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36486300000010

第10章 寻找贵人,改变人生(9)

权威分析

彼克是一个聪明人,他的聪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了解到凭借自己的地位和经济条件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必须求助于贵人;第二,他知道要主动接近贵人,并且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的贵人。抓住写信和名人做活动的机会,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彼克的做法和“搭乘头等舱”的做法是一个道理,这就是所谓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彼克参加活动是为了结识名人,人们搭乘头等舱也是为了结识名流,而不是为了活动和旅行本身。

因为搭乘头等舱的乘客大都是政界人物、企业总裁、社会名流,在他们身上可能存在许多重要的资源。搭乘头等舱就可以为自己搭建更高层、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人脉关系网,因为这里出现“贵人”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场所。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人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就说成几笔生意,或者结下难得的友谊,这在经济舱内的旅行团体中是很难碰到的。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读MBA的人可能不是为了充电,考托福的人也未必想出国,考司法的人不一定要当律师。这些人中,许多原本是为了一张证书,进入了某个圈子,后来却变成了融入某个圈子,顺便拿张证书。证书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已经不是一张许可证,而更像是一张融入某个社交群体的准入证。

当然“搭乘头等舱”的意思并不狭义地指出入高级场所,而是指找到贵人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和最易接近贵人的方法,这也算是寻找贵人的一个小窍门。

联系现实

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30岁以前就有了1000万元资产了,那时的他真的有点骄傲得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参加了EMBA班,才知道“天外有天”。

刘建原打算读MBA,但最后还是多花了10万元选择EMBA。两年下来,同学成了股东,刘建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这是因为读MBA的同学一般是二三十岁,工作没几年,实践经验也不多,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来读EMBA的人层次就大不一样,他们都是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很成熟,而且都是某个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头羊。和比自己更成功、更出色的人在一起,刘建的收获大大超过付出。

刘建认为,受什么样的教育并不重要,关键是和谁做同学。他花巨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交往结构”。过去是在饭局中拉关系,现在则是在MBA或者EMBA班上建立起自己的超值“人脉”,EMBA的开放式教育更加促进了同学交往的升温。“要知道,在这里汇集的都是中国管理层的精英,今日同学关系也许就意味着明日的财富,‘同桌的你’、‘同班的你’都很重要。”刘建说道。

行动点拨

“搭乘头等舱”的做法看起来很容易,但未必懂得这个道理的人都能做到,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相应的要领了。

1.要舍得付出,不要计较一些“小账”和眼前利益。去乘头等舱,出入一流地方,当然需要比较大的花销,但这笔花销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你总是舍不得手里的一些小钱,便等于将自己与贵人的圈子划清了界限,缩小了自己的格局。这样的人恐怕很难成就大事。

2.要历练自己的风度和气质,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文明大方的人,这样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圈子里才能如鱼得水。这就是说要努力让自己融进这个圈子,而不是被圈子里的人嘲笑,被这个圈子排斥。试问,一个在餐桌上表现失态的人,怎么可能与一位上层社会的贵人相谈甚欢呢?

3.不要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无论你抱有什么样的目的,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结交贵人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事。如果过于急切地表明自己的意图,甚至不惜作出谄媚的样子,那么你将失去贵人对你的好感和尊重,得不偿失。

用显微镜看他人的优点

经典案例

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友谊向来为人称颂,歌德就是一个善于发现他人“闪光点”的人。

歌德比席勒年长10岁,当席勒还是一个小青年的时候,歌德已名扬天下。作为后起之秀,席勒的才华并不亚于当年的歌德,他21岁就以剧作《强盗》一举成名,接着又写了《阴谋与爱情》等三部风靡一时的悲剧。

文人难免相轻,两人相处不再如从前那样长期共存自如,感情上也产生了距离。不过歌德毕竟具有伟大的胸怀,他钦佩席勒的长处——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努力创作,同时忘记了席勒的短处——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若干年后,他还保持着与席勒深挚的友谊。他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

两人在写作上多次合作,成为终身好友,死后还同葬在一起。

权威分析

歌德的宽容和欣赏既促进了与席勒之间的友谊,也为两人抓住了相互学习和促进的机会。

对一个人感兴趣才会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你对对方的关注,更是你重视对方的一种表现,这会让对方感之于心而发于情,从而对你产生很深的好感。

这让人想起了小说《飘》中充满积极人生态度的梅兰姑娘的一句话:“假如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你眼中将遍地荆棘。”这句话告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平常的人身上也有闪光点。得到他人的赏识,往往是促使人努力奋进的动力,也是人们增强自信的途径。关注和欣赏,会促使人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取得成功。不信你可以尝试,真诚地欣赏你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使对方备受鼓舞。这时,你就会发现,欣赏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欣赏别人,可以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在一个无暇沟通的生活环境中,学会欣赏别人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多一分融洽、少一分隔阂。

对于处理与贵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结识贵人以前,你努力去挖掘他人身上的优点,或者向他们学习,或者让这样的优点、优势为我所用,那些这些人就成了你为自己“创造”的贵人。

在结识贵人之后,努力发现并指出他们身上的优点,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自信,促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向更深的方向发展,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联系现实

有一次,维克去邮局寄一封挂号信,他发现那儿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烦。见此情景,维克心里说:“我要使这位仁兄喜欢我。显然,要使他喜欢我,我必须说一些好听的话。”

维克问自己:“他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吗?”维克仔细寻找着,立刻找到了能让他欣赏的点。

当工作人员在磅秤上称维克的信件时,维克很热情地说:“我真希望有你这种头发。”

那人听后抬起头,有点惊讶,面孔露出微笑,说:“嗯,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

维克说:“虽然失去了一点光泽,但看上去仍然很好看。”

那人听后高兴极了,他们愉快地交谈起来,就像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行动点拨

要想培养欣赏他人的修为,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将互补者的优点一一列举出来,并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有些优点是自己不具备的,也正是这些优点值得自己学习,并让他们看起来更可爱。

2.理解他人也是欣赏他人的一个基础。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关系转淡的朋友有一半左右只是因为彼此的个性比较强,因为彼此看不惯而相处得很别扭。

要学会欣赏他人尤其是贵人,还要明白我们身边的贵人是最切实的老师,要以他们为豪,这样我们才能以真挚的友情加上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有一些人不但不会欣赏贵人,反而排斥贵人的成就和优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欣赏别人,如果变成了廉价的吹捧、无原则的夸奖,那就成了拍马屁,反而适得其反。欣赏贵人,也不是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更不是卑躬屈膝的精神行贿。要欣赏贵人,必须要发现贵人的长处,并真心加以尊重和学习,使之变成促进自己进步的力量。

寻找贵人也要对症下药

经典案例

莫尔先生是一位美国商人,他看中了中东石油带来的利益,于是便移居沙特。

莫尔移居沙特后,人生地不熟,一连在几个地区,他都没能获得石油开采权。如果向沙漠纵深开采,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特批许可。

通过一名外国朋友,莫尔认识了一位王子。莫尔得知,王子喜欢枪支,他便特地从德国高价买来镶有钻石的手枪和无弹壳的新式冲锋枪相赠。哪知王子无动于衷,因为给他送枪的人太多了。

随后,莫尔在法国购进一辆奔驰6005型防弹车,王子虽然收下了礼物,但也没有多少特别的表示。

不久,莫尔又从非洲买来几头狮子,送到王子的私人动物园。最后,莫尔为王子订制了一架小型豪华客机,将订单送到王子手里,并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王子问莫尔:“你送我的礼物都很值钱,既然你这么有钱,为什么还想着地下的石油?”

莫尔说:“为陛下送礼物,我已负债累累。”

王子说:“难得你这么专一和诚心,我就给你想个办法吧。”

终于,莫尔拿到了沙漠深处的石油开采特批许可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权威分析

贵人能给予我们提携和帮助,所以找到贵人是很重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找“对”贵人才是重中之重。

“对症下药”是医学词汇,指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来开药才能够保证药到病除。我们找贵人也要遵循这个道理,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能为自己办事的贵人。

在你遇到棘手之事的时候,可能身边会有几位贵人可以帮你的忙或者你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找到几位贵人,但是究竟哪一位贵人来办这件事能收到最佳效果,就需要你用心思考、反复思量了。

找到一个不合适的贵人,只会空赔人情,对事情的解决没有用处;找到一位勉强合适的贵人,可能会将事情办好,但你要为这种“可能”提心吊胆,因为他没有办成的把握,更糟糕的是,最终事情可能办得不那么如意;只有找到最合适的贵人,像莫尔先生找到中东王子那样,才能将事情办得精彩、漂亮,超出寻常的好。

联系现实

一个偏僻的小学破烂不堪,校长多次按规矩层层请示拨款事项,却始终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决定向本市木材厂的厂长求援。校长之所以打算找该厂长,是因为这位厂长重视教育,曾捐款一万元发起成立“奖教基金会”。

遗憾的是,该厂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校长深感希望渺茫,但也只好“背水一战”了。

于是,校长敲开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校长开门就夸:“厂长,我近日在省城开会时听到教育界同仁对您的称赞,实是钦佩!今日途经贵公司,特来拜访。”

厂长说:“不敢当!过奖了。”

校长又说:“厂长您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首创‘奖教基金会’,不但在本市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您的思想影响很大。‘奖教基金会’由您始创,如今已由点到面,由本市到外市,甚至发展到全国许多地区,真可谓香飘万里……

校长紧紧围绕厂长颇感得意之处,从各个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夸得厂长满心欢喜。

此时,校长诉说了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身为校长,明知校舍摇摇欲坠,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却毫无良策排忧解难。要是教育界领导都能像厂长您这样,支援教育,只要拨一万元钱就能卸下我心头的重石,可是至今申报十几次,仍不见分文。”

这时,厂长的脸上立刻起了微妙的变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三拜四了,一万元钱我捐献给你们。”校长听完后,紧紧握住厂长的手,满意地笑了。

行动点拨

“对症下药”这一原则在结交贵人时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以下几个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1.寻找贵人时要“对症下药”,即首先找到自己遇到问题时的“症结点”,然后根据自己需要的帮助找到合适的人,比如需要资金要找有钱的商人,需要职务调动要找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高手,这样做才不至于缘木求鱼,找错方向。

2.结交贵人也要“对症下药”,即了解自己的贵人,根据贵人的为人来与之相处,比如有时需要给贵人送礼,就要留心他们的喜好,如果贵人是一位高雅、有艺术细胞的人,送礼可送古籍字画;如果贵人爱钱,视阿堵物如命,则不妨直接以利益相示。

3.要想做到以上两点,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识人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的问题分析清楚,把自己的贵人看透,才谈得上“对症下药”,所以培养自身的这两种能力是重中之重。

你慷慨助人,贵人自会慷慨助你

经典案例

名古屋有一家叫做“加它”,是因制造咖啡用新奶酪而闻名的名古屋制酪公司。这里的社长日比孝吉先生十分乐善好施,无论是什么都免费或超低价供给。

一种无味大蒜是由一个拥有此项开发技术的人推销到日比先生这儿的。据说日比先生自己试过后感觉很好,于是就买下了这项技术,然后让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来的研究人员对其效能进行研究。原来这种特别方法制成的无味大蒜中含有一种叫“阿霍安”的物质,它能净化血液,除了对预防癌症有效之外,还有利于白内障、高血压、哮喘等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