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36496700000060

第60章 第八个决定:性选择,理智与本能的较量(2)

陈晓丽本科念的是文科,周围一直阴盛阳衰,稍微过得去的男生旁边都有好几个候选的美女,根本轮不上陈晓丽这种中人之姿的平庸角色。上了研究生,接触的圈子更加窄,适龄男士不是有女朋友就是已婚。无耐岁月催人老,家里逼得急,陈晓丽过了一段“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的日子之后,决定和几个同病相怜的姐妹在沦为大龄青年之前开展自救。好在她的宿舍四个人中,就有两个已婚妇女,喜欢给人牵线搭桥。于是,陈晓丽放下原本就不高的身价去相亲。一帮人吃吃喝喝,倒是很热闹,只是遇上的男子不是秃头凸肚,就是满口生意经,世故得可怕。受了浪漫小说影响的陈晓丽一直向往的是心灵相通、灵肉结合的爱情,只是这种爱情久候不至,她也不知道是自己过于理想化,还是现实本来就是这么残酷。

当爱情走下神坛,而不再与命运等价,大学校园里那不沾世俗的爱情才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才有像陈晓丽这样苦苦寻觅爱情的“单身汉”在独自徘徊。现在的大学里已很少见到像陈晓丽这样对爱情充满理想的女孩子了,陈晓丽的失望也许有她清高、个性的原因,但是如今的大学校园,正像陈晓丽所担心的那样,很难找到一份所谓真正的心灵相通、灵肉结合的爱情。

据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女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68.9%的同学是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觉得过于单调,感觉孤独,为了充实精神生活,弥补精神空虚才萌发恋爱念头的;也有51.9%的同学是出于对神圣爱情的向往,相互之间的爱慕和浪漫情调而恋爱的。同时,调查还显示,78.1%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最受影响的是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次是影响学习和交友分别占42.8%和30%。

在对于女大学生贞操观的调查中,有74.4%的人认为贞操非常的重要和重要,21.6%的人认为一般和无所谓。女大学生对“强调配偶的贞操”的观点中,有58.3%的女大学生认为强调配偶的贞操是传统道德思想,20.8%的人认为是封建落后观点,有28.6%的女大学生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而对于“同居试婚”这个问题有55.7%的人可以接受,只有11.3%的人认为不道德,有11.7%的认为无所谓。

这里似乎有点矛盾,一方面74.4%的女大学生认为贞操非常的重要和重要,58.3%的女大学生认为强调配偶的贞操是传统道德思想,另一方面对于婚前性行为又有55.7%的女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西方性解放观念斗争的结果,使得女大学生的贞操观处于一种疑惑和矛盾之中。

随心所“欲”

过去的女大学生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性也表示了他们的关系将发展到确立婚姻关系。而最近几年,某些女大学生虽然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和他结婚。现在发展到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某校一位女生坦然承认已经与男友尝过“禁果”,她说当这位男友的目光凝望着她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荡漾全身,她会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该是自主选择性的时候了,发生性关系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哪个人先提出来的。可见青春期到来后,女性和男性一样,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希望获得性知识和性经验。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没有和父母深聊过性的问题,即使有也多是上了大学后,父母对发生性关系严重后果多方劝诫或反复渲染,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提心吊胆的多是母亲,父亲有也仅限于旁敲侧击。学生大都能理解父母为何对性如洪水猛兽,北大一位学历史的女学生分析说:“他们那个时代对处女极其重视,我妈妈常对我说男人都是小心眼的,怕我一旦‘那样’了就没男人会珍惜我了。”而她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却是:现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会对“第一次”太较真,她坦然地说,“时机成熟时”,她会考虑去体验一把的。而这些都是她不愿与母亲交流的,既使发生了性关系,她也会瞒着母亲。那么,在这种种压抑下的大学生是否真的会对“性”如此放纵呢?

据了解,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性需要已被女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而且现代避孕方法的发展和推广也导致了女性性活动的增加。还有的女大学生表示,她们认为自己已经身心发育成熟,她们需要得到成熟异性对她是“女人”而非“女孩儿”的认同。

如此开放的性观念,让我们十分诧异在从多的大学生性行为事例中,她们对性行为所持的态度却各有不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促使她们如此急切地品尝“禁果”呢?经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归纳出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显示爱情的忠诚型

有的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对男友很满意,视对方为自己的白马王子,对方却对她若即若离。姑娘生怕飞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贞操,试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忠诚的爱。

其实,这样的女生并没有领悟到爱的真谛。爱是相互吸引的,她即使用祭献式的真诚拴住了他的肉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深处酣睡的爱。换一种角度讲,她最多只懂得爱的给予,却并没有弄明白爱的真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种:追求情欲的快乐型

现在,随着性科学的发展。性需要己被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奥古斯特·倍倍尔在他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中指出:“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要算是性的需要了。”

由于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许多男女大学生也深受毒害,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视神圣的性如儿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三种:为了个人的私欲型

性既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起来,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有人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献出自己的贞操。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吃喝玩乐等需要,获得穿戴等时髦用品,有的女子也甘愿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用低级的卑鄙手段去赚来脸上肮脏的胭脂。

而一位来自城市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女孩在悔过书中却如是说:“进入大学以后,家里人再也无法约束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把花钱,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尽管家里给的钱并不少,却经不住如此的挥霍。刚开始,对于我频繁的经济赤字,家里尚能及时救急,再后来父母终于忍无可忍,对我实行限额供应,多一分都不给。然而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我如何忍受得了这一招。于是在社会上‘姐们儿’的开导下,我开始开发自己的‘自然’资源,主动到歌舞厅做起了‘三陪’,从此陷进罪恶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获得保送研究生或留校任教的名额,不惜以自己的肉体作为交换条件,频频向自己的恩师奉献自己。

第四种:避免孤独型

现代人的性格组成,为每位心理研究者所关注,而孤独则是让大家一直头痛的问题。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女大学生,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为了打发寂寞无聊的光阴,她们总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放纵行为,开始让我们为当代的大学生们而担忧。不过在这一理智与情感的较真中,能够懂得珍惜和把握好自己才正是大学生们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身在江湖

关于大学生同居、发生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一直都是媒体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其实,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来看,一是大学生只不过是个身份,是众多社会群体之一,他们也是普通的人,而且是正处在性成熟年龄段的年轻人;二是同不同居、要不要发生性行为,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再就是这种行为是否存在违背他人意志的情况。如果从三点来审视这一问题我们就没必要再闻之色变了,而应把它看做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一个特定群体的正常的生命状态。

当亚当和夏娃因受邪恶毒蛇的引诱而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之后,上帝便愤怒地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从此,亚当必须累得满头大汗才能活下去,而夏娃则必受分娩之苦……

这是《圣径·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和夏娃的传说。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又是受了什么样的“毒蛇”的引诱而偷食了“禁果”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献身”说法。

妮妮:这是恋爱的必然。

上大学的时候谈恋爱,这是早就有的情况,最多现在多了一些而已。谈恋爱谈到一定火候于是就发生性接触或者干脆去同居这种情况过去绝无仅有,现在有了一些,似乎也正常,因为说到底它是个纯私人的事情,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去干涉人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括校方和老师在内。另外,因为恋爱,所以发生关系,灵与肉的交融,这是生命意义上很美好的一件事情,不赞成也罢,有什么可以批评的呢?

尤其是大学校方和教师群体,在这个问题上其观念应该有所调整,与与时代的步伐同步。据说前段时间国家已经对有些相关规章和条例做出了修订,大学生也可以结婚甚至生子。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已经完全属于大学生的个人行为,只要不违法。

小郑:这是人类正常的理性释放。

大学生正当年轻时,在性方面处在适龄阶段和需求旺盛期,荷尔蒙分泌旺盛,当然就有性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欲望。假如两个人都有需求,又都互相间有性趣,你情我愿,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性绝对不是丑恶的!过去这种极端错误的观念要扭转一下。其实,我们除了大学生这个身份以外,与其他成年人有什么分别吗?成年人可以做,我们当然也可以做,正常的生理性释放而己,还是那个前提,双方你情我愿,把握好原则就行了。

阿军:这是异性同学间的一种准交易性行为。

所谓准交易性行为,是指这种性行为虽没有明确的交易发生,双方也没有事先的交易约定,但事实上其中一方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物质或者是金钱成本,从本质上来说是完成了交易的。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大学里比较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是男同学花钱,得到性欲的满足;女同学付出身体,得到物欲的满足。届时毕业,各奔东西,双方并不以婚姻或者发展感情为前提,这一点双方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据说有些男生在上学期间为了这档子事花去了家里相当数额的金钱。之所以叫做准交易性行为,还有一点是说他们之间毕竟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同学嘛。这种情况综合来看似乎也不能厚非。

阿涛: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性交易。

现在的大学里的确存在靠性交易获得金钱一族,说难听点就是卖淫。其情形有多种,诸如去那些特别场所坐台、被人家包起来、做二奶、不定期交易等等。无论具体情况怎样(比如家庭因难,学业难以为继等),这种赤裸裸的性交易行为恐怕都是遭人白眼的,再说也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问题了。其实,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犯法的事情也不会去做的,至于什么影响学习这些说辞,那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从上面四位同学的观点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不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一无所知、毫无原则,相反,他们对于“性”的看法和观念都有了更加理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对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单纯的性道德教育、单纯的性生理教育以及单纯的“恐吓”策略都不会完全奏效。社会转型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说是在一直不断地运用上述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收效甚微。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从调查数据来看,明显地存在着进一步“上扬”的空间。

因此,在对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上,与其将目标定位于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率上面,并不断地对发生婚前性行为者加以指责,还不如面对现实,将目标定位于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态度,并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性教育,即分阶段、有步骤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避孕及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同时,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安全教育、爱情教育、性快乐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可以将“Love time, safe and pleasure time”这句广告用语变成一种社会共识。另外在实际操作层面,我们还应当深入研究信息时代如何才能做到有计划、分阶段地实行性教育。

相信,当社会以平和、冷静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环境和氛围时,我们的大学生们也不再会为“性”而尴尬万分,疑虑重重。

是潮流?还是逆流?

潘多拉的盒子

当完美性论的潘多拉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来修斯的那只盒子时,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便从盒子里一齐飞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从此使人间充满了各种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