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运营情景分析训练全集
36500900000034

第34章 打造招牌菜(2)

这样,这家餐厅成功地推出了“养生菜”,因为菜品的发挥空间上很大,而且比较容易实现。所以,也不需要对厨师班子做太大调整,更不需要增加厨房设备投入。因此,这家餐厅几乎在没有增加任何额外成本的基础上,成功地推出了“养生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天天顾客盈门。

所以,一家餐厅要关注时下的社会热点,结合这些热门的社会现象打造自己的招牌菜,从而开发新的客户群体,创造出更好的餐厅营业额。

用文化内涵来包装招牌菜

你一定吃过许多有特色的美食,也吃过不少风味小吃,其实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菜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宫保鸡丁,据说,此菜的产生和清朝著名人物左宗棠有关。说左宗棠最喜欢吃家厨给他做的鸡,而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笋丁,木耳等配料一起抄。清朝巡抚有宫保、少保等称号,又因为左宗棠曾任巡抚,被称为左宫保,所以人们就称此菜为宫保鸡丁。

我们在品尝菜品的时候,一般会就此味道发表评论,但很少有人会去细究每一道菜的来历、历史。如果餐厅能挖掘出自己的招牌菜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一一讲给顾客,相信顾客会对此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好奇心理。

全聚德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排名中式正餐之首。全聚德文化内涵的挖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全聚德的名号始于百年之前,其创始人是杨全仁,杨全仁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有了本钱之后就想自己开一家餐厅。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有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时都要经过。但“德聚全”生意萧条,濒临倒闭,于是杨全仁将其盘了下来。

为了给自己的餐厅起一个好的名号,杨全仁请来风水先生商议。这位风水先生围着餐厅转了两圈,大喜道:“啊呀,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餐厅两边的两条小胡同,就像两根轿杆儿,将来盖起一座楼房,便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前程不可限量!”风水先生眼珠一转,又说:“不过,以前这间餐厅甚为倒运,晦气难除。除非将其‘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即称‘全聚德’,方可冲其霉运,踏上坦途。” “全聚德”这个名称正合他的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他将店的名号定为“全聚德”。接着他又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那字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时至今日,全聚德的生意依然红火。全聚德历经百年,这些历史渊源更加增加了餐厅的厚重感。

现代人讲究不仅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更要吃出文化,用文化内涵来包装自己的招牌菜也就迎合了顾客们的这种心理和社会的一种趋势。餐厅在包装招牌菜的时候,不妨好好挖掘一下菜品的文化内涵。

招牌菜要注重色彩美

中国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餐厅的食物不仅仅闻起来香、吃起来鲜,并且还要看起来赏心悦目。只有菜品色泽纯正,才能诱发顾客的食欲,相反,如果菜品的颜色不正,一定会引起顾客的怀疑(原材料是不是坏掉了),即使原材料没有问题,顾客的兴致也会大打折扣。

菜品的色泽影响着顾客对菜品的判断,菜品的色泽是顾客在未尝味道之前,第一眼就能直观地看到的,因此,色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顾客对整道菜的评价。所以,餐厅从业人员一定要注意菜品的色彩美。

并且还要有意识地根据蔬菜本来的颜色相互搭配,例如,清蒸鱼烹制出来之后颜色比较单调,可以在鱼的周身摆一圈白色的小香菇,再在香菇外摆一圈西红柿,在鱼身上放几条绿色的青椒丝和若干香菜叶。这样搭配起来就使整道菜看上去更明丽鲜艳,使顾客也更加有胃口。还有川菜里著名的麻辣水煮鱼,水煮鱼烹制好之后被盛放在器皿里,白色润滑的鱼肉会部分裸露在外,器皿里漂浮着满盘的红辣椒,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很有食欲,如果此时再在里面洒几颗翠绿色的香菜,红绿搭配就更加能够勾起顾客的食欲。这些都是菜品颜色搭配的结果。

招牌菜名字要有寓意

七夕传统情人节到来之前,北京全聚德和平门店设置了“七夕”专场餐位,把为情侣准备的丰盛晚宴取名为“花好月圆”。曲园酒楼根据七夕穿针引线“乞巧”的民俗讲究,推出包括蒜茸穿心莲、五彩金针菇在内的“七夕乞巧套餐”,寓意“心灵手巧”。厚德福用糖醋瓦块鱼焙面搭起了“鹊桥”,鸿宾楼还给菜品改了“吉祥名”,糖溜卷果叫“甜甜蜜蜜”、鲍鱼菜心叫“心心相印”。国际饭店星光旋转餐厅为青年人群推出“鹊桥相会”七夕主题餐。“穿心莲”、“花好月圆”、“相约鹊桥”、……这些听起来就“好吃”的名词儿,是京城老字号将为市民捧出各种好口彩的“寓意餐”。七夕节上全聚德客户盈门。

一道招牌菜如果有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就会引起顾客的好奇心,也会促进顾客的消费。

广东人吃饭讲究个意头,香港人则认为意头菜能够起到改运的作用,发菜蚝汁就是发财好市;炸虾球就是生意兴隆;乳全猪就是鸿运当头;发菜猪手就是如发财就手、发菜蚝鼓就是发财好事、鼓油白切鸡就是鸳鸯鸡、鱼丸生菜就是源源生财、豆腐蒸肉饼就是老少平安等。“食在广州”的招牌菜色名应是“龙凤虎羹”,龙即蛇,凤即鸡,虎即猫。广州人从不把鸡脚叫鸡爪,而叫凤爪,有外人误以为是凤凰之爪而不敢下箸。

这些有寓意的招牌菜名,都寄予了人们祝福和美好的愿望,顾客在享用这些有美好寓意的特色菜时,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并且这些招牌菜的名字和寓意还会被顾客传播的更为广泛,从而能有效地扩大餐厅的美誉度。

招牌菜也要创新

川菜的出现可追溯至秦汉,在宋代已经形成流派,当时的影响已达中原。而如今,川菜依然盛行全国,而川菜里有名的菜品更是耳熟能详, 如何不断地求新求异,创新自家的招牌菜是每一家餐厅应该考虑的问题。

1995年,严琦在重庆郊外的白市驿小镇开了家小饭馆。当时,辣子鸡、泉水鸡、酸菜鱼是人人熟悉的川菜代表,几乎家家餐馆都有这道菜。严琦深知餐饮之道在于求新求异,,如果没有一个叫座的招牌菜,她的小店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她找来一种“以新鲜蔬菜和青菜为食的田螺”,与厨师反复烹调试验,泡椒的、过桥的、蘸水的……足足用去上千斤的田螺,最后,他们用重庆辣子鸡的炒法,创出了麻、辣、鲜、香,令人垂涎欲滴的“辣子田螺”。

没想到的是,顾客对“辣子田螺”的好评一传十,十传百,严琦的小店开始人满为患,桌子越添越多,店面越来越大,陶然居也赢得了“田螺第一家”的美誉。随后,严琦西进成都、自贡、绵阳、宜宾,几乎每月开一家分店。2003年,严琦在北京朝阳区开设了第一家陶然居餐厅,一年后第二家餐厅正式开张。

任何一家餐厅的招牌菜,不论味道多好,吃得久了,也会让顾客感到厌倦,因此,招牌菜也要不断地创新,跟得上顾客的需求。能够不断保持本店独有的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的餐厅,这样才能长期保持餐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