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30

第30章 善于听出弦外之音(2)

诸如“我全力帮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若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会马上得罪这个人;若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或不愿意帮忙就再找理由。总之,场面话有缓兵计的作用。

所以,场面话想不说都不行,因为不说,会对你的人际关系有所影响。

不过,千万别相信场面话。

对于拍胸脯答应的场面话,你只能保留态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只能姑且信之,因为人情的变化无法预测,你既测不出他的真心,只好先做最坏的打算。要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也不难,事后求证几次,如果对方言辞闪烁,虚与委蛇,或避而不见,避谈主题,那么对方说的就真的是场面话了!

所以对这种场面话,也要有清醒的头脑,否则可能会坏了大事。对于称赞、同意或恭维的场面话,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千万别因别人两句话就乐过了头,因为那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冷静下来,反而可看出对方的用心如何。

用心听出隐晦的话

有的人喜欢说话很隐晦,一句话可能有很多种意义,没有什么有意的,也许是不知不觉的透露。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要察觉其中隐含的讯息,然后再找出那讯息的含义来,如此才能摸透对方的心思。

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然后对你说道:“我快要累死了!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晚上,我都加班到十点钟才回家,我真的是累坏了!”你身为经理,听了那个人说的话,决定要找出隐含的讯息,也许很可能有其他讯息,是你应该知道的。

那个人想要传达的心思可能是这样的:“我实在需要别人帮忙,我知道公司雇用我做这个工作,是希望我自己一个人做,我担心的是,如果我对你说我需要帮忙,你会认为我没有替你做好工作,所以,我不想直接说出来,我只是告诉你,我现在的工作分量太重了。”

另一个隐含的讯息可能是这样的:“上一次你评估我工作成效的时候,提起工作态度的问题来,并且还说希望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现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正在照着你的指示去做。”

也有可能这个隐含的讯息可能是:“我有点担心,怕保不住工作,遭到公司辞退,所以我希望你知道,我是个多么克尽职责的职员。”

还有一个隐含的讯息是:“我希望你拍拍我的肩膀,希望你这位上级主管对我说:‘我知道你工作很努力,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

你应该能找出来“我实在是快累死了”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意思。

与人谈话时,如何才能更好地摸透说话者的心思呢?

1.听声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表达出来,其含义就不一样,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听声就是通过发现声调中的异常因素,做出辨析,抓住隐含其中的心思。

比如说“好啊!他行!他真行!”这句话,如果说话者说这句话时,语气上扬,听者便能感觉出这是在赞扬某人。但如果说话者刻意压低语调,刻意拖长“行”,“真行”,那意思就刚好相反了,那就表示说话者对某人的严重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尽在言语之外。

很多情况下,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否定句、感叹句、假设句、反意句等许许多多的形式表达,可能不同的形式就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需要结合语境仔细辨析了。

2.辨义

说话者总是从一定的角度来表达他的思想。辨义主要是抓住说话角度这个关键,发现其中的异常因素,从而看清他的真正意图。

人们对于不好明说的事情,经常会换个角度含蓄地表达出来,而这个角度的改变其实都没有脱离具体的场合,所以你不要以为对方跑题,只要你结合场合来分析对方说的话,就很容易悟出对方的意图。

3.观行

人们有时候碍于面子难免会说些违心的话,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言行不一,你只要注意观察他的具体行为,就能意会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些人心里不愉快,或生你气的时候,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的不满,他们会绷着一张脸,用力地对你说:“没什么!”或是用不耐烦的语气表示:“算了!算了!不跟你计较!”一边说还一边乒乒乓乓地摔东西。即使是小孩,也看得出他们在生气!

很多时候,身体也是会说话的,而且说的话是由无意识控制的,那才是最真实的表达。

其实,看透别人心思的方法很多,最关键的就是要善于结合语境,只要你用心去听,留神当时的场合,就不难听出对方隐晦的话语。

诱导对方暴露真心

说话模棱两可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下面三种:

第一种:有意掩饰自己的真心。

第二种:对自己的意见没有意见。

第三种:故意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便不卷入某种是非。

学者或是评论家,应记者的要求对微妙的问题发表意见的时候,虽然会说出一个结论,最后,总是再加一句:“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

老奸巨猾的企业主管,在开会时,就懂得把这种“两面性”很技巧的运用在他的话里,以便事后有个申辩的机会。

例如,他会说:“这个问题可说是燃眉之急,因此,我必须慎重考虑。我打算尽可能迅速地想出一个万全的对策。”这句话,既可解释为“很快就想出对策”。也可以解释为“花点时间好好去研究。”

交谈之中,如果所说的内容,有浓厚的“两面性”那就表示对方为下决定犹豫不已,有意避免造成统一性的印象。

而乍听之下,好像意志已定,实则不然。若想揭穿他的真心,这种“两面性”的理论,也可以成为有效的利器。

也就是说,当对方只强调事情的一面来下结论,你就要发出强调另一面的质词,借此套出他的真意。

当然,“欲速则不达”是真理,“打铁趁热”也是真理,每一件事情必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他如何视情况而做应变。

他下的决定如果站不住脚,只要向他强调“两面性”,他的结论就会轻易地发生改变,或是迷疑丛生。相反的,如果意志甚坚,则任你如何强调“两面性”,他还是无动于衷,绝对不会改变他的结论。

要诱导对方说出他的本意,在交谈中不妨故意拂逆对方的意见,处处给予反驳。接连数次向对方表示“不”,对方的态度必会急速地转变。尤其是对方想要传达自己的心意时,故意打断而大声地抢话说,在这个关头对方会露出真心。如果对你不表好感,会抗议道:

“喂,你!先听我说完吧!”

“和你这种人谈话真讨厌!”

如果是平常对你抱有好感、赏识你的人品的人,稍微让他感到焦躁并不碍事。不过,如果对方当时心情不佳,或发生不如意的事,就另当别论了。

当听对方不急不缓地说:“我们慢慢谈吧!”而真放慢步调打算从长计议时,对方却突然显得坐立不安。该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有急事呢?对方的心理该如何掌握才合适?

技巧是试着改变说话的速度。譬如:“我啊……其实……今天……”故意把话拉长地说,有急事者必会不耐烦地问:“你到底有什么事?”

如果坐在椅子上则尽量舒坦地深坐。当对方有急事时会立即表态说:“其实我今天有急事。”或急忙地想站起身来。

所以,若要探讨顾客是否有急事则故意慢条斯理地动作。譬如,拿起对方端出的茶慢慢品尝,或把茶杯拿在手上优哉游哉地谈话。

有急事者看见这些动作,会更为焦急而立即暴露真心。

要从语言的密码中破译对方的心态,闲谈是了解对方的一种最好方式,整个氛围显得轻松愉快,又让对方心理上没有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决定的,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采访,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有心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定势:大臣们不会说出是谁出任首相,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白发,一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没有仔细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聪明的记者,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避免“话外音”的误会

人们都是借形象的帮助来思考,所以,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意思或想法完全正确地传达给别人。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本身,就已经缺少正确传达说话人的心中形象给对方的能力。

又比如说,有一个人向别人说:“对小孩子来说,养狗是一个很好的嗜好。”这时候,说这句话的人,在他脑里可能出现的形象是一只全身长满了浓毛的大牧羊狗;可是,对方脑里的形象却是一只毛短而矮小的英国狮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对话双方因他们脑里的形象不同而引起误解的情况,的确不少。

现在来看一看下面这段有趣的对话吧:

“我现在正在看一本新出版的书,很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