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75

第75章 防人之计:谨慎心,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世事难料,太多的变换和难以琢磨让我们不得不为自己多多考虑。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防止吃大亏,上大的当。我们要不存害人之意,但不可无防人之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退路,不得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就像人生可以经历100次挫折,但不可以输掉1次。因为一招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做人做事必须保留给自己一张底牌—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自留退路,方有更广阔的出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中国人的“古训”,充分说明了对待他人的辩证:一方面,对待别人,不应该存有伤害之心;另一方面,当对别人没有足够了解时,需对他人有所防备,防备他人存有坑害自己的心,也说明必须采用适当必要的防卫手段,让人无法加害自己。

所以,所谓“防”,强调的是一种防范意识,防他人因为利益关系对自己进行恶意攻击,也防自己无谓地将软肋展示给对手从而陷自己于被动之地。现实生活中,凡是多长两个心眼,防患于未然,是融通处世、一生顺达的必要前提。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曾任刑部、兵部主事,因为触犯了大宦官刘瑾而受了廷杖,并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但是王守仁知道,大宦官刘瑾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如果自己如此真的按照贬诏去贵州赴任,那刘瑾很有可能在途中就加害自己。

所以,王守仁自己必须小心行之,想个万全之策,不至于遭奸人的毒手。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了朝门后,王守仁换上平民服装,立即上车前往贵州。在过江时,他写了一篇吊唁屈原的祭文,又写了投江绝命辞,假装投江自尽。绝命辞传到京城,刘瑾听说王守仁已死,才打消了派刺客暗杀他的念头。

这种缺乏起码人身保障的情形,又是面对有权有势的宦官,的确让人难以招架。幸亏王守仁及时洞悉宦官刘瑾的意图,早做准备,才保全了自己。所以,在这个时候,防人之心是绝对不可以没有的,尤其是面对邪恶的敌人。

但是生活中,大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竞争的情况。这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甚至可以使积极的行为,说不定还能制造更广阔的出路。

1957年,当时还很默默无闻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15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厂的部队,吉他弹的也不好,约翰很是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

当时,约翰想,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热情地邀请他入团。就在这天,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音乐大家诞生了,约翰和保罗联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后来风靡全球,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邃的乐队。

聪明的列侬比有些费尽心力铲除敌人的人还聪明,那就是: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和比较长远的目光,懂得未雨绸缪,也懂得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出路。在敌人还未变成敌人之前,就快步上前,站到他的身边,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不仅消灭了一个可能的、潜在的强劲敌手,还收获了得力的伙伴和朋友,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

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它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狗急跳墙……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免不了会遇到出卖、敌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一一克服,便能使你的人生一帆风顺。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究祸患害相弃也。”就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时,必须练得人与人之间虚虚实实的进退应对技巧。自己该如何出牌,对方会如何应对,这些可是比下围棋、象棋更具趣味的事情。

由此可见,人性本恶,为免日后一不小心收到伤害和损失,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留有退路,坚持做好防范措施尤为重要。

(1)分清敌我

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分清楚哪些是敌,哪些是友。既不可一竿子打死,通通归为需防的人,也不能全部归类为可信赖的人,被表面迷惑,导致掉以轻心,最后反而上当受骗。

(2)防范所有来敌

对于任何侵犯和伤害我们以及利益的人,都要进行必要和及时的防范和打击。因为只有给他们一定的打击和警告,才能吓退他们的害人之心,以防给我们造成更大的损失。

(3)巩固现有关系

有时候遭到的“害人之心”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可能他人一开始并没有这样想,但因为你和他之间发生了某些事导致了这种转变和最后关系的恶化。所以,在平时就要善于经营和把握现有的关系,经常的加以巩固,才能防止遭到“自己人”的策变。

(4)阻却来敌

兵不厌诈,争夺利益时人心也不厌诈,因此对他人的协作也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的动作都有异常的用意,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并思考,便可以发现其中玄机。

不过话虽这么说,人们因无法摆脱个性上的弱点和偏执而防不了人,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只有尽量小心了。不过若为了“巩固城池”,而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失去朋友,那就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人们排挤的目标。但无论如何,“防人”还是必要的。

“做个有心计的人”

人心很难揣摩,我们也不求能够揣摩的透。只要能够识得这种情况,并且做好应有的防范措施,那么,就是兵来侵水来淹,我们也都能够挡。即使是真的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只要平常具有防范措施,那么及时的补救还是会很有效的。这里的退路全在自己的筹谋之间。多一点防人之心,才容易让自己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