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一下本职工作,既是为了对自己的工作业绩进行一次自我认识,更是检验饭碗可靠性,为抗危所需。
老板会炒谁的“鱿鱼”
有一位林先生在职工作了多年,目睹了很多职业人的来来去去。他们有突然“死亡”的,有自愿离职的,有被动请辞的。他本人虽然聪明能干,最终仍然因为一次公司税务的损失而卷铺盖走人。很多人羡慕同事晋级快、加薪高,而自己是否却总是工作一般,待遇一般,因为这些待遇好、提升快的人,老板一定很看重,因此,常常患得患失,忧心忡忡。这样,如果不总结一下自己,工作态度就会更糟糕,业绩就会更加不如人,反而更容易被老板“炒鱿鱼”。林先生仔细观察,其实自己的工作表现,除了业绩以外,还有许多也许你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已经在影响你饭碗的牢固性。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过自我评估,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就要认真对待了:
1.太守本分,不能主动
只把分内的事情用老方法做完。你的首要责任是为老板主持的公司服务,如果工作中只是被动地执行公司的精神,提不出自己的想法,眼睛只看着自己分内的事情,没有全局观念,从而,你的表现无法真正成为老板的左右手,就不能让老板真正放心。
2.不懂学习,无法成长
社会环境一直在变,企业面对的挑战也一直增加。不想学习或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就容易停滞,无法跟随企业成长。很多人经常抱怨老板不给自己成长的机会,却很少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或者说是否自己具备了承担更大责任的能力。不主动学习,提升素质,会让老板失去期望,进而在环境改变时重新选择能力更强的新人。
3.抗拒改变,故步自封
这种人“死”得最快。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要求我们有相当的变革创新能力,至少是相当的适应变革的能力。如果只从个人出发,拒绝改变,必定会被公司和最高层淘汰。所以,审时度势、适应潮流才是上策。抗拒之前应该想清楚是否能够真的躲避得了,如果躲不了的事情,还不如面对现实,欣然接受。
4.行动过急,同时发动
无论你是一位普通的员工,还是一名部门经理,都容易犯一个毛病:步子走得太快,且同时去干太多的事情,想争取同事或领导的看好。但因为这种想法的驱动,你会行动过激,就容易顾此失彼。殊不知,这样往往欲速则不达,造成想象不到的各种矛盾出现,使你在工作中发生问题,包括同事对你的看法,这种看法也会被你的上司发现,使你的工作表现出相反的结果,也会在同事中出现矛盾、不一致,直至发生不应有的工作冲突。这样,你原本的激情和狂热逐渐被冷漠和怀疑所代替;利益各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成为被迫出局的替罪羊。
5.只说不做,缺乏执行
面对问题只会挑剔和质疑,却没有办法提出解决办法,或者不能细化执行。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抱怨推脱,时间长了,不但老板失望,手下也跟着混,最终难逃被踢出局的命运。
6.薪水太高,贡献平平
薪水随着年资和公司成长愈来愈高,但无法提供其他附加价值。和同业比,薪水明显偏高,就必须很小心。假如又没有独特的附加价值,很容易被更年轻、要便宜的人才取代。老板通常是能少给一分钱绝不会多给一分钱。找到机会,换血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方式。
7.立场不稳,站队错误
这是公司政治中的一个微妙体验。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取决于“距离”。位置、资历、与老板的个人交情、对别人的影响程度、在组织中发言的活跃程度等,往往是测定这种距离的要素,人们在这种既定的距离中维持一种平衡。一旦换了新的老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没有建立的时候,站队就非常关键,如果此时站错队,可能再也没有改错的机会。
8.树敌太多,自视太高
有些水平的员工常恃才傲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大家都要围着自己转,沟通技巧又欠佳,处处树敌,引发众怒,成为众矢之的。为了照顾全局,老板当然会觉得长痛不如短痛,抛开了事。
9.拘泥细节,缺乏领导
你带领的团队是否对你抱怨连连,还是在愿景引导之下充满斗志?你对团队的掌控能力如何?管理的风格因人而异,但通常太拘泥于细节的领导通常都缺乏很强的领导力,且不容易让人产生被信任、被激励的感觉。时间长了,员工和领导貌合神离,最终领导往往反而被手下所抛弃。
10.居功自傲,目无老板
对公司有些贡献就居功自傲,总是提过分要求,索要过度资源,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其实这个世界缺少了任何人都照转,公司也不会真正离不开谁。正所谓“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死”的往往是牛人。
以上这些,想要真正全部规避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是全部能搞定,还有一个千万不要忘记的因素,那就是机遇。如果机遇抓不住,或许难逃被换掉的结局。
要提防“厌班症”
对于我们每一个上班者来说,当前应该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出色的业绩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必须有的非常表现,尤其是面对产销不通畅、市场不景气的企业上班族来说。
想着每天要去上班,有一位徐先生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提不起来!或许由于薪情看跌、生存压力大的原因,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频袭职场新人。不少职场新人工作仅一个月就患上了“厌班症”。要是在平时,有点“厌班症”影响不大,但在金融危机大气候下,就不可小视了。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徐先生没想到这么少。一说起第一笔薪水,徐先生感慨良多。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现在一家企业工作三年有余,月薪一直在1050元,还没他打工时挣得多。徐先生以前周末去补课中心当助教,两天就有250元。再加上打点零工,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但现在徐先生却很郁闷。
尤其碰到女朋友生日或过节,就觉得底气不足,能省则省,同学聚会更是基本无缘,想起来就心寒。由于过度焦虑,徐先生一直食欲不振,经常晚上睡不着。每天上班干活,就想到自己入不敷出的收入,整天垂头丧气,不愿与外界接触,话也少了。
对徐先生而言,最痛苦的还是父母的不理解。徐先生的母亲每月要他上交1000元!父母总不相信研究生毕业只挣这么点钱,硬说他谎报工资。徐先生费尽口舌解释,父母最后扔下一句话:“工资这么少,干脆不要做了!”于是,家庭战争每日上演。
徐先生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鼓足十万分的勇气,才敢迈进家门。因为他知道,迎接他的肯定是父母机关枪似的唠叨:“人家的孩子学校没你好,工资比你高得多,你干脆不要干了!”
有一位陈女士,常常每晚都要从噩梦中惊醒。梦里面,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由于3个月连续贷款未还,房子收回做抵押,尽管她努力叫喊,工作人员和房子仍旧越行越远。醒来后摸摸枕头,又是一片湿。“类似的梦在这个星期已经做过四次了。”陈女士说。
一天,陈女士领到了她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笔收入———1100元的工资。看着父母布满皱纹的脸颊,陈女士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的工资数额告诉他们。因为一直在供她读书,20年来父母没有换过房子,想着女儿已经开始赚钱了,父母终于咬咬牙按揭了一套商品房,月还2500元。
原本还对女儿的工资抱有幻想,二老决定1000元由陈女士支出。如此一来,陈女士只能够继续在家吃父母。原以为毕业之后可以好好地孝敬他们,却没有想到最终不得不沦为“啃老族”。每天上班,陈女士都是浑浑噩噩度日。
这就需要学会缓解压力,面对各种不同的生存压力,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给自己做一些正确的心理暗示。否则,负面情绪增多最终会引发抑郁症。当前最好不要在工作岗位上出现抑郁症等负面情绪,以免动摇你的饭碗。只有热情积极地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加薪晋级的机会。
不要让自己成为“鸡肋”人员
不少人或许有这样的思虑:出入豪华商务中心,可还是隔着橱窗与世界名牌遥遥相望;公司一有风吹草动,第一个被“炒鱿鱼”的可能就是自己;假如自己主动离职,老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上百个比自己更优秀的;复印、打字、倒水、跑腿等,所有同事不想干的事儿统统由自己包揽;虽然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可是升职、出国培训的好机会总也轮不到。只好很迷茫,不知道将来路在何方?
这是职场上一些员工的真实写照,在光鲜的外壳里有着太多无奈、焦虑的内瓤。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身价在贬值。这些人常常自嘲为“鸡肋”人员。如果真是这样,就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你发觉自己有变成“鸡肋”白领的危险,那么,与其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间摇摆不定,还不如早作准备,抓紧时间充电,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尽快实现职业转型。
1.“鸡肋”式的工作
孙小姐是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外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助理,月薪3000元左右。年轻靓丽的她,毕业两年里换了几份工作,不外乎助理、秘书、文员、前台等。最近,她一咬牙又辞了职,报名参加茶艺师培训,决心做个茶艺师。很多朋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领不当,辞职去学什么茶艺?可孙小姐自有一番道理。
“说是白领,可每天干的活,不外乎跑跑腿、帮经理写写英文E-mail、打打字、接待客人什么的,凡有个大学文凭的人都能干。‘跳槽’呢,最多挪个窝继续做助理,学不到一技之长。我一晃就要奔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孙小姐准备学了茶艺之后,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她还想竞选当地的“茶艺形象大使”。
“我有个同学是做IT销售的,刚毕业时薪水没我高,工作也很辛苦,可现在,人家月薪已超过我3倍,还不断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来。我呢,工作两年下来,原来以为外语是自己的优势,可现在谁不会外语!3000元的薪水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工作也没什么挑战性,每天原地踏步,知识一点点被‘折旧’”。
“现在我总算找到了一个既感兴趣,又能发挥专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尽管没人理解,可我还是要尽早告别这种表面风光、感觉却像空中楼阁般的小白领生活。”孙小姐说。
2.“鸡肋”白领的尴尬
白领成“鸡肋”事出有因。像孙小姐一样,大学毕业后,这些人幸运地进入了外国公司的代表处,或是小型外资企业,担任助理、行政、文员,甚至是首代助理,工作较清闲,薪水可能比同一时间做销售、技术的同学略高一筹。他们每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可能只有几小时,而此时做销售或技术工作的同龄人却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拼命跑客户,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比较而言,悠闲的白领生活很让人羡慕。可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三年,白领一旦失去了安逸工作,可能一下子便跌进了迷茫之中:上哪里再去找这样既清闲、薪水又不错的工作?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再过两年,年龄上也失去优势了,哪里是我的职业发展方向?
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便顺利地谋到了一个门槛较低、工作相对轻闲的工作。他们大都在公司里从事行政、助理等辅助性的工作,没有机会深入接触业务,工作职责比较宽泛,挑战性不强。造成的后果是,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养尊处优,每天重复着简单、琐碎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学习充电的机会较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机会不多,无形中造成职业竞争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着要跟一帮师弟、师妹们抢饭碗的危险,此时他们不肯放低原有身价,再去寻找工作机会,就成了所谓的“鸡肋”白领。
3.“鸡肋”白领四大症状
(1)职业门槛低。招聘会上,助理、文员、客户服务等职位的应聘者总是挤破了头,其中职业门槛较低是主要原因。有大专以上文凭、懂一点英文、会操作电脑,加上一年以上工作经历,就可以踏进白领圈了。
(2)核心竞争力缺乏。像孙小姐一样,很多人在工作两三年后才幡然醒悟,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是英文娴熟,还是打字速度比别人稍快一点,抑或对哪里能订到便宜机票烂熟于心?如果说做销售的需懂得推销艺术,干技术的要深谙专业技能,那么“鸡肋”白领们缺少的恰恰是以技术或业务经历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3)职业目标不明确。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公司核心业务,从事的都是辅助性的简单工作,“鸡肋”白领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缺少规划。一个明显的表现是,这类人的“跳槽”频率比较高,且没有明确方向。
(4)身价贬值。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
如果你具有以上四大症状,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尽快克服,才能让自己不会处在裁员的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