液才行。

中医养生保健,其实无非是补先天之精,益后天之气,不过先天之精由禀赋而定,因此对后天之本——脾胃的调养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脾胃不好,无法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气血,像漏斗一样,吃多少漏多少,食物的真正功效自然发挥不出来。所以,要想抗衰老,一定要先把自己的脾胃调养好。

脾胃虚弱的人不喜欢喝中药,平时对美食都没啥食欲,更别提又苦又涩的中药了。许多人问我:“赵老师,补脾胃有没有其他的方子,只要不喝中药,怎么着都行。”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喝粥。人们对此很惊讶:“喝粥?粥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其实我介绍的这款粥,跟别的粥不一样,它是由4种“宝贝”组成的——莲子肉、山药、薏米、芡实。

做粥前,先在药房将这四样东西等比例配好,再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因为芡实的味道有点涩,所以有的人在开始喝这种粥的时候,觉得味道怪怪的。不过,逐渐就会习惯这种味道,人也会变得精神抖擞。为何这款粥具有益脾养胃的作用呢?这与其中的4件“宝贝”脱不开关系,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下四宝的作用。

1.莲子肉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子,中医认为,它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多年来被视为滋补性食品。《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还称之为“水芝丹”,说它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这里的“中气”指的就是脾胃之气。

在大自然的诸多植物中,莲很独特。一般的植物都生长在陆地上,吸收土中的精气,莲却可以长在泥土中,既吸收土气,又吸收水气,因此莲一身都是宝,莲子心可以去心火,荷叶能够降血脂,而莲子肉则具有补脾胃的作用。一个人的脾胃好了,吃进去的食物能够转化为气血滋养身体,人自然也就会身强力壮。

莲子皮薄如纸,剥除时很费力,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将莲子洗净后放入开水中,再加入适量老碱并搅拌均匀,稍等片刻后将莲子倒出,这时候用力揉搓可以很快去除莲子皮。

2.薏米

薏米像米更像仁,所以也有很多地方叫它薏仁。现在,很多,人喜欢吃薏米,因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它公害更少:它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带,种在山里或者小河边。

颗实饱满的薏米清新黏糯,口感很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薏米还有很多保健功效。中医上说,薏米能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清肺热等。尤其是薏米利湿的效果很好。运化水湿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体内湿气太重就会加重脾的负担,所以薏米的这种祛湿作用,能够为脾脏减轻负担。

薏米性微寒,并不适合单独煮粥食用。而且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尽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胃寒的人,吃薏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要多吃。

3.芡实

芡实,也叫鸡头米、水鸡头等,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芡实在补中益气方面的功效和莲子肉有些相似,不过芡实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出现慢性泄泻,芡实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一样,不会让气血白白流失。现代研究也证明,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蛋白质、铁、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容易消化吸收,是补虚佳品。

4.山药

山药,性甘平,它是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清末最有名的大医家张锡纯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危急重症。在药店通常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平时建议食用干燥后的生山药。

山药能补脾胃,对于脾胃虚弱的老人尤其适宜。针对那些脾胃虚弱、体质较差的老人,建议用山药做粥,经常食用,以逐渐强健老人的脾胃。

常给老人捏捏积,抚平一生的“积劳”

宋美龄女士在2003年10月24日去世,享年106岁。我在阅读她的传记的时候,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她每天都会让按摩师给自己按摩后背,不用复杂的手法,只是捏一捏、抓一抓。实际上,很多长寿老人也有按摩后背的习惯,尤其是捏积疗法,更是对老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