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36482400000088

第88章 食既能充饥,也能疗疾——为自己和亲人嘘寒问暖(9)

4.午餐前不要饮纯果汁。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但午餐前40分钟不要让小儿饮果汁。因为饮过果汁后小儿在午餐时会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内摄入量并无增加,失去的却是在正常午餐中所获取的营养。

5.馒头营养好。面包的色香味都比较好,但它是用烘炉烤出来的,会使面粉中赖氨酸在高温中发生分解。而用蒸气蒸馒头则无此弊,蛋白质含量高,从营养价值来看,吃馒头比吃烤面包好。

6.鲜鱼与豆腐合吃提高对钙的吸收。鱼最好和豆腐一起炖着吃,因为鱼体内含丰富维生素D,豆腐则含有较多的钙,若单吃豆腐,人体对钙就不能充分吸收,若将其与鱼一起食用,借助鱼体内丰富的维生素D,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20倍。

7.不易喝过多饮料。可乐里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兴奋,也是小儿多动症病因之一,而汽水降低小儿胃液消化力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

8.喝豆浆注意事项。鸡蛋中黏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浆中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被体内吸收的物质,使豆浆失去营养价值。红糖有机酸能够和豆浆中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

9.谨防婴幼儿牛奶贫血症。孩子断奶后,不可全部依赖于牛奶喂养,忽视其他营养食物,应适当添加辅食,如菜泥、蛋、胡萝卜等。否则时间长了孩子易得牛奶贫血症。

10.不吃汤泡饭。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小儿口腔不嚼烂就同汤一起咽进胃里去了。舌头上神经没受充分刺激,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日子长了小儿变瘦,也会引起胃病。

婴儿:母乳喂养,食品辅助

婴儿是指从出生至一周岁的孩子。这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一年内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两倍,因此需要在营养上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子双方的亲近和身心健康。一般而言,婴儿获得母乳喂养至少在4个月以上,最好能够维持一年。如果不能提供母乳,例如,孩子患先天性疾病,或者妈妈因病不能哺乳,这时候就应该为婴儿选择各种营养齐全的、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配方奶制品或其他同类产品,并严格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喂养。

新妈妈们要谨记以下几点:一是在孕期就应做好哺乳的准备,做好乳房的保健,保证乳房的正常发育并保证营养。二是产后应尽早开奶,做到母婴同室。

坚持喂哺母乳一般可满足婴儿出生后4~6个月的营养需求,但为确保婴儿发育的需要与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应在出生一个月后,在哺乳的同时,补充安全量的维生素A及D(或鱼肝油),但应避免过量补充维生素。

在母乳喂养4~6个月至一岁断奶之间,有一个长达4~6个月的断奶过渡期。此时应在坚持母乳喂养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为婴儿所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其发育需求,保证婴儿的营养,顺利地进入幼儿阶段。过早或过迟补充辅助食品都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但任何辅助食品均应在优先充分喂哺母乳的前提下供给。

补充断奶过渡食品,应该由少量开始到适量,由一种到多种试用,密切注意婴儿食后的反应,并注意食物与食具的清洁卫生。在通常情况下,婴儿有可能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反应,例如,皮疹、腹泻等。因此每次开始供给孩子一种食物,都应从很少量开始,观察3天以上,然后才增加分量,或试用另一种食物。

辅助食物往往从谷类,尤以大米、面粉的糊或汤开始,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末及极碎的肉泥等。这些食物应加入适量的食用油,但不必加入盐。

幼儿:不偏不挑,营养全面

婴儿断乳后进入幼儿阶段(1~2岁),必须全靠摄取其他食物,以供全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幼儿阶段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高峰,饮食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

祖国医学对幼儿的食养卫生一贯非常重视,其幼儿食养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小儿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由于小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气的供养相对地比成人更为迫切,但饮食的质和量则必须与各个时期的需求恰当地配合。若乳食不当,或过饥过饱,均会影响其脾胃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二,小儿为纯阳和稚阴稚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指小儿犹如春天的花木,欣欣向荣,代谢异常旺盛,对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要求殷切,需要不断补充。另一方面小儿机体柔弱,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尚属不足,对水液的代谢需要也较成人为高,故易于伤阴而有失液之虞,这就是小儿的稚阴稚阳的情况。在小儿的食养中必须充分注意这些生理特点,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是小儿食养的总原则。

幼儿处在不断发育成长的旺盛时期,尤以婴幼儿全身各种器官都在相应的按比例快速生长,是整个小儿时期中最旺盛的增长阶段,因此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格外大些。婴幼儿所需的主要营养素如下:

1.供给蛋白质的食物

孩子越小,所需蛋白质的比例就越大。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如下几种,家长可根据经济情况,予以选用。

(1)牛奶。牛奶是婴幼儿除母乳以外的最好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不仅含有大量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脂肪也多,钙质也丰富,还含有维生素A和核黄素。这些营养素都很容易被婴幼儿吸收利用。因此,1~3岁幼儿,除主食外,应以牛奶为基本食物。3岁以后,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每天至少要喝250毫升牛奶。

(2)禽蛋。禽蛋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脂肪,还含有较丰富的核黄素,是婴幼儿很好的食物。

(3)瘦肉。动物的瘦肉,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铁、硫胺素和脂肪。

(4)肝脏。家畜、家禽的肝脏,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12和铁。幼儿每周至少应食用肝脏1~2次。

(5)动物血。动物血富含蛋白质、铁及其他营养素。动物血价格便宜,如烹调得法,让幼儿爱吃,则再好不过。

(6)大豆及大豆制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8%,比瘦肉高2倍。大豆中的脂肪、铁及B族维生素含量也高。但大豆的蛋白质不易消化,要长时间细火慢炖,方可让1~3岁的小儿食用。但是,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则较易消化。4~6岁的小儿,可吃大豆制品。

2.供应维生素C、胡萝卜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

(1)深色蔬菜。胡萝卜、油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深色蔬菜,胡萝卜素含量高,而且是婴幼儿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并含有一定的钙和铁。因此,婴幼儿吃蔬菜,应以深色蔬菜为主。

(2)浅色蔬菜。萝卜、花菜、卷心菜、大白菜等浅色蔬菜,也含有一些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不如深色蔬菜丰富。

(3)水果。一般水果的营养成分与浅色蔬菜相近,但枣子、山楂、柑橘、柚子等水果,含维生素C极丰富。

经济条件许可时,应安排孩子吃水果。条件有限者,可用蔬菜代替水果。很多家庭以水果取代蔬菜,这是不对的。

3.以提供热能为主的谷类、油脂和糖

谷类供给幼儿所需热能的50%~60%,还可提供30%以上的蛋白质,谷类还是维生素B1、尼克酸的主要来源。谷类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分布在谷胚和麦皮之中,因此,应注意粗细搭配,少吃精米精面。吃糖不宜太多,要注意口腔卫生,以防龋齿。

4.调味品

调味品包括盐、酱油、醋、味精等,营养价值不高,但可促进小儿食欲。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使营养过剩而导致不良后果。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又均为独生子女,多备受父母溺爱。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父母总是顺应幼儿的心意,要啥就买啥,往往使幼儿过食、偏食及零食不离口,结果忽视了“食贵有节”而造成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后果:一是养出个胖墩儿。肥胖不等于健康,如服了含性激素的小儿“保健品”,结果不仅使小孩易发胖,还可出现性早熟而引发后患;肥胖儿还会为成年后埋下糖尿病、高血压的祸根。二是摄入过多的食品,孩子不但没有发胖,反倒越多吃越瘦弱。这是由于食之过多,多而不化,伤害了娇嫩的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饮食的营养不能为机体所用,反而形成了营养不良的现象。因此,对小孩的饮食调理,既要富于营养,又要利于消化;既要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防止营养过剩。

儿童:吃好早餐,少吃零食

儿童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在饮食上,这些孩子往往被家长当成大人对待。其实他们仍应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呵护。一般情况下,孩子应合理食用各类食物,平衡膳食。男孩子的食量应不低于父亲,女孩子应不低于母亲,应该让孩子吃饱和吃好每天的三顿饭,尤应把早餐吃好,食量宜相当于全日量的三分之一。孩子每年的体重约增加2千克~2.5千克,身高每年可增高4厘米~7.5厘米。孩子们的身高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增长快些,故父母往往直觉地认为孩子的身体是瘦长形的。少数孩子饮食量大而运动量少,故应调节饮食和重视户外活动以避免发胖。

要引导孩子吃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肉应该丰富些,奶类及豆类应该充足些,并应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应该引导孩子饮用清淡而充足的饮料,控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的摄入,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吃过多的糖果和甜食易引起龋齿,应重视口腔卫生和牙齿的保健。

另外儿童调补须根据小儿体质和病症变化特点进行,儿童脏腑娇嫩,以肺、脾、肾三脏最为显著,如明代医家万密斋所说: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因此,补肺、补脾、补肾为调补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调补的重点所在。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由于儿童脾常不足,运化功能相对薄弱,在使用药食调补时应以健脾益胃为准则,同时需量其脾胃运化能力而给予,不可操之过急,短期内大量施补;或过用滋腻之品,以致碍滞气机,反而损伤脾胃。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对食品的营养益气,相对质量比成人要高。与此同时,由于儿童“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故供给儿童的饮食必须适应其肠胃的消化能力。又由于消化能力从初生到成年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儿童的饮食营养供给也应逐年阶段性地调整,否则即会给小儿造成偏食而缺乏营养的后患。

肾为先天之本,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养,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的温养。对于先天不足的儿童,在调补时应着重补肾,以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及增强抗病能力,但也要注意防止温补太过而适得其反。

总之,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尤其是患病后若及时予以调补,可促进其早日康复。反之,若不注意及时给予调补,迁延日久,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脏腑功能失调,生长发育迟缓。因此,审辨虚证,及时调补,并补之得当,需要高度重视。

白开水是孩子最好的饮品

如今,关于饮料的广告铺天盖地,再加上人们腰包渐鼓,喝饮料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殊不知,人体内水分的来源主要靠喝水,而长期喝饮料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其实,白开水才是孩子最好的饮品。

白开水是孩子健康的保护神

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不仅最解渴,而且可立即发挥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气血精津的生成,起到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洗涤清洁内部脏器的作用。尤其是25℃左右的新鲜凉开水,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孩子身体变得结实健美。

以饮料代水是大忌

元代名医朱丹溪说,人在十六岁之前血气旺盛,但是阴气不足,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补阴。白开水是最好的养阴圣品,但如今很多孩子却对白开水不怎么“感冒”,而是喜欢甜滋滋、酸溜溜的饮料,于是很多家长就用饮料浇灌自己心爱的幼苗。

不可否认,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水,而且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除,而且还有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对孩子的健康来说是大忌。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喝饮料易造成儿童肥胖、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降低,易患多动综合征,某些特殊饮料还可导致儿童性早熟。

饮用多少水才好

水的需要量与人体的代谢和饮食成分相关,小孩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需水量也就相对要多。3个月以内的婴儿肾脏浓缩尿的能力差,如摄入食盐过多时,就会承受尿排出,因此需水量就要增多。母乳中含盐量较低,但牛奶中含蛋白质和盐较多,故用牛乳喂养的孩子需要多喂一些水,来补充代谢的需要。总之孩子年龄越小,水的需要量就相对要多。

十岁之前孩子饮食五不要

孩子在十岁之前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