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不可不防的18种人
36479300000053

第53章 窝里霸:温顺与蛮横隔着一道门(3)

有他们的“眷顾”,娱乐场的生意一落千丈,附近小道人丁稀少,人们宁可多绕几个弯也不从“鬼门关”路过。尽管警方多次出动“围剿”,收获还是很小,一阵“风声”过后,恶棍又冒出来了。只要他们还在这个窝里“经营生意”,谁也不敢轻率靠近那里,说不定哪一个转角处就有利刃等着人。

第三节 如何防窝里霸

软弱没有抬头的日子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鸡蛋不会找石头自杀。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恶人之所以能够得意一时,就是因为社会上有些人忍气吞声惯了。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因为一个人表面上的软弱事实上也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你的欲望。

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在待人处世中没必要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像那些凶猛的动物一样,让人觉得你不好惹才是。特别是对于那些没事找事的恶人,你必须随时准备好反击,不可让他们把你当成蚯蚓宰割。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做人“心机”。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别人,招惹你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更大代价的。

在一个菜市场上,有一个泼皮无赖,仗着自己练过几天工夫,会耍几手三脚猫的拳脚,在小镇的菜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

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拎了这个摊位的菜,又拿了那个案子上的肉,却总是不给钱。谁要向他讨,他就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可谁真向他要时,他便会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此地待下去。大家对这样一个无赖小人真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有默默忍受,任他欺压。

然而有一天,这个无赖却碰到了茬儿上。一大早无赖就来到市场上,只见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讲,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霍霍地磨了起来。

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等着。此时,摊边上的人开始聚拢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无赖如何横行霸道。岂知,好几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罢手。此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快点儿。只见这位摊主不慌不忙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闪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去。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他又催摊主赶快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摊主拿着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就砍下去,只听“刷”的一声,一大块齐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来。更令人叫绝的是,也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齐齐地砍断了。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愣。然而,事情还没有完,摊主把肉砍好之后,并不是像往常那样,把刀搁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随着“啪”的一声响,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他几把并排,排列得非常整齐。哦!原来这是他的刀板。同样令人奇怪的是,这回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了称,乖乖地如数把钱交了。

但是,这个事例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某种形式、某种物品、某个动作,给小人一种暗示,自己绝对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负的。实际上是在告诉小人,一旦被逼急了,羔羊也会变成猛虎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人!这里,虽然没有明火执仗和差异性角度来看,的确是如此。在待人处世中,学会对人的性格作具体分析,看人下菜碟,对善良谦恭者可以不计得失,打成一片。对于霸道不讲理的人,强硬就是最实在的有力武器,把握分寸,行事得当,反击适度,既很好的地教训了他们,又树立了自己高大不可欺的形象。

强悍面对刁难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不少小人的故意刁难,以显示一下他们的能力,非在别人身上占到便宜不可。让人陷入困境,因此,我们不得不拿出点勇气和智慧来反击,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我们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国外交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不需要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这种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

对方迅即狡猾地把话题一转,又说:“阁下这次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我国外交代表淡然一笑,揶揄道:“我是在西方受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比你少不了多少,遗憾的倒是你对东方的了解可真是太少了。”

对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这位西方外交官所提出的理由本来就是一条强加于中国人头上的不合理的、荒谬的理由,不符合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处的原则。然而法则对于蛮不讲理,耀武扬威的人而言,形同马其诺防线,在他们面前,只有被践踏的份。面对这种强权霸道的作风,我国外交代表反诘而问,使他们无言以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以蛮横之势,强词夺理,以不正当甚至荒谬的理由来反对我们,阻止我们的行动。这个时候,我们应变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谬制谬,按照他们的逻辑、理论形成一种说法,去反诘对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使对方的谬论不攻自破。

古城县县官欺压百姓,鱼肉乡民,凡是来打官司的人如果不给钱,他就会把他们打得死去活来。当地有个编了一出戏,叫《要钱县官》。演出那天,县官也去看戏,他一看演的是他,当时就火冒三丈,没等戏演完,就回到县衙,命令衙役把这个人传来审问。那个人听说县官传他,就穿着龙袍大摇大摆地跟着衙役去了。县官一见艺人来到,便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艺人指了指身上的龙袍说:“我是皇帝,怎能给你下跪?”

“你在演戏,分明是假的!”

“既然你明明知道演戏是假的,为什么还要把我传来审问?”

县官被问得张口结舌,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艺人大摇大摆地走出县衙。

当蛮横之人向你掷出刀枪,企图让你难堪时,冷静应对,强悍出击不失为制胜法宝。

在与敌人博弈中,往往他们突然袭击,让你措手不及,你此时也要毫无拘束地对各种各样的人说话,对蛮横无理的人应以牙还牙。你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克服你的胆怯和习惯心理。突破心理防线,才能击破他们的盾。

当然,更不可以随便说话示弱。

“我也就这样!”“我可没什么能耐”,或者“从来不懂那些法律方面的事”,诸如此类的推托之辞就像是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点开了许可证。当陌生故意撞你时,你依然默不作声。那你就是暗示他,你是个好欺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