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36483100000054

第54章 正确使用人体,先从经络开始(19)

29.腹区:腰骶椎内侧缘、近耳腔缘。主治腹痛、腹泻等腹部疾病及消化系统、妇科疾病。

30.乳腺区:胸与胸椎连线中点为对侧乳腺;胸椎与肋胁连线中点为同侧乳腺。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少乳。

31.臀区:对耳轮下脚外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32.食道区: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食道炎、梅核气、呼吸不畅、恶心、呕吐。强阳性伴触痛提示食道肿物。

33.胃区:耳轮脚消失处。主治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等。诊断胃部疾病。

34.小肠区:耳轮脚上方中1/3处。主治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口舌生疮。

35.肾区:对耳轮上、下脚分又处下方。主治肾炎、腰膝酸软、神经衰弱、耳鸣、眼疾、浮肿。肾、内分泌、肾炎点呈阳性反应提示肾小球肾炎。肾、尿道阳性反应则提示肾盂肾炎。

36.前列腺区:耳甲艇内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障碍。

37.膀胱区: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处交界处。主治膀胱炎、尿闭、遗尿、腰腿痛。

38.肝区:耳甲艇外下方。主治眩晕、眼疾、肋痛、痛经。

39.心区:耳甲腔中心凹陷部。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惊风。

40.肺区:心区的上、下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水肿等。肺、内鼻、咽喉呈阳性提示感冒;肺、支气管平喘穴、过敏区呈阳性反应揭示哮喘。

41.气管区:口、心穴之间。主治咳喘、急慢性咽炎。诊断咽炎、支气管炎参考穴。

42.卵巢区: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主治不孕症。

耳部反射区疗法所用的器具

我们知道,相对于其他人体全息胚来说,耳部反射区是最小的。因此,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耳疗,必须借助一些工作进行耳部按压。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准备下面这些工具:

1.按压的药物

耳部反射区疗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种子、药物种子、药丸等都可以,只要具有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耳部反射区,体积大小相应的物质均可选用。如:王不留行籽、磁珠、油菜子、六神丸、绿豆等植物、药物种子和小药丸。

2.胶布

将医用胶布(讲究美观时可选用肉色的胶布)剪成06厘米X06厘米的小方块,将贴压药物黏附在胶布中央,逐块排列在纱布上,供治疗时取用。

3.耳豆板

如果按压耳部反射区的部位比较多,可以准备一块耳豆板。选用03厘米厚的有机玻璃加工成14厘米X16厘米,然后再划成06厘米X06厘米小方块,每一划线深约02毫米,在每一方块中央钻成1~2个1~15毫米深,直径15~2毫米的小凹陷。将贴压的药物铺满小凹中,用与有机玻璃板同样大小的胶布封贴上面,以切割刀按划线的大小切割开后备用。

4.其地

可以准备一把蚊式血管钳(或镊子),以夹取上述准备好的贴籽胶布并贴到耳穴上;准备适量的75%乙醇和棉签来消毒和擦拭耳朵。

耳部疗法的适用症与禁忌

所谓“健康在于细节”,虽然我们的耳朵很小,但它却关系着全身健康的大问题,一点一滴都马虎不得。一般来说,进行耳部反射区疗法,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在进行耳疗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搓破耳部皮肤。另外,在进行完耳部反射区疗法之后,患者千万别再揉搓,以免搓破耳部皮肤,造成细菌感染。

2.在进行耳疗过程中,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则只要局部稍放松一下胶布或移动位置就可以了。

3.孕妇在进行耳疗时,最好用轻刺激手法,习惯性流产者尤应慎用,一般避免应用子宫、盆腔等耳穴。

4.在进行耳疗时,耳部反射区一次不宜选用过多,一般以3~8个比较合适。

5.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避免贴压物贴敷张力低和皮肤感染。对氧化锌胶布过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药贴压,同时配合刺激肾上腺、风溪等耳穴。

6.由于夏季多汗,所以耳疗的时间不宜过长。

7.耳郭有冻疮、炎症时不宜进行耳部反射区疗法。

耳部疗法的反应

我们的耳朵有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又是经络之气汇聚的场所,故在耳朵上给予各种不同的刺激,均能导致全身或局部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的产生常与患者经络的敏感性、机体的反应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治病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常见的反应有下述几种:

1.耳部反应

多数耳部反射区有痛、酸、麻、胀、凉等感觉。刺激后局部或整个耳郭可见到充血、发热,属于“得气”反应,多数得气后疗效较好。个别敏感性患者,刺激耳部反射区后耳朵呈现一种弥漫性无菌性的红肿现象,通常无需进行处理,停止治疗或休息数日可自行消肿。

2.患部反应

当刺激耳穴相应部位后机体的相应患部或内脏可出现热流、舒适之感觉,有的患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跳动。

3.全身反应

接受耳部反射区治疗的患者有些会反映精力旺盛、抵抗力增加。即达到了调整“精、气、神”的作用。

4.经络反应

刺激耳部反射区后,部分病例呈现与体表十二经络相同的放射循行路线,沿着经络方向有酸、麻、蚁行感等。出现经络放射感应者,往往收效较速,疗效显著。

5.迟钝反应

少数患者耳郭的病理性敏感点匮乏或无反应。治疗无得气感,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不宜用此法。垂危患者亦出现这种现象,双耳用耳穴探测仪检查时毫无反应,故耳穴疗法只作辅助。

6.延缓反应

治疗即时或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不佳或无效。在停止治疗后,却见症状有好转或显著改善。

7.“闪电”反应

刺激某一耳部反射区时,患部或内脏某一症状似按电铃式接通线路的感觉,症状即刻获得缓解甚至消失。

8.连锁反应

用耳部反射区按压治疗患者某一病症时,往往使其他一些病症同时获得痊愈或缓解。

9.适应反应

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开始效果较好,但后来逐渐对刺激产生了适应性,疗效停滞不前。因此,疗程需要间隔数天或更长—些时间,继续治疗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好转。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作用,原有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重,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精神紧张,治疗中取穴过多,刺激过强等因素诱发,这种反应一般属一时性反射性变化,稍加调整和适应后即可消失,大部分患者仍可继续治疗。但是,如果这种反应持续出现,则应停止治疗或更换其他刺激方法。

耳部发射区疗法的要领和技巧

一般来说,进行耳部反射区疗法,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四步流程:

1.耳部反射区探查

进行耳部反射区疗法之前,我们必须找到病变部位,因此需要对全耳进行疾病探查。一般来说,耳部探查分为观察与按摩两种。如果发现异常色泽,或者某部有异常凸起,则说明人体相应的部位有病变,需要进行按压。另外,即使没有发现异常,如果摸到耳部某一部位异常疼痛,也说明相应部位有病变,需要进行治疗。

2.耳部消毒

用75%的乙醇棉球擦洗并消毒耳郭,使胶布及贴压物易于贴牢。

3.进行贴压

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已粘好贴压物的胶布对准耳穴贴压好,亦可用血管钳(或镊子)夹持备好的贴压胶布置于耳穴上贴牢,按压片刻。

耳部反射区贴压时要稍加用力,注意刺激强度,并注意耳部反射区的方向性、向轮性和低凹性,以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等为度。—般情况下,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等患者,刺激手法应当比较轻一些。而急性病、实热证、体质强壮者,以及室外作业者耳郭增厚,皮肤粗糙,刺激的手法则应相应重一些。

4.耳部疗法的疗程

每次贴压一侧耳部反射区,两耳轮流来,3~7日即可更换1次,亦可双耳同时贴压。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长。每天患者可自行进行揉按4~5次,每次每个反射区1~2分钟。每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应当休息3~4天。

耳部反射区常用的手法

一般来说,进行耳部反射区治疗,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四种刺激手法。这四种手法具有各自不同的功效,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

1.揉按刺激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方法很简单:用指腹轻轻将贴压物压实,以不损伤皮肤为原则,然后顺时针带动贴压物在皮肤上旋转,以贴压处有胀、酸、痛或轻微刺痛为度。每次每穴揉按3~5分钟,每天3~5次。这种方法属于补法,具有补虚的作用,一般人都可以使用,但如果是久病体弱、年老体衰及耳部反射区过敏者则必须选择此种方法。

2.对压刺激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置于耳郭的正、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朵上的贴压物,拇、食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寻找痛、胀较明显的位置,一旦找到,则最好持续按压20~30秒钟,使贴压处出现沉、重、胀、痛感。另外,还可以在耳郭前面和背面同时进行贴压,这种方法刺激会更大。每日按压3~5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法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属于泻法,对于实证、年轻力壮的患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露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但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孕妇等。3.点压刺激法

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被按压处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视具体病症和本人耐受程度,每穴每次可点压20~30下每日3~5次。这种手法是—种弱刺激手法,也属于补法,比较适用于各种虚证、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头晕等。

4.直压刺激法

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一会儿,重复按压,每穴区4~6次,每日按压3~5次。这种手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刺激法,仍属于泻法,其适应证同对压法。

值得注意是,有些耳部反射区难以用对压法,如:交感、艇角、大肠等反射区,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另外,耳甲腔、耳甲艇的反射区也常用直压法。

耳部反射区的提捏法

耳部约6厘米长短,其外形似贝壳,又好像是一个蜷缩在母腹子宫中的胎儿。它是听觉器官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将声音传入耳道内,还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向。事实上,耳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早在公元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它认为,耳朵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研究把耳郭比喻为缩小的人体,它与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郭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耳部反射区按摩的方法:

1.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往上提揪,15~20次,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此处主要有人体的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等。

2.上下按摩耳轮,并向外拉

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区。

3.下拉耳垂法

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部位的反射区。

4.按压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处有心、肺、气管、三焦等部位的反射区,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发热发烫。然后按压上边凹陷处,此处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区,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5.搓耳

握住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以耳郭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宜。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搓过双耳后会有一种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感觉。

6.双手扫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30下,每天数次。

上面介绍的耳部六种按摩手法,基本上将耳部各处都按摩到了,按摩的程度一定要有发热发烫的感觉,这样可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治疗的信息就会通过体内的传导经络传导到相应的脏腑,改善相应脏腑的功能,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常见病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

这一节,我们再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

1.晕船、晕车的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

(1)耳部反射区选用

主治反射区:晕点、内耳、皮质下、胃。

配用反射区:贲门、枕、风溪穴。

(2)反射区按揉方法

取以上2~3个主治反射区,必要时加配用反射区,一般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亦可用磁珠贴压,或麝香虎骨膏粘王不留行籽贴压。取双侧耳部反射区,以对压或直压手法按压,强刺激。一般多在乘车、船、机前30~60分钟开始贴压,到运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