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接收各种信息,并通过与周围的陌生人、熟人的接触和交流,获得对他人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做出社会行为。可见,我们的各种社会行为是建立在对他人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懂得如何识别你周围的人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是怎样认识他人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将认识他人的过程称为“社会认知”,即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外部特征,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等内在属性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包含知觉、判断和评价等一系列社会心理活动,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之间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对人的认识和了解也同样如此。认识他人的过程需要由表及里,通过一个人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和判断他的内在属性,而其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容易为表象所掩盖,这就使得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并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活动客观上也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到大脑的思维分析和判断,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对表象的认识到对本质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我们一般可以把认识他人的过程分为3个步骤:知觉、判断评价和归因。
1.知觉:得到最基本的信息资料
他人一般都以某种穿着、打扮、容貌和行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总是首先运用感觉器官接收他人的形态、色彩、动作、声音等感性特征。因此,对他人的认识总是先从知觉开始的,这是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2.判断和评价:形成印象并做出评价
通过知觉过程,我们可以搜集到有关他人的基本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依照以往经验(你头脑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这种关于他人的社会判断和社会评价是认识他人的第二步。
3.归因:对他人行为的解释
人们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除了会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及存在状态做出推论和解释,即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行为的归因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他人及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将影响其进一步的行为,对同样事件和行为的不同解释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后继行为。另外,行为的归因也往往意味着认识他人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人们对某人的某种行为有了一个基本和完整的认识。
认识他人活动的这3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也是首尾相接的。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单地理解为:首先,我们的认知活动是从对人的观察开始的,这是我们认识别人的第一步;其次,我们在对别人有了一个初步的或者说是感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就会根据这些认识来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再次,我们在认识他人时,除了会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推论和解释,也就是对他人的社会表现进行归因。社会认知的这3个步骤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我们认识他人的完整过程。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觉到,认识他人的活动是要通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仪态神情、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从而做出判断评价,并进一步推论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比如说,我们连续多次看到一个女孩儿穿着红色的衣服,我们可能就会想到,这个女孩儿一定非常喜欢红色,而红色给人明艳、奔放、热烈的感觉,那么这个女孩儿也应该具有热情、活泼、开朗的个性。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我们对颜色的视觉感知开始,进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对他人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
通过态度预测他人的行为
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经过社会化和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较为稳定,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到人的整体行为。
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赞同把态度的构成分为3个部分,即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内心的心理活动,是由知、情、行3部分组成,是个体以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倾向的反应方式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的预先倾向。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态度的认知成分不只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常常是带有评价意味的陈述,带有个体特性的评判、赞成和反对。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烦、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态度是个体做出行为前的内心体验,我们可以根据态度来判断个体的行为。
人的态度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在形成后态度又会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更恰当地处理好各种交往关系(这里既包括自己应在社会交往中保持适当的态度,又包括通过别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社会关系,在各种社会交往中,控制自己的态度比通过别人的态度预测其行为要容易一些,比如一般人在会见客户时都会把自己的私人情绪暂时放在一边,但他们却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根据接触对象的态度预测其行为,进而做出相应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测行为,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并不简单,影响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有以下几个因素: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成分、态度的强度、态度的通达性等。
因此,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注意以下列因素:
(1)态度方面的因素:态度各成分是否一致——当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一致时,预测率高;态度的特殊性;态度来自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更能够预测行为;态度的强度和清晰度。
(2)行为方面的因素:是单一行为还是多重行为,单一行为与态度的关联度更强些;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态度与行为间隔时间越短,预测力越好;情境压力如何,情境压力较小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准确率会高些。
(3)主体方面的因素:态度对象与个人关联的程度——越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接近的态度越能预测行为;个人自身的人格因素,诚实的人不善伪装,而阴险狡诈的人则非常善于伪装,他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真实态度表露出来。
识别人心三部曲
先贤孔子曾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这也即识别人心的三部曲:“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苏秦为扬名于天下而“锥刺股”,易牙为篡权而杀子做汤取悦于齐桓公。我们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们仅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有多少呢?齐桓公被易牙的所谓忠诚所感动,结果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观其所由”,就是看他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财如同身旁的鲜花可以随意采撷,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浮浮躁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眼红心跳,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比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等等,都是没有涵养的。这样的人最易折,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威临世界而不被身外之物所包裹。想想吧,越王勾践如果没有静心怎么能卧薪尝胆?司马迁如果沉不下心,遭受宫刑的痛苦还不缠绕终生,哪还有什么心思写《史记》?韩信如果没有静心,早成为流氓的陪葬品,哪能帮助刘邦成就霸业?静心是在寂寞中的坚韧,在困苦中的达观,在迷离中的坚定,在失败中的自信,在成功中沉稳。有如此品质的人,谁又能怀疑他呢?
用这三点去识人,又怎么不能够把人看明白呢?孔子连说了两遍,似在肯定,又似乎在提醒人们做到这点又是多么不容易!
人海茫茫,世事无常。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在这里,孔子为我们知人识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换个角度看你周围的人
从生活的经验来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有的人的行为是由他人所影响的。排挤别人的,别人也会排挤他;侮辱别人的,别人也会侮辱他。看人不妨全面一点,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这种事天底下是很少见的。除此之外,看人不妨实际一点,观察一个人的外表不如了解其内心,了解其内心不如看其实际表现。当别人表现出某一种行为,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他的动机,倒能看懂他真实的心意。
齐国攻打宋国,宋王派藏芷向南求救于楚国。楚王很高兴,答应得也很痛快。然而,藏芷却很忧虑地回去了。他的车夫问:“您求救成功了,怎么还面有忧色?”藏芷说:“宋是小国而齐是大国。为救一个小国而得罪一个大国,这是人们所不愿的。然而,楚国却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不合情理。他们一定是想以此坚定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同齐国抵抗,以此削弱齐国,这样,对楚国有好处。”
藏芷回国后,齐国攻占了宋的五座城池,而楚国的援兵真的没到。
观察一个人,应先考察他的所作所为,再观察他做事的动机,审度他的心态,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人们所犯的过错,是分成各种类型的。仔细审查某人所犯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人了。
从前,一个名叫鲁丹的游士,周游至中山国,想把自己的策略呈献君王,可惜投递无门。于是,鲁丹以大批金银珍宝,赠给君王亲信的幕僚,请他代为引见。此法立即生效,鲁丹被君王召见,并于谒见之前,先以山珍海味接待他。
席间,鲁丹不知想起什么,忽然放下筷子退出宫殿,也不回旅舍,立即离开中山国。
从者很惊讶地问:
“他们如此厚待,为何离去?”
鲁丹回答从者:
“这位君主被他的侧近所左右,自己没有一点主见,日后如果有人说我的坏话,君主必定会惩罚我,还不如早些离去的好。”
老子曾说:“宇宙间的物体,经常保持对立的状态,因为宇宙的运动最终又会返回原来的状态……这就是自然的运动法则。”
有表就有里,但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因为相互间会有变化的趋向,如果只从单方面看,实在不能看出真相,因此,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他人。
“大道废,仁义在。”这句话中的仁义,就是因为国家没有走上正轨,所以才特别显现出来。
“乱世出忠臣。”就是因为世局太乱,才能显出忠臣的忠贞。
根据这些法则我们可以明白,在人际关系上,只靠表面是无法看出真相的。
愈是会装模作样的人,内心愈是空洞。
平时不易接近的人,突然变得很热情,他一定是另有企图。
对于过分替自己辩解的人,不可放弃对他的疑心。
说话夸大的人,大都缺乏自信。
生活中,只要根据对方在待人处世时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再换个角度,然后通过比较,总能在瞬间得出最后的结论。
诱以利欲让他原形毕露
权力、官位、金钱、欲望、利益历来都是人心的试金石。有的人在对自己有利或利益无损时,可以称兄道弟,显得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有损于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什么友谊、感情统统抛到脑后。
此时,“临之以利以观其心”不失为一个识别人心的好方法。
有一则“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却很值得参考。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王子养了几只猴子,训练它们跳舞,并给它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人脸的面具,当他们跳起舞来时,逼真精彩得像人在跳舞一样。有一天,王子让这些猴子跳舞,供朝臣们观赏,猴子的精彩演出获得满堂的掌声。可是其中有一位朝臣故意恶作剧,丢了一把坚果到舞台上去,这些猴子看见了坚果,纷纷揭掉面具,抢食坚果,结果一场精彩的猴舞就在朝臣的嘲笑中结束。
这一则寓言说明了猴子的本性并不因为学习舞蹈和戴上面具而改变,猴子就是猴子,看到坚果就原形毕露!
如果把人比成这故事中的猴子,人不是也戴着假面具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因此小人戴上面具,会让你误以为是君子;恶人戴上面具,会让你误认为是大善人;好色之徒戴上面具,会让你误以为是柳下惠!真令人防不胜防呀!
猴子不改其好吃坚果的本性,因此看到了坚果,就忘了它正在跳舞娱人。人的表现虽然不会像猴子那么直接,但不管他再怎么伪装,碰到他的弱点,他总会无意识地显现他的真面目,因此好色的人平时道貌岸然,但一看到漂亮的女性就会两眼色眯眯,言行失态;好赌的人平时循规蹈矩,但一上牌桌就废寝忘食,不知罢手!不是他们不知道显露这种本性不好,而是一看到所好之事或所好之物就忍不住要掀掉假面具——就像那群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