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36481300000035

第35章 最基本的用人思路(3)

在大多数情况下,让稍有成绩的员工成为全才,不如让他单向发展成为世界级“职业冠军”更具成效。奇怪的是,有许多公司没有这样做,他们不断地去培训员工,希望每位员工的综合素质都很好,希望每位员工都可以胜任各项工作,而一旦某位员工在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马上就提拔。结果会出现什么结局?劳伦斯丁·彼得曾经对许多企业管理者发出这样的警告,如果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那么最终会把每个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从而造成人才浪费。

不幸的是,许多年以来,大多数公司都这么做,如果某位员工在一个职位上表现得出色一点,没过多久就会被提拔。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认为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肯定,大多数公司一直把工资、奖金、头衔、升职跟员工的表现和职业阶层挂钩,所处的阶层越高,工资就越高,额外津贴就越丰厚,头衔也越大。企业所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在告诉员工,你在某一时期内必须这么表现,否则你就得不到提升,你劳动后所得的工资就不可能增加。只要你在原来的岗位上表现得很出色,你就无须在这个低级的岗位上待多久。

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是把每个员工都引领到十分尴尬的境地。为了提升,为了赢得同事们表面上的尊敬,他们必须向上爬,爬上一个并不适合他们的职位,等到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己已在悬崖边上,稍不留神就坠向失败的深渊。即使他们坚守住了这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阵地,也只能碌碌无为地在这个位置上终其一生。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避免错用人才带来的人才浪费。在选用员工时,要充分了解其兴趣、性格、能力等诸方面的因素,在经过综合评价之后再次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使员工的最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知人善任须懂六戒

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只是成功用人的第一步,第二步则要求领导克服内心因外界环境、亲友关系,个人好恶等方面导致的用人误区,主要有以下方面:

1.戒心妒能“毁”人

有些领导功名心和虚荣心十足,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对有才能的人大加压抑和冷落,宁愿舍弃良材而重用朽木,使能者被压在底层,平庸者反而青云直上。一味地压制别人,抬高自己,把自己看做是“小人园”中的巨人。这种“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用”的心理意识,狭隘至极,危害极大。

2.戒心亲疏“用”人

即常说的“月光效应”。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但可以借助太阳而发出柔和的光辉,使人感到可爱,产生出众首仰望的效应。在选拔人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某人本来不是“千里马”,但由于他与某位领导是亲戚、朋友或老同学,并得到领导者的举荐,马上便身价倍增,跻身于领导行列。这种相悖于唯贤是举的用人方式,或任人唯“派”,或任人唯“地”,最终都将使领导作茧自缚,贻误前途。

3.戒心好恶“选”人

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些领导者,选人用人不是看实绩,凭能力,而是以个人好恶、情感远近为标准。这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领导干部对下属的主观评价:

第一是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作用。

初次见面时,领导就把社会刻板化了的模式套在这个人身上,如,认为青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男青年留长发,赶时髦,便认定此人政治素质不好,不可靠,等等。因而把人才的好坏模式化,脸谱化,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用人偏重表面,为一些人的首次印象所迷惑。所以,领导者在选才用人时,必须正确对待第一印象,不能停留第一印象,并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情况,不断修正和深化第一印象,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

第二是唯“从”是举,唯“拍”是用。

有些人喜欢把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看成是“德”,把擅长搞歪门邪道,善于“吹喇叭”、“抬轿子”、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搞“关系学”有术的人看成是“才”,大加重用;而对那些敢讲真话,勇于抵制不正之风,大胆开拓的人,则横加责难,“顺”者用之,“逆”者闲之。

4.戒心定式“取”人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凭,二是资历,在文凭上,有的单位在配备领导班子时,眼睛只盯着“文凭”,搞文凭排队:博研、硕研、本科、专科。有时甚至只要有一张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文凭,不管其领导能力如何,就被拉进了领导班子,但是,文凭固然重要,但用人不要只看文凭,而要注重实质水平。

日本的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曾把公司职员的履历表全部烧毁。当然,对他这种做法我们不一定仿效,但是他摒弃了只重学历不看才能,坚持在实践中选用人才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每个领导者借鉴和学习的。

其次是以资历熬人,不看能力看资历,不看水平看辈分的思想,导致一些人混年头,熬岁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使一些政绩平平的人凭年头而得到提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而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遭到压抑。其实,这种以定式取人的方式归结根源就是对能力的轻视,而墨守某种成规,导致整个组织缺乏活力。

5.戒以求全“埋”人

“至宝必有瑕秽,能工也有不巧”。但有些领导则过分地强求“完人”、“全才”,甚至戴上“放大镜”去找人家的不足,而摘掉“近视眼镜”来看别人的长处,不能正确对待犯过错误和有缺点,弱点的人才,结果因瑕弃玉。

6.戒以乌纱“诱”人

领导用人时应该是因事择人,而不是因人造职,因人卖职,那只会造成权力机制从内部腐化溃烂,即使领导是出于公心提携后进,但有的人,原来称职,提拔后反而不称职了。

伦特是个合格的副校长。他善于融洽与学生、教员的关系。后来被升为校长。很快,人们发现,他缺少那种应付高级官员的事务所必需的方法。他为了调解两个学生间的争论,却把教育局长晾在一边;他为生病的教员代课,却错过了副局长召开的课程修订委员会会议:他致力于校务工作,却无暇顾及社区组织的活动,学校失去了教育局长的信任,失去了社会的支持。

领导应当善于观察和发掘下属的潜力,使其人尽其才,毋武断地认为“乌纱帽”可以决定一切。另外,领导要善于把好人才关,因为这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太多,贪图名利“毛遂自荐”者有之;追求仕途“趋之若鹜”者有之;欲借此一展才华而无需“三顾茅庐”者也有之。

因此应该认真考察,严格把关,将那些政治可靠、品行端正、业务娴熟、年富力强、忠于职守的人选拔到自己身边。“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领导者要有正确的用人思想,知人善任,做到任人唯贤、有人所长、用当其时、因材授职。如此,下属的“水涨”才能使领导“船高”。

目前是世界各国在新的时代制高点上斗智斗勇的时代,这是一场全面刷新纪录的历史变革,其中,关键是领导集团、领导力量、领导素质的较量,而更为关键的,是如何造就成千上万的一流人才。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人兴国,国人科教,科教兴人。能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人的才能,是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不要怀疑正在使用的人

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者,不仅不会轻易怀疑别人,而且能以巧妙的处理方式,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气度,消除可能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疑人”不自疑。古代很多君王便是通此道的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

在用人上,除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之外,唐太宗还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意思是说,身为一名国家君王,如果想要做到自如地“驱驾英才”,就必须做到对人才推心置腹,不怀疑他们,或对他们怀有戒备之心。唐太宗鉴于前朝隋文帝用人“多疑”的弊病,深感“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的教训,遂采取了对人才“洞然不疑”的做法。

高祖武德三年,唐太宗收降刘武周的将领尉迟敬德不久,尉迟敬德手下的两个将领就叛逃了。有官吏据此认为,尉迟敬德必定也会造反,于是没有向唐太宗请示,就将尉迟敬德囚禁于大牢中,并力劝唐太宗赶快将他杀掉。但是,唐太宗非但没有杀掉尉迟敬德,反而把他放了,并且招其进入自己的卧室,温语相慰,使之放宽心,临分别的时候还送给了他一批金银珠宝。尉迟敬德被唐太宗的这种坦诚之心深深感动,发誓“以身图报”。后来,他果然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在唐太宗与王世充的斗争险境中救了唐太宗一命。

唐朝初期,政治清明,不存在朋党之争,但也偶尔会有一些小人利用唐太宗推行“广开言路”政策的机会,故意诽谤君子,馋害贤臣。为了不使这些小人得逞,唐太宗决定采取法律措施,对诽谤、诬陷者均“以谗人之罪罪之”。贞观三年,监察御史陈师合觊觎房、杜的宰相之位,遂上奏书“毁谤”房玄龄、杜如晦“思虑有限”。但唐太宗十分了解房、杜两人的忠诚和才能,识破了陈师合的弹劾是“妄事毁谤”。于是对陈师合给予法律制裁,“流放到岭外”,从而使真正的贤士良才安心任事,充分发挥他们治国的才华。

由于唐太宗用人不疑,推诚以任,有不少突厥降将愿意肝脑涂地为其所用。契芬何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契芬何力原是突厥一个可汗的孙子,贞观六年,他同母亲一同归属唐朝,唐太宗把他安置在甘、凉二州一带。后来,契芬何力同大将李大亮等攻打吐谷浑,建立了赫赫功勋。薛万均歪曲事实真相告契芬何力意欲谋反,契芬何力回朝后马上向唐太宗说明了真实情况,唐太宗反而对他更加信任,还把临挑公主许配给了他。

有一年,契芬何力到凉州探亲时,他的部下一致劝他归降薛延陀,遭到了他的坚决反对。在部下的胁迫下,他割耳自誓,坚贞不屈,外界误传他已经叛唐,但唐太宗自始至终都对他非常信任。从此以后,契芬何力对唐王朝越发忠诚,唐太宗弥留之际,他还请求杀身殉葬,唐太宗坚决不许,他才作罢。

古人云:“疑则勿任,任则勿疑。”用人不疑,这是领导者使用人才必须注意的原则。唐太宗曾说:“但有君疑于臣,则不能上达,欲求尽忠虑,何以得哉?”把这句话推而广之,用人者疑被用者,对他办事不放心、不放手,就不能充分发挥被用者的作用。历史上无数事实也证明,在“知人”的基础上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方能成就大事。

集生杀大权于一身的唐太宗,深知如果为君者昏庸,随便施疑,则容易被那些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之徒所迷惑,就会使忠臣含冤受害,使国家失去人才,国家也就无法长治久安。所以,他一贯采取推心待士、用人不疑的方针,为国家收揽了大批贤能之才。这种用人之道应该被当今的现代领导者所重视。

善观优劣才能优势互补

唐太宗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人才数量上的高峰,关键是有唐太宗这个大“伯乐”识得千里马。而“伯乐”唐太宗的人才观是:人心难测,人才更是拥有千百种性情,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识人、驭人、组建优势组合的团队结构才是领导者用人成功的关键。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争霸天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精英汇集的大时代;而在唐朝初期,各路群雄同样争霸,却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逢乱世总是精英汇聚,又为什么天下英才都愿为唐太宗所用?其实关键在于,唐太宗懂得观人之长、察人之短,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其优势组合,发挥团队最大效益的道理。

唐太宗登基伊始,整个朝廷结构都处于初建与调整之中,如何才能把众多贤能之才分别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以组成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呢?唐太宗为此曾寝食难安。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他最终作出了如下安排:

魏征这个人好凡事与人争辩一番,常把谏诤之事放于心中,根据这一特点,唐太宗就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其具体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至于房玄龄,他做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会立刻去办。根据这一特点,唐太宗就任命他为中书令,其具体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入宫禀告皇帝,出宫侍奉皇帝,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大政。这些职责正契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李靖是个文才武略兼备之才,外出能带兵,入朝能为相,于是唐太宗就任用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其具体职责是掌管全国的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地都有利于李靖才能的发挥。由此,魏征、房玄龄、李靖三人共同主持朝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了唐王朝的上层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