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72

第72章 机遇优势: 抓住改变命运的瞬间

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往往都是强者胜,劣者败。不思进取的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因此勇于进取的人越来越多。能够最终在众多勇者当中脱颖而出的人必定是,能在竞争中获取机遇,并能抓住改变命运瞬间的人。

因此,应该要有改变命运的觉悟和勇于抓住改变命运瞬间的胆量。虽然改变自己会痛苦,但不改变自己会吃苦。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想改变,那肯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虽然是这样,但是,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

有一句谚语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胜利的时机。而我们所见识到的成功者,总是那些善于抓住每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瞬间的机遇,充分施展才能,获取命运的垂青人。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是个主动出击、超前预测、抓住机遇的高手。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种植园主。当时,全美沉浸在庆贺统一的狂喜之中。卡内基却清醒地预料到,战争结束后经济复苏在即,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钢铁需求量剧增。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铁路部门报酬优厚的工作,创立了联合钢铁公司,后又演变为US钢铁企业集团。

卡内基抓住了经济复苏的机遇,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和魄力的当属盖茨和艾伦二位了。

当初,比尔·盖茨的父母要他读研究生院,而不是办公司。最初,盖茨顺从了父母的意愿,攻读了研究生课程。但是,他感兴趣的还是办公司。于是,他和同学保罗·艾伦开始收集资料。通过长时间的收集资料、认真思考,他们确信计算机工业的触角即将伸向市场核心力量——广大的民众,计算机必将走进千家万户。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抓住这个即将改变自己命运和全世界人生活的瞬间,才不至于被这一革命抛到后面去。

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后,他们决定开办自己的计算机公司。所以立马申请了缀学,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同时又面临着做硬件和做软件的选择。艾伦对计算机硬件感兴趣,而盖茨则对计算机软件情有独钟,他认为软件才是计算机的生命。

很快,艾伦和盖茨放弃了自己动手试制新型计算机的念头。他们决定还是紧紧抓住他们最熟悉的东西——计算机软件。生产计算机花费太昂贵了,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冒险。“我们最终认为搞硬件容易亏损,不是我们可以去玩的艺术。”艾伦说,“我们俩人的综合实力不在这上面。我们注定要搞的是软件——计算机的灵魂。”

以后的结果几乎是每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盖茨他们缔造了微软帝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虽然他们为了抓住机会而辍学有些极端,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面对当时的情势当机立断作出的抉择是英明的。很显然,他们都善于抓住改变命运的瞬间。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只有在改变我们命运的瞬间到来前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当它到来时,我们就能够有能力紧紧地抓住它。否则,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平常付出的努力,就是再好的机遇经过我们,也会被我们白白浪费掉。

机遇,速可得,坐必失。时间有其自己的特性:一是无法返回,二是无法积蓄,三是无法取代,四是无法失而复得。机遇离不开时间,时间是机遇的生命。要想把握机遇,不但要努力学习揭示客观必然规律性的科学知识,着重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绝不能四平八稳,“一等二看三通过”,坐失良机。

人的一生是否精彩,关键在于能否抓住那些最有决定意义的转机。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并不是才干最出众的,而是那些最善于发掘和利用每一个机遇的人。善于抓住改变命运的瞬间,渴望改变、渴望成功的我们要谨记以下几条。

(1)要有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的头脑。这需要勇气,需要气魄,需要能担当大任的头脑。

(2)要有不会让到来的机遇溜掉的能力。

(3)善于创造机遇。创造机遇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艰苦劳动的过程。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成熟的条件,开拓新的机遇,避免止步不前。

“做个有心计的人”

没有改变的人生是不会有成功的。对待转瞬即逝的机遇,有人停滞不前,有人呆若木鸡,有人却慧眼独具、紧抓不放。那么,注定后者成为生活的强者和物质财富的占有者、享有者。成功有成功的道理,失败有失败的原因,能不能突破这里的重重困难,就看我们怎样去看待和运用那改变我们命运的瞬间。