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圈
36499200000018

第18章 胆识粤商:财富波上的弄潮儿(5)

很快,凭着自己的技术优势,马化腾模仿ICQ的中文网络寻呼机诞生,他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OICQ。1999年2月,腾讯推出了“寻呼软件”OICQ,名称不过在“ICQ”的基础上加了一个“O”,意为“Open”(开放的意思),谐音仍取和ICQ相近的意思“Oh,Iseekyou”。

从当时来看,OICQ也不是什么划时代的创新,完完全全是马化腾基于ICQ的一个翻版。马化腾自己都表示,那时候公司忙于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别的,OICQ不过是他的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

当然,这个“副产品”OICQ并非完全照搬ICQ,马化腾也不是简单地将其汉化。从用户的体验角度入手,在将ICQ汉化的同时,马化腾还是做了一些小改动。虽然OICQ脱离不了ICQ的痕迹,但技术出身的马化腾,很快发现了ICQ的弊端。比如,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此外,它只能与在线的好友聊天,而且只能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寻找好友。

马化腾将前后两端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有机结合,并编写了一套服务器终端信息保存的程序。如此一来,无论OICQ的用户在何处登陆,其用户信息始终保存在统一的服务器终端,不用担心以往添加的好友会丢失。而且OICQ一诞生,就具备离线消息功能,任何人都可通过在线用户名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它甚至还提供个性化的头像。

正是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异,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互联网通过网吧形式在中国全面铺开,把信息存储于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电脑的特色,让OICQ成了每台电脑桌面上的必备软件。

但网上的批评上还是扑面而来,矛头都直指马化腾的“模仿术”。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

“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

甚至在百度的搜索栏中敲入“腾讯”和“抄袭”,搜索结果多达1210000项。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业界对马化腾的看法,但这种看法未必正确。

“微软、Google也是抄袭大王,从Windows到Office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对于落了个“抄袭者”的骂名,马化腾不以为然,“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不可否认的是,在IT领域确实如此,只要好的东西就难免会被模仿抄袭。马化腾不止于模仿,他更追求创新。

就像腾讯最经典的企鹅形象,腾讯首席技术官张志东回忆说,最早腾讯考虑用寻呼机作为QQ形象,后来改为鸽子,寓意“飞鸽传书”。但由于设计上的偏差,设计出来的鸽子变胖了,看起来更像一只企鹅。马化腾一看企鹅的设计似乎更有趣,于是就大胆创新,让“企鹅”成为QQ的“形象代言人”。

无论是模仿还是创新,马化腾都不会盲目行事。按他的解释,他是“先学习最佳案例,再想办法超越。”他的创新理念,也在很早之前就渗入到了QQ的诸多产品中,比如离线消息、QQ群、QQ表情、移动QQ、QQ秀等。产品的创新与技术革新让马化腾获得了庞大的用户群,为稳固整个腾讯体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以模仿起步,在学习和创新中突破,这就是马化腾成功的原因。虽然有时还会被别人说成是一个“肆意妄为的抄袭者”,但只有马化腾自己知道,他在所谓的“抄袭”中得到了什么,而这些,或许就是和他一样创业的人没有成功的原因。

马化腾的崛起给我们立了一个标杆:当你的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先将早你成功的人作为学习榜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其精髓的基础上创新,创立自己的品牌,这样的产品才更具竞争力和市场长久性。盲目模仿是不可取的,走别人走过的路,不会比那个人看到更多的风景。

【商海大事记】

1993.4--1998.10工程师润讯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其它几个创始人一起创办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0年6月,腾讯盈利。

2001年,马化腾将Q-Gen品牌授权给广州东利行经营。

2003年已拥有100多家专卖店。

2003年底,马化腾开始运营一款网络游戏。他成功地将腾讯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之一。

【商道妙语】

1、有时候不辛苦但是压力大,有时候是辛苦但是压力不大。

2、对我来说,现在QQ不是工作,是兴趣。

3、做公司要对股东、投资者负责任。所以现在看新兴公司大量烧钱看不惯。

4、我和太太就是通过QQ认识的,不过当时她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就说我是工程师。

5、我们都是普通家庭,没有什么特殊的,顶多是房子大一点,也不是说什么太大变化。潮州人习惯喝粥,还是这样。

6、工作5、6年的时候,我花的钱就是买书、买电脑。

7、现在成家了,有小孩了,要照顾家里,会占用一些时间,跟单身汉不一样了。工作方面呢?没有太大的分别。我始终是产品经理的角色。

8、2000年网络泡沫破之前,融资是一轮一轮的,大都想着赶紧花完再去融资,我不是这样想。

9、我很多年没有写代码了,但做一些主要决策的时候,你要是写过代码,你就知道,主要是系统分析、决策、要做什么,但是你要有技术底,否则不能做判断。

段永平生意经:敢为天下后,而后“步步高”

他是小霸王伟业的缔造者,他的那句“小霸王其乐趣穷”引领了一代人的记忆。

他在小霸王处于顶峰之时二次创业,步步高又成了他的另一个事业制高点。

他是段永平,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许多人都想知道。

在段永平的身上,有着诸多笑话,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是,他曾经因为衣着过于简朴,进中央电视台时被门卫挡在门外。那一年,他拿下中央电视台一块黄金时段的广告,之后的两年,又连续成为标王。

这只是段永平人生中诸多插曲中的一个,他最为别人津津乐道的是,先后创办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家成功的企业。

20世纪80年代末,怀揣研究生学历的段永平南下广东创业,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出任一家即将倒闭的小厂的厂长。那时候,没有几个人看好他,“厂子都亏了两百万了,一个研究生就能搞活?”段永平没有理会这些,几番筹划,他决定做电子游戏机,而这个厂就奇迹般的因为电子游戏机重新焕发了生机,几年之后,当初这个即将倒闭的小厂被段永平做成了资产10亿的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而他也因此有了“打工皇帝”的美称。

但后来,因为觉得在那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段永平断然的抽身而出,在广东东莞成立步步高公司,来了个二次创业。这次,依然没有人看好他,人们不相信成功可以复制,但段永平再次让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他的步步高已经是中国同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品牌,而他离开后的“小霸王”从此没有了活力。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们都想知道,为什么段永平做一个火一个,不做哪个那个就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